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当皇帝时才42岁,拥有后宫佳丽无数,为何再也生不出孩子?

段利东


明成祖朱棣于公元1402年42岁时当上皇帝,一直到64岁去世,拥有后宫佳丽无数,但是在这22年里没有再生下一儿半女。这是为什么?



朱棣总共有4子5女共9个儿女,最小的儿子朱高爔出生的时间是公元1392年,那一年朱棣32岁。

因为朱棣得位不正,他是通过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子朱允炆手里夺来的皇位。有人说他大逆不道,是朱元璋在九泉之下对他的惩罚,这当然是无稽之谈。

朱棣从32岁以后就一直没有再生育,这个年龄正是男人精力旺盛的时候。那么,是不是朱棣从32岁以后就戒除女色了呢?



当然不是,朱棣还是非常好色的,朱棣从当燕王的时候就收了不少美女,当上皇帝以后更是一直在扩充后宫。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先看他最小儿子的出生时间,公元1392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个很大的事件,太子朱标去世。

此时,接班人问题就摆在朱元璋面前。二儿子秦王荒唐成性,犯了很多过错;三儿子晋王为人残暴,本质上是个胆小鬼,还不如秦王。只有老四朱棣最像父亲朱元璋,雄才大略,杀伐果断,战功赫赫。



朱元璋应该非常渴望被父亲选中,所以这一年他拼命表现,他的兴趣应该都集中在政治上,对女色不感兴趣了。如果他还在不停地生孩子,很可能会给朱元璋留下耽于美色的印象。

后来,他没想到朱元璋没有选择他为太子,而是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而且朱元璋不久就去世了。

建文帝朱允炆称帝以后马上削番,触及了朱棣的利益,朱棣愤而起兵,以“清君侧”名义造侄子的反。在这个过程中,他亲自骑马作战,根本没有时间男欢女爱。而且长时间骑马打仗,很可能影响了男人那方面的功能,没有生育能力了。

尤其是他称帝以后,非常勤政,最后的14年一直骑马御驾亲征,五次北征蒙古,最后死在北征归途的路上。



其实,朱棣当上皇帝以后,一直没有选妃,只在1408年选了5名朝鲜妃子入宫,这更像是一场政治作秀。说明他的身体已经出现问题了。

这方面可以从朝鲜史书《李朝实录》中发现蛛丝马迹。

朱棣非常尊重的徐皇后在朱棣登基五年后就去世了,徐皇后是开国功臣徐达的女儿,很贤惠,和朱棣感情很好。徐皇后死后,朱棣没有了再立皇后的想法。

来自朝鲜的权妃,千娇百媚,能歌善舞,尤其善于吹箫,很得朱棣的宠爱,朱棣打仗的时候都带着她,权妃实际上成为后宫之主。



永乐八年,权妃跟随朱棣征伐漠北,却在归途中死在了山东临城。权妃之死引发了“吕鱼风化案”,掀起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李朝实录》记载,朝鲜派到明朝的通事元闵生从京师回到朝鲜王京,他带回了明成祖的一份圣旨。里面说权妃的死是一场阴谋,是宫里另一个来自朝鲜的吕美人下毒害死的。吕美人因为嫉妒权妃,从一个银匠手里买了砒霜,给权妃下了毒,吕美人和那个银匠及其他参与的宦官被杀。

过了几年,又有一个消息传来,权妃之死和吕美人被杀背后还有一个阴谋。朝鲜另外一个商人的女儿贾吕,进宫后想拉拢吕美人,被吕美人拒绝。贾吕一气之下诬陷权妃之死是吕美人下毒所致,后来此事暴露,朱棣又发现这个贾吕与一个姓鱼的宫女与宫里的宦官有染,贾吕与鱼女畏罪自杀。


朱棣觉得这起事件不简单,于是派人把侍奉贾吕的宫女抓起来拷打审问,居然发现宫女与宦官对食的很多,而且有人还想谋杀皇帝!牵涉的宫女和太监竟然达到2800多人!



