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元錢存銀行一年150,存支付寶400,為什麼有人還認準只存銀行?

xm8023


題主說一萬元錢存銀行一年150元、存支付寶400元,作者不太認同這個觀點,因為銀行給的利息不止150元、支付寶給的收益也並沒有400元這麼多!

  • 銀行定期存款利率
以上圖為例,這是作者所在銀行的2019年最新存款利率表。大家可以看到,1年定期存款利率為2.18%,一萬元存一年的話到期利息是10000×2.18%=218元,比150元要多出68元,還是非常不錯的。

當然,並不是所有商業銀行的1年定期存款利率都能達到2%以上,如上圖所示,工農中建交等國有銀行的1年期存款利率為1.75%,存一萬元一年利息是175元;招商銀行、浦發銀行等股份制商業銀行的1年定期存款利率在2%左右,到期利息即為200元;最高的是泉州銀行1年定期存款利率,達到了2.52%,到期利息為252元,性價比還是極高的!

  • 支付寶產品更豐富
螞蟻財富是支付寶的金融平臺,其發售的投資產品種類還是非常豐富的,有餘額寶、理財、基金、股票以及黃金等,其中基金、股票、黃金等投資方式風險係數較高,不太適合大眾理財,這裡暫不詳細闡述了。

先來看一下餘額寶,以上圖為例,目前餘額寶的7日年化收益率僅有2.328%,與前幾年甚至是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不少,一萬元存在餘額寶裡面的話,到期收益大約是230元,可能還不如存定期獲得的利息高。但餘額寶勝在靈活性高,它的優點也是定期存款所不具備的。

當然,除了餘額寶以外,支付寶還有不少優質的理財產品可以選擇。如上圖所示,國壽安鑫盈360天的七日年化收入率是4.526%、期限為360天,起購金額僅有1000元,1萬元存1年的話,到期收益大約是450元,是非常不錯的投資選擇,唯一的缺點就是不能提前支取!

綜上所述,銀行定期存款利率雖低,但勝在安全。再加上銀行開立時間長,在很多儲戶心裡的認知度還是比較高的!當然,支付寶的產品也是非常不錯的,值得大家選擇!


奇葩財經說


這個問題舉個例子你就知道了。

我鄰居王大爺,只存銀行,而且只存款不買任何理財,或者保險。王大爺沒有收入來源,唯一的收入就是他兒子事故的幾十萬賠償金,付出的就是他兒子的性命。王大爺一直存錢,有一次去存錢,還被銀行客戶經理忽悠了,買了保險,事後王大爺去投訴,退了保險,還是存了定期。……王大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有點存款,那個存款是關係未來他所有生活的……不能有任何閃失。

我相信,中國有錢人多,沒有錢的人更多,這些底層人士,只有少量的錢,他們必須存銀行,必須無風險。因為一旦有閃失,哪怕是億萬分之一,對於王大爺這樣的人來說都是毀滅性的。

有的人長期在上層生活,不懂底層疾苦。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金融常識,也不是每個人的生活和資金能承受風險,哪怕是一點風險也不能承受。

這次打破剛兌,就是要把有風險的理財,通過銀行銷售,偽裝成無風險的產品清除出去。………你看很多上市公司理財不好賣了,項目都出了問題……要是以前剛兌,這些有風險的產品,就會賣給不能承受風險的人群。最後買單的是懂一點金融知識,又不能承受風險的老百姓。

存款保險,保證50萬以下的存款,銀行倒閉了也能兌付,就是保護王大爺這樣的弱勢群體。

多想想底層民眾的疾苦,就能理解生活的不易,很多事情也就想得通了。

注…本人銀行信貸工作二十年,炒股韭菜二十年。歡迎加關注,多交流。經常會發“腦洞新聞”…好心情,才有好收益。


飛刀47號


先來糾正一下,一萬元存銀行肯定不止150元,你在建行存1萬元,一萬元也能拿175元,要是存在城商行的話有210元。還有餘額寶的收益率現在也沒這麼高,3.7540%。所以樓主略微誇大銀行存款和餘額寶的差距,我們用數據說話。

寶寶類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是比存銀行划算,所以大部分中青年人都把一點小積蓄存在餘額寶裡面,所以餘額寶體現出是小額、分散的特點。為什麼一部分人只認準存銀行,我想有三個原因:一是,中老年人對貨幣基金的接受程度並不高,聽說貨幣基金不是完全沒風險,而銀行存款在50萬以下是沒啥風險的。中老年人比較保守,認為把錢存在銀行裡,不會受到損失,而買貨幣基金有風險,自己的養老錢還是求穩健一些為好。

