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徐娘半老”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大侃历史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说的就是南朝梁元帝箫绎的正妻徐昭佩。徐昭佩乃是南朝信武将军徐绲之女,在她豆蔻年华之时便与才刚满10岁的萧绎定下婚事。


▲配图

但在古代,通常是媒妁之约,父母之言,婚姻大事容不得自己。在517年时两人完婚并生下来了一对儿女,生活也算得上美满幸福,但为何又出现了一个徐娘虽老,犹尚多情的事情呢?

徐昭佩出轨与其说是背叛不如说是报复,徐昭佩的种种风情也不能全怪于她,萧绎也是有责任的。

萧绎是梁武帝的第七个儿子,因为梁武帝非常信佛,三次出家三次被赎回继续当皇帝,家长的行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孩子,所以萧绎也显得清心寡欲。

萧绎本就不爱多言,又是一个清冷寡淡之人,最讨厌那些花枝招展的女性。因为萧绎不喜欢,徐昭佩也干脆不再浓妆艳抹,而是素衣淡妆,为的就是多得丈夫一眼青睐。

但是萧绎沉醉于与博学鸿儒谈论学术,对于徐昭佩的良心用苦根本就无动于衷。而徐昭佩由于才疏学浅根本融入不到他们的世界,那些所谓的儒学雅士甚至有点看不起她,就连自己的丈夫都觉得自己是附庸风雅,滥竽充数。

徐昭佩怎么说也是大家闺秀,世家出生,竟被一批门客瞧不起。而萧绎虽是皇子,却是一个“独眼龙”,另一只眼睛当是瞎了。


▲配图萧绎

徐昭佩风华正茂,又生得一张俏脸,如果不是从地位上来看,那就是萧绎配不上徐昭佩。

为了讨得丈夫的欢心,她竟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画个半面妆,以此来搭配丈夫的“独眼龙”,为的就是让他多看自己一眼。

萧绎沉浸于所谓的学术之中,却忘了自己有妻有子。徐昭佩的房门,他已经是多日不进。终有一日,他跨入了她的房门,抬眼一望,却看到了只画了半边妆容的徐昭佩。

然而徐昭佩不仅仅是想以此来刺激他,还当着他的面把话说绝:“王爷只有一只眼,也就只能看我半边脸,我画半面妆也就够了。”

她想引起他的注意,却用来如此极端的行为,结果却适得其反。萧绎恼羞成怒,佛袖而去。

徐昭佩因为想引起萧绎的注意而走了极端,但结果却适得其反,更加让萧绎厌恶。一个女人一旦被逼急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得出来。

既然萧绎不懂得欣赏自己,那就干脆在他的眼皮底下,让他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美少男仰慕自己。



从此以后,徐昭佩开始酗酒,每日喝得醉醺醺的。好几次在萧绎的宴席上喝得烂醉,萧绎无可奈何,只得把她送回房。等她醒酒之后,还被吐了一身,让萧绎忍无可忍,于是便有了二三年一入房。

虽是这般,依旧不能引起萧绎的注意,于是她报复得更加激进大胆,大肆招揽情人还不避人耳目,成语“徐娘半老”便拉开了序幕。

徐昭佩也是胆大妄为,居然跑到离王府最近的地方去招惹智远和尚,那和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才华横溢却是个贪恋美色之徒。两人的丑事传得沸沸扬扬,但萧绎却假装恍若不知。

智远一事不能引起丈夫的注意,于是徐昭佩又将目标转移到下一个。胆大妄为的她居然把目标对准了萧绎的近随季江,成语也因这场荒谬的丑事而来。

徐昭佩与季江便在萧绎眼底下做起了苟且之事,萧绎怎么会不知,只是心已死,不想过问。一日在朝会之上,有人调侃季江说:“徐娘老矣!”