而且最让朱棣发疯的,是一个宫女哭着喊道:“你自己不行,所以私通宦官,何罪之有?”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最怕女人说自己不行,何况朱棣是堂堂的九五至尊。于是朱棣被气疯了!他命令将这2800多名宫女太监全部凌迟处死,而且他在旁边亲自监督,以出这口恶气。



也许天怒人怨,突然电闪雷鸣,暴雨急至。刚刚建成的北京紫禁城奉天、华盖和谨身三大殿因雷击起火被烧为灰烬。

朱棣此时也吓坏了,认为是上天在惩罚自己,还写了罪己诏,剩下的宫女都盼望朱棣能良心发现,停止杀戮。但第二天雨过天晴,朱棣不为所动,继续杀人!可见朱棣这次是真的被伤到了。

这应该是揭开了朱棣当上皇帝以后,再也没有生孩子的秘密了。


子龙威武煮酒谈史


这是因为在登基以后,朱棣性无能了。

此事有据可查。在三千宫女被活剐的“鱼吕之乱”中,就有宫女临死前怒骂朱棣阳痿。

朱棣的一生中有4子5女。

其中,最后一个孩子朱高爔出生于洪武二十四年(1392),这个时候朱棣是32岁。自此以后,朱棣再也没有孩子出生了。

即便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后宫佳丽成群,也再没有任何后宫怀孕的消息。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很显然是出在了朱棣的身上。

中年以后,朱棣其实力不从心了,甚至是性无能的。

这么说当然是有证据。

宠妃权氏死后,引发了一连串的宫廷变动。当时,朱棣发现宫妃、宫女跟宦官私通,宫廷藏污纳垢的地方太多,于是发起了大清洗。这就是所谓的“鱼吕之乱”。

在这次事件中,受到牵连者有将近三千人,“凡连坐者二千八百人,(朱棣)皆亲临剐之”。


其中,有一位宫女在临死前对朱棣破口大骂:

自家衰阳,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

意思是——

你皇帝自己阳痿了,所以我们才和年轻的宦官私通,我们何错之有?

这段话算是把朱棣的隐私暴露出来了。


HuiNanHistory


朱棣当燕王之时,生育4子5女,最小的女儿是洪武24年生的,而后就再也没有生育过孩子了,而且“靖难之役”后,登基做了22年皇帝,登基之时,才42岁,按理这个时候的皇帝精力旺盛,还是有生育能力的,而且当上皇帝肯定嫔妃众多,为什么一个孩子没有生了,如果不是登基前生了几个孩子,那么堂堂明成祖岂不要绝后喽!

对于个中原因,给史家留下谜题,众说纷谈,而且因为皇家隐私,更是留给后人无数猜想。

我们先看看一些基本的猜想,有些人认为朱棣上台后多次亲征蒙古,骑马打仗操心费力,操劳过度生不出孩子了,其实朱棣当燕王就是为明朝拱卫北部,朱元璋用皇子戍边,就是因为杀功臣太多,功臣已经不被朱元璋信任了(功臣也是寒心了不少)。朱棣当燕王期间,也是多次骑马带兵攻打蒙古的。显然以前骑马可以生育,登基后同样骑马为什么不能生呢?这个猜想显然太过牵强。

其次,有粉饰帝王的,说朱棣和徐达女儿徐皇后的感情好,登基后,徐皇后不能生育了(徐皇后比朱棣死的早),朱棣也就不生了。这显然是白痴猜想,帝王好色古来皆知,难道到朝鲜选美女的朱棣例外,这个猜想,鬼才信呢?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那么,我们查找朱棣的生活轨迹,发现朱棣在靖难起兵之前,为了蒙蔽朝廷,经常装疯买傻,比如夏天北京奇热无比捂着个后棉被,冬天下雪跳冷水缸。总之做出一副疯疯癫癫模样,以此瞒过朝廷耳目,认为燕王疯了,对朝廷大位没有幻想了。最后证明,朱棣确实通过疯狂行为瞒过了朝廷。也成功起兵夺取了帝位。但是如此疯狂折腾自己身体的结果,就是朱棣丧失了生育能力而不自知,等到登上帝位后发现已经晚了。

登上帝位后,朱棣经常残暴屠杀宫女。有宫女在死前,就直说“你不行了,还不让找别人吗”?这样确实证明,朱棣确实丧失了生育能力,甚至哪方面的能力也受到很大影响,如宋高宗受到惊吓后丧失生育能力一样。

