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之間不足90年,為何斷代如隔世?

CJ-J


自宋朝崖山之役(公元1279年)滅亡後,至朱元璋建立明朝(公元1368),中間僅僅也就過去了89年而已,但是很多人都會感覺斷代很久,恍若隔世一般。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在中國的近代歷史上,也發生過斷代如隔世的感覺。比方說70年前建立新中國的時候,再想想我們現在,真的猶如過了幾個世紀一樣。而宋、明兩朝,有此感覺,我認為是如下幾方面造成的:

一、元朝的破壞程度

歷史上王朝滅亡,從而被新的王朝取代的事情比比皆是。但是,唯一一個例外的就是元朝。自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元朝是首個外族統治中原的政權。打一個很形象的比方,每個朝代如同修建了一棟房子,在房子完工時,即便是被其它政權所取代,也就是對這個房子進行適合自己風格的裝修,而房子主體不變。但是到了元朝,對於宋朝這個房子,直接拆除了,並且不在住房子,改為住帳篷了。

這個例子的意思就是說,在宋朝滅亡後,元朝對於宋朝留下的各類技術、藝術等種種文化類東西,全部進行了摧毀。並且對漢人,大肆殺戮。當時漢人的地位低下,屬於階層中最後一等,人口的銳減,也是原因之一。

二、文化傳承斷代

蒙古人起源於草原,對待漢文化,是一種嗤之以鼻的態度。尤其在元朝中後期,漢族讀書世代傳承基本就已經被廢,當時元朝有一種說法,叫做“九儒十丐”,也就是說,傳統意義上的儒生,地位也僅僅是排在乞丐前面而已。

科舉制度的不重視,對待讀書人的態度,所以就更不要提傳承漢文化了。到了明初,所有儒家文化,基本都沒有了。大量的文化遺產已經消失,包括當時的人民,尤其是漢人,大部分都是文盲,這種情況,文化必定是無法傳承的。

三、經濟斷代

宋朝時期,當時國民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程度,也可以說當時宋朝的國力,已經達到了世界前列,據統計,當時宋朝國內生產總值是當時世界經濟總量的22%,毫不誇張的是第一大國。並且宋朝對於商業的壓制,沒有明朝那樣嚴重,老百姓只要勤勞點,做個小生意,基本上都能解決溫飽問題。而到了明朝,經濟似乎一下子倒退了幾百年,人人都是窮人,甚至吃飯都是問題。這其中除了天災人禍,更為重要的就是元朝的原因,增加賦稅,通貨膨脹,對老百姓強徵惡討,以至於經濟倒退。

直到明初,明太祖朱元璋頒佈休養生息的相關政策,免除部分徭役賦稅,從而讓百姓有喘息的時間。

元朝在歷史上存在了不過百餘年,而對於文明,卻造成巨大的衝擊和破壞。因為文化這種東西,不是商品,馬上就能生產出來,而是要時間的沉澱和積累。如果元朝在取代宋朝的時候,平穩過渡,積極吸收改善漢文化,相信也不會有這種斷代如隔世的感覺。


史曉生



不想不知道,其實清朝距離新中國也就是37年,大家肯定會震驚,一個是古代王朝一個是新中國,明明感覺很遙遠,其實才間隔37年而已。

再回到問題本身,宋明之間也就是90年左右,為何差別這麼大呢?

