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你泡的酒米沒效果?不僅是配方不行,多半這些環節也沒做好

早上在看評論的時候看到一個釣友的留言,問酒米要怎麼泡。酒米在釣魚人的心中幾乎和蚯蚓是一個地位,因為太多釣友剛接觸釣魚就是酒米和蚯蚓搭配。好像咱們出門釣魚都少不了酒米,哪怕不用酒米打窩,也會習慣性的在餌料中添加一些酒米來留魚。但是很多釣友都有這樣一個疑惑,總覺得自己泡出來的酒米效果不好,於是到處打聽配方,哪款酒米效果好,浪費了不少功夫。今天咱們這篇文章就來聊聊酒米的事兒,希望能解開新手釣友的一些疑惑。

為啥你泡的酒米沒效果?不僅是配方不行,多半這些環節也沒做好

首先要明白一個問題,酒米在釣魚活動中扮演著什麼角色?

很多釣友覺得酒米是用來打窩的,那肯定是用來誘魚的,雖說酒米的香味在水中傳播的範圍比較廣,有一定的誘魚效果。但是酒米是沒有霧化的,誘魚能力可能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厲害,最大的作用反而是用來留魚。想要誘魚快一點,最好是配合誘魚成分進去,比如說配合菜籽餅,豆餅之類材料。

是不是不信?那你可以這樣想一下,同樣是顆粒,玉米是我們用來釣大魚的利器。玉米也同樣經過浸泡,發酵等處理。但是玉米就是這麼奇怪,發窩比較慢,有時候3-4個小時不發窩太正常了,資源差點的地方一整天都不發窩也很正常。所以很多釣友才吐槽玉米釣不到魚,從某種程度來說,酒米也有這樣的尷尬。

為啥你泡的酒米沒效果?不僅是配方不行,多半這些環節也沒做好

為啥你泡的酒米沒效果?

酒米作為很常見的窩料,泡製酒米的配方可以說到處都是,有的效果還不錯,有的卻沒啥效果。為啥呢?要知道咱們這個國家幅員遼闊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魚情,可能某款酒米在某個地方比較好,但是出了這個地方效果就不咋地了。所以很多釣友在打聽配方的時候沒注意到地域的問題,照著配方來泡製,結果效果卻不好。這種酒米都有個很奇怪的特徵,味道特別濃郁,顏色特別顯眼,甚至還有五顏六色的。這種酒米,一般都是靠味道來誘魚,但是廣譜性不太好,有時候甚至還會死窩。不過有時候剛好用對了效果就很好。

為啥你泡的酒米沒效果?不僅是配方不行,多半這些環節也沒做好

那麼問題來了,怎樣泡製出一份效果比較好的酒米呢?

首先,廣譜性要強,如果一份酒米非常小眾,這對誘魚和留魚都是不利的。什麼樣的酒米廣譜性最強呢?那就是經典的配方,比如說準備2斤小米,2兩左右的白酒,搭配點維生素B2 ,有條件的可以加點蜂蜜,捨不得的就加點紅糖。這個酒米的成本很低,效果也還不錯。可能有的釣友會覺得這個太普通,但它有個最大的優點,廣譜性特別強,南北地區都可以用,加多加少都不會死窩。

為啥你泡的酒米沒效果?不僅是配方不行,多半這些環節也沒做好

如果看不起廣譜性酒米,那也可以泡製點比較有針對性的酒米。

比如說在夏季的時候,經常遇到肥水,水質不咋地,那麼該怎樣泡酒米呢?可以在酒上面做文章,比如說廣譜性酒米是用普通白酒,那麼這時候可以在白酒上加點中藥。最常用的一種就是靈草,排草和公丁香,先把這些放在藥酒裡泡一星期,然後再用泡好的酒來泡製酒米。這種對水質不好的水域,夏季水質比較特殊的時候是比較有效的。

現在天氣冷了,水溫低,魚兒的活躍度不太給力,這時候我們可以調整一下味型來刺激魚兒開口。比如說在原來廣譜配方的基礎上加點甜味,麝香,酸味和果味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為啥你泡的酒米沒效果?不僅是配方不行,多半這些環節也沒做好

請輸入圖片描述

特別強調一點,泡好了酒米也要有合理的使用方法

雖說同樣是釣魚,但大家的作釣策略並不會完全一樣,有的人不喜歡打窩,有的人則第一時間就打窩。如果想誘魚快點,還是要配合其他窩料。當然瞭如果小魚比較多,也可以單獨打窩,只是發窩速度慢一些。在正常魚情下,如果用酒米配合打窩,酒米佔比大約在20%-40%之間,其他成分可以是餌料和其他窩料。如果喜歡在餌料中加酒米來抽窩或者邊釣邊誘,建議酒米控制在20%以內,不然餌料比重過大,在魚口很弱的情況下很難出魚口。

為啥你泡的酒米沒效果?不僅是配方不行,多半這些環節也沒做好

最後:其實很多時候釣不到魚並不是說你的窩料和餌料不給力,想要提升漁獲最簡單的辦法還是選個好天氣和好時間段出釣,然後再找過差不多的釣位,如果是資源問題,哪怕是大毛過來也只能搖頭。遇到這種情況就別太在乎漁獲了,還是以減輕壓力,娛樂為主吧,或者到處找人打聽哪裡資源好點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