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了,缺爱的孩子更易网络成瘾

真相了,缺爱的孩子更易网络成瘾

孙宏艳 | 分享者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 她是谁

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 她是谁

孩子上网停不下,这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但这些家长却不知道,孩子成瘾的原因,很可能来自父母。

一项《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显示: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约为14.1%,人数约为2404.2万人。网瘾成因和家庭关系、社会其他因素密切相关。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网络成瘾?通过研究发现在人际关系和亲子关系方面,网瘾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相对较差,与父亲关系不良的情况突出,与父母的交流、共同活动相对较少

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相对较差、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网瘾中小学生与父亲、母亲、老师和同学关系不好的比例,以及感觉他们不了解自己的比例均高于非网瘾中小学生

;愿意与父母说知心话的比例较非网瘾中小学生分别低13.0和22.8个百分点;经常或有时感到孤独的比例也高于非网瘾中小学生

亲子关系不良,与父母交流及共同活动少。网瘾中小学生父母表示与孩子关系不融洽的比例为8.6%,高于非网瘾中小学生的3.3%;从不与孩子一起玩游戏、从不与孩子一起使用电脑或者上网、从不与孩子一起运动健身、从不与孩子一起谈论感兴趣的事情的比例均较非网瘾中小学生父母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

与父亲关系较差,父教不当或功能缺失现象突出。网瘾中小学生(11.7%)与父亲关系不好的比例较非网瘾中小学生(2.9%)高8.8个百分点。调研中,许多网瘾青少年的父母表示,孩子基本都是母亲管;出现偏差行为后,父亲的管教方式往往比较粗暴,致使孩子与父亲的冲突多。

在教育方面,网瘾中小学生的父母更多采取粗暴、溺爱或放任的教育方式,父母和教师对孩子的上网行为疏于监督和指导

家庭教育方式存在问题。采取粗暴、溺爱和放任的教育方式的家庭,中小学生网瘾比例分别为17.9%、11.5%和8.4%,均大幅超过总体平均水平,采取民主的教育方式的家庭中小学生网瘾比例低于总体水平;70.1%网瘾中小学生父母表示,孩子对自己平时的教育不接受,或者即使接受也没有行动,而非网瘾中小学生的比例为43.5%;57.4%的网瘾中小学生因上网问题而与父母等长辈发生过争执,较非网瘾中小学生高出40个百分点。

父母对子女的上网行为疏于监督和指导。父母不上网的中小学生网瘾比例(8.4%)高于父母上网的(5.7%),家里不能上网的网瘾比例(7.7%)高于能够上网的(6.3%),反对和放任子女上网的网瘾比例远远高于支持并正确引导孩子上网的家庭。有些父母对子女上网干什么一无所知,甚至连子女夜里偷偷溜出去上网也毫无察觉。

所以,看得见的行为是孩子沉溺于网络,背后的原因却是父母的缺位、亲子关系的缺失。只有父母用心陪伴、沟通、引导,孩子才可能远离网瘾。

真相了,缺爱的孩子更易网络成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