這說明有時候間隔的時間多少不重要,重要的這中間到底發生了啥…

我們再看看宋明之間是蒙元帝國,第一個少數民族大一統政權。

元朝可不同於同樣是少數民族大一統政權的清朝,元朝是相當拒絕漢化的,甚至還想蒙化當時漢人。

大家想想清朝漢化的相當不錯,可是自身的特色也反向影響了漢人,再對比一下元朝,元朝拒絕漢化,一直保持自己的特色,他的反向影響自然更大。

統治中國大地近一個世紀,其影響可想而知,科技發展停滯不說,都不能說是原地踏步,甚至都是退步了。

像明太祖朱元璋創建明朝以後,急匆匆的頒佈條律,讓當時北方漢人恢復自己發音,而不是蒙古化,可見元朝當時在中國烙印下深刻遊牧民族的特色。

所以宋朝和明朝之間,看似也就是間隔90年左右,但中間的元朝發揮的負面作用太大了,自然給人一種隔代如隔世的感覺咯。


宋安之


宋朝、元朝到明朝,之間不僅僅是簡單的朝代的更替,而是華夏文明的沉淪和復興。

在宋代以前,我們的華夏政權在歷經了秦漢時代的大一統基礎之後,開始形成為了遼闊的,有著鮮明的漢民族特色的華夏文明,這其中我們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有著鮮明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民族特色,而夏商周到秦漢,再到兩宋時期,雖然我們的文明也經歷過五胡亂華的慘劇,也經歷過五代十國的亂世,也受到過匈奴、突厥、鮮卑、契丹、党項、女真等異族的侵略,但是在全國的領域內,沒有任何一個時期在整個華夏版圖內,漢族正確全部被消亡,在宋朝滅亡之前從未有過!

崖山一戰天下亡,此戰之後漢人政權第一次在華夏版圖內全部消失

西晉末年的五胡亂華,北方被異族人蹂躪,那個時代也是衣冠南渡,我們在長江以南依然保持我們的文明,而後這種文明最終蔓延到北方,到南北朝時期成為北方的主流文化,最終我們的文明同化了鮮卑人,讓鮮卑人融入漢民族,而後重新又漢文明徹底統一全國。

秦漢時期,我們擊敗了匈奴人,隋唐時期我們擊敗了突厥人,兩宋時期我們一度與契丹人、党項人、女真人對抗,雖然兩宋時期一度與異族人較量中,並沒有佔到便宜,反而處處被動,但是直到南宋滅亡之前,華夏版圖之內仍舊漢人政權的大旗豎立著。

然而到了南宋時代,興起於北宋時期的儒家理學開始逐漸成為社會主流,我們打不過野蠻的異族的時候,不去學習異族的長處,反而利用阿Q精神勝利法,給自己尋找精神寄託,而這種思想之下,南宋的軍事水平更日益地下,蒙古人崛起以後,面對這野蠻到了極致的蒙古人,南宋只能做到被動的防守。

蒙古滅亡南宋前形勢圖

而防守了50多年的蒙古人進攻後,南宋終於崩潰,一種完全是野蠻民族的異族式的征服,滌盪這當時華夏版圖內僅有長江以南南宋政權,最終崖山一戰,陸秀夫抱著小皇帝自殺,而陪同著南宋蹈海自盡的大宋軍民數十萬人!

為何這些人會集體蹈海自盡?因為在他們看來漢家衣裳將無處安放,而世界末日已經到來!崖山海戰的失敗,是漢文明的發展歷史上的重大挫折,如今每每讀到這段歷史都脊背生寒。

南宋的滅亡,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事件,它標誌著中國歷史曾經一直未曾中斷的漢族精英基層全部消失!

南宋滅亡了,蒙古人徹底統一了東亞,建立幅員遼闊的元帝國,而元帝國留給後來漢人的僅僅廣闊的領土和統治地位的行省制度,其餘就只剩下蒙古人的殘暴、色目人的貪婪。

崖山之戰後,數十萬人蹈海,漢人精英基層覆滅,而元朝末年草根漢人基層崛起,代表人物當然是平民出身的朱元璋等人及其他們建立的明朝。

明軍徐達的北伐

可以說南宋滅亡後90年,漢人的明朝就重新建立,但是這90年形成了巨大的文化斷層,可以說南宋滅亡以前一直未曾中斷的漢人精英階層在維繫著漢文明,而明朝以後則是漢人草根基層,通過撿拾以前漢文明的殘餘,重新建立漢文明,這其中當然是精華和糟粕並存,於是就形成了明朝複雜的漢文化。


大東北的小豆包


中國歷史上也有好幾次,類似這樣的“斷代如隔世”。

其實,就好像東漢和西晉相隔了一個不到60年的三國,卻總覺得兩個朝代差得好遠;

