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农村酒席泛滥,除了结婚嫁娶老人过世,其他原因办的酒席要不要去?

黔世界荣哥


恐题主你好,我也是农村的,我们村就是你说那种,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讲一下。

先来说说有哪些酒席,以前我们村只有结婚、孩子满月、一周岁、老人老了等事情才会办酒席,而且要办的像模像样。但有些酒席就可有可无了,像老人死后五七、一年周、三周年、十周年,这些要看主家的态度,不想办的就通知一下亲戚朋友来给老人烧个纸钱,然后吃顿便饭,大家在一起说说话、叙叙旧。

但是现在也不知道怎么了,难道是生活水平好了不差钱还是别的原因,只要遇事就办酒席。办酒席的初衷是亲戚朋友来互相帮助、增进感情,而现在却变成一种"挣钱"的手段,变成"牛逼、有面子、吃得开"的表现。满足了虚荣心,但是完全违背了办酒席的初衷,而且还造成铺张浪费,增加了村民的支出,苦了自己、苦了大家。

比如我家有事一大半人都是不请自来,但村里人特别好面子,人家来了你还不能不接,你不接待等于把人家的"脸面"狠狠摔在地上。即便是你的初衷是不想互相之间不断地为了来往而来往,但是人家觉得你是看不起人,从此就是路人了,更有甚者就是仇人了,弄不好还会暗地里给你穿小鞋。再者农村自古就有"来者是客"的说法,不接显得小家子气,以后会在村里不受待见。

再者就是你的情况,到底村里的那些无关紧要的事要不要去呢?这个要看以前你有事人家有没有来,礼尚往来嘛!你有事人家来了,人家有事你不去你觉得好吗?

还有就是看事情的大小了,如果是结婚、生孩子等大事,那一定得去,不去的话会被村里人戳脊梁骨说你不懂礼法的、会被主家说闲话。如果是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情,比如乔迁宴、升学宴、12周岁宴等,这个可以视关系远近而定了,如果自己一个本家家的那就去,如果是村里关系不太近的那可以不去,这个没人会说什么的,大不了你有事人家也不来。

一般村里有事本家和亲戚朋友一定会通知,这个就不提了。至于不通知的那关系就有点远了,但是人家如果通知你,那是把你当做"自己人",那你就必须得去,人家"赏脸"你得接着,这样以后找人家办事和与之相处会很容易。

如果关系不近又没通知,那你可以查"礼单簿"看看以前有来往没,如果没有没有就不要再扯关系了;如果有来往的话必须得还"礼",这个就不好断来往了,人都爱面子,谁先提出来不来往感觉跟自己上不了台面似的。

所以我的观点是要去,而且拿钱要跟大家一样多。你不去就是不懂"礼",你不去就会被村里人说是小气,你不去就是看不起人家,你不去人家说你是鳖一,说了这么多去不去你心里已经有谱了吧?

以上只是本人的观点,仅供参考,如果觉得有用就给个赞鼓励一下吧!




虎稚稚


农村是一个很讲人情的地方,由于生活环境不是很大。多少都有一点沾亲带故的关系!不知道什么时候摆酒席变昧了,没有了以前纯朴的味道。什么离婚酒、升职酒、生日酒、连母猪下你都有人摆酒。搞几卓酒席来庆祝一下,热闹一下。以前农村红白喜事,亲戚朋友邻居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看有什么事能帮得到。杀猪、宰鸡鸭、洗碗洗菜,那种热心肠也许是很难找回来了。

在乡下很多人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有的人摆酒席发请帖,连八杆子打不着都发,我自己都有这种经历,记得有一次回家过节。一位朋友拿着请帖说。过几天某某请酒;我看都不知道谁?也只去了,说真的农村的摆酒席真的是太泛滥了。农村摆酒都会选一个好日子。有时吃完这家、去别家,老公去这个吃,老婆去那家吃。在农村这叫赶场,

有的人一收到请帖戏称:罚款单又来了;给收入不高的家庭造成了很大经济负担。有的地方因为酒席泛滥。规定最多摆多少卓,我个人觉得这非常好的规定。这样农民朋友们有更多的时候从事生产劳动,挣更多的钱。





阿飞在视野


有些地方农村的筵席真是多如牛毛,筵席的名目也是别出新裁,直白的讲宴请就是为了收取份子钱,每年为吃请的钱花了几千块总要捞点回来吧。


我一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一个远方亲戚,他说小孩说是要结婚了,婚姻大事举办酒席,同是一个村的那就随礼呗。随礼200块,说是年28结婚,但因我有事没去,随礼就把这事忘了。昨天又收到其短信说婚,郁闷好久问了别人才知道,上次婚吹了改成上梁礼了,因为建房上梁时没请,这次才是结婚,听说行情涨了,粘亲带故的要500.

