《天地男兒》觀後感 為愛痴狂的張雪凝,讓我憐惜與感嘆

《天地男兒》是久聞的一部經典之作,當初因二小姐知道了這部戲也因為她戲份太少、此劇太老而選擇忽視。65集較韓劇不長但比起現在普遍的40集劇又顯得不短,由於如今事情日漸繁多且目的只在宣萱身上,所以65集我只看了宣萱、張可頤部分,講的未免不全,以下只是這些天熬夜煲劇的些許感受。

首先說下葉曉冰(張可頤),一個美麗妖冶、狂放不羈的女子。

她可以隨意跟不同的男人接吻親熱,她對感情的玩弄和不負責讓人憎惱。她就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女孩,極盡歡愉,反叛囂張。不如姐姐的聰慧懂事,自幼得不到父親的關懷與稱讚。她愛家人,但是不知如何表達,只能把那份親情藏於心底,不願被人窺探,彷彿她一直是大家眼中那個沒心沒肺的葉二小姐。家人約束不了她,對她失望透頂,只希望她本本分分、不生事端,可是那骨子裡透著孤傲的葉曉冰豈會乖乖聽話?她渴望自由,追求新鮮刺激,享受夜裡肆無忌憚的狂歡,做著一切即使所有人反對只要她喜歡就行的事情。

她沒有想到將來,或者她以為自己的將來還是像現在一樣。直到得知父親的死訊、趕到靈堂、見到父親的遺體,一切都變得不同了。她自責、懷念甚至遺憾,以前和父親一見面就吵架,直到失去了才發覺為時已晚,很多想說的話、想道的歉、想做的事以後都只能是想想而已了。一個人在房間裡靜靜地看著全家福,之前相框曾被自己砸碎現在這個應該是父親重新裝上的,相框壞了可以換個新的,可是父親死了就再也不能見面了。終於,她懂事了。

很多人遺憾曉冰的結局,她懂事了成長了知道什麼是對是錯知道如何及時表達自己的愛體會到平淡的幸福,這難道不是很好的嗎?

家立痴情,但閱人無數的她自然能感覺到家立的野心,再多的語言也不如一個理由,那就是她不愛他。和家立發生關係也只不過是在無助時被家立感動了。她反叛但是本性不壞,她欣賞子健的善良、有原則、執著,子健很好,但此時的她還是那個刁蠻的千金小姐,他們並不適合。當冰化成水,請不要唏噓稜角不再,要知道水不過是冰存在的另一種形式。而這種形式比原來更易存在。

接下來說說張雪凝(宣萱),一個為愛痴狂、不幸的女子。

雪凝的悲劇源於徐家立,愛上一個壞蛋是她一生不幸的開始,被一個壞蛋愛上更是致命的。記得她出場時,我彷彿看到了另一個葉曉冰——同樣的驕傲不羈。雖然兩人行為觀念不同但是那種性格上的倔強、言語間的犀利是那麼的相似,以至一開始我並不相信雪凝之後會是一個“為愛連自尊都不要”的人,以至看到雪凝在曉冰面前喝下半瓶酒時我還以為兩人會成為好朋友。當然,是我想多了。

雪凝從對家立有偏見到後來漸漸成為家立的紅顏知己,或許在一開始她針對他的時候她對他已經有了異樣的感覺,只是那時候的她還未察覺。在無數次傾談之後,她瞭解他的痛苦、煩惱、不甘心,眼睜睜看著他為了另一個女人和工作黯然神傷、自暴自棄,那種說不出的滋味折磨著她,敏感的她終於明白自己的感情。

前面有個伏筆,在拒絕家立的喝酒邀請時透露了她有胃病的情況,後面僅僅為了讓曉冰見家立一面她竟然硬生生地毫不猶豫地灌下了半瓶酒,為愛情甘於犧牲的精神在此刻就已經初見端倪了。(吐下槽,既然她有胃病不能喝酒,為什麼後面失戀時喝了那麼多酒都沒事呢= =)其實我並不滿意家立得知她為了他搞到胃出血便開始追她這段,離被葉曉冰拒絕奚落才多久啊,怎麼僅僅因為知道她的心意就馬上開始另一段感情?我總覺得這時候他對她是感動和感激居多,如他所說的“愛”還值得商榷。此時的徐家立正遇事業、親情和感情上的低谷,只有雪凝在身邊陪伴支持他。她於他,如同茫茫大海中的一根浮木。無論是不是愛,他下意識就是抓住這根“浮木”,也許它救不了他,但在情感上可以藉以寄託。