目的就是为了让季江就此收手,但季江却毫不避讳地说:“徐娘虽老,尚犹多情。”于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传遍大江南北,徐昭佩也就成了世人耻笑的淫妇
▲配图——半面妆容

但徐昭佩多是不在乎,她并不因此就不任性,而是依旧我行我素,季江之后又换了一个贺徽,两人更是不加掩饰。徐昭佩就在他两私会期间战死沙场,而徐昭佩的生命也即将到头。

萧绎实在忍无可忍,便找了一个借口,说另一个宠妃之死皆因徐昭佩心生妒忌,产生邪恶念想便对她下了毒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况且徐昭佩之事人人知晓,即使是大家族又有何用。

萧绎逼迫徐昭佩自杀,徐昭佩无可奈何也只得投井身亡,但是依旧不解萧绎的心头之恨,又命令人把她的尸体打捞上来,直接送回娘家,声言为“出妻”,也就是强制休妻。这对于徐家而言也是一种奇耻大辱了。

本来还算得上幸福的婚姻却因一个过于冷漠,一个过于泼辣任性出现了这样悲惨的结局,真是令人唏嘘。


史之策


徐娘半老现代版的真实故事是这样的。俗话说得好,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我的一个远方亲戚罗姐现在已经40岁了。人说四十岁是女人的第二春。你看罗姐面色微蜡,但是她对镜贴花黄,用鲜艳的口红和厚厚的粉底来装扮自己。并且时时刻刻的都要照一下镜子 看看金耳环金项链是否穿戴整齐,看看眉毛粉底是否被糊花,看看口红是否需要补上。

罗姐是开超市的个体户。她每天都打扮的妖妖艳艳的是因为太正跟隔壁食品加工厂的老板谈恋爱呢!

人家都说,那老板虽然也跟罗姐是同龄人,但是男人天生比女人老得慢,所以看起来那老板就30几岁的样子。他又有钱,完全可以找个年轻小妹当老婆。

罗姐是真心喜欢这个帅而多金的老板啊!于是罗姐就让自己女儿去他们厂里当了会计。掌握了厂里的财务机密。然后她女儿又嫁给了厂长的儿子。还生了三个外孙。所以她的地位从此稳如泰山了。最最保险的是,由于罗姐的前夫性事不行,所以40岁母老虎一般饥渴的罗姐现在跟厂长真是干柴烈火如胶似漆,谁也离不开谁。徐娘半老没有姿色一定要多动头脑的。


报刊亭的故事


徐娘半老是个成语,形容中年妇女风韵犹存,姿色尚佳。

举个例子,许晴,老少通吃的国民女神,如今也50岁了,近年来又活跃在各大综艺节目中,影屏中的她依然那么美丽动人,一点看不出岁月的痕迹,她称得上徐娘半老了!


然而,这个徐娘到底何许人也?徐娘就是南齐梁元帝萧绎的妃子徐绍佩。

这里先介绍一下萧绎,这个人大家既熟悉又陌生。

说他熟悉是因为,前些年风靡全国的《琅琊榜》中萧景琰就是以他为原型的。

说他陌生,是因为萧绎和萧景琰差别实在太大了,剧中的萧景琰英气逼人,帅哥一枚;而历史上的萧绎是个独眼龙,只有一只眼睛能看到东西。


剧中的萧景琰仁慈儒雅,菩萨心肠;而历史上的萧绎心狠手辣,手足相残,连最亲近的兄弟也一一遭到屠戮。

萧绎的结局很惨,被西魏打的大败,临死之前还效仿秦始皇干了一把“焚书坑儒”的坏事,使得中华文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介绍完萧绎,咱再来介绍徐绍佩。

徐绍佩是个大美人,在萧绎还是湘东王的时候就嫁给了他,后宫佳丽三千,还不断地有新鲜的补充进来,男人都喜欢挑嫩的,渐渐地徐绍佩就失了宠。


徐绍佩空虚寂寞冷,生性风流的她为了排遣寂寞,就红杏出墙了,给萧绎带了好几顶绿帽子。

第一顶绿帽子是和尚智远大师戴的。

人都说和尚最色,欲望最强,当然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面对佛祖,敲着木鱼诵着经,天天见不到女人,越见不到就越渴望。

《水浒传》对于和尚好色见解颇深:

惟有和尚家第一闲。一日三餐,吃了檀越施主的好斋好供,住了那高堂大屋,又无俗事所烦,房里好床好铺睡着,没得寻思,只是想着此一件事。


第二顶绿帽子来自暨季江。

这个人是个小鲜肉,风流倜傥,相貌英俊,满足了徐绍佩对于男人的所有想象。老女人也喜欢小鲜肉啊,譬如萧亚轩,都40岁高龄了,小鲜肉男友换了一茬又一茬,简直是高速运转的鲜肉收割机啊!