好在,朱棣早就生了不少子女,而且长大成人了,不像宋高宗那样还需要抱养宗室子弟继位。如果那样的话,辛辛苦苦夺来的帝位,还要还给允文一系,或者其他皇子系列,那就真的变成天大的笑话了。


萧子北


朱棣是明朝第三个皇帝,他是朱元璋的儿子,按理说皇位轮不到他,因为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把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可朱允炆继位后就开始削藩,看着一个个藩王被剥夺了权力,朱棣终于坐不住了,他选择反抗,以"清君侧"为名义造起反来。

朱棣一路势如破竹,终于杀入了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记载朱棣到底去哪了,知道如今历史专家也没有找出答案,但不管他去了哪里,可以肯定的是朱棣当上了皇帝,从此天下太平,在朱棣的治理下,明朝出现了"永乐盛世"。

从"永乐盛世"可以看出,朱棣当皇帝是很合格的,而且很用心,或许他没有朱元璋那么勤快,但处理朝政还是一把好手,据说朱元璋当皇帝后,经常没日没夜的工作,每天都工作十多个小时,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批阅奏折了,跟清朝的雍正差不多勤快,朱棣自然没有老爸那么勤快。

对于皇帝来说,平时除了批阅奏折外,就是上朝听取群臣的建议,下班之后就是自由活动时间了,对于那些荒淫无度的皇帝来说,他们处理朝政不用心,但在后宫流连忘返却是十分逍遥,朱棣也是皇帝,他继位后迁都到北京,根据史料记载,他还选了大量美女进入后宫。

作为皇帝,朱棣这番做为自然无可厚非,根据《明史》的记载,朱棣后宫有册封过的嫔妃有20多位,这些女子个个都很漂亮,而且是妙龄少女,然而奇怪的是,朱棣当上皇帝后,再也没有生下过一儿半女,他当皇帝时才42岁,正当壮年,为什么会这样呢?

朱棣后宫佳丽三千,活了64岁,寿命并不算短,然而子嗣却出奇的少。

朱棣有四个儿子和五个女儿。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朱高炽,生于1378年;次子朱高熙,生于1380年;三子朱高燧,生于1383年;四子朱高爔,生于1392年,夭折。

五个女儿也基本上生于1380年前后。

1380年,朱棣正好二十岁,这个年纪,正是生龙活虎,兴致亢奋的时期。然而到了三十岁的时候,朱棣再无建树,再也没能生下一儿半女。这就很奇怪了!按理说,三十岁正好是而立之年,性格成熟,身体机能稳定,虽然比之二十岁,精力充沛度有所下滑,欲望减退,但也不至于如此吧!

1402年,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抢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这年42岁,更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但是还是没有生出一男半女。一个常年带兵打仗的统帅,一个精力旺盛的青壮年男子,拥着无数的女人,生不出孩子,什么原因?原因再简单不过了,就是朱棣在1391年后期或是1392年,因为某种原因,丧失了生育能力。

明朝的史书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但是在朝鲜王的《李朝实录》中或许能够找到一丝端倪。权妃,朱棣的后宫,朝鲜人,因为善吹玉箫而被朱棣宠爱,后来被同为朝鲜妃子的吕氏所妒忌,于是下毒害死权妃,后来又发现吕氏和宦官私通,于是朱棣大怒,杀了两千八百多人,被称为“鱼吕之乱”。临刑时她对着朱棣大喊,“怪你自己不行,才和宦官私通,何罪之有?”

朱棣,登基之后坐拥后宫佳丽3000,却没有生一个儿女。难道就是那些宫女们贵妃们有问题吗?我看最大的可能是皇帝有问题。靖难之役之前,这朱棣也没少生孩子,但这靖难之役之后,他的女人更多了,却一个也没生,恐怕是这靖难之役惹的祸吧!


缘分追逐


趣谈史间奇事,晓悟历朝真理!

朱棣一共生出来了4个儿子,5个女儿,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致的猜测,那就是朱棣本身某些能力并没有问题,是可以生出孩子来的,只不过在当上皇帝之后却没有办法生出孩子来。

事件回顾

按理来说这样的逻辑是行不通的,一个人在没有当皇帝的时候能够生出孩子来,为什么在当上皇帝之后反而生不出孩子来了?