雪凝和家立第一次交往時,雪凝還給我一種妹妹的感覺,不是說她不夠成熟,而是覺得相比家立的穩重冷淡起來她顯得較為活潑主動。家立的愛並不比雪凝來得深,甚至他將財富地位擺在了愛情之上。為了攀上豪門,他提出了分手。當他面對她的苦苦哀求在明知不該還有任何糾葛時還是與她發生了關係,當他在跟她真的不能再在一起時將藏於抽屜裡她買來的小飾品放於臉上,那種深深不捨和渴望再次得到她溫暖的神情才讓我開始覺得他愛著她。

她為了他痛苦不已,醉酒、自殺,可是都沒有換來他的絲毫關心,子健的出現和關懷讓她逐漸清醒過來。多年後,家立主動聯繫她,可是在她決定回到他身邊時他又再次因為財勢放棄了她。這種一來一往、一進一退的劇情讓我不禁更進一步看透了她的痴情和他的自私,說明縱使時間流逝,他們依舊沒變。

雪凝與子健相處時簡單快樂,兩個同是情場失意的人日久生情。子健極盡所能地呵護、保護她,給予了她從未有過的安心快樂生活。她愛子健,但比起給家立的愛來說遠遠不夠,或許她對子健的那份愛更多是感動和依賴。子健也愛她,甚至一度比愛蓉蓉更多。他深知雪凝在愛情方面的脆弱,所以儘量給她最好的一切、不去傷害她。在面對雪凝時,他是專一的,有場戲讓我驚訝——他竟然當著蓉蓉的面向雪凝求婚,且毫無尷尬。他將蓉蓉深埋心底,一直不願觸碰那塊地方,所以給了自己和他人一種錯覺——他已經放下了。其實,逃避正正說明在乎,你不察覺不代表它不存在。

家立對雪凝來說始終有種誘惑力,比普通的愛情更具魔力,只要他主動她便很難拒絕。她愈掙扎愈逃避,往往陷得愈深。他已經融入了她的心裡,所以後來神經失常時即使家立並不在她也會幻想他就藏匿在某個角落,她逃不過的其實是自己心裡那個徐家立啊!記得她重新和家立在一起後,被子健撞破,她給子健留言說希望他能聽她的解釋、只要他忘了那晚看到的事她還會回到他身邊……很多人責怪子健沒有給她解釋的機會,其實,有這個必要嗎?

家立做的壞事,雪凝不在乎,一是不願相信二是與己無關,失而復得的愛情再次矇蔽了她的理智。她以為把他帶到國外一切就會平息,可是她還是高估了愛情對徐家立的作用。我曾經有過同情徐家立的想法——因為雪凝確實不是他故意推下山的,但隨之打消了念頭——因為在雪凝摔下山後他本可以去救她但為了自己他還是起了讓她就這樣死去的念頭。重新追雪凝是因為他的念念不忘和希望彌補多年前的遺憾,現在期盼她醒來是因為只有她無條件地支持、愛他,她彷彿就是他黑暗內心裡的一盞燈,那是光亮和溫暖的象徵,他發覺他已經無法永遠失去她了。雪凝恢復記憶後精神失常,因為她內心世界的崩塌,死亡讓她突然清醒,原來最愛的人為了自己連她都可以犧牲。他就像一個惡魔,她想逃逃不了想忘忘不掉,他無時無刻不佔據著她的精神世界,他的忽隱忽現更讓她驚慌。

被關起來時她無法下手殺他便選擇自殺,在他表白承諾痛苦哀求時她抬眼看了他,於是我們知道她還愛著他。也許正是這段時間也讓她明白自己對徐家立的感情,她深知即使肉體遠離徐家立她在精神上還是無法忘記,於是她選擇決絕地和他一起死去。

張雪凝之於愛情,就如同飛蛾撲火,盲目而又奮不顧身。也許,她會讓人有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覺(她本來可以和子健幸福快樂地生活,不該又選擇徐家立),但是最後還是不禁讓我敬佩起她對愛情的執著和專一(即使我並不認同她的做法以及愛情大於一切、沒有原則的愛情觀)。

蓉蓉過於完美,曉冰最後是幸福的,只有雪凝,為愛痴狂的張雪凝,讓我憐惜與感嘆!

《天地男兒》觀後感 為愛痴狂的張雪凝,讓我憐惜與感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