徐娘半老这个词,源于暨季江说的一番话:

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这就是“徐娘半老”的出处!


第三顶绿帽子是诗人贺徽。

诗人多风流,徐绍佩与贺徽经常在尼姑庵约会,在尼姑庵的白角枕上,一唱一和,为你写诗,为你静止,一起做不可描述的事!

第四顶,没有第四顶了,因为萧绎实在被绿怕了,借故把徐绍佩逼得跳井自杀了。


一半秋色


徐娘说的是南北朝时南朝梁元帝的爱妃徐昭佩,这个徐昭佩确实是个大美人,但是却是一个需求十分强的大家才女。她一生有过4位男人,3次出轨,“徐娘半老”是出自《南史》,据说是出自当时徐昭佩的第2位地下情人暨季江之口。



徐娘初嫁王爷,后成皇妃,竟然敢戏弄皇上,惹得龙颜大怒。

徐昭佩的父亲是梁朝大将军,徐昭佩也是大户人家出身。在萧绎还只是个王爷的时候,徐昭佩就嫁给了萧绎。不过徐昭佩从始至终就看不上萧绎,因为萧绎只有一只眼。

萧绎当了皇帝后,册封徐昭佩为皇妃,徐昭佩仗着年轻貌美恃宠而骄,十分蛮横,甚至连丈夫萧绎也不放在眼里。

一次徐昭佩竟然画了一个“半面妆”服侍萧绎,而且告诉萧绎,因为萧绎只有一只眼,所以她也画一个“半面妆”。这分明就是有意揭伤疤,萧绎一时生气,后来很少去徐昭佩的寝宫了。但是徐昭佩是个耐不住寂寞的女人,她又怎么可能安安稳稳。

徐娘独守空房,需求旺盛,竟然出轨和尚和臣子?

当时有一个叫智远的和尚,这和尚虽然出家了,但是六根不净,经常是暗地里吃喝嫖赌。徐昭佩有一次在寺庙里见到了智远,发现智远虽然是个和尚,但是长得十分清秀。后来徐昭佩竟然与智远私通,甚至借着各种名义让智远进入后宫。

之后徐昭佩又认识了朝廷中的美男子暨季江,这个暨季江是朝廷官员,所以徐昭佩和他厮混并不难。此时的徐昭佩已经是个中年妇女了,但是打扮起来,还是十分漂亮,所以她的情人暨季江就说:“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这也是“徐娘半老”最早的出处。

徐昭佩私通诗人在尼姑庵,萧绎忍无可忍,找了借口杀了她,还侮辱尸体。

其实徐昭佩与智远和尚和暨季江的苟且之事,萧绎是一清二楚,但是由于徐昭佩的家族关系,萧绎一直没有把徐昭佩怎么样,只是冷落。

徐昭佩可是得寸进尺,在前两位情人过后,她又看上了诗人贺徽。两个人在尼姑庵里约会,徐昭佩这次一点都不隐藏,与贺徽两人一唱一和。萧绎忍无可忍,借口徐昭佩谋害其他妃子,逼徐昭佩自杀。徐昭佩死后,萧绎为了泄愤,竟然把她的尸体送回了娘家,并且说这是“出妻”。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不过害死她的也正是她的风流。


斯幽说历史


徐娘,齐国太尉的孙女,嫁与萧绎为妻,人生得极美,眉目如画,身姿绰约。后萧绎称帝,徐娘贵为王妃。她出身权贵,自恃有几分姿色,对这个皇上,也不放在眼里,常冷嘲热讽。萧绎右眼己盲,只余一眼,徐娘就打盼一半,言萧绎独眼,只能看一面。徐娘性欲极强,萧绎偏偏这方面不行,交合几下就泻了。久而久之,徐娘就不让他碰自己娇躯。

