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何兒童孤獨症患病率居高不下?

三線那些事兒


你好,瀋陽六一兒童醫院兒科專家曲鳳媛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希望能幫助到你,謝謝。

自閉症兒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雖然有著純真的眼睛,容貌也和普通孩子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他們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會交流,不會溝通,沒有群體觀念,行為刻板重複,缺乏好奇心。

兒童自閉症的病因有哪些,專家為你介紹如下: 1、社會發展環境和信息汙染 信息汙染是有關專家認定的使目前孤獨症兒童日趨增多的罪魁禍首之一。人類被信息包圍、淹沒,造成一部分人在潛意識裡對信息的排斥和對人際交流的厭倦,從而“影射”到了後代身上。而社會競爭的加劇、生存壓力的加大,導致家庭沒有親情愛意,也是孤獨症的一大因素。 2、與生物體本身有關 歐美科學家經過5年的聯合研究,在第2、7、16和19對染色體上發現了導致兒童孤獨症的切面。這一發現為徹底解開孤獨症之謎,為預防和治療孤獨症帶來了新的希望。 在神經病理學方面,通過動物模型研究,一些研究者發現大腦邊緣系統可能與孤獨症有密切關係。 邊緣系統中主要是杏仁核和海馬迴與孤獨症有關,杏仁核呈杏仁形狀,是控制人類情感和攻擊行為的皮層下中樞。社會行為退縮、強迫行為、不瞭解危險處境、不能從記憶庫存中提取信息、不能調節自己以適應新事件或環境與海馬迴受損有關。 3、家庭氣氛緊張讓孩子備感冷落 據統計,目前,兒童患孤獨症的人數是以往的3.5倍左右。

溫馨提示:隨著診斷水平提高,自閉症的診斷年齡已大大提前,低至兩歲。診斷水平的提高讓更多的患者獲得明確診斷;兒童自閉症,早發現,早干預,希望孩子健康茁壯成長。


兒科主任曲鳳媛


兒童孤獨症的患病率為何高居不下?

兒童孤獨症,我們常稱為自閉症。自閉症的患病原因其實非常複雜,也是近幾十年來國內外不斷研究的一個領域。

而最近的研究結果表明自閉症有很強的遺傳傾向,也就是很大概率是遺傳的,但是一些環境因素也可以導致自閉症的患病風險增加。所以說自閉症是一個由於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導致的一個結果。

在遺傳因素方面,研究結果顯示有超過四百到一千的基因和自閉症有關,可見其複雜性。

另外環境因素的影響也有很多,比較常見的一個就是大齡生育,即女性超過35週歲、男性超過40週歲生育的孩子患自閉症的概率,要比適齡夫婦生育的孩子患病概率高出3倍之多。除了年齡問題,身體健康情況更是不容忽視的條件。比如備孕期間夫婦雙方的健康情況,有沒有太胖或太瘦,母親有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孕期有沒有被病毒感染、服用某些藥物等等,也會導致孩子患病幾率升高。

孕期所處的環境也很關鍵,比如孕婦有沒有長時間處在空氣汙染較重的地方,或者長期接觸重金屬,比如鉛汞等,以及其他化學汙染,像有機農藥等。另外還有一些不太可控的因素,比如胎兒在宮內缺氧,或者孩子出生時出現缺氧甚至是腦出血等情況,都會增加孩子患孤獨症的風險。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孩子的腦部結構發育異常,或者是神經系統發育異常,造成任何一種結果都是很難治癒的。

也正是由於這麼多原因存在,也就導致了孤獨症的患病率一直高居不下。


兒科醫生陳青


最新報告:

兒童自閉症患病率相較前兩年提高15%

每59個兒童中就有1個!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發佈2018年關於自閉症譜系障礙(ASD)患病率的最新統計數據為1:59;患病率比2016年發佈的數據1:68上升了15%。

美國權威自閉症網站——《自閉症之聲》(AUTISM SPEAKS)呼籲各國領導人為急需的研究和支持服務提供充足的資金。

《中國孤獨症家庭需求藍皮書》2014年的數據,52.4%的家庭有一人放棄工作專門照料孩子;低收入的孤獨症家庭(月收入低於3000元)佔47%的比例;55.8%的家長認為康復教育費用難以承擔;孩子的康復治療費用普遍高於家庭收入,經濟壓力捉襟見肘。

不喜歡說太多話。任何改變都會讓他不安。對光線和聲音格外敏感。不喜歡直視別人的眼睛。……

這是自閉症兒童的幾個典型表現。自閉症在2歲時就能被確診,早期診斷是至關重要的,早期干預提供了支持健康發展的最佳機會,並能在孩子們的整個生命週期內帶來益處。

1、社會對自閉症的重視和認知普及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對自閉症有了更清晰正確的認知,更加敏感,能通過自身的認知進行基礎判斷並及早及時地就醫,而不是把孩子歸為智力障礙、內向、抑鬱等,這也大大增加了自閉症兒童被發現和確診的概率。

