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門,清華路,二十二級臺階,德化都有

北大門,清華路,二十二級臺階,德化都有

《泉州市少先隊週刊》封面人物

一位小學生這樣寫學校的變化:

“走上北大門的二十二級臺階,踏進大門,你便能看見那老榆樹在婆娑起舞。這棵老榆樹伴隨了實小一百多年,陪伴著一代代的實小人。春來了,它先換裝;夏來了,它先閃耀;秋來了,它先染色;冬來了,它先脫衣。它融合了筆尖的沙沙聲,融合了紅領巾的耀眼,融合了教師的汗水……”

校長這樣說學校的變化:

“從這學期開始,我們又多了一條路。這條路是實小几代人夢寐以求的道路。因為這條路的開通,會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我們多年來上下學擁堵的問題。從今天開始,它有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清華路’。幾年來,我們實小走出的學子,上北大的,上清華的都有,希望同學們沿著這條清華路,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最精彩的道路。”

學生和校長隔空同頻,相視一笑,這或許就是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

北大門,清華路,二十二級臺階,德化都有

德化縣實驗小學22級臺階

臺階裡愛的密碼

這所學校就是德化縣實驗小學。

2019年秋季開學,來訪者來到新開放的北大門,準備拾階而上時,或許不知道臺階裡還隱藏著愛的密碼。

“我們學校北大門有22級臺階。”校長羅耀輝親自介紹,“22,這個數字有著美好的寓意。我們希望德化實小的每一位學子都能順利走完22年的求學之路,邁向自己的人生高度。”

為什麼是22年?羅耀輝說是從進入幼兒園,計算到碩士畢業。

時間賦予了羅耀輝深刻的記憶。2012年,德化縣實驗小學迎來了新一任校長———羅耀輝,轉眼間他在實小任職已七年有餘。學校裡的一草一木他都熟知於心。許是對這裡多了一份熱愛,學校的一形一物都有了更別緻的樣子。“你看我們學校北大門旁邊的建築像不像船帆?”在羅耀輝眼裡,德化實小就是一艘航船,帶領著孩子們遨遊於知識的海洋。

北大門,清華路,二十二級臺階,德化都有

千人書法大賽現場

千人賽書法

今年5月25日,德化實小舉辦了以“崢嶸七十載 與祖國同夢”為主題的千人書法比賽,場面非常震撼。

“這是我們第三次舉辦這樣大型的活動了。愛好需要載體來依託和推動。我們的千人書法現場賽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們喜歡書法。因為是現場書寫,很多人關注,這樣孩子們就會持久喜歡。”參與千人書法比賽的不止學生,還有老師,也有家長。在紙上寫,在瓷板上寫……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記得比賽當天,下起了毛毛細雨。家長和老師們紛紛為正在創作中的孩子們撐傘,場面非常壯觀,吸引了很多媒體前來報道。”羅耀輝眼裡滿是驕傲。

而提到德化實小對書法的偏愛與堅持,還要從6年前說起。

“2013年,我偶然注意到不少人都習慣於敲鍵盤,就在想那書法會不會就被弱化了?”羅耀輝對這個現象開始了深入的思考。後來《中小學書法教育實施綱要》頒佈,德化實小就確立了“一筆一畫寫好字、一生一世做好人”的特色品牌項目。

北大門,清華路,二十二級臺階,德化都有

學生在跳繩

因地制宜 育人如初

德化實小能提供給孩子們的活動場地非常有限,想要開展大規模的運動、活動並不容易,羅耀輝稍有輕嘆。

“跳繩拿起來就能跳,不用很大的場地。”羅耀輝迎難而上,因地制宜,推廣跳繩運動。天地雖小,孩子們卻跳出了花樣。30%的學生會3種以上的花樣跳法。

靜時養心,動時健體,“一繩”也與“一筆”相呼應。一靜一動,很好地促進了孩子們的身心發展。

“優秀家長PK榜”

在德化實小,一個特別的榜單吸引了記者的關注。它的特別之處就在於評價的對象是家長。

“為什麼會想到開展這樣的活動?我想育人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僅憑學校一己之力,很難造就優秀的人才。”

因此為了推動家校聯合,德化實小每年6月份,都會在全校範圍內評選優秀家長,這些優秀家長12月再進行“pk”,從中選出10個代表,好中選優,讓家長真正成為學校教育的參與者和同行者。

成人比成功更重要

成人禮是羅耀輝的另一堅持。

“成人比成功更重要!”羅耀輝語氣中透露著堅定。“有些孩子平時吊兒郎當,不懂父母親的付出。在成人禮儀式上,我們藉助書信這種原始的載體,讓父母親現場讀出來,對孩子們就有直接的心靈觸動,不少學生和家長會潸然淚下,那種場面特別感人。僅僅注重形式的活動並不能引起觸動,能抵達孩子內心的活動更重要。這背後,我認為成人比成功更重要。”

“真善美”是德化實小的永恆追求。羅耀輝解釋說,“真”就是科學與真知,“善”就是道德與信仰,“美”就是勞動、運動與藝術。三者缺一不可,這是德化實小培養成就孩子的三駕馬車。

“我眼中的‘教育’。一定要能讓生命更加精彩。”

北大門,清華路,二十二級臺階,德化都有

學生瓷書作品

適孩童之性,陶冶成器

“德化德化,以德化人”,教育離不開地方文化的潤澤,陶瓷文化與實小人的生活緊密互動,構成了”致真”教育文化生態鏈。

德化實小的校園裡,精美的工藝美術作品隨處可見。不僅有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還有孩子們的匠心佳作。

“走廊上展覽的作品,都是孩子們畫的。這樣的展覽,會讓孩子們有一種成就感。”

現在,德化實小的千人書法活動已經創新推出陶瓷與書法結合的“瓷書”項目,進一步與瓷文化融會貫通。學校還開設陶瓷課程,有專業的老師,還有陶吧,更設有陶瓷研學基地。

“德化陶瓷製作從‘練泥’到‘燒窯’,遵循‘適瓷土之性,陶冶成器’,育人又何嘗不是‘適孩童之性,陶冶成器’。”

以陶瓷文化為基點,引導孩子們去探索陶瓷的前世今生,去知瓷、學瓷、會瓷、愛瓷,這是德化實小的時代追求!

“在世界瓷都,我的思考就是,讓我們的學生,讓我們的少年兒童帶著內心對家鄉陶瓷的喜愛,去闖天下!”

這也是羅耀輝的夢想!

北大門,清華路,二十二級臺階,德化都有

《泉州市少先隊週刊》報紙版面

出品:泉州市紅領巾通訊社

北大門,清華路,二十二級臺階,德化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