岁月如梭,徐娘半老,如枝头的残花,虽己开败,风韵犹存,整日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成熟中透着妩媚。生理上得不到满足,整日喝得醉薰薰的。萧绎见她以无初时容颜,渐渐疏远了她。

朝臣之中,有个纠暨季江的男子,年轻貌美,风流成性,两人眉来眼去,竟互生爱慕。徐娘虽残花败柳,却媚态十足,这个暨季江被迷得神魂巅倒。

月色如水,徐娘在花蹊石上独坐,柔肠百转,想自己当初如何天生丽质,现在却少有人倾慕于她,不禁叹了江气。她起身,莲步轻移,伸手在树头撷下一朵花,放在唇边,品着花香。

忽然有人在背后将她抱住,徐娘一惊,回头看时,却是暨季江。暨季江轻声道:"美人,你想的我好苦。"徐娘在他怀中,骨头都酥了,听她这话,面泛桃花,娇羞无限。暨季江看的痴了,低头吻向那两片朱唇,喃喃道:"为我生下一男半女,可否?"徐娘喘着粗气,道:"嗯。"暨季江将她宽衣解带,在花蹊中野合起来。

两人交往久了,萧绎心生不快,找个借口,将暨季江发配边江,给了他一个闲职。

仲春时节,花红柳绿,徐娘郊外游玩,河边有株樱树,枝头的花开得正盛。她驻足观花,贝齿轻启,吟道:"风摆枝头,花横枝头百媚生。"忽听得有人接了一句:"草长茑红,有佳人独立树下。"徐娘回头一看,桥上一位书生,正向她走来,到了身前,抱拳一辑,道:"在下贺徽,这厢有礼了。

"徐娘眸放异彩,惊道:"莫非你就是名满天下的诗人贺徽?"驾徽道:"浪得虚名,怎及得上佳人貌美如画。"遂作了几首赞叹她的诗词,她听了后,芳心窍喜。贺徽家离此不远,邀徐娘到家饮酒,她受邀到了贺徽家。两人推杯换盏,言语甚是投机,不觉天色己晚。驾徽道:"天色己晚,还是在此将就一宿,明日再行,如何?"徐娘道:"如此,就依你。"屋的东厢,有张牙床,徐娘起身形,摆杨柳腰肢,踉踉跄跄,行到床前,坐了下去,面泛红晕,羞答答的道:"公子请宽袍,百年好合乐滔滔"。贺徽在这牙床之上,与她携首云雨起来。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萧绎龙颜大怒,赐徐娘一死,徐娘无奈,跳井自尽。萧绎余怒末息,命人将尸首捞起,送到她娘家,曰还妻。




管钱庄


首先‘徐娘’指的是姓徐的女人,‘半老’指的是年龄,联起来就是一个姓徐的中年妇女的故事。

其实这个典故还是发生的比较早的,在南北朝的时候,公元520年左右,南朝梁元帝其中的一个妃子,是个艳光四射的大美人叫--徐昭佩(也就是徐娘了),

她是梁朝将军徐琨的女儿,她嫁给了当时还是湘东王的萧绎(后来当了皇帝)。但是婚后,对婚姻生活和性生活不满意,又自恃出身名门显贵,连自己的皇帝老公都敢嘲弄。萧绎是个"独眼龙",于是她在皇帝面前只打扮半边,还故意取名叫"半面妆",她的理由是皇帝你一只眼睛只能看一半。她还常常喝醉,喝醉了还吐在皇帝的龙袍上。萧绎吃不消她,于是开始疏远她。

她在独守空房的情况下,就开始找情夫了。先是结识了荆州瑶光寺的和尚智远;后来又结识上朝中的美男子暨季江,这时她已是个中年妇女,所以这个情夫说:"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大概意思就是徐娘虽然年纪大了,但是风韵犹存。这就是"徐娘半老"的来由了。

