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恨的一个姓,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你知道是哪个姓吗?为什么会这样?

秉烛读春秋


说起朱元璋,很多人对他就只有两个印象,第一就是草根皇帝,第二就是猜忌多疑。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两个关键词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其实是大错特错。

历史上的皇帝大多都生性多疑,因为害怕自己手上的权力被别人夺走,但是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可谓是将这种想法发展到极致,登基后就开始诛杀开国元勋。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这么迫不及待呢?

主要原因是朱元璋是一个草根皇帝,他童年丧父丧母,被迫背井离乡,当过和尚,乞讨过生活,诸多的坎坷经历过,所以当了皇帝后,为了稳定自己手上的权利,就不得不去诛杀对自己有威胁的大臣,其中被称为明朝两大政治要案就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当时这两个案件可谓是轰动全国,主要就是朱元璋为了诛杀开国功臣,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

胡惟庸案是因为胡惟庸当宰相后,不断扶持党羽、擅权枉法、勾结谋反,越来越触碰到朱元璋的底线,洪武十三年,涂节告发胡惟庸谋反,朱元璋便顺水推舟,将胡惟庸的党羽一网打尽,其中牵涉的人员也是越查越多,对当时的朝廷来说造成不少的恐慌,并且这个案件持续了很多年也没有了结,后来朱元璋废黜宰相,中国再无宰相一职。

而蓝玉案纯粹是因为蓝玉功高盖主,恣意妄为、拥兵自重,威胁了朱元璋的统治,而且太子朱标去世了,朱元璋想要扶持朱允炆登基,但是朱允炆根本不是蓝玉的对手,所以朱元璋借口蓝玉造反,为朱允炆能够稳坐皇位提前谋划,诛杀了蓝玉,并族诛蓝玉三族,相关涉案人员达到了1.5万人。朱元璋借蓝玉案铲除了对皇权构成威胁的大臣,并将军权牢牢地把持在了自己的手上。

如果说这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是朱元璋为自己和大明江山考虑,那么他因为一个姓就让这个家族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还真不是为了自己考虑,是为了百姓而考虑。

这个姓氏就是蒲,一说到蒲,大家想到的就是蒲松龄,其实还真不是他,而是南宋时期的一个商人蒲寿庚。

他的祖先呢,早先在广州做船舶生意的,是当地一个有名望、有势力的家族。等到他这一辈的时候,因为他既担任泉州舶司,又成为了泉州最大的香料商,扩大自己的海上贸易,所谓官商勾结,一本万利,而蒲寿庚自己身兼两职,更是多有裨益,成为了泉州的大富豪。

当时宋朝末年,因为元朝的攻击太强势,宋朝皇帝就逃到了泉州,找到了蒲寿庚,希望他能够伸出援手帮助南宋,但是蒲寿庚却觉得南宋已经没有什么挽救的余地了,所以拒绝了宋朝皇帝的请求,最终宋朝不敌元朝,最终亡国了。

等到元朝掌握政权后,蒲寿庚为了表示衷心,将当时留在泉州的宋朝宗室屠杀了,以此换回了元朝的信任。之后,蒲寿庚的官路财路都有了显著的改善,继续在泉州扩大自己的海上贸易,延续祖辈的财富积累和权势。

等到大明朝颠覆了元朝的统治,蒲寿庚的后人们又想故技重施,支持大明政权,抛弃元朝政权。但是朱元璋可不吃这套,他虽然和蒲氏家族没有恩怨,但是也是对蒲氏家族的事情有所耳闻,他本来就是一个豪情仗义的人,自然是看不惯这种卖国贼家族,所以对他们也不是很重视,只是还没有想要赶尽杀绝的地步,后来发生了两件事情,让朱元璋改变了想法。

其一就是当是明朝建立后,倭寇一直在海上侵犯。而蒲氏家族的生意已经做到了海外,当时就有一个大臣建议让蒲氏家族的人协助打击倭寇,因为不管是船只、操作,还是蒲氏家族的势力,都是一个对抗倭寇的优势。只是蒲寿庚的后人不愿意协助,这让本来本来就不看好蒲氏家族的朱元璋大怒,下旨杀光福建地区的所有蒲姓。而其他地区的蒲姓也不能免遭厄运,只是情节会轻一点,那就是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

