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钟情相爱66年,经历丧女丧夫之痛,93岁回忆爱人写下不朽名作

“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游戏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这段为人熟知的语录出自钱钟书先生的经典小说《围城》。可鲜为人知的是,这段语录并非钱钟书先生的原创,而是她的妻子杨绛先生所写。如今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成了后人追忆钱钟书和杨绛夫妻的物件之一,他们的百年爱情也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谈。关于他们之间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小池想再一次静静地说与你听。

一见钟情相爱66年,经历丧女丧夫之痛,93岁回忆爱人写下不朽名作

那是1928年的夏天,17岁的杨绛刚完成高中的学业,一心想到清华大学外文系继续深造的她,面对的现实是清华不在江苏一带招生,无奈之下,杨绛只好报考了东吴大学。当时东吴大学最好的两个专业是法律和护理系,杨绛怕上解剖课,所以放弃了护理系。而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本人就是知名的大律师,他认为女儿学法不合适,于是,在父亲的建议下,杨绛最终选择了攻读政治系。大三那年,正赶上东吴大学学生运动,对政治学习也不太感兴趣的杨绛和几个好友一起就报考了北京大学。

一见钟情相爱66年,经历丧女丧夫之痛,93岁回忆爱人写下不朽名作

最后考上北大的杨绛临时还是决定要去清华,放弃北大之后21岁的杨绛去清华当了一名旁听生。也就是在清华校园的长廊里,杨绛邂逅了相守一生的爱人钱钟书。杨绛和钱钟书的认识,得益于她的大学室友兼闺蜜孙令衔的介绍。孙令衔是钱钟书的表妹,基于这层关系,所以有了钱钟书和杨绛的第一次见面。回忆起第一次见钱钟书时的场景,杨绛对当时的印象是:他穿着一件青衫长褂,脚上是一双黑色布鞋,在满是西装革履的清华园里,他显得老土极了。

一见钟情相爱66年,经历丧女丧夫之痛,93岁回忆爱人写下不朽名作

但钱钟书谈吐不凡的气质让他整个人显得熠熠生辉。而初见杨绛的钱钟书用《围城》中一句台词形容就是“ 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我的心里已经炸成了烟花,需要用一生来打扫炉灰。”两个互有好感的人就这么不期而遇了。可横亘在他们之间的误会让两人一直保持着得体的距离,杨绛听说钱钟书家中已有安排好的婚约,钱钟书听闻杨绛早已有交好的男友,唉,两个陷入爱情里人却又顾虑良多!率先忍不住的还是钱钟书,他写了一封书信约杨绛出来谈谈心,一见面钱钟书就说“我没有订婚!”

一见钟情相爱66年,经历丧女丧夫之痛,93岁回忆爱人写下不朽名作

杨绛回了一句“我也没有男朋友!”就这样,两人开始了发乎情止于礼的交往。转眼间,钱钟书大学毕业了,因为他的父亲著名国学大师钱基博正在上海光华大学担任中文系主任,于是钱钟书决定南下上海工作。而杨绛只得留在清华继续完成学业。这一分开,两人的恋爱就遇到了第一次考验。因为钱钟书的父亲对儿子们的婚事一贯就是主张“父母之约,媒妁之言”。而且钱钟书两个弟弟的婚事就是父亲一手安排的。作为长子的他,此前从未提及过他与杨绛的恋爱关系,老爷子这一关,怕是难过呀!

一见钟情相爱66年,经历丧女丧夫之痛,93岁回忆爱人写下不朽名作

就在这时,思念爱人的杨绛写了一封书信寄去钱家,还没等钱钟书拿到书信,老爷子先把信拆开看了。信中杨绛写到,希望钱钟书早日把两人的关系告诉家中的父母,以便得到父母的谅解和同意。钱老爷子一看杨绛娟秀的字体和善解人意的心愿,不但欣喜儿子觅得良人,还特意回了一封信给杨绛,信的大致意思就是“把儿子托付给你,我很放心!”钱家这边的父母点头之后,钱钟书又和自己的父亲一道去了杨绛家提亲,两家人相谈甚欢,钱家公子和杨家小姐的婚事就此说定。