后来,徐昭佩又和一个叫贺徽的诗人,到一个尼姑庵约会,在"白角枕"上一唱一和。这些行为当然为皇帝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找了个借口逼她自杀,她只好投了井。徐妃的风流生涯就是这样以悲剧而结束的。

当然到了现在“徐娘半老”:如果用作自嘲的话,大多是想表示自己“风韵犹存”;如果岀自别人之口的话,大多表示你已“残花败柳”。

 





唯痴戒不得


很多人见到已过芳龄的女人,便会用“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夸赞对方,但其实他不知道,“徐娘半老”并非褒义词,这是带有讽刺意味的。

“徐娘”指的是芳龄不在的女人,却还打扮妖艳、举止风骚,古人用这词的时候其实是在讽刺那些妇女,但也有女性自称徐娘,其实是自谦或自贬的意思。

徐娘,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南史.后妃传下》:“徐娘岁老,犹尚多情。”

徐娘是前齐国太尉的孙女徐昭佩,梁朝将军徐琨的女儿,当萧绎还是湘东王的时候她就嫁给了萧绎。

而萧绎就是历史上的梁元帝,梁武帝的第七子,因他生有残疾,是个独眼龙。又因萧绎是“独眼龙”,所以她在皇帝面前只化作半边脸,这是“半面妆”的由来,而这个理由是皇帝只能看他一半。

徐昭佩家族强大,从小就很强势,在皇帝面前表现的也是肆无忌惮,她不但嗜酒还经常喝醉后吐在龙袍上,这让萧绎很是讨厌她。渐渐地萧绎疏远了徐昭佩,只留宿别的嫔妃房间,对徐昭佩不管不顾。

宫闱寂寞,红杏出墙

从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来,徐昭佩是一个生理欲望很强的女人,在萧绎不管她后,她越来越寂寞,与其独守空房,不如自己出去找男人。

于是,她先勾搭了一个荆州瑶光寺的道士智远,在两人缠绵的一段时间后,徐昭佩玩腻了。然后又认识了朝中的美男子暨季江,经过多年的独守空房,这时的徐昭佩已经到了中年。

徐昭佩是皇帝身边的人,朝中人跟皇帝的女人勾搭本来就该忌讳,但此人却向人炫耀:“柏直狗虽老犹能错,萧溧阳马岁老犹骏,徐娘岁老犹尚多情”,这句话就是“徐娘半老”的典故。

暨季江这是把徐昭佩比较狗和马,用来嘲笑徐昭佩,但人家也是各取所需,管你怎么笑。这件事后来被传的人尽皆知,但徐昭佩却一点没收敛,反而又找了一个叫贺徽的诗人,两人还经常跑到尼姑庵去幽会。

风流债,悲剧收场

这样的行为肯定会传到皇帝的耳朵里,萧绎虽然眼瞎,但耳朵没瞎,最后他狠下决心找一个借口。

他借口一个宠妃的死是因为徐昭佩因嫉妒而杀害了她,萧绎逼徐昭佩自杀,她只好投井,但萧绎觉得这样太便宜她了,又把徐昭佩的尸体捞起来送还她娘家,并称是“出妻”,至此徐昭佩的风流生涯悲惨的结束。

徐昭佩的悲剧主要还是其强势且无知,导致皇帝冷落她,而本身的欲望又极强,但这样的不管皇家脸面与他人私通的行为,迟早是要悲剧收场的。


大国布衣


人们在形容人过中年但依然风韵犹存的妇女时,常常采用“半老徐娘”或“徐娘半老”这一成语。当然,在大部分时候,这一词汇的使用都是用来讽刺那些年纪不小却还浓妆艳抹、卖弄风骚者的。那么,“徐娘半老”中的“徐娘”是谁,它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徐娘半老”一词中的徐娘,指的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的妃子徐昭佩。根据《南史》记载:“妃以天监十六年十二月拜湘东王妃。生世子方等、益昌公主含贞。”天监十六年(517),徐昭佩嫁给了当时还是湘东王的萧绎,成为了湘东王妃,并为他生下一儿一女。

