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很多APP都有借錢功能,連美圖秀秀都能借錢,京東,滴滴,哈羅,頭條也是?

今天週二鴨


話不多說,一張圖讓你瞬間明白!



大雄愛自律


各大APP軟件都能借錢,我看到的除了題主所述之外,還有小米、360等大型企業都有借錢的功能,這在我個人看來有兩點因素……

1、賺取利息收入

我們都知道,很多的軟件借錢的利息都不低,比方說小米金融裡邊,我看了一下可以借30萬,日利率0.02%,那麼每天要付的利息費用就是30*0.02%=60元。

假如你需要借用這筆錢3個月,那麼90*60=5400元,通常來說,這就是所謂的萬分之二的利息,這個利息並不是很高,當你急需一筆錢週轉的時候,這的確是可以解燃眉之急。

問題在於具體的算法是怎麼樣的,我也沒試過,可試想一下,就算借出去3個億,那每天的利息也就6萬而已,那麼請問,類似於小米這樣的企業,會靠著這點錢做大?

2、大數據時代的用戶資料

在我看來,這才是最重要的東西,你要借款就必須提交詳細資料,包括家庭住址、身份信息、你的收入等等,這些消息對於大數據時代的企業而言,絕對算是無價之寶,曾經有人說過,得用戶者的天下……

這句話雖然誇張,但是在人工智能加持下,對應企業將根據你的個人愛好而智能的推薦出你想要看到的廣告等內容,大大的提高企業用戶轉換率,這才是企業想要的。

總結:各大APP都能借錢,他們或許並不太在乎利息,但是他們在乎用戶累積量,有了足夠的用戶之後,轉換率所帶來的利潤遠遠大於借錢的利息……


關注易論,為您帶來更多優質原創內容。<strong>

<strong>


易論招財圈


感謝您的閱讀!

我不知道大夥有沒有發現,經常會收到一些App的短信,最近經常收到小米金融,京東白條等類似於借錢的短信。我一度驚訝,小米都走上借款的道路了!後來,我發現,美圖秀秀,滴滴等等各類App似乎都有了類似的功能!讓我一時有點蒙圈,為什麼這些App都一擁而入到金融領域呢?

我們發現在美圖app中,在設置中,有了美圖錢包,並且有了借款功能:

其實,對於金融類App,或者網貸平臺,我國出臺了很多政策,所以這些App必須要滿足我國關於網絡借款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而且,現在的網貸實現1+3監管框架。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APP也加入其中呢?

  • 豐富的用戶。美圖秀秀,小米,哈羅單車等APP它們本身有很多的用戶量,而這些用戶量成為了它們的潛在用戶。
  • 有利可圖。在我國信用體系越來越完善的時候,這些APP平臺發現了,通過借貸能夠獲得豐厚的利潤。
  • 借鑑。這裡面也有借鑑的作用在內,在看到一款APP使用該功能之後,其他的一些APP可能會借鑑,如果說的難聽一些就是跟風。


那麼,我們該信嗎?我的建議是謹慎!這是一件有風險的事情,不到萬不得已並不建議App借款。而且我們對於這些APP平臺,一定要知道它的合法性,同時要看網站所展示的內容是否符合規定,同樣,對於利率過高,需要謹慎。

LeoGo科技


要反過來問,為什麼好多人會在APP上借錢?因為方便,現在是信息時代,只要我們生活在社會中,我們的個人信息通過網絡大數據每時每刻的在被記錄著,保持良好的消費習慣,養成良好的個人徵信,是現在社會中個人的價值所在,也會成為我們借錢的一項重要憑證。

為什麼說方便,因為銀行費率相對低,比較麻煩,還要上門審核,需要許多文件,放款比較慢,而APP金融貸款就方便多了,只需輸入手機號,之後驗證本人真實身份,就會出來額度,雖然額度不高,但也會有大幾萬不等,而且放款速度幾天到幾分鐘不等,唯一缺點就是利息高,所以要選擇正規利息偏低的金融貸款平臺。

現在,但凡是有點能力的互聯網企業,都想去做金融,原因有兩個:賺錢和輕資產!