其二,蒲氏家族仗着祖辈的成绩和海上贸易的发展,从南宋到明朝,一直延续着成为了地方一霸,不只是圈地敛财,还欺压百姓,简直就是割据一方,这对朱元璋而言,简直是在天子脚下动土,猖狂的很厉害。那蒲氏家族你们还承认我这个皇帝吗?那我还要你们干什么,索性杀掉福建地区的蒲氏家族。

所以综合这两件事情,朱元璋最后采取措施落到实处了。

碰到朱元璋是蒲氏家族最大的不幸,因为这个皇帝眼里进不得沙子,只要你有一点逾越本分的地方,你的下场将是非死即伤。

但是不得不说,蒲氏家族的结局,其实就是自己作的,不懂得收敛,还不懂得老实本分做人,真是死有余辜。

而朱元璋也因为这件事情,在百姓的心中声望得到了提高,因为百姓们早就看不惯蒲氏家族的所作所为了。朱元璋也是得到了民心,毕竟这次不是为稳固自己的势力,而是真正的为了老百姓。


史论纵横


朱元璋一生杀了许多的功臣,打下江山之后,为了保住自己老朱家的统治,把那群兄弟几乎都杀光了。在后世中留下了一个凶残无情的帝王形象。


然而在老朱功成名就后的杀伐史上,曾经将一个人的尸体,挖出来鞭尸,还下令其子孙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可是这样的做法不仅没被唾骂,而且还遭到了后世人的称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且且听策神慢慢跟大家道来。

什么人这么招朱元璋恨呢?

此人便是南宋末年著名的香料大家--蒲寿庚,而题目当中所说的姓氏便是蒲姓。蒲寿庚当时几乎是泉州的土皇帝,垄断了整个泉州的香料生意。“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


公元1276年,蒙元大军攻破都城临安。当时只有5岁的南宋小皇帝宋恭宗被俘。南宋朝廷残余党派,在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的带领之下与宋瑞宗和宋末帝一起南逃至泉州。打算立都泉州,保住南宋最后一丝血脉。

然而正当张世杰等人到达泉州城外时,作为泉州当时实际的统治者,蒲寿庚却拒绝让他们进城。

张世杰大怒,于是抢走了停留在泉州附近的蒲家船海船,下令要没收蒲寿庚的财产,这一下彻底把蒲寿庚给激怒了,这一怒,杀光了在泉州近3000多南宋宗室人员。



其后,蒲寿庚投降元朝,受到了忽必烈的赏识。并封其为忠勇大将军,配合元朝部队扫清南宋残羽。在广东江门崖门一带,蒲寿庚又配合元朝部队,将南宋残军全军覆没。

逼迫陆秀夫背着幼帝跳海身亡,南宋近有10万的忠臣都跳海殉国,这就是著名的崖山海战,后世也有说法:“崖山之后再无中华。”

南宋末年有那么多投降元朝的人,为什么蒲蒲寿庚那么招朱元璋恨呢?

首先,蒲寿庚投降蒙古族,残害汉族,一定意义上就是汉奸,朱元璋平生最痛恨这样的人。而且蒲寿庚手段残忍,曾杀害了将近3000多全在泉州的南宋宗室。

其次蒲寿庚在元朝时期一直是泉州的土皇帝,是一个高度自治的团体,而且其资源极其丰富,具有非常大的海外影响力,交通方便。这在朱元璋的眼中,无不成为了一种威胁,朱元璋意图消灭所有的各地方自治团体,蒲寿根家族就首当其冲了。


最后,蒲氏家族其实是外族迁入中国,在当时很容易被汉族人定为残暴,狼子野心的种族人群。因此,而受到了朱元璋为首的汉族人的唾骂。

现在的泉州还有蒲氏人?