而他们夫妻间的感情并没有看上去那么正常,据《资治通鉴》记载:“妃丑而妒,又多失行,绎二三年一至其室。妃闻绎当至,以绎目眇,为半面妆以待之,绎怒而出。”也就是说,徐昭佩面容丑陋、性格也恶劣,萧绎隔两三年才会去见她一次。

而因为萧绎一只眼睛看不见,她便每次听说皇帝要来时,只在脸上化半边妆来侍奉萧绎,萧绎发现后勃然大怒,当即离开了她的房间。对着自己的丈夫,徐昭佩做出这种侮辱的行为,实在令人感到此人的教养之差。

徐昭佩的无礼行为不仅如此,《南史》还记载:“妃性嗜酒,多洪醉,帝还房,必吐衣中。”徐昭佩喜好饮酒,且常常喝醉,如果萧绎在她的房间,她一定会呕吐到萧绎的衣服中,非常恶心。

光是性格粗俗刁蛮还不至于让一国之君萧绎感到太过于困扰,但随着萧绎对徐昭佩的冷落,她竟然“与荆州后堂瑶光寺智远道人私通。”前文已经说过,她性喜嫉妒,于是“见无宠之妾,便交杯接坐。才觉有娠者,即手加刀刃。”

凡是宫中和她一样不被宠爱的妃嫔,徐昭佩便和她们一同畅饮,而要是听说有妃子怀孕了,她就前去杀害。萧绎身边有一个名叫暨季江的近臣,因为他外貌出众,于是徐昭佩便也威逼利诱他与她私通,暨季江哪敢不从,只好顺着徐昭佩的意思做。

不过,离开徐昭佩宫中时,他还是不住感叹道:“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他用年老仍能够打猎的柏直之犬、年老仍能奔驰的溧阳之马来与年纪不轻,却仍然多情的徐昭佩相并列,可谓十分得当。

徐昭佩的胃口不只是道人、暨季江,而是几乎世间所有有容貌的男子,“时有贺徽者美色,妃要之于普贤尼寺,书白角枕为诗相赠答。”不久,萧绎宠爱一位王氏,但王氏不久便去世,联想到徐昭佩的狠毒性格,萧绎认定是她所为,便在心中更加厌恶她。

太清三年(549),萧绎与徐昭佩的孩子萧方等去世,维系这对夫妻的最后一根丝线也被扯断,于是萧绎将徐昭佩赐死,并把尸体送回她的娘家。此外,他还“制《金楼子》述其淫行。”可见,“徐娘半老”其实不但可以形容中年女子风韵犹存,还可以用来辱骂淫荡的女子。


邓海春


《南史.梁元帝徐妃传》上记载:徐妃以帝少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待,帝见则大怒而出。



初读至此,不禁对徐妃以半面妆侮辱皇上而感到愤愤不平,同时也为梁元帝萧绎如此宽宏大量而啧啧称赞。心想徐妃真是讨厌,不知天高地厚,要是遇到其他皇帝,早就满门抄斩了。

当然不仅是我,可能大家都为梁元帝愤愤不平,“半老徐娘”成语就是大家用来讽刺挖苦徐妃的。李延寿《南史》中也曾记载,“妃无容质,不见礼”,甚至连正史《资治通鉴》也说她不但不美,而且还很丑,并且会嫉妒人。

后来,我认真读了这段历史,并认真思考,才参透出徐妃的心酸和痛苦来,并为她的所作所为惊叹,不愧为性格刚烈女子,历史上罕见!

《资治通鉴》等正史说徐娘丑,这是政治陷害,她绝不会丑。萧绎与徐娘结婚时,虽他还没有做上皇帝,但也是一个堂堂湘东王,要娶老婆,即使因一只眼残废,不能娶到倾国倾城绝色佳人,但是也不至于娶个丑老婆做王妃吧。资治通鉴说徐妃丑,不就是说梁元帝是傻蛋?

