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真的是一點“黑點”都沒有的“完人”嗎?如何評價諸葛亮?

港劇萌主


生逢亂象環生的三國時代,諸葛亮是有缺點的能臣,而不是神妖。

在小說《三國演義》裡,諸葛亮設壇祈禱,要風得風,果然大貨把曹操的戰船燒成灰燼,從而藉助上天神功,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他還能預知天相,判斷日後有霧,淡定接受周瑜的刁難,勾引曹操上套,順利誘借十萬支箭。

藝術作品中的諸葛亮神機妙算、智慧超群,猶如通曉天意的神靈。

我們知道,小說戲劇裡的諸葛亮的確猶如魯迅先生所說的,有“狀諸葛之智近乎妖”的嫌疑。“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等經典故事雖然被人們口口相傳,但卻是作者虛構出來的東西。

誠然諸葛亮的才能不一般,品行在高處,稱得上一代賢臣。但是,他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靈,沒有《三國演義》裡描寫得那麼神奇,他也有自己的短板。

那麼,諸葛亮的缺點是什麼呢?

如果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人沒有絕對的優點,也沒有絕對的缺點,它們往往隨著環境的變化而呈現不同的側面,或者說優缺點有轉化的可能。

處事謹慎毫無疑問是諸葛亮的優點,但是他太謹慎,又為人們所詬病。

一方面,謹慎意味著細思、穩妥、冷靜,往往是成大事者必備的潛質;而另一方面,謹慎又暗含著猜疑、猶豫、膽小,往往會貽誤戰機,錯失良機。

諸葛亮為人謹慎,處理家國大事,猶如老婦人繡花一般仔細認真,因為他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為蜀漢奠定了根基。但是,由於心思綿密,在魏延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後,諸葛亮思前慮後,認為這個建議風險太大。小心謹慎的慣性,讓他否定了魏延的策略。

《魏略》中記錄了當時魏延對諸葛亮的建議,“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魏延的計劃具有很大的冒險性。但是,這個奇謀一旦成功,長安歸於蜀漢,諸葛亮的北伐大計就會取得階段性成果。

魏延的奇謀很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味道,既有賭一把的豪氣,更有捨我其誰的毅力。面對魏延,一向謹慎的諸葛亮認為此計實施起來難度很大,風險太高,他棄而不用。

冒險偷襲成功的戰例,在歷史上比比皆是。誰也不敢說自己打的全是勝仗。蜀漢滅亡時,鄧艾率領士卒們“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裡,鑿山通道,造作橋閣”,雖然歷盡艱辛,但終於偷渡成功,兵臨成都城下。

在鄧艾偷渡陰平關前,沒有人想到這是一條懸崖叢生、峭壁擋道的不歸路,正是鄧艾的大膽,冒險,魏國將蜀漢滅亡。

因為諸葛亮不予採用,魏延的胎死腹中。如果魏延的子午谷計劃能夠成功,三國後期的戰局或許完全成為另外一種情態。蜀漢後來不得不面對強大的魏國。

諸葛亮式的自信有剛愎自用的痕跡。早在隱居期間,諸葛亮就“每自比於管仲、樂毅”。管仲是齊國成為春秋首霸的關鍵人物;樂毅是連破齊國七十二城的鋼鐵俠士。

不自信,無人生;太自信、毀一生。還沒有出道的諸葛亮常常把自己看做管仲樂毅,是他自信?是他狂妄?

諸葛亮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臣,他事必躬親。任何事情都要親自過手,是別人沒能力,還是不大放心別人,諸葛亮很有自傲的味道。

如何用人?最能看出一個人精神風貌和氣度境界。

諸葛亮在用人方面受人詬病。魏延勇猛過人,在鎮守漢中的人選上,大家都認為只有張飛能擔起重任,但劉備卻選中魏延。

而在諸葛亮眼裡,魏延性格孤傲、謀略能力欠缺,只是讓他在第五次北伐時擔任前鋒。

對於馬謖,劉備認為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而諸葛亮認為馬謖才智過人,和他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在鎮守街亭的人選上,諸葛亮堅持使用馬謖。可是,街亭失守,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自己吞下了自己種的苦果。