后宫当中从来不缺少女人,而且女人多的很,随随便便和一个女人玩游戏的话,也有可能去让某个女人是怀孕,并且最终生下孩子。

于是我们不得不得出一个结论,朱棣很有可能是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办法生孩子,这个某些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不妨再做一个大胆的揣测,那就是朱棣可能拥有某些疾病,这些疾病没有办法让朱棣生出孩子来。

怎么能够让一个皇帝好端端的有疾病呢,在正常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毕竟皇帝尽管拥有后宫佳丽三千,可是每日每月与哪位女子发生关系也是有着严格数据要求和限制的,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太大的疲惫感,再加上后宫当中有专门的药膳,能够提高皇帝某方面的能力。

那么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在靖难之役的过程中,朱棣极有可能受伤了。靖难之役打了整整4年,在这4年过程中,朱棣往往是身先士卒,并且每次行军作战都是冲在最前方,这也为朱棣的身体留下了安全隐患,以至于朱棣在年迈的时候身体远不如自己年轻时候的状态。

不妨做个大胆猜测,前面讲到朱棣极有可能身体上受到了创伤,但是这在历史当中并没有任何记录,仅仅能够作为一条怀疑点出现。

那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另一种可能呢,答案是有的。我们来看一下朱棣在当上皇帝之后在干了什么:

第一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第二维修永乐大典;第三攻打蒙元;第四维护安南稳定。换句话来说,朱棣的这一辈子一直都非常的忙,在年轻的时候被自家哥哥的儿子四处打压,四处排挤,好不容易翻身当了皇帝,却发现普天之下有如此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做,忙一天可以忙两天可以,但如果忙10年8年的话,恐怕也没有心情去生孩子了。

之前的时候好想有医学家证明人在高压尤其是极端紧迫的时候,往往某些能力会急速下降,甚至最终丧失。也不难得出朱棣极有可能是因为自身的某些身体状况以及当时的心理条件两重压迫之下导致最终朱棣没有办法再生出孩子来了。

但这也无所谓,尽管朱棣生的孩子不多,可是自家的老大还是非常够意思的,执政10个月实现了一个明朝的转折,他就是最伟大的明仁宗。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点赞、评论、关注,小生在此谢过!】

趣谈唐宋元明清


朱棣,年轻时是有生育能力的,这一点无可厚非。继位时,正值壮年,后宫充实,却再无子嗣,着实有违常理。

朱棣,勤政,善战,甚至屡次亲征。战时,刀剑无眼,不免伤及根本。虽无性命之虞,却再无诞育后嗣之能。

此为帝王祸,却为黎民福。正因其不沉湎女色,方可有更多时间、精力,关心、把控朝政,励精图治,造就“永乐盛世”……


上古风存


这个问题,我觉得,一个42岁的明朝古人,而且还是一个皇帝,明朝皇帝很难的,活过50岁的都没有几个的,就算是后宫无数,生孩子又不是种菜,能种不一定能收。

不过,倒是也有野史编排人家朱棣,那个不行的

“后贾吕与宫人鱼氏私宦者,帝颇觉,然宠二人不发。二人自惧缢死。帝怒事起贾吕,鞫贾吕侍婢, 皆诬服,云欲行弑逆。凡连坐者二千八百人, 皆亲临剐之。或有面诟帝曰: ‘自家衰阳, 故私年少寺人, 何咎之有!’后帝命画工图贾吕与小宦相抱之状,欲令后世见之。”


冯小马363


棣是明朝第三个皇帝,他是朱元璋的儿子,按理说皇位轮不到他,因为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把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可朱允炆继位后就开始削藩,看着一个个藩王被剥夺了权力,朱棣终于坐不住了,他选择反抗,以"清君侧"为名义造起反来。

朱棣一路势如破竹,终于杀入了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记载朱棣到底去哪了,知道如今历史专家也没有找出答案,但不管他去了哪里,可以肯定的是朱棣当上了皇帝,从此天下太平,在朱棣的治理下,明朝出现了"永乐盛世"。


鉴影侠


在做燕王的时候常年担惊受怕,加上一段时间装疯卖傻逃命,对身体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所以你懂的,再多老婆没有种子当然生不了孩子


毛栗哥爱生活爱历史


1.不仁慈,杀人太多

2.皇位靠造反取得,因为一己私欲为了皇位死伤众多。朱允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心里压力太大,生怕他侄子哪天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