很多APP也有都有借錢功能,甚至因為你手機註冊過APP,便會經常接收到有關借款的短信等。這些APP設有借錢功能,說白了就是為了賺錢。當然賺錢也沒錯,可是這並非多數互聯網公司的主業。之所以做這個,是因為這些APP背後有龐大的用戶基礎,也就是有用戶基礎,APP只需要搭建一個平臺,就能實現一個賺錢獲利的途徑,對於擁有APP的公司來講,他能給企業帶來盈利,而且還屬於輕資產,利潤也不錯,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這其中有一個問題,很多公司其實祝業都是虧損的,但是跟風搞副業,把自己的主業都荒廢了,如果大家都去搞金融,那麼我們這個實體還怎麼發展,我們的科技還怎麼進步?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現在的金融風險還是比較嚴重,尤其是潛在金融風險的防範,是很多人所看不到的,而一旦爆發,這將是比較危險的。所以個人覺得,很多企業呢,還是應該多想辦法把自己的主業去搞好,搞類似這種金融借貸,短期可能會轉點錢,但持續性發展擔憂。

除了一些金融借貸APP,還有其他常用的 APP 也有借款服務,比如滴滴、美團、愛奇藝、美圖秀秀、百度貼吧等等。

雖然現在借錢是越來越方便的。但有一點,信用還是很重要,那些上了網貸黑名單的用戶,對他們來說借錢是越來越難的。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會查徵信,如非需要,不要隨便亂點。

記住,借的錢,是要還的,附加利息,投資有風險,貸款需謹慎。







兜兜缺心眼


答案非常簡單:把中國互聯網企業一個個數過來: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小米、360、京東、美團、今日頭條、滴滴出行、攜程、微博、趣店。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業務。猜的到嗎?答案是:放貸款。

網絡借貸方便快捷,受年輕人喜歡

從消費側看,中國消費金融佔GDP的比重如今突飛猛進到8.5%,並且借款人以年輕人為主力,數據統計,互聯網金融的借貸者,90後和00後相加佔比53.05%。最近幾年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智能手機的發展,這些年輕群體是伴隨著互聯網而生的,又有超前消費意識,構成了龐大的借貸群體。

互聯網公司有用戶有數據,網絡借貸商業變現快

互聯網巨頭,各有各的主營業務,做手機、做搜索、做社交、做電商、做酒店、做O2O,經過這麼多年的積累沉澱,掌握了大量的用戶數據。流量和用戶如何商業變現?互聯網小額貸款是非常不錯的生意,並且利潤豐厚。

總結

互聯網公司在做互聯網業務的同時,積累了大量用戶數據,瞭解用戶消費行為。網絡借貸是數據商業變現的一個不錯的選擇!對於消費者而言,近兩年由於智能手機的發展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很多年輕人超前消費,就會通過網絡貸款。所以以上就是我們在很多APP上都能看到借貸信息的原因。


商業突圍


現在很多流量大的APP都開通了“借錢”功能,最根本的原因是為了“賺錢”,互聯網金融P2P有利可圖,資金和風控由第三方公司承擔。下文具體說一說。

什麼是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相結合產生的。很多互聯網公司,只要流量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最終都會無一例外的加入互聯網金融。

這裡以美圖秀秀的“借錢服務”為例,美圖秀秀的借錢最高可借貸50000元,通過為90%,日利息為0.1%。美圖秀秀的借錢服務由萍鄉市雲智網絡科技公司提供,美圖秀秀只是負責流量,沒有資金風險。