唐朝和宋代,相隔了不過就60年的五代十國,唐詩宋詞卻是兩回事了;

再來40年前和40年後的今天,中國人應該也是這麼恍如隔世吧。


這裡有一個道理,就是歷史的前進不是勻速的,某些時候,整個社會會發生一些質變,產生了一些質變。

讓你覺得好像幾十年發生了幾百年都沒出現過的大變革。

我們以前經常說唐宋元明清,我們總會感覺到宋朝和唐朝是一個時代的,明朝和清朝是一個時代的。


首先,唐和宋的制度上面都很相似,宋在唐的三省六部的官員分權制衡的制度上面,又發展出了中書門下省等等分權制度。

明清的制度就更像了,清朝基本繼承了明朝的地方制度,也發展出了邊疆地區的將軍制度;而中央,也在繼承內閣制度上面,繼續發展出軍機處等,讓中國的封建主義中央集權達到頂峰。

雖然後來的明朝也是有學習過元朝的某些制度的。比如,元朝的管理制度,元朝有中書省直接管理地方,明朝有直隸;元朝的軍隊制度是萬戶,明朝的衛所制,也是有點類似的。

但,好像在元朝,既不太像前面的宋朝,後面的明朝也不太像前面的元朝。

元朝的文化、制度,更多是像和宋朝對立的金朝。元朝繼承了金朝,金朝繼承了遼朝的胡漢雙軌制,只有幾個官職是從北宋那裡學過來的。

最主要原因,漢人根本不把元朝當作正統。看後面明朝推翻元朝的時候,用的詞是“光復”,就是漢人認為你蒙古人是短期的佔領者,而不是正統的統治者。

崖山之變後,這是漢族第一次亡天下。


蒙古人對待漢人,和遼、金一樣,都說不上有多重視,把人分了四等,南方的漢人被劃歸到第四等,那漢人怎麼可能會認為你是正統呢?

再來,蒙古人起源草原,對漢族文化嗤之以鼻,就算忽必烈啟用了多少漢族士人,但漢族讀書世代傳承基本被廢,所謂“九儒十丐”,整個元朝的漢族士人覺得自己也就比乞丐高那麼一等。

元朝不重視科舉,不重視讀書人,更遑論傳承儒家文化了,淪為下九流,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

漢族士人們自然不可能把元朝和唐、宋、明這些漢人王朝相提並論,而是把元朝認為是一個斷代。


史思明先生


90年的時間並不短啊,如果按照古代的生育年齡,90年的時間足以過四代人了。試想1900年和1990年之間,中國所發生的變化,是否也像隔代一般。尤其是元代97年,戰亂和災荒有特別的多,足以改變很多很多。


宋代的先進政治制度和文化體系,大元基本上都沒有繼承。相比於宋代,大元的政治加強了皇權,強化了相權,而且大權基本握在蒙古貴族和先前投降蒙元的漢族門閥手裡,這樣的政治局面與魏晉時期中國政治十分相似,所以說,在元代,中國實際上至少倒退了三百年。

再加上這90多年裡,蒙古政治和華夏政治的雜糅已經讓後來繼任的大明搞不清楚什麼是華夏原來的東西,什麼又是蒙古的東西。所以明政府直接制度襲承大唐,也就是繼續了政體後退三百年的這個過程。



再者,朱元璋貧民出身,雖然英明神武,終歸是逃不過階級對他眼光的限制。因為文化自卑,所以朱元璋大搞文字獄,目的就是要文人乖乖聽話。政治概念的模糊,讓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帝國,繼承了元代的獨裁統治,並且在胡惟庸案之後,索性廢除中書省,保證皇權一家獨大。