有红白喜事摆一下酒席也行,邻居是孤寡老人这些年大小事没少随礼。这不感冒住院三天,出院后请街房领居,亲朋好友来聚下,名义是感谢这些年的帮忙,其实每人心里都清楚为啥。

从上面的两件小事都可以看出,每个人都不想参加名目多的酒席,都不想份子钱。但习俗如此,一时无法更改。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都想着以各种理由“回本”。

其实提问者在心里已早有答案:“真的不想去,但不去又不行”。如果你想鹤立独行,强烈支持你不要参加这些劳民伤财的酒席。


烂漫花开


个人觉得这个都是礼尚往来的事,我办事情人家来了,人家办事情我自然是当去的。其实现在农村也像城里一样,好多人都外出打工,从小的玩伴,和蔼的阿姨,爱帮忙的叔叔。大家只有在家里办事情的时候才能见着。这也是联络感情的方法。而且现在像人家过生日,结婚,升学等都是喜事好多人还是想要去沾沾喜气。这样让人心理上会处于一种高兴的状态。至于份子钱我们这边都是人家随你多少,你就还多少就是了。我觉得这也都正常,彼此也没多少压力的。我们这边只有家里近亲结婚可能份子钱多些,其他的基本都是200元。其实现在好多地方也不是那么爱办酒了,大家都觉得麻烦。也怕别人说一点事情就办酒。其实办酒的人也捞不到啥钱,现在物价高,农村生活标准其实也不低,办一次酒下来好多人都是会倒贴的。农村都喜欢在家里办酒,打扫卫生,端茶倒水都把人累得半死。像我就喜欢去吃酒我就觉得喜气,感觉自己去了就会给自己带来好运!人家办酒你想想热热闹闹,喜气洋洋,鞭炮声多好啊!


农村姑娘颜颜


这个问题是需要根据各个地方的风俗民情来说.

像我老家那边,除了结婚及老人去世外,像孩子满月有满月酒,满周岁有抓周酒,36岁、60岁、70岁、80岁寿酒,卖房子搬家,生孩子,搬家,考上大学,生意开张,都办喜酒,基本上一个村的,亲戚朋友邻居都会到场,各家办喜酒收礼都上帐本,各家都有,如果别人来送礼了,别人办喜事自然要去还礼,另外,现在农村生活水平也变好了,喝喜酒办喜事,都图个热闹,也没有说靠办喜酒赚钱或舍不得送礼不去喝別人喜酒的,农村办喜事比在城市热闹多了,人也多,自己做喜宴,亲戚朋友都去帮忙,人情味足的很,也是热闹的很,所以一旦各家有喜事,自然是高朋满座、热闹非凡哈


远嫁的姑娘露子


现在人不管有啥事都要办酒席,乱办酒席也成农民的一个负担。现在人办酒席名目繁多,你像结婚嫁娶,老人去世这个可以适当办个酒席,这是人生大事,你像小孩满月,一岁,三岁,十二岁,老人生日,孩子上大学,搬家,盖房子,孩子当兵,有的母猪下崽都要办酒席。尤其进入腊月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办酒席的特别多,有一天好几家办酒席,一家人分开去吃,这个办酒席你不去也不行,人家给你说了,大家都去了,你一个人不去有点不合适,都是街坊邻居,以后见面是不是有点尴尬。我觉得我们这里这个做法值得提倡,我们这里前几年结婚,埋人前一天晚上就要摆酒席,菜品,烟酒没有规定,菜摆的特别多,吃不了全都倒掉了,相互攀比,有的还上高档烟酒,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后来当地政府出台政策,让村委会和村红白理事会来管理村里的红白喜事,规定前一天晚上的酒席全部不要摆,只有结婚当天有酒席,宴席的菜不要太多,五个凉菜,八个热菜,够吃就好,不准用高当烟酒,这个就受到老百姓拥护,既能让人吃好喝好,又不造成浪费。现在我觉得国家应该制定一些政策,让村委会和村红白理事会来监督执行,让以乱办酒席为名以敛财为目的的不正之风得到有效的遏制!