二是,餘額寶自己出於規模瘦身的需要,最近又是降息,又是限制購買,這讓餘額寶在普通民眾的心目中的吸引力大幅降低了,本來不限額購買的,現在都要有各種限制了,很不方便,所以一部分資金因為買不到餘額寶基金,而轉存銀行的。

三是,由於債券收益率的下降,以及銀行間流動性最近比較寬裕,餘額寶等寶寶類貨幣基金收益率下滑,而銀行現在有大額存單利率卻在不斷上調,這使得銀行存款與餘額寶之間的利差並不是傳說中那麼明顯,而對於普通小老百姓來說,手裡存款也就幾萬元,把錢存銀行還安全保險一些,利差一年也差不了多少的。


不執著財經


說出來可能你不信,我差點自己也不信了,認準銀行,只是因為存銀行你能剩下錢,而存餘額寶(記住不是支付寶,存支付寶是沒有收益的)剩不了錢,特別是女生,特別是女生,特別是女生,重要的事說三遍!!!

銀行定期與餘額寶之爭

自從2013年6月餘額寶橫空面世以來,不少人民群眾(依據餘額寶官方公佈的數據,截止2017年三季度使用人數已超過3億人)都把錢直接存入餘額寶以獲取較高的收益。

目前銀行定期存款,一年期的基準利率為1.5%,考慮到上浮的因素,大致在2%,餘額寶目前的收益率在4%左右,以1萬元計算,一年兩者的收益相差在200元左右。但是很多人仍然選擇銀行,截止2017年年末,我國商業銀行各項存款總157萬億元,同比增長7.8%,同期餘額寶總規模為1.58萬億元,差不多佔銀行存款總額的1%,顯然銀行仍然佔有絕對的優勢。

主要原因:

1、對於老人:

對於老年人而言,年紀越大,承受風險能力越低,因為網絡使用越少,對各種理財產品接觸也越少,也就越不信任,因此他們只信銀行。

2、對於年輕人:

對於年輕人而言:存一年定期,到期後,你肯定可以收回10200元,但存餘額寶,卻很難,為什麼呢?因為人的思維慣性,定期如果提前支取,以活期計算,雖然利息不多,但很多人卻不捨得利息,因此一旦存了定期,就不會再輕易去動這筆資金。但是餘額寶不一樣,隨時存取,而且餘額寶可以直接消費,對於廣大馬雲背後的女人來說,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剁手了,到頭來,存在餘額寶反而沒有存在定期的多。

可能很多人會不信,認為我這個是謬論,但現實中我們的思維慣性就是這樣,這不僅僅是個人意志的因素,舉兩個小例子:

(1)相信目前,不少年輕人每個月賺的錢並不比父母少,但是常常到年底一看,剩下的錢卻沒有父母多,不否認一方面年輕人消費較多,而長輩較為節約的因素;但不得不說的是,很多長輩,特別是老年人,身邊一旦有個三千、五千的整數,基本就會去存定期存款,非到急需用時不會再去動這筆存款。當身上的零用錢少時,人自然而然就會節約用錢了;這個案例年輕人也可以驗證,買房前,收入多,很多人花錢比較不在意,買房後,因為月供的壓力,開始學會省吃儉用了。

(2)第二個例子,是對於有公積金的朋友來說的:很多繳納公積金的朋友,可以看看自己工作幾年了,公積金賬戶有多少錢,而自己的存款又有多少錢?其實公積金佔個人收入的比例最高也就是12%,但是幾年下來,你會發現,很多人公積金賬戶的餘額並不比自己的幾年的存款少,因為公積金是不能輕易動的,這就是定期的魅力所在。

所以說思維慣性很有魔力,而且使用餘額寶直接消費,你感覺不到心痛;又不信?那咱們在說個小例子。

小例子:你去買個東西或者吃飯,如果是一千元、兩千元,直接用現金付現時,看著十幾張張鈔票,會不會感覺很貴,不捨得,畢竟可能是一個禮拜的薪水了。但是一刷信用卡,似乎好像沒多大的感覺,所以說信用卡很容易造成盲目消費,這也是銀行大力推廣信用的原因之一,而存餘額寶就和刷信用卡就類似,所以淘寶、京東每年的營業額都在刷刷刷的漲漲漲。

額外說一點

一萬元錢存銀行一年150,存支付寶400,這兩個對比是錯誤的,餘額寶屬於貨幣基金,與定期存款不一樣,兩者是不同的產品;你要知道銀行倒閉了,存款50萬元以內是全部賠付的,餘額寶倒閉了,你看誰賠你錢?所以說不同的產品沒有對比的意義。

餘額寶一定要對比的話,那要對比的銀行系的貨幣基金,而銀行系的貨幣基金,其實收益率均高於餘額寶,只是無法直接用於消費,便捷度沒有餘額寶那麼高。

總結

為何有人只認準銀行?————為了存錢!!!!!