因此,互聯網金融成為當下互聯網企業最鍾愛的流量變現手法,相比廣告收入,更加簡單、粗暴、利潤豐厚,只是提供流量就可以,資金和風控由互金公司承擔。

互聯網公司靠“流量”參與互聯網金融

這裡還是以美圖秀秀為例,“流量”是美圖秀秀參與互聯網金融的基礎,根據統計,美圖公司的月活躍用戶總數為5億多,因此流量成為美圖秀秀參與互聯網金融的資本。相比做社交平臺、廣告收入,互聯網金融的方式要簡單很多。

美圖秀秀已經成立10年了,做過一些轉型嘗試,涉足過手機領域、社交領域、區塊鏈領域,但是都已失敗告終,現在嘗試互聯網金融領域,引入了“借錢功能”。


總之,對於互聯網平臺的金融服務的網貸服務,謹慎選擇。如果要使用“借錢功能”,緩解經濟壓力,儘量選擇支付寶、微信等大平臺的金融服務,否則很可能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多多點贊哦,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哦,謝謝。

Geek視界


很簡單,可以從借貸行業撈金嘛。

我記得從三四年前開始,借貸就很流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校園貸畸形發展,有的年化率不止36%。像趣店這個app,居然還能在美國上市,這個app借100,一個月後還105。利息多少大家會算的。這樣就可以看出借貸真的很賺錢,甚至還有的人專門擼高利貸掙錢,催收的上門,只有被揍的份😂😂😂這是題外話,不要輕易模仿哈~

再加上銀行貸款流程很麻煩,沒人願意等太久拿到貸款。如果可以較快拿到貸款,而且沒什麼門檻的話,誰不願意呢?!利息多點沒關係,慢慢還就是了,現在民間借貸行業都在整改,而不是被取代。這說明了什麼,市場依舊很大,誰不缺錢?結婚、教育培訓、車房、創業融資、留學等……錢到用時方恨少。

整改代表進步,各大平臺可能以後陸續推出屬於自己的借貸產品,只要年利率合情合理。大家自然而然都會捧場。


潔巴子0528


因為有利可圖,也可以說,有些公司“貸款”的利息,甚至成為公司運營的頂梁支柱,大部分的利潤來源。而且,這種錢,來得快,成本低,一個巨大的披薩,大家都想在這裡面分一杯羹,所以借貸APP才如此的多,感覺多得有些“氾濫成災”了。

畢竟,絕大部分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對於“錢”的問題,一直敏感和尖銳,現在除了大熊貓,可能就只有錢能得到全國人民統一一致的點贊和認可了。

許多年輕人個性解放,自由自在,提前消費的觀念和態度深入人心,銀行貸款門檻高,要求多,不太容易拿得到手。於是各種APP在銀行拿的貸款年化4.55或5.77然後放款給你的年化8到10,這樣他完全可以空手套白狼賺4到5的年化收益!你說他願不願意,簡直不是一般的暴利,是暴利暴利暴利啊。

國家監管不嚴,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現在卻又越來越重視信用建設。還有現在的信息化網絡化普及,不怕你不還錢,收拾你有的是辦法。實在最後,還有法律兜底的絕殺技能,不怕你賴賬。

如此廣大的需求需要,只要有資質,正規公司,都光明正大地放貸,沒有資質的,就偽造打擦邊球,甚至一些流氓集團,靠這個為生。

這資本的運作模式,太具有中國特色了!


路子1988


現在的中國互聯網中,很多產品都把金融作為了自己非常重要的一個版塊,也為此推出了各自不同的貸款平臺。

為什麼大家都去做金融呢?

這就不得不提一個觀念了。幾乎90%以上的互聯網創業者,都會把金融作為自己產品的一個最終形態之一,因為用錢賺錢是最輕鬆的。

要知道,中國有千千萬萬的中小型企業,這些企業需要融資來讓自己持續的經營,但是,這些企業在銀行的眼裡是小的不能再小的生意,因此不那麼看重這些企業,也就導致了這些企業貸款難。

而很多的大企業,反而可以通過比較低的利率拿到大額的貸款,能夠拿到多少的貸款,這時候,這些大企業就可以把錢通過金融平臺,借給小企業,然後賺取中間的服務費。相當於,自己一分錢不出,用銀行的錢來賺錢了。這麼輕鬆的生意是,誰不想做呢?

