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虹:中國社會將從“住有所居”逐步邁向“住有宜居”

“結構性人口紅利和改善性需求讓房地產市場未來仍存在一定空間。中國社會將從‘住有所居’逐步邁向‘住有宜居’,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對國民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0月18日,由貝殼研究院發起的粵港澳大灣區房地產高峰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眾多政商學界人士就灣區發展建言獻策,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發表了對當前房地產市場的看法。

秦虹:中國社會將從“住有所居”逐步邁向“住有宜居”

(粵港澳大灣區房地產高峰論壇現場)

保障與市場齊作用 共同滿足居民住房需求

秦虹表示,從新一輪房地產調控開始,至今調控方向、力度沒有發生變化。從十九大報告到今年730中央政治局會議,“房住不炒”的定位一再被強調,明確提出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如何理解房地產調控的長效機制,在秦虹看來,包括五方面的內容:第一,長期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第二,建立“保障與市場,租購併舉”的供應體系,通過保障體系和市場體系共同發揮作用滿足居民的住房需求。 第三,堅持“因城施策”的調控思路,根據各個地方不同的房地產市場發展情況施策,不能一刀切。第四,堅持“中央定方向,城市負總責”的工作機制,各地城市根據自身房地產的發展狀況,在中央大方向的基礎上細化具體政策。第五,堅持“市場平穩、住有所居”的發展目標。

秦虹:中國社會將從“住有所居”逐步邁向“住有宜居”

(秦虹在現場主題演講)

其中,秦虹特別強調,雖然“房住不炒”大家都不陌生,但也有個別地方對其存在誤解。一是認為它是一個口號,並沒有和實際的工作、管理聯繫緊密。二是認為中央提出“房住不炒”只針對買房人。秦虹表示,“房住不炒”作為中央住房制度的頂層設計、頂層定位,涉及對房地產全產業鏈一系列的政策要求,絕非口號。不僅僅是針對買房人,而是對住房全產業鏈各個管理環節的政策要求。

結構性人口紅利和改善性需求下 住房市場仍存發展空間

“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是當前市場的“三穩”目標。在秦虹看來,“穩地價”是前提,雖然房價和地價相互影響,但是地價對市場預期影響更勝一籌。而“穩房價”是考核的目標和結果,房價平穩與否至關重要。“穩預期”是目的,預期平穩才有平穩發展的基礎,“穩預期”也是房地產所有調控政策最後希望達到的長期發展目標,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秦虹表示,隨著住房供應總量和住房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在結構性人口紅利和改善性需求的帶動下,住房市場未來依然還有發展空間。未來中國社會也將從“住有所居”逐步邁向“住有宜居”,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對於房地產行業以及整個國民經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