所以說宋明之間如同隔代,並不是個大問題。


火器工坊


撇開其他詩詞歌賦、漢民族思想文化方面等傳統文化不說,單單提一下在cctv科教頻道看到的一個關於絲織品技術的報道。約二十年前一個日本人慕名來到中國江蘇蘇州,拿著一塊原存於日本神社寺廟的宋代絲織品的遺存樣品, 找到中國古絲織品復原方面最有名的數位專家,希望中國專家能給予重新複製。蘇州的多位古絲織品專家經過仔細研究,發現該絲織品圖案的製作工藝非常複雜,其製作工藝複製難度遠遠超過明朝的絲織工藝,之前在中國國內前所未見,該絲織品無論是圖案設計還是製作工藝技術在宋朝之後的絲織品中再無出現過。可斷定該高等級絲織品技法於南宋後失傳。科教頻道的解說當時讓我立即回想起一句話“崖山之後無中華”,蒙元滿清奉行對漢民族殘酷屠殺、壓迫、摧殘漢民族思想文化的真是罪行累累,馨竹難書。中華漢民族近千年以來真是多災多難!


春雨綿綿誠意滿滿111


宋明之間的朝代是蒙元。

蒙元由鐵木真之孫忽必烈所建立,他滅亡了南宋,建立了元朝,但元朝從建立到滅亡總共不足90年,最終被元末農民起義所推翻。


為什麼只有短短不足90年,卻斷代如隔世,原因有如下幾點:

1、當時元朝是奴隸制國家,而且還是馬背上的國家,所以它基本沒有什麼文明可言。

2、當時蒙元對漢人實行的是幾乎滅絕的政策,他把人分為四等,漢人只列三四等,差不多是最低下的。


漢人不允許識字,名字也不能起文雅的,所以朱元璋剛出生的時候叫朱重八,他的父親也是以數字起名。



漢人的文化因為戰亂以及蒙元的壓迫,幾乎消失殆盡。誠然,一部分是因為南宋被蒙元所滅,很多書籍消失,很多文人有節氣,以身殉國。


但是主要原因是因為蒙元除了大肆把漢人的書籍、文化消滅之外,還不允許漢人識字,以免漢人反抗。


不認識字,自然無法傳承了。很多優秀的人才,也在崖山一役中,投海自盡殉國。

一沒有了老師,二不能識字,自然無法傳承。


要不是很多人冒著生命危險,把書籍當作傳家寶一代又一代傳下來,漢人文化將會像五胡亂華時期那樣,幾乎要重來的節奏了。


蒙元的統治要是再多幾十年,估計現在也沒有漢人文化了,幸好,天佑中華,使華夏的文明仍然能傳承下去!


逐夢長風


宋明間隔不足90年,卻恍如隔世,這是令人深思的問題。宋朝,當年的文化強國,把中華文明推向最高峰的時代,蒙古人一來一去,朱元璋建國時,已是大變樣,是文化的毀滅,還是歷史的倒車,每個中國人都痛心疾首。

西津渡古街的救生會舊址,為一座二層青磚宋代建築。

宋朝摒棄了以往各朝代的武力建國,崇尚文化建國,以仁義治國,外表看起來宋起非常贏弱,處處捱打,被人稱窩囊宋,但實際上宋朝是唯一跨過300年大限的朝代,軍事再厲害的朝代,一二百年就消亡了,只有宋朝享國運最久,另外宋朝的文化繁榮,文明程度最高,對後世影響最大,直至今日。

圖為濰坊宋代古城牆遺址。

無論是文化、思想、科技、宗教等,宋朝都有偉大的成就,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發明有一半在宋朝產生的,紡織、瓷器工藝的改革也發生在宋朝,航海、造船、醫藥等達到了以往前所未有的高度,宋朝人民富裕,百姓自由度高,可惜所向無敵的蒙古人到來後,如此光輝燦爛的文明被肆意踐踏。

宋代官窯遺址。

成功的繼任者往往對前任會斥責、貶低,以展示自己的正確成就,蒙古人也一樣,對宋朝文明採取全盤否定的態度,把人分成三六九等,進行種族歧視,對宋的漢人展開剝削與殺戮,到了明朝時,朱元璋雖然繼承了漢人意志,某方面講也奉了蒙元法統。