所以,所谓正史也是有作者的偏见,甚至有违良心的偏见,正史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是并不完全可信的。

可以说,徐娘作为前齐国太尉的孙女,梁朝侍中信武将徐琨的女儿,不但门第显赫,而且聪明漂亮。萧绎作为独眼龙,半个残疾人,能娶到徐妃这么既有地位又漂亮的女子,已经是天大福分。萧绎肯定是山盟海誓,献殷勤是免不了的了。小两口婚后,感情融洽,生活美满,生王子萧方等和女儿益昌公主萧含贞。

但萧绎坐上皇帝后,忘恩负义,忘记夫妻一场,非但没有兑现承诺,甚至徐妃连一个皇妃正名都没有。不但如此,而且萧绎还成群结队纳妃接妾,这情况,徐妃怎么受得了。感情受到欺骗了,人格受到侮辱了,自然对萧绎彻底绝望了,对生活也失去了希望。

在封建社会,一个敢戏弄皇帝的人,本来就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见,徐妃本是一个情感从一而终,执着的女子,只要开始萧绎哪怕哄哄她,给点名分,也许不至于发展到半边脸侮辱之的地步。由此足见,萧绎当上皇帝后见异思迁薄情寡义是导致两人情感破裂的根本原因,也是萧绎一直能忍受徐娘侮辱她的原因,根本不是他的宽容。



当然历史书上,把半面妆写在梁元帝称帝之前,以此为皇帝洗刷杀害徐妃的罪恶,这种操作是无耻的,不符事实的。在封建社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更何况徐妃嫁给的是湘东王,如果丈夫萧绎对她很好,作为妻子,徐妃怎么可能会对她作半面妆?作者岂不是太低估读者智商了?所以,半面妆一定是发生在徐娘对萧绎彻底绝望之后,才戏弄之。

萧绎只有一只眼,而且每二三年才宠幸徐娘一次,所以她才觉得这一次不要也罢,萧绎要来,就以半面妆待他,以嘲讽他。实际上,这是夫妻斗气,反应徐娘内心还是在乎萧绎的,而萧绎不但不理解,不知错,反而对妻子生恨,愤然离去。

作为一国之君,如此小鸡肚肠,才导致夫妻关系更加恶化,以至于徐昭佩的嫉妒心增强,见到不被萧绎宠幸的妾,便并坐一起交杯共饮,看到被宠幸的妃子,觉得可能怀孕的,就动刀杀人。

在封建皇权统治下,徐昭佩非但没有认命,反而积极与玩世不恭抗争,与薄情寡义抗争。寻找情物报复皇帝萧绎,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她捕到三个情物:一个是荆州瑶光寺的和尚智远道人,一个是萧绎的随从暨季江,还有一个诗人叫贺徽。其中暨季江最有趣,他是个美男子,跟徐昭佩玩久了,力不从心,感叹道:"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居然把徐娘跟狗马齐名,可见皇帝身边的暨季江也不是个好东西,说不定就是皇帝萧绎指使他这么干的,以嫁祸徐娘而除之。不然暨季江怎么会有这么大胆量敢动皇帝的老婆,是不是不要脑袋了?

果然,萧绎知道了徐娘在外面给自己戴绿帽子,不能容忍,寻机会除掉她。萧绎正好有个宠妃王氏死了,他借口是徐昭佩害死,逼迫徐昭佩投井而自杀。萧绎把尸体打捞上来还给徐家,说是“出妻”,意思是跟徐娘解除夫妻关系,跟徐家没有往来了。这反应萧绎的确是非常阴险狡诈,薄情寡义之人。

萧绎假装气愤,还特地作了一首诗解恨:《荡妇秋思赋》荡子之别十年,倡妇之居自怜。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山则苍苍入汉,水则涓涓不测。谁复堪见鸟飞,悲鸣只翼?秋何月而不清,月何秋而不明。况乃倡楼荡妇,对此伤情。。。



从很多方面,我们都不能看到梁元帝有一点皇帝的样子,哪怕一点男人的气度,一点男人应有的节操。小鸡肚肠,薄情寡义,见异思迁,阴险狡诈,难怪他会死于族人的沉石之下。相反,我们却看到一个灼恋,热情,奔放,敢作敢当,舍生忘死,勇于同封建皇权作顽强斗争的烈女子。

谢谢大家评阅!