明初由于朱元璋钦定,泉州的蒲氏后代永远不能做官,女的只能做妓女,蒲氏家族日益衰落,其子孙后代为了保住性命不得不改名,改姓氏为黄,还将黄姓故意写为苗字,因当时苗与蒲同音。

逃往全国各地,所以现在在全国各地当中,有一部分的黄姓与苗姓都是泉州蒲氏的后人。而在泉州蒲氏的族谱当中,对第七世的蒲寿庚的记叙处于空白状态。现在蒲氏子孙,主要分布在台湾和东南亚地区。至于泉州本地的蒲氏人,历史早已过去,他们也早已融入正常群体当中。


策神历史


其实这个姓氏就是“蒲”,我们熟知的《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就是此姓的后代,而朱元璋之所以对此姓恨之入骨,原因还得追溯到南宋时期,在南宋时期,有一位名叫蒲寿庚的商人,他在当地经营香料,是一个富甲一方的人,不过后来,宋朝被击败,南宋的皇帝逃到泉州,而蒲寿庚有权有势,所以皇帝就打算去投靠他,谁知蒲寿庚一看南宋大势已去,说什么也不愿帮助他。

他不帮也就不帮吧,南宋皇帝另寻他人,可是这个蒲寿庚为了向元朝表忠心,肆意屠杀当地的赵氏宗亲,这也使得他历经宋元两朝依然屹立不倒,当地人虽然对他的行为极为不满,可是碍于元朝的威势,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后来元朝败落,明朝建立,此地讨伐他后代的声音不绝于耳,朱元璋知道后,为了平息民愤,也为了平息自己内心的愤怒,特意下旨:男世世奴,女代代娼,也正是因为此举,蒲姓后代纷纷改姓,一时间明朝竟再无蒲姓后人,直到数十年后此法被遗忘,他们的后代才敢改回本姓。


诸葛有财


这不是 野史的杜撰,这个姓是“蒲”,朱元璋之所以与蒲家有不共戴天之仇,缘于蒲氏家族失去了做人的最起码良知与原则;朱元璋坐北朝南后,社会渐趋稳定,在他的主持下,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富民政策,以让百姓得到休养生息。


这时候蒲氏家族,却开始频频向政府各级官员行贿,天长日久,引起了老朱的警觉,因为纵有金山银海,也不可能买通大明的所有官员;而蒲家持续行贿,必有巨大财源,背后肯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于是老朱下令彻查蒲氏家族,搞清楚钱财来源及屡屡行贿的目的。

政府一应官员一阵忙碌后,有了眉目,这蒲家可不一般,远在宋朝就是财大气粗的主,通过大量的钱财,买到了地位显赫的官位,但,蒲家绝非善类,在享受大宋高官厚禄带来福利的同时,却与元帝国暗通款曲,,把南宋的很多机密情报都通告给了元帝国政府相关部门。


当蒙古铁蹄贱踏中原,元帝国成为了华夏地区的主宰之后,蒲家人并没受战乱影响而颠沛流离,却依然持续着颐指气使、养尊处优的生活,经济霸主的地位没被丝毫动摇。

这出卖国家、卖主求荣之家族,在元朝衰败、走向没落之时,还幻想着自己家族的精英能上位,一统中原山河;但老朱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己愿,灭了北元后,自己位登九五至尊,蒲家人善于见风使舵,懂得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是无法与老朱抗衡的,所以,辩风识向、罔顾廉耻的蒲家人只能向明帝国投降。

朱元璋最忌恨吃里扒外的人,当初朱文正(老朱的侄子)仅有要叛逃张士诚的意向,就被老朱用皮鞭抽了个遍体鳞伤、死去活来,还幽禁了他,并吩咐终身不得释放;朱元璋出身贫寒,一生嫉恶如仇,虽然蒲氏家族的发迹人——蒲寿庚已死百年,但始作俑者是他!于是朱元璋一怒之下,令掘墓鞭尸,又下旨:凡蒲氏家族中人:男丁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


希望星晨58298869


朱元璋刚刚统一天下,登上帝位没多久,就颁布了一条十分残忍,天下民众却又拍手叫好的命令:

泉州“蒲”姓家族男丁世世为奴,女眷代代为娼,基本上为这个家族打上了永世不得翻身的烙印!

为什么朱元璋对“蒲”姓这么痛恨呢?让我们进行一个详细了解!

泉州蒲姓的“光荣”事迹

蒙受皇恩,家族兴盛

蒲姓家族如此结局全缘于蒲寿庚这个当家人,蒲家先祖是越南籍阿拉伯人,在广州、泉州地区世代经商。到蒲寿庚父亲这一代开始在南宋朝廷任职,而蒲寿庚确实是家里最有出息的,精通外国语言、擅长对外贸易。

南宋朝廷看上了蒲寿庚的优势,任命他为泉州市舶司提举。蒲寿庚利用朝廷信任和商业便利,官商合一,逐渐成为财力、实力首屈一指的人物,南宋朝廷对他也甚是倚重,任命他为福建、广招抚使,总管海上所有的对外事务!