因為有缺憾,人生才顯得豐富多彩;因為不完美,人才顯得有血有肉。諸葛亮也一樣。


文蹤旅跡


古今中外,這個世界沒有一個完人。諸葛亮當然也不是完人。但是,在中國歷史上,諸葛亮是一個比較完美的人。

在個人生活方面。諸葛亮長期擔任蜀國丞相,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但他從來沒有利用手中的權利為自己謀私利。一切靠自己應得的那一份俸祿生活。死後無餘財。這一點從無異議,是難能可貴的。

在治國方面,無論當時還是後世,也都是交口稱讚,基本沒有異議。

現在,對諸葛亮有異議的,主要在軍事方面。

在這方面,諸葛亮曾經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在街亭之戰中,錯用了馬謖。這是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失誤。但這樣的失誤,無論任何英雄偉人,都是難於完全避免的。曹操不是也錯用了一個于禁嗎?

除此而外,諸葛亮在軍事上再也沒有什麼重大失誤。

有人說,諸葛亮北伐,是窮兵黷武。這是庸人之見。蜀不伐魏,魏必伐蜀。魏大蜀小,一味防守,蜀難持久。勢在必然。

有人說,諸葛亮不採納魏延子谷午奇謀,是不會用兵。這也是庸人之見。歷史上走子午谷者,無不失敗。蜀兵力有限,容不得損失。魏國強大,且有司馬懿,魏延獲勝機率甚微。倘失敗,影響全局。

考三國最善用兵者,無過於曹操和司馬懿。而這兩個人都敗在了諸葛亮手下。

曹操征戰一生,在陸戰上,無往而不勝。唯一的全敗,是漢中之戰,敗給了諸葛亮。

司馬懿也是陸戰高手,幾次大的國內叛亂,都是他率兵剿滅。只有遇到諸葛亮,他才屢屢吃虧,後來竟不敢再與諸葛亮交手。

諸葛亮用兵,可謂三國第一人。

有人說,赤壁之戰,周瑜不是也打敗了曹操嗎?是的。但那是水戰。曹操水戰是弱項,又北方人不習南方氣候,軍中發生疫病,大大削減了軍力。周瑜才獲勝。

有人說,夷陵之戰,陸遜大敗劉備,不是也很能用兵嗎?是的。但那是陸遜遇上了劉備。他的計謀,連曹丕都一眼就看出來了,如果遇上曹操和司馬懿,勝負如何,就大成疑問了。

總之,諸葛亮不是完人。但他在三國時期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非常傑出,相當完美的人。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在精彩紛呈的亂世三國中,諸葛亮無疑是其中最為耀眼的明星。隆中對的三分天下見識何其超前,中期穩固劉備的大後方,兢兢業業的治理內政,把內政治理的井井有條。後期掌握實權後更是以九分之一的實力對抗曹魏的司馬懿,打的司馬懿狼狽不堪,直呼真乃天下奇才也。

在諸葛亮死後,蜀中百姓在成都為諸葛亮修建了武侯祠,香火也是延續千年未曾斷過。歷朝歷代也對其推崇備至。就是這樣一個堪稱完人的諸葛亮真的沒有缺點嗎?或許諸葛亮個人能力上算得上十全十美,但是從後來歷史進程的角度來看,諸葛亮確犯下了兩個很大的錯誤,這也或多或少導致後來的蜀漢政權逐漸走向滅亡。

一、諸葛亮的用人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錯用馬謖導致街亭失守,以致第一次北伐的直接失利。諸葛亮攻祁山時,大家都建議用久經戰陣的魏延吳懿當先鋒,但是諸葛亮認為參軍馬謖有大才,對他很賞識,就任命馬謖領導大軍在軍事重地街亭防禦曹魏將領張郃的進攻。本來馬謖如果有按照諸葛亮的妥當安排,問題也不大。但是馬謖不聽調度,甚至做出了捨棄水源上山駐紮的自殺行為,結果被張郃率軍團團圍住,斷絕馬謖取水的道路,發動進攻並大敗馬謖,蜀軍潰散。

