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发布首个商业街垃圾分类自律公约

 10月22日,一场由交道口街道主办的以“垃圾分类有你有我,志愿服务扮靓南锣”为主题的环境美化挑战赛在南锣鼓巷火热举行。活动上,游客通过参与花式垃圾分类可获得纪念品和打折卡,并感受到南锣鼓巷实行垃圾分类1个月以来发生的质变。记者 王慧雯

“垃圾分类指导员”助游客分类

当天上午10时,位于南锣鼓巷南口的垃圾分类宣传站吸引了许多游客“围观”。在志愿者讲解下,游客杨女士一家与活动吉祥物“南锣娃娃”合影,并将合影和“垃圾分类有你有我,志愿服务扮靓南锣”的宣传口号发到朋友圈,而后获得“非遗”剪纸纪念品。

杨女士说:“以前只知道居民区在开展垃圾分类,没想到现在景区也开始垃圾分类了,真‘新鲜’。”

南锣鼓巷商会会长徐岩介绍,早在一个月以前,南锣鼓巷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在主街上共设置8组分类垃圾桶,包括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三类。每天11时30分至13时30分和17时30分至19时30分的就餐高峰时段,有2至3名垃圾分类指导员会在分类垃圾桶旁帮助和指导游客进行垃圾分类。

活动上,游客王女士就体验了一回当“垃圾分类指导员”,她说:“以前我还觉得自己挺懂垃圾分类的,可在指导游客分类的时候,就有好几次分错了,还是专业的指导员帮忙指正了。”

徐岩说:“垃圾分类指导员都是由商户员工自愿报名担任,并经过专业的垃圾分类指导培训后再上岗。”

发布首个垃圾分类自律公约

据了解,南锣鼓巷平均每天人流量在8万左右,每日产生垃圾量为40车,平均每车300公斤。

为了从根源上提高垃圾分类准确率,南锣鼓巷推出了《南锣鼓巷商户垃圾分类自律公约》,这是全国首个特色商业街的垃圾分类自律公约。

该公约共有12条,内容包括要求所有商户必须按规定配备垃圾分类设备设施;必须对员工进行垃圾分类培训,并有义务帮助游客进行垃圾分类指导;倡导商户尽量实现垃圾减量化,要定时投放垃圾,不能有遗漏、遗洒造成的二次污染;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做好“门前三包”等。

记者注意到,南锣鼓巷的每家餐饮企业都在店铺的显著位置悬挂了“量身定制”的“垃圾分类提示牌”。

在一家简餐店内,记者看到游客就餐区的墙面上挂着“垃圾分类提示牌”,上面详细标注着爆肚碗属于可回收垃圾,骨骼内脏、剩菜剩饭等属于餐厨垃圾,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鸭卷纸、一次性餐具等属于其他垃圾。而另一家饮品店的提示牌有所不同,上面标明瓜果皮、果酱属于厨余垃圾,吸管、塑料杯、塑料瓶等属于其他垃圾。

徐岩介绍,南锣鼓巷共有166家商户,其中餐饮企业有50余家。除了以公约形式要求商户严格自律,南锣鼓巷商会还会安排人员轮岗值班,每日不定时在街面巡查,检查并监督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情况,垃圾分类指导员上岗和履责情况以及街面环境卫生情况。

交道口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立足于建设历史文化精华区的整体要求,通过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发动辖区单位、南锣鼓巷商户、社区志愿者和广大游客多元参与,开展为期1个月的挑战赛活动。街道将利用宣传、引导和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方法,打造独具南锣鼓巷魅力的历史文化花园街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