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网恋报告:66%的95后认为,网恋比相亲脱单更有效

2020年了,为了避免单身这件事成为了“习惯”。


我决定尝试一把网恋


只是,既没有实操经验也没有实践途径。


只好上知乎向网友们取取经。


  • “网恋第一次见面是什么感受?”
  • “网恋想进一步确认关系,该如何做?”
  • “网恋奔现后发现对方长得很丑怎么办?”
  • ……


问题都是正经问题,可是答案却都不是啥正经答案。


当代人网恋报告:66%的95后认为,网恋比相亲脱单更有效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既然没有“好下场”,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按耐不住想要网恋?


今天,我们就来正正经经地谈谈网恋。


单身太寂寞,恋爱太费脑,网恋刚刚好


《在线婚恋交友行业年度综合分析报告》指出:


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达到52亿元,同比增长19.5%,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60亿元


当代人网恋报告:66%的95后认为,网恋比相亲脱单更有效


见面、牵手、亲亲、抱抱、举高高的感情不好吗?


为什么这么多人把爱情诉诸网络世界呢?


①网恋“即时性”好,谁不想要”秒回的爱情“?


某个社交软件2019年曾经做过一个95后的恋爱报告。


报告显示,66.2%的95后认为,网恋比相亲脱单更有效。


当代人网恋报告:66%的95后认为,网恋比相亲脱单更有效

(数据来源:探探2019年95后恋爱报告)


  • 交友申请发出便能得知结果;
  • 喜欢的人左滑右滑便能做出决定;
  • 身份资料(不论真假)一键便能了解;
  • 聊天信息回太慢马上就能有下一个替代。


如果找对象能够依靠大数据快速匹配,还有多少人愿意忍受现实生活中漫长的等待和经营?


毕竟,“年轻人就是要及时行乐”。


尤其是当现实世界苦涩又充满灰色,更是渴望“一晌贪欢”。


“我才不要等,我要现在就快乐”。


②网恋,比现实恋爱更浪漫?


QQ盛行的年代,有一个叫阳阳的90后高中女生的故事刷爆网络。


她就读在寄宿学校,每天的生活除了学习就是被同学嘲笑胖,回了家,还得面对爸妈不停的争吵。


网络世界成了她唯一的出口。


尤其是遇到一个陌生男孩之后,每天都变得充满期待。


为了能和这个男孩保持联系,她甚至省吃俭用攒下一笔生活费买了一个二手手机。


那个时候,网络还是2G的,手机又有了年头,QQ只能在加载缓慢的网页上登录。


往往她才回完对方一句话,再刷新页面时,对方又发了好几个问题。


可是,就是这么艰难的对话。


她几乎把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都和他聊完了。


“扣扣”、“咳咳”、“滴滴滴”。


每一种声音,都代表着一种最亲密的问候。


喜欢的人在屏幕对面,充满爱意的心在胸膛随着手机咚咚作响。


每一声心跳,都是甜蜜的爱情。


后来,人人网、微信、微博、陌陌、探探、soul等等社交APP逐渐出现。


人人都有了手机,处处都可以连上网络。


每一个无法在现实世界说出口的秘密,都有了一个独特的出口。


有些故事,可以说给懂得人听。


有些陪伴,只在屏幕的那头。


疫情爆发的时候,衍生出了一个新的词汇,叫“无接触恋爱”。


当代人网恋报告:66%的95后认为,网恋比相亲脱单更有效


“疫情结束就分手”成了能够寄托孤单和恐惧的一种特殊方式。


  • “宝贝,你的小甜心24小时在线,可随时取用~”
  • “honey,乖乖待在家隔离,老公陪你线上云约会~”
  • “媳妇,我们开个视频一起吃饭吧~”
  • “亲爱的,你买不到的口罩我给你寄到了楼下,快去拿快递吧~”
  • ……


一起起床、一起视频用餐、一起连麦休息、一起渡过最恐惧最艰难最躁动的日子。


都说网恋不可靠,可却给了这段日子的人们最切实的安慰和温暖。


有人说,“网恋最后可能什么都得不到,还可能人财两失。”


可也有人说,


“这段恋爱最后什么都没有,但他给我的感觉,比那些能够一起牵手的感情来得更浪漫。”


我喜欢和你在一起,不是因为你的金钱、外貌、家世、学历、背景。


仅仅是灵魂的相互吸引,甚至仅仅因为你的某一句话引起了我的共鸣。


在不涉及现实因素和金钱的状况下,它往往可以让人体验到更为“纯粹”的爱情。


③网恋,是大多数人能支付得起的快乐。


有一项对网恋的心理动机考察报告显示,网恋的原因集中在“克服孤独”和“获得社会支持”


也就是说,一段网恋的开始,只需要付出“陪伴”和“支持”


而这两项,恰恰是所有渴望爱情的人都能够支付得起的。


认识一个人,只需要下载一个交友软件,甚至不用透露真实年纪、姓名、长相。


拥有一个人的好感,几个小时的陪伴就能搞定。


既能躲避现实接触的复杂,又能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理想条件(幻想)下的对象,何乐而不为?