一见钟情相爱66年,经历丧女丧夫之痛,93岁回忆爱人写下不朽名作

1935年,24岁的杨绛嫁给了25岁的钱钟书。婚后钱钟书以外文系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公费去英国牛津大学留学的名额,为了陪伴丈夫,杨绛不得不中断了在清华的学业,陪丈夫一起坐上了驶向英国的邮轮。到了英国后,考验夫妻二人的日子才算真正开始了。从前他们都是人前人后伺候着的公子和小姐,到了陌生的过度,昔日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杨绛不得不去适应洗衣作羹汤的家务生活。而钱钟书更是不具备半点生活技能,领结不会打,手表不会戴,生活中的大小事几乎全靠杨绛一人打理。

一见钟情相爱66年,经历丧女丧夫之痛,93岁回忆爱人写下不朽名作

而杨绛也愿意去包容丈夫一切的小缺点,因为钱钟书曾对她说“我志气不大,但愿竭毕生精力做做学问。”生活能力欠缺的钱钟书在人情世故方面也宛如孩子一般天真,家里的小猫和邻居家的小猫发生了争斗,钱钟书会拿起杆子去帮小猫助架,最后的结局往往都是杨绛领着低头的钱钟书去领居家道歉。面对丈夫不完美的一面,杨绛选择用爱包容了一切。因为她知道,不是丈夫懒于家务琐事和疲于人情来往,而是他把所有的心血和时间都放在了学问上,作为妻子,她心甘情愿为丈夫付出一切。

一见钟情相爱66年,经历丧女丧夫之痛,93岁回忆爱人写下不朽名作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钱钟书和杨绛在英国生活已三年。这一年,他们的女儿钱瑗降临了。夫妇二人带着女儿在英国和法国继续留学的生活。1938年,国内局势动荡,家人的一封家书让钱式夫妇带着一岁的女儿踏上了回国的征程。回国后,钱钟书赴清华大学任教,不久跟随学校一同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而杨绛则留在上海的法租界照顾避难的一家老小。由于战争的影响,钱家和杨家都已家道中落,家里的佣人也全都被遣散。家中的大事小事都靠杨绛一人操持,就连钱钟书的母亲也赞誉杨绛说“笔杆摇得,锅铲握得,钟书痴人痴福!”

一见钟情相爱66年,经历丧女丧夫之痛,93岁回忆爱人写下不朽名作

就这样,钱钟书和杨绛在分离中度过了两年的岁月,两年之后钱钟书返回上海复旦大学任教,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家人的生活也过得捉襟见肘。一次偶然的机会,杨绛因为帮朋友的忙,写了一本名为《称心如意》的话剧。没曾想到,这部话剧一经搬上舞台之后,大受好评。紧接着杨绛又先后写出了《弄假成真》,《游戏人间》等话剧作品,一家人的生活也倚靠杨绛的稿费而有了着落。眼见着妻子的名声越来越盛,外人介绍钱钟书时通常会称“这是杨绛先生的丈夫”。(这里插一句,钱钟书先生的学术研究比较高深和小众,外行人确实不了解。

一见钟情相爱66年,经历丧女丧夫之痛,93岁回忆爱人写下不朽名作

面对此情此景,钱钟书不免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于是,他就小心翼翼的对妻子提议“我也写一本长篇小说怎么样?”杨绛对丈夫的想法十分赞同,这才有了钱钟书创作《围城》的契机。转眼间已到1945年,新中国成立,钱钟书耗时两年的小说《围城》也得以出版。在《围城》的序言中,钱钟书写道“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地督促,替我挡了很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

一见钟情相爱66年,经历丧女丧夫之痛,93岁回忆爱人写下不朽名作

看吧,虽然钱钟书先生人情世故不炼达,但浪漫起来可是一点不逊色于常人。日子太平了,钱钟书和杨绛夫妇的生活也回归了平静。钱钟书继续回到清华教书,杨绛则在北大从事外国文学的研究工作,他们颠沛流离的生活总算是告一段落了。此后的时间里年满50的杨绛从零开始自学西班牙文,并一字一句把西班牙文学名著《堂吉诃徳》翻译成了中文。1978年西班牙国王访华的时候,这本中文译本还被当做国礼送给了西班牙国王。