道德传家


这个问题不知道其他地方怎么样,只知道在自己的老家,确实是存在的,并且很严重。我们都知道,同学相邀,战友重逢,朋友聚会,家庭聚餐,走亲访友,这是人之常情,无可诟病,是联络感情。又如儿子结婚,闺女出嫁,添丁增口,等等大喜事,至亲参加庆祝一下也说得过去。可现在在农村,只要有一丁点事情,就办酒席。就说过生日,梦幻君老家有的人从孩子出生、满月、周岁、3岁、6岁、12岁、18岁、36岁、60岁、70岁、80岁都办酒席,甚至有很多人没有在这些岁数的时候也办酒席,一个村子那么多人,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场接一场的酒席,无休无止。还有盖房子、孩子考大学、参军、结婚、丧事等等名项。导致了农村的酒席泛滥,成为了老百姓最头疼的事情。现在农村有很多人,看到别人家不停的办喜事,自己家很多年没有过过什么喜事了,心里感觉不平衡,为什么别人家能找到借口办酒席,我家就不行了。我也找个理由来办酒席才行,让别人都来我家热闹一下。于是你家办了酒席,我也找个理由办个酒席,他家看我家办了,他家也找个理由来办酒席,不办喜事感觉没面子,这样攀比心理作怪,让农村酒席泛滥,老百姓头疼。别人家无论是过红白事情,我们去吃酒席的时候都不会空手而去,都是会随份子钱的。我的老家现在的份子钱最低都是100元打底了,这对于农村收入不高的农民来讲,有点高了。但别人都是100元,自己去了50元,一是面子上过意不去,二是显得自己格格不入,所以都很大众化。但这个份子钱每年往外掏加起来的话估计8000元以上,这对于老家的农村人来讲,是个不低的负担。怎么办呢?那就想个理由,自己也办个喜事什么,让别人把份子钱在“送”回来,利息不说,保本还是可以的吧!所以很多人也会找个理由,办个喜事,“拿”回份子钱。


雍城女娃


当一些生日,搬迁,满月等各式名头的邀约酒宴越来越多时,是否要参加就需要我们有一些原则和判断了。

第一,就是论关系了。至亲,比如爸爸妈妈,孩子爱人的生日或纪念日要争取参与,能力范围内表示心意。一般亲友,就要看彼此的交往了,有深度交往,关系亲近可以在重要的邀请,比如结婚嫁娶,老人丧葬时人到心意到。另外的比如帮过你的贵人或朋友,则可以略表心意,不求必须人到。

而只是普通同事熟人关系,大家交集不深甚至没有说过几句话那就没必要参加。还有明知是各种名头搞的聚会,更是要避免参与。不让自己变成各种人情的附属品和消耗品,不为面子和虚荣所困。

第二,论事由。红白喜事应该是农村最看重的宴席,这样的事由关系不错的都会尽量捧场表示心意。但除此之外的其他宴请,我们就不需要积极参与了。

总之,农村的发展依赖于人情,但是人情不应该是不断宴席和收人情钱财的手段,所以适当拒绝,不为面子所困反而是在促进健康的农村人情环境。


花椒栅栏


我很认同题主所说的农村酒席泛滥的现象。例如:周岁宴、满月宴、小孩10岁生日、20岁生日、成才宴、老人50岁大寿、老人60岁大寿、盖新房入伙宴等等远比这些多的宴席。除了结婚嫁娶老人过世、农村现在大大小小的宴席多不胜数,到了泛滥的地步,一点点小事都要举办宴席。办酒席甚至成了一些人敛财的手段了。

为什么很多人说现在农村断亲现象越来越严重,我认为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些沉重泛滥的酒席造成的。现在农村地区参加一次酒席,少说随份子的钱也要200-300元、甚至是更到。一年到头大大小小的宴席至少要参加10几场,如此下来哪里还能攒得下钱来呢?

正如题主所提出的那样,除了结婚嫁娶老人过世,农村大部分现在流行的宴席都应该取消不办了,即使有亲戚办了,也应该视情况参加,给农民减负。<strong>但是我只知道可能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就难了。比较这些都是经年累月积累的习俗,要一时间改变是很难的。有很多断亲现象的出现,就是由于没有参加这些形形色色的酒席。

<strong>


新农小伙


现在办酒泛滥,每个月都要拿出一点钱随礼,不管什么事都要办酒,生孩子办满月酒,考上大学办状元酒,搬家办搬家酒,结婚老人过世都要办酒。

有些地方是办酒随便你去不去,但是一般寨里办酒每家都回去,现在最少随礼200元,关系好一点的得500起步。有些地方是请你,就是让人帮忙带信给你,或者打电话给你,这样的话关系一般也得去随礼。

其实像结婚老人过世是应该办酒,这样可以热闹一下,现在办酒是简单化了,只是吃饭那个时候热闹一下,目的是收礼。我们这边还礼还得加一些利息,比如100块钱你的还110。办酒无形中增加了我们的经济负担,每次回到家都听到父母说吃酒,日子好的那天还有几家办酒的,这对于农村人来说是很困难的事,本来就没什么路子赚钱,现在每月还得吃酒随礼。

但是到我来也就不管什么人情不人情的,如果实在是没办法才去随礼,要不外嫁的我都不喜欢回良家吃酒的。感觉这样没意思。一般朋友不给我说我也懒得去,现在都是微信转账,觉得没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