鯉行者


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比較,就知道大家為什麼認準只存銀行。

1.利率的高低和安全性的大小。

不知道提問者是怎麼得出這個的一萬元錢存銀行一年只有150,利率為150÷10000=0.015,但其實根據今年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四大銀行的利率都是1.75%左右,地方銀行可能更高,而今年存支付寶的餘額寶的利率只有2.5%左右,根本達不到提問者所說的4%的利率。雖然從這個方面講,支付寶的收益更高一些,但是從長期存款來看,支付寶的回報率肯定是比不上銀行的。而且,支付寶是私有企業,而我國資金充沛的銀行是國有企業,大家一般認為國有企業比私有企業更加安全。



二,銀行定期存款有儲蓄的功能,而支付寶更多體現消費的功能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用支付寶進行購物消費,支付寶的結算方式非常的簡便,支付寶裡的各種商品推銷誘使人們消費過多,而存在銀行裡則對個人有一種約束作用,讓人們節制消費,不衝動購物,所以很多人為了讓自己節省就把錢存在銀行裡,存在支付寶裡不知道怎麼就消費了。



三,新興的支付寶還沒有實現全民覆蓋

很多老一輩的人到現在還是在使用傳統手機,他們用不了智能機,支付寶作為智能時代的產物,很多老一輩的人還沒有接觸到或者使用不了,所以這一部分人還是把錢放在銀行裡,畢竟銀行存錢的理念這麼多年已經深入人心,所以人們更加願意存銀行。

四,實體貨幣和虛擬形態

銀行裡的存款,個人是可以直接取存的,而支付寶更多就是手機上的數字操作,除了數字的變動,你無法看到其他的,這種虛擬的世界讓一部分人接受不了。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贊和關注我,需要親們的支持


理財日記哥


一.存銀行

活期存款利率0.35%,1萬元的1年收益是35元。

定期存款1年期的利率是多少呢?

定期存款1年期的利率1.5%,1萬元的1年收益是150元。

二.存支付寶的餘額寶

1萬元放在餘額寶1年的收益是263.26元,還是比銀行的存款多113元的收益,10萬元就會多1130元。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選擇銀行呢?

1.固有思維:很多人從小接觸銀行,對銀行有依靠感和好感,更有高層次的信任度。


2.安全性:很多人認為銀行存款最安全,雖然知道它的收益沒有支付寶的餘額寶高,但是,還是選擇銀行存款,也是她們的主要矛盾。

3.不太懂,不瞭解:這些人,大多都是上了年紀的人,或者是不願意接受新鮮事物的人,也或者是必須存錢於銀行的人。


保險點


1萬元定期存銀行一年有175元至250元之間,而現在的餘額寶沒有這麼高了,1萬元也同樣只有250元至260元之間的利息了;總體現在存銀行定期利率與餘額寶利息相當了;

而為什麼有人認準只存銀行呢?其實原因有很多:

其一就是大家都知道把錢存銀行是最安全的概念,大部分人已經有這種思想存在,所以只認準存銀行,尤其是一些農村或者老人家為群體;

其二就是很多人根本不瞭解支付寶中的餘額寶是什麼東西?是什麼理財產品?擔心把錢存入支付寶萬一本金虧損了怎麼辦?想來想去還是直接把錢存入銀行比較踏實,比較實在,心裡存的放心,本金安全還能得到利息。

其三大部分人考慮本金安全性問題,國有六大行是有國家最背景,存在裡面的錢安全;不會存在倒閉的可能性;而支付寶中的餘額寶是有天弘基金與阿里巴巴組建的,這些企業雖然有明顯有實力,但是相對跟國家做背景的話,餘額寶的安全性還是沒有存入銀行的安全性高;

以上三點原因就是即使支付寶中的餘額寶利息稍微高那麼一點點,但是很多人寧願利息低一點,也要相信把本金考慮考慮,這就是認準只存銀行的真正原因。

總之不管投資什麼,投資都是有風險,風險與收益成正比例的,風險大收益高,風險小收益低;所以有些人考慮本金安全選擇存銀行,有些人喜歡利息高,敢於冒風險去投資有風險的。


老金財經


存銀行一年期利率只有1.75%,存支付寶七日年化收益在2.62%,雖然餘額寶現在收益有波動,但是絕對比存銀行划算,而且一萬兩萬的小錢很多人都不想存在銀行,畢竟流動性太差,相比支付寶而言要用錢買東西或者有事情需要存取顯然不太方便,之所以有的人寧願存銀行也不存支付寶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1,老一輩人