馬謖類似趙括這種紙上談兵之輩,倒不是說他是庸才,而是實戰經驗少,現實和理論並不相同,應當多歷練才可讓其擔任要職。而諸葛亮顯然沒有發現這點,至少在識人上劉備的眼光更勝一籌。他在臨終託孤時候就告訴諸葛亮馬謖不可重用,可惜諸葛亮並沒有放在心上。(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二、諸葛亮的事必躬親

《三國志·諸葛亮傳》說:“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傾之,又領益州牧。事無鉅細,鹹決於亮。”諸葛亮一生,事無鉅細,凡事都親歷親為,以至於連校對公文這種小事都要自己來做。丞相主簿楊顒看不下去了,他勸說諸葛亮不必越俎代庖,沒日沒夜為小事勞累,以致“上下相侵”,楊顒認為治理國家是要按照制度的,上司和下級做的工作不能混淆,大家在自己的位置上各司其職,如果諸葛亮事無鉅細都事必躬親,這樣做最終只會消耗自己的精力,而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可以說楊顒的見識很卓越,諸葛亮誇獎了一番,然後還是照舊親歷親為。

諸葛亮凡事事必躬親,雖然在他活著時候把蜀國無論是家國內政還是軍隊方面都整治的井井有條,但是也正是因為他事必躬親讓手下文武百官的才幹無法得到充分鍛鍊,而他自己也因為過渡操勞導致最後積勞成疾最終病逝。這一系列導致諸葛亮死後蜀國因為後繼無人最終逐漸衰弱,成為了三國之中最早被滅亡的政權。


青史一滴墨


不能忽視一點,諸葛亮還是“廉潔齊家”,比其他什麼什麼家都重要。關於發明家一說,以現在的觀點看,沒有文件證明諸葛亮是木牛流馬等的原創,也可能出自黃阿醜或軍中工匠。最可能的出自諸葛亮的發明,實際是一種“實用新型”專利——饅頭。

諸葛亮,公認為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足夠了。


展示你追風一面


諸葛亮無愧三國第一軍師,但他最大的黑點就是事無鉅細事必躬親。

諸葛亮在蜀漢的職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這樣級別的官職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總理。諸葛亮的任務是要統籌全局,兼顧發展,任命適合的人才處理好各種複雜的事情,而不是事無鉅細親自去做。在這個方面司馬懿就比諸葛亮高明很多,諸葛亮北伐曹魏與司馬懿大軍對峙的時候,司馬懿曾經打探過諸葛亮的治軍方法,當得知諸葛亮凡事二十軍棍以上的責罰都要親自審理時,司馬懿長舒一口氣,感覺諸葛亮將不久於人世。這就好比現在的國務院總理,對所有刑拘的犯人都要親自過問一樣,明顯不是一個人的精力可以完成的。


三分鐘歷史故事


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我認為這話是說得極為恰當的。就像有的人睡覺,總喜歡半夜裡醒來,這在睡相里屬於短命之兆。


匯寶聚旺



狼哥161507250


諸葛亮在盡忠職守上面可以說是儒家索推崇的,至於黑不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以戰養戰,但是益州有反對派,李嚴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李嚴是顧命大臣之一,可是諸葛亮居然可以罷免李嚴,重用其丞相幕僚,並沒解決魏延楊儀之間仇怨,反而還臨死留下一個怎麼都想不通的命令,使魏延被莫名其妙夷三族。如果還要說的話那就是諸葛亮雖說自己忠於漢室,可是卻不想投靠漢天子,幫助曹操一統天下,反而幫助劉備分裂天下,其實這也是諸葛家的智慧,弟弟諸葛誕在曹營,哥哥諸葛瑾在東吳,三兄弟各站一方可保證諸葛家的權利。


陳之煜


都是羅慣中,虛構的,三國演義,演義二字


用戶4285604262826


結果都不如司馬懿還談什麼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