因此,自然就很多人都想去做金融了。

當然,金融也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這需要很多的資質

中國的金融曾經非常的亂,而現在,國家開始花大力氣來治理金融市場,也讓很多投機者現了原型。近幾年,要做金融的話,需要的各種證是非常難辦的,而且價格也不低,單說一個網絡支付牌照,都需要好幾億人民幣。

不要覺得投機只是小企業做的事,大企業也一樣。支付寶曾幾何時都屬於這樣的投機者。2018年,支付寶的貸款資金總額是公司註冊資本的80多倍。什麼意思呢?假設一個公司的註冊資本是10億,他確借出去了800億的資金給其他企業。

這個風險是非常高的,如果出現壞賬,就算只有10%,也不是支付寶可以承擔的。到時候承擔這些後果的只有銀行或者使用支付寶的用戶。

因此,銀監會、證監會都會螞蟻金服進行了約談,支付寶的金融槓桿也控制在了一個安全的水平內。

而京東、滴滴這些都是大平臺,也有自己的固定流量,資質都是齊全的,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賺錢的機會

對於京東來說,千千萬萬的賣家都是自己的客戶,貨物放在京東倉里面,由京東負責管理和發運,商家可以向京東借錢來買貨,以前,100萬隻能做100萬的生意,現在100萬可以做300萬的生意,自然商家是願意的,而京東也由於賺了錢。

滴滴也是一樣,司機想開滴滴,但是沒有錢,滴滴可以借錢給你買車,按月換購車款就可以了。在沒有還完錢以前,車是質押給滴滴的,這樣,滴滴司機也開心了,滴滴也賺錢了。

所以,只要有買賣的場景,就可以衍生出金融的產品,自然這些大流量平臺不會吧這些生意交給別人來做,也就自己包乾幹了。


會技術的葛大爺


離錢最近越容易賺錢,金融行業就是離錢最近的行業,而金融中的信貸業務更是金融機構盈利的重要來源,銀行尤甚,2019年世界500強我國上榜企業中,盈利排名前5的全部是銀行,分別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其中工商銀行2018年更是日賺8.18億元,而工商銀行利潤中大部分是由信貸業務貢獻,互聯網本來就是沒有業務邊界,而且互聯網企業有巨大的流量,非常適合做線上信貸業務,所以各大互聯網公司進入信貸業務也就不為奇了。

互聯網公司進入信貸業務有哪些優勢?

  • 互聯網公司有大流量

京東、滴滴、阿里巴巴、頭條、美團、小米、美圖秀秀,哪家公司都擁有大量的流量,如何把流量轉化為利潤,信貸業務是最快也是最賺錢的方法。

  • 互聯網公司有大量數據

純線上信用貸款的核心在於數據,互聯網公司在各自的場景擁有完整的用戶鏈數據,適合做大數據風控。

  • 我國的信用體系不完善

我們的信用體系,銀行只能服務於高端客戶,而大量的白戶、信用不佳的客戶無法服務到,而互聯網公司的客戶分佈在全國各地,通過一部手機即可初達客戶,而現在的銀行是不可能達到。

  • 互聯網產品體驗佳

互聯網公司的信貸產品,全線上操作,只需要一部手機即可搞定,比如借唄、微粒貸,體驗好。

互聯網公司進入信貸業務有哪些劣勢?

風控能力弱、資金成本高。

互聯網公司的風控能力屬於初期,而銀行的風控能力是經過幾十年的檢驗和完善。

互聯網公司的放貸資金一般來源於小貸公司、民營銀行,資金成本相比於銀行高,貸款的平均利率相比於銀行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