一见钟情相爱66年,经历丧女丧夫之痛,93岁回忆爱人写下不朽名作

而钱钟书也在这此期间写出来名著《管锥篇》的第一稿。这本文学名著全书用文言文写成,引用古今中外近四千作家的上万本著作,以130万字通盘考论,打通时空,语言,文化和学科的壁垒,将《周易》,《左传》,《史记》和《诗经》等十部中国古代文学典籍进行了详尽而严密的考证和诠释。之后他们的文学作品相继出版,版费多到足以让他们过上富足充实的生活,可他们坚持住在单位分配的筒子楼里,不买豪宅轿车,也不享受生活,而是把所有的版费捐赠给了需要帮助的学子。

一见钟情相爱66年,经历丧女丧夫之痛,93岁回忆爱人写下不朽名作

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在平静中一天天过着,可不幸的事情再一次降临了,而这一次竟是生离死别的痛苦。1994年,钱钟书因肺炎入院,进一步做检查时,被查出身体里有一个3厘米的恶性肿瘤。手术后,又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后便一直住院治疗。然后,祸不单行,两年之后,两老唯一的女儿钱瑗又被确诊为晚期肺癌。此时已经83岁的杨绛先生强忍着悲痛对女儿的病情守口如瓶。遗憾的是1997年3月4日,60岁的钱瑗在沉睡中安详去世。

一见钟情相爱66年,经历丧女丧夫之痛,93岁回忆爱人写下不朽名作

当钱钟书得知爱女去世的消息之后,病情急剧恶化,不到一年,被病痛折磨多年的钱钟书先生也离开了人世间,享年88岁。据悉,钱钟书先生临终前对妻子最后的遗愿是“你要好好活!”两年之内女儿和丈夫相继辞世,被“留下”的杨绛说“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所谓“打扫现场”,就是完成丈夫生前的遗。

一见钟情相爱66年,经历丧女丧夫之痛,93岁回忆爱人写下不朽名作

此时已年近90的杨绛先生对钱钟书的手稿开始精心的整理排编。遇到手稿中不懂的德文,意大利文,拉丁文,杨绛就一个字一个字翻阅词典查询,她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决心完成了钱钟书遗作的全部整理工作,把丈夫一生的心血完整地留给了后人。整理完钱钟书的遗作,93岁的杨绛又写出了感人至深的回忆录《我们仨》,她写着“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现在我们三个人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好和他们再聚聚!”

一见钟情相爱66年,经历丧女丧夫之痛,93岁回忆爱人写下不朽名作

情真意切的文字写出了杨绛先生对女儿和丈夫深深地思念。转眼又到了2011年,年满一百岁的杨绛先生出席了《钱钟书手版集》的正式发行仪式。仪式上,杨绛先生的一句话又让现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她说“他今天准是又高兴又得意,又惭愧又感激,我是他的老伴儿,能体会他的心意。”此后的几年,杨绛先生依旧保持写作的习惯,直到2016年5月25日,105岁的杨绛先生在医院病逝。完成了所有的心愿之后,先生去到了另一个时间,和深爱的丈夫和女儿重新团聚。

一见钟情相爱66年,经历丧女丧夫之痛,93岁回忆爱人写下不朽名作

在先生走后,根据她身前的遗言,家中不设灵堂,一切从简,毕生家中所有的文物收藏全部捐献给国家博物馆。回首两位老先生睿智而又恩爱的一生,他们是彼此的知心朋友,同样也是亲密爱人。哪怕生死相离,她也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将爱情进行到底。他们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相爱的人,只有站在同样的高度,看同样的风景,才能让这份爱永远充满活力。而作为后人的我们,看完他们的故事,不由得也读懂了“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中隐含的爱情故事。婚姻这座围城里,的确有太多的不易,而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慢慢的去品味和反思。

一见钟情相爱66年,经历丧女丧夫之痛,93岁回忆爱人写下不朽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