很多老人沒有把錢存在支付寶的習慣,寧願跑大老遠的路程也要存銀行,這是因為幾十年來存錢的習慣,也是跟不上社會變化而不接受新事物的思想,認為存銀行安全,存支付寶有風險。


2,安全問題

錢存在銀行是最保險的,因為銀行不會跑,不會倒,存在支付寶擔心風險,認為不安全,萬一平臺有問題資金去哪裡索賠。


3,收益問題

銀行固定利率,到期拿到利息,而支付寶是投資貨幣基金,很多人對基金並不瞭解,認為低風險也是有風險,寧願冒險還不如踏實拿到150元,就不會存在支付寶拿這筆錢。


總之,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會選擇把錢存在支付寶,不僅消費方便,也能有收益,而大部分中老年人更相信銀行,認為安全比收益重要,才會寧願選擇銀行也不看重支付寶的收益。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在我身邊,習慣存銀行的基本只有上歲數的老年人

這基本與存款利息無關,而首先是習慣問題——因為很多老年朋友對現在手機各種功能、各種應用不太熟悉,更別說瞭解支付寶了。

其次是“使用體驗”的問題。

說一個自己剛剛遇到的事兒,挺有趣的,通過這件事,也能看出為什麼有人執著於把錢存銀行。

週末去工行窗口辦業務,旁邊來了一個大搖大擺、咋咋呼呼的中年男子。

從他與大堂經理的交流中得知,他是個拆遷戶,除了分到一套房子,還分了100來萬現金。他準備把100萬都存在工行,並全部買成收益大約4.5%的理財產品。

她跟櫃員說:“我存了100萬在你們這,今後我就是你們的“財富金”客戶了對吧?”

櫃員點點頭:“是的先生,您要存款嗎?”

“廢話,不存錢我問你幹嘛?趕緊給我辦吧!”

這裡解釋一下。我們去工行櫃檯辦業務需要排隊,有時候人特別多,等待的時間就很長。

但如果你存夠了一定的錢(目前大約是30萬以上)就會升級為“理財金”客戶,可以“插隊”在普通客戶前面;如果你再多存點錢,就可以升級為“財富金”客戶,插隊在理財金客戶前面。

由於在過去的大眾理財與儲蓄中,銀行是絕對的單一主流,因此個別老一輩人對銀行一直情有獨鍾的。

說白了,他們認為只有銀行是高大上,沒有一家機構比銀行牛,更別說互聯網公司了。

如果能成為銀行的尊貴客戶,每次去銀行都不用排隊,進門就刷卡,然後大廳喇叭放出“請尊貴客戶XXX到窗口辦理業務”,在眾人羨慕的眼光中,大搖大擺的走到窗口,慢悠悠的辦理業務......

在有些人看來,這種免排隊的“尊貴”體驗,是包括支付寶在內的任何互聯網理財無法給予的。


當然,這種所謂的“尊貴體驗”,在很多人看來是虛無的。很多業務用手機銀行的APP就辦了,省時還省力,非得跑銀行,顯擺一下尊貴身份,累不累啊?


金投手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王天天:

大家都知道,按照年利率來說,餘額寶的收益一定是高於銀行存款利率(活期存款),一萬元的數額,一般會使餘額寶的收益比銀行利息高200元左右

為什麼依然有大部分人選擇將錢存在銀行呢

對於中老年和偏遠地區的人

許多中老年人到目前也只能學會用微信聊天,用手機網頁看新聞,對於支付寶的熟悉度基本為零,加上大幾十年的消費,存錢習慣,多數人會不放心,也不知道如何將錢放在餘額寶中獲取收益,加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對移動支付的陌生行騙,都使老人們更願意將錢存在熟悉,穩定的銀行中



商業用途

給員工發工資,境外交易,提現等等等等都只可以在銀行辦理,出國旅遊並不是各個國家都適用支付寶的,銀聯才可以覆蓋全世界大多地區。拋開利息差別,存錢在銀行中的這些用途是支付寶無法替代的。



餘額寶最近幾年收益下降

餘額寶剛剛推出的時候異常火爆,收益率高得離譜,最終因為市場因素,導致近幾年收益率不斷下調,今年上半年還有著餘額寶購買限額的舉動,加上餘額寶是一種貨幣基金,目前金融市場行情偏差,所以很多人慢慢的減少了餘額寶的購買數量。

錢存在銀行不止有存款利息,還有各種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保險等可以選擇,更加靈活。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