半壕烟花


理科男答历史。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而“徐娘半老”,一般形容中年妇女,虽说她们年龄已经大了,但是身上的气质、风韵依然存在。如今则是用来形容以前风韵的女子,现在已是中年妇女。这是一个成语,在我看来它是一个贬义词。如果你了解徐娘,可能也会有如此想法。因为在这个成语背后隐藏着一个悲伤的故事。

“徐娘半老”最早出自《南史·后妃传·梁元帝徐妃》。在书中是这样说的:

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徐娘是谁了,她就是梁元帝的正妻徐昭佩。梁元帝是南北朝南朝梁的皇帝,萧衍的儿子,名为萧绎。徐昭佩则出身世家,她爷爷是南朝齐的太尉,父亲是南朝梁的将军。她在萧绎还是湘东王的时候嫁给了他,成为湘东王妃。但是当萧绎当上皇帝后,却不愿意立这位正妻为皇后。

《梁书》:世祖徐妃,讳昭佩,东海郯人也。祖孝嗣,太尉、枝江文忠公。父绲,侍中、信武将军。天监十六年十二月,拜湘东王妃。生世子方等、益昌公主含贞。

其实历史上的徐昭佩长得一点都不好看。她并不受萧绎的宠爱,在为萧绎生完一儿一女后,萧绎就基本不和徐昭佩同房,为何说基本呢?因为两三年同房一次,人生有多少个两三年。如果徐昭佩很美丽很妖娆的话,萧绎肯定扛不住。所以我们能得出结论,徐昭佩并不美。

徐昭佩也不是没有努力过,她知道萧绎喜欢琴棋书画,便卸下自己的浓妆,换上素雅的衣裙,变为一位诗情画意的才女子。每次萧绎和文人墨客讨论诗画的时候,徐昭佩都会前来侍奉。因为徐昭佩从小的生活环境,让她能够在这种情况下游刃有余。尽管如此,萧绎依然对徐昭佩没有好感,甚至看到徐昭佩就皱眉头。

徐昭佩不仅不美,智商上也有些欠缺。萧绎眼睛自小就瞎了一只。本来萧绎就非常在意这件事情,而徐昭佩却偏偏在他心口上撒盐。每次萧绎来见她,她都会提前化妆,且只画半面妆。意思就是说,你瞎了一只眼,看半面脸就可以了。萧绎每每见到后,都气的火冒三丈,摔门而出。

徐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

徐昭佩的心灵也很黑暗。因为得不到萧绎的宠爱,她便喝酒,酒后发酒疯,或者吐到萧绎身上。她还喜欢和那些不受萧绎宠爱的妃子一起玩,见到她们有身孕,就会趁机谋杀她们。这是极为可怕的嫉妒心理,非常极端。

妃性嗜酒,多洪醉,帝还房,必吐衣中。

”徐娘半老“这个成语,出自暨季江之口,他是萧绎的随从,长得有几分姿色。因为徐昭佩总是吸引他,所以暨季江才说出这种话。

徐昭佩确实如暨季江所说的一样,她经常吸引那些姿色好的男人。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萧绎肯定是知道的。萧绎不说出来,一直在忍耐。可是忍耐也是有极限的,在萧绎实在忍不下去的时候,萧绎亲自写下了徐昭佩的种种罪状,并逼迫徐昭佩自缢。

最终徐昭佩投井而死。

太清三年五月,被谴死,葬江陵瓦官寺。

这是悲伤的故事,虽然风韵犹在,可是心爱的人却不懂得欣赏。

在我看来,徐昭佩是一个强硬的女子,撞破南墙不回头,可在背后,她的心是脆弱的。

因为自己心爱的男人不爱自己,就想用其他方法来吸引这个男人的注意。可是她选的这种方法在过于极端了,她用别的男人让萧绎感受到伤害,她心里也明白,萧绎是皇帝,绿他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她早就做好了准备,也可以说她对萧绎的心早就死了。

她最终得到了解脱,或许这才是她最好的归宿。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爱情永远是令人悲伤的。徐昭佩因为爱,所以痛,因为痛,所以恨。最终,所有爱恨情仇都伴随那一跳而终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