临危变节,重利忘义

南宋抵抗元朝侵略,战事不利,张世杰带领幼主撤退至泉州地区。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想利用泉州继续与元朝周旋,蒲寿庚拒绝接受他们入城,害怕战事牵连到自己在泉州的日进斗金。拒绝接受也就罢了,他也未向南宋君臣提供任何援助……

张世杰等人看透了蒲寿庚“白眼狼”的本质,临走之时一气之下直接抢了他的商船,抄了他的家产,用来补充军用。蒲寿庚看到家产受损,这比要他的命还难受,一不做二不休,把泉州的宋氏宗亲、留守士兵、士子学者一共3000余人杀了个精光,此举全是彻底垫实了他们蒲家在天下人心中的位置。


叛宋投元,狼性难改

灭旧主宋室宗族这事都干了,蒲寿庚自然也不在乎投降、变节这样的“小事”了。很快他就带领家族投降了元朝,忽必烈认为留他在泉州这片有用,一是继续搞好对外贸易,二是对南宋残余赶尽杀绝。所以就对蒲寿庚继续重用。

几十年后,蒲氏后代觉得做生意赚的钱一部分交给元朝朝廷十分心疼,就瞅着天下将乱的机会,想割立泉州,独吞利益。

元朝派兵攻破泉州,对泉州的蒲氏家族、异域人和伊斯兰教徒进行了大肆杀戮!


综合看来,在当时的天下人眼里“蒲”姓家族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确实和养不熟的“白眼狼”没什么区别!

朱元璋的民族情怀

元朝统治下视汉族等普通百姓性命为草芥,劳役、赋税严重,百姓们天天在生死线上徘徊。

朱元璋能够一步步统一登基其实也是拜元朝的残暴统治所赐。朱元璋十几岁时父母就死于瘟疫,与家人被迫分散,颠沛流离。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使朱元璋心中对元朝统治者的仇恨越埋越深,对曾经“卖主求荣”的“蒲”姓家族自然更是恨到了骨髓深处。



朱元璋在义军之中摸爬滚打成为领头人,又经过千辛万苦摆平了陈友谅、张士诚,终于统一江南地区。然后就迫不及待的去实现自己的毕生梦想了,他打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中原一统。

天下一统之后,朱元璋自然会清算那些元朝的“狗腿子”、“鹰爪子”,作为典型代表的泉州“蒲”姓,自然是重点照顾对象。

先是把故去多年的蒲寿庚尸骨挖出来鞭挞、暴晒,又是下令蒲姓男子世世为奴,女子代代为娼。蒲姓族人四处潜逃,大多改姓埋名,偷偷生存!


朱元璋一介布衣,征战沙场,杀伐果决,养成了嗜杀成性、冷血多疑的性格,其晚年的所作所为更是被评价为残暴、无情。然而针对“蒲”姓的所做所为,却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可,这说明不仅朱元璋对“蒲”姓恨意滔滔,天天人对“蒲”姓也是不耻和怨恨!

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是也!


历史悄悄话


这个姓氏是“蒲”姓,但这个姓氏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华夏姓氏,这个姓氏的祖先是阿拉伯人,曾经多代在东南亚越南等地经商,在宋代来到泉州定居,“蒲”姓是根据他们家族阿拉伯姓氏的汉语音译。朱元璋之所以在明朝对蒲姓家族人员大加打压,主要是对南宋末年蒲氏家族出了一个权倾泉州的人物蒲寿庚密切相关,更准确地讲,朱元璋是对在南宋末年,蒙古大军南下兵临泉州城下时,蒲寿庚对寄居在泉州城内的南宋宗室成员大开杀戒,共杀死宋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约3000人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认为蒲寿庚身为南宋朝廷属官,不但不忠于南宋,反而大肆杀戮南宋军民,并向南下的元朝军队投诚。此乃不忠不义之举,自然遭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蔑视和唾弃,为惩戒蒲寿庚的恶行,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近百年,但是,朱元璋仍然决定严厉惩罚蒲氏家族。