当浪漫接触现实,网恋就遇到了最大的坎


360公司联合世纪佳缘2019年发布了一份《2019年网恋迷惑行为分析》


数据报告显示,愿意在一个月内和网恋对象奔现的受访者占据37%,一周左右就会相见的受访者有13%


但是,奔现后:


21%的受访者因为颜值差异巨大就地互删,21%遭遇过网络骗局。


甚至还有7%遇到了性别不符的网恋对象。


当代人网恋报告:66%的95后认为,网恋比相亲脱单更有效


网络恋情再美好,遇到现实总是难免磕磕绊绊。


① 网恋,是爱上了“虚假的恋人”


网恋最大的风险,其实是没有办法触达彼此的真实生活。


我们爱恋的可能只是一个幻想中的人,或者,我们爱恋的是我们陷入恋爱中的一种感觉。


我们能够从网络中遭到虚幻的慰藉,因为他便利也容易被美化。


但无论我们对这段关系多投入,我们爱恋的都可能只是对方在虚拟世界里一个片面的自己。


现实生活的太多局限,逼迫我们从虚拟世界弥补缺憾。


但是,这种缺憾一旦与现实接轨,很可能就打破了幻想。


  • 你喜欢的风趣幽默,可能现实生活中木讷又不懂得交流;
  • 你爱恋的俊美的外表,也许不过是许多美好工具协作之后的效果;
  • 你贪恋的周到的温柔,真实的其实是中央空调的恒定温度。


我们勾勒的理想网恋越完美,现实破裂的可能性就越大。


②网恋,容易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查令十字街84号》译序中写道:


“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领、两两相望,某些情谊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


  • 见面需要约定合适的时间;
  • 约会要选择两个人都感兴趣的场所;
  • 纪念日要提前规划准备惊喜;
  • 吵架要用尽所有办法获得原谅;
  • 表达亲密要看得到的爱意与触碰。


一切耗费时间和心力的浪漫,我们称他为仪式感


能够感受到的温度和陪伴、争吵之后仍然能够有处可寻的恋人,是大部分爱情的安全和归属感来源。


而这些,恰恰是网恋所不具备的。


无法被准确揣度的语气和态度、不被陪伴和无法触碰的现实,网络一关、好友一删,就能够完全失去联系。


人类都是擅长脑补的,尤其在失去网络便能失去联系的状况下。


对方的任何举动都能让你脑补出一场大戏。


  • “这么多天都不跟我联系,他是在等我说分手吗?”
  • “吵架这么久都不跟我道歉,他是不爱我了吧?”
  • “说好9点电话,现在都10点半了还不出现,他是想干什么?”
  • ……


猜测和不信任开始,感情便要饱受考验。


③网恋,面临着更多诱惑和被欺骗的风险


一项涉及了5000万人在线约会的研究报告显示,多达90%的在线约会者具有欺骗性(Epstein,2009)。


唐岩说:灵魂太慢,社交的目的永远是解决效率问题。


所以,他创造了“陌陌”。


认识一个人变得简单的同时,认识下一个人也很容易。


分手变成了:“拜拜就拜拜,下一个更乖。”


交往变成了:“7天恋爱,不合适就分手。”


我们认识的网络上的“待发展朋友”越来越多,所有的人也就越来越脸谱化。


这一个人还来不及深入了解就分了手,下一个还没有触及灵魂就说了拜拜。


网恋开始可以很快,结束,自然也可以。


网恋那么难,为什么仍有人愿意尝试走向现实?


网恋是一个缓慢打开自己的过程,从网恋到现实,朝彼此打开自己越多,付出时间精力越多,越盼望长久。


网恋奔现最容易失败的例子,是“欺骗”。


长相、身高、家世、工作、背景、经济实力,一项又一项有可能会造成误解的真相被揭穿。


被欺骗的一方,爱的到底是不是这个被“虚构”之后的存在?


能够接受恋人在现实中的样子,才是这段感情真正的开始。


朋友玩游戏认识了一个外地的小哥哥,两个人在网上聊了二三个月,每天晚上睡觉都要连着语音。


最甜蜜的时候,甚至舔着脸撒狗粮说连对方的呼噜声都在对她说“爱你”。


可是,他们也经历过最惨烈的分手。


异地成为了最难克服的阻碍,让她一度想要放手。


最后,他们还是在一起了。


男朋友抛下一切来到她的城市,两个人用所有积蓄付下了属于自己房子的首付。


她清楚明白自己爱的人是那个愿意为自己放下一切的男人,他懂得这个女人值得他放下经营多年的事业。


年底,他们就要结婚了。


因为爱上一个人,他们冒着未知的风险、触碰现实、经历过最难克服的苦难之后,还渴望在一起。


对于他们来说,奔现不是网恋的结束,而是网恋的真正开始。




维持短暂的网恋或许只需要一次邂逅。想要将网恋走向现实,却会比现实里爱上一个人更加艰难。


但仍有人,跨越山海仍然能够在一起。




关注微信公众号“壹点灵”(ID:yidianling0),专注个人心理成长,离自由更近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