2、診斷水平與技術的提高

醫護人員的專業性提高,使得更多的自閉症患者能被正確的診斷與治療。

在八九十年代,醫學上對自閉症的診斷有一個所謂的很嚴格的標準,慢慢的隨著醫療對自閉症的研究和了解的深入,自閉症從過去的一種單一的疾病變成了一個譜系障礙。


桃小亦


孤獨症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

2007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2008年起,每年的4月2日被定為“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在這之後人們對於孤獨症認識的人就越來越多了。

目前孤獨症的病因不明,也沒有針對核心症狀的藥物可用,這種病是一組起源於兒童發育早期,通常伴隨終生的先天性大腦發育障礙性疾病。

病因找不到,所以提出的問題為何患病率居高不下就難以說清楚。

只能大概說一下:

一方面與遺傳、圍產期因素、免疫系統異常、神經內分泌和神經遞質等因素有關;

另一方面是,隨著對自閉症相關分類的完善、評估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自閉症相關知識的進一步普及,對於自閉症的診斷越發精準,這樣就使許多原本不能夠明確診斷為自閉症的兒童得到了明確的診斷,也間接提升了自閉症的診斷幾率。

在“自閉症之聲”網站上有幾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 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自閉兒童,就像森林裡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一樣。

如果你認識一個自閉兒童,你只是認識了這一個自閉兒童,而不是因此就看清了這種疾病,從而可以推測其他自閉兒童的症狀和表現。

這些孩子雖然有缺陷,但他們中的一些人有很高的天分,在某一方面,新聞上也播了很多這方面的新聞。

面對自閉症患者,我們可以做的是:

一、試著多些瞭解,減少誤解;

二、體諒自閉症家庭的困難

三、不要歧視、嫌棄他們

四、避免因為誤解而責怪他們

五、尊重他們、關愛他們、認可他們


小太陽兒童健康


兒童孤獨症患病率高,應該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父母陪伴時間少,現代社會社會房貸車貸壓力增大,孩子教育支出大幅增加,大部分家庭父母都需要上班,在家照顧孩子時間有限,陪伴孩子時間較少,容易增加兒童孤獨症的患病;另一方面,兒童心理壓力大,目前競爭壓力低齡化趨勢明顯,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各種補課班,興趣班,加重了兒童的心理負擔,兒童抗壓能力和舒壓能力有限,容易患上孤獨症。


枕邊書屋


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接受了精英教育,童年就開始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少了本來該有的天真和無憂無慮自由自在,有了更多的比較和目標,逼迫著早熟。

而家長也重在物質生活的追求,少了精神世界的陪伴。孩子只剩和自己玩能不孤獨嗎?


瞎說說


現在生活壓力大,大人都忙著工作,和小孩缺乏溝通。很多大人照顧不到小孩內心,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了。



幸福簡筆畫


原因很多,我想大概是以下幾點:1.城市化。城市化的推進讓越來越多的人住進了樓房,人們的活動空間明顯要比農村要小。比如,農村居住戶的基本都是沾親帶故的,的孩子出了門就是田野或山林,一出門就能玩到一起。但是城市裡的住戶基本都是互不相識,出去娛樂也是去公園這類公共場所,互相之間基本都不認識,出去玩也是自己做玩自己的;2.雙職工家庭和獨生子女。雙職工家庭越來越多,獨生子女也越來越多,孩子缺少陪伴;3.家庭教育觀念變化。80、90後父母基本是受過高等教育,家庭教育觀念較以往大不相同,以前的孩子基本都是放養,課餘也很少安排其他學習項目,孩子和哪些人在一起家庭干預的少,現在大人都是精英化培養模式,課餘時間都被安排各種學習班,與人交流的時間也少了。


有法有天


都是現實現狀造的孽!現在的孩子跟以前的孩子比、看,相當匱乏缺失太多優良品質!以及人文精神力量支柱的給予!看似孩子,但其實早已經沒有了孩子本該有的孩子氣息!童真童趣!樂趣天真!無邪活波可愛!快活!地球人都知道感受到了這一大變化!過早讓孩子“接受多學科培養教育”多課程訓練!而老師的教育影響說教也全是灌輸的全都是分數第一,只教不育!教條式過程!其實在錢上做起了文章…!而家人的物質物慾灌輸的溺愛遠遠超出了範疇!偏離傾斜扭曲了對孩子的正確引導!導致造成孩子完全失去了孩子應有的樂趣輕鬆愉悅的可愛笑臉!說實話全都是身不由己心不由人!而孩子就成了早熟任性煩躁鬱悶怪異自我的犧牲品!後果極其嚴重!


星光璀燦


孩子在身體發育和心理發育的關鍵期沒有獲得很好的支持環境。父母關注的缺失和對孩子心理干預的過多,甚至對孩子自我意識的侵犯都是後期造成孩子智力發育和情商發育的元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