南宋太廟遺址。

宋朝不殺士大夫,明朝大殺朝臣,動不動廷杖士大夫,夷九族;宋朝不抑制商業,實行通商惠工政策,推進工商業發展,明朝回到千年前重農抑商的國策,使中國又陷入小生產的環境,社會停滯不前;宋朝文化繁榮,按科業取士,只要有長項即可給身份,明朝的八股,把文人死死圈住;宋朝重視對外貿易,航海、指南針技術發達,明朝實行閉關鎖國等等,宋朝自由開放了300年,使中國文明出現巨大飛躍,反觀明清的文字獄,使社會充滿了愚昧無知,麻木不仁,張口必稱奴才的小丑形象。


圖文繪歷史


我覺得應該從更大的視界來看這個問題。

1,從文化的角度:唐宋之前,中國是開放的,是自信的,是飛揚的,從政治制度與文學作品中就能感受到那種意氣風發。當時的中國,是富足的。

而明朝是內斂的,奉行的是“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念,所以顯得整個時代都冷冰冰的。政治制度上,明顯更嚴酷,等級觀念更森嚴,皇權得到空前的加強,甚至開始禁海、閉關鎖國,人們的思想得到禁錮,八股取士更是砍掉了人的想象力,科技處於停滯(軍事除外)。

2,從世界範圍來看:明朝建立於1368年,當時西方世界已經開始文藝復興,處於思想的裂變期,而中國恰好在這個時期落入了“禁錮”期,上千年保持的優勢,一下子拉開了差距。

3,唐宋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高峰,而明朝已經是封建社會的沒落期,越是沒落期,管制越嚴格;越是窮途末路,越是瘋狂。當然,這個不是明朝的主觀意志,而是時代賦予的。

4,宋與明之間,為什麼覺得一個是天一個是地呢?因為中間隔了一個野蠻的元。元朝對中華文明,整體上是負面的,是導致了中華文明停滯甚至倒退的罪魁禍首,導致了中國文化的斷層。

家裡有家譜的可以去翻一翻,如果發現自己的祖上一代一代的名字都是數字的,那一定是元朝!爺爺叫王五六,父親叫王三四,兒子叫王八一,哥哥叫王一八……

當時整個漢族,已經處在了整體文盲的邊緣,說實話,如果不是朱元璋他們揭竿而起,漢族是可能會消失或者變成一個少數民族的。

這些上下的對比,一個富麗堂皇、色彩斑斕,一個冰冷無趣、黑白單調,所以感覺是恍如隔世。


商朝講歷史故事


自古以來,朝代更替,在所難免。隨著歷史的推移,新思想、想文化、新政治,都在推陳出新,斷代如隔世就在所難免了!

宋明之間,不足90年,為何斷代如隔世?題主在提這個問題的時候,可能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元朝!今天,小雪就來回答一下,兩朝為何斷代的問題。

元朝是外族,從另一個層次上說,是外族入侵。宋朝人都成了亡國奴,經過元朝以後,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領域都有所進步

我們的朝代更替,也都伴隨著各領域的發展。

舉個例子,元朝,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一種胡人入侵,我們漢人成了亡國奴。蒙古人在我們國土上,推行了很多政策。

據史書記載,蒙元時期,皇帝推行四等人制度,蒙古人是一等人,色目人是二等人,而漢人是三等人,這樣的種族歧視政策,給了後來人的新文化運動。

在蒙元時期,中外交流還比較頻繁,雖然蒙古國分裂,但是,依舊阻擋不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元朝還曾經打過日本、緬甸、越南等國,都以失敗告終

蒙元對外推行的擴張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文化交流的現象。為後來明朝政治、文化的繁榮鋪平了道路。

斷代如隔世的另外一層含義,可能是政策、民族的斷代,這樣的結果就是,文化失去了傳承的方式,使得一些典籍被破壞,甚至失傳。

清朝末年到民國時期,斷代的原因就是西方文化的思潮和列強的入侵。我們可以類比,隔世如隔代,宋朝和明朝也是如此

新文化的思潮,足以讓宋明之間仿如隔世。

其實一個道理,沒有一成不變的政策和文化,我們中國人是最能接受外來文化的民族,從中學習,提高自己,強大自己。

文/小小雪說歷史,本文原創,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