宋宁宗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蒲氏家族从广州迁往泉州定居。蒲寿庚的父亲蒲开宗,还曾担任过安溪县主簿,并曾因贸易有功,被南宋朝廷授予"承节郎"的官衔。到了蒲寿庚这一代,凭借阿拉伯人的先天优势,垄断泉州香料海外贸易近30年,"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并得到了南宋朝廷的扶持,成为泉州实际上的统治者。

公元1276年,元军南下攻陷临安,宋恭帝出降。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奉恭帝兄赵昰为帝,南下进入福建,打算以福建作为根据地对抗元军。不久之后,元军继续南下福建,流亡小朝廷不得不从临在福州向南转移至泉州,打算以泉州作为新的根据地。但是,对形势有清醒认识的蒲寿庚,对保全自家身家性命有想法,特别是蒲氏是色目人出身,又掌握海外贸易重要渠道,一直是蒙元政权需要拉拢的人士,蒲寿庚已有投降元朝的想法。因此,蒲寿庚以只承认宋恭帝和谢太后为由,拒绝陆秀夫等人进驻泉州的要求,只允许他们就在泉州城外。陆秀夫等人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继续向广东一带转移,临走之前,请蒲寿庚补给被拒绝。于是,陆秀夫等人直接"掠其舟并没其赀",直接抄没他的家产以充军资。抢走停泊在法石一带的蒲氏海舶400多艘。"掠蒲氏海船二千艘,没其货物"。这就大大激怒了蒲寿庚,他为了报复小朝廷的做法,下令对泉州城内的宋宗室及相关人员大开杀戒,罹难者达三千余人。随后,蒲寿庚率众开城向蒙古大军投降,并得到元朝的重用,继续掌管福建对外的海外贸易。


沧海拾遗录


朱元璋最痛恨的姓,是蒲姓,最恨的人是蒲寿庚。

蒲寿庚是宋末元初之人。朱元璋坐皇帝时,他已死了一百余年。但朱元璋还是叫人把他的尸骨从坟里扒出来,鞭尸三百,蒲氏后人被定为余蘖,全部充军禁锢,“世世无登仕籍"。蒲姓后人纷纷改为他姓。

那么,蒲寿庚究竟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呢?

蒲寿庚祖先是中东阿拉伯人,做东西方留易,主要经营大宗香料,先在越南,后移居中国广东。宋朝晚期,福建泉州崛起,成为南宋经济中心,蒲寿庚父亲移居泉州。至蒲寿庚,生意越做越大,富甲一方,不仅拥有大量船舶,而且拥有私人军队。曾任南宋泉州船舶司提举一职。"擅船舶利者三十年"。垄断泉州香料海外贸易达三十年。"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因曾助剿匪,他还被任命为福建安抚使和沿海都制置使。总之,宋朝庭对蒲寿庚一直是十分厚待的。

1276年2月,元军南下临安,宋恭帝投降。南宋遗臣奉恭帝兄赵昰来到福建,另立朝庭,是为宋端宗。元军由浙入闽,宋恭帝君臣坐船至泉州,希望得到蒲寿庚的援助,把首都立在泉州。但蒲寿庚却关紧城门,不让宋室君臣进城。宋少保张士杰大怒,没收了蒲家在海边的船舶。

蒲寿庚因此投降元军,并丧心病狂地将泉州城内的宋室外宗三千余人,全部屠杀,还屠杀泉州百姓,汉人达万人。几户反对蒲寿庚的家族惨遭灭族。连清源少林寺和尚,也被杀了千余人,只有少数逃得性命。

泉州血流成河。蒲寿庚的杀戮甚至超过了元军的杀戮!

蒲寿庚还以船舶支援元军,协助元军进攻在广东的南宋的残余政权。直至厓山之战,南宋军民全部殉国。

蒲寿庚家族在元朝一直享有富贵达百年。元末因叛乱,几被灭门。

汉人对蒲寿庚恨之入骨。也正因此,才有了朱元璋“掘坟鞭尸",将其后人永定为"贱籍"的事。

对这件事,我以为,蒲寿庚忘恩负义,背叛宋朝,屠杀无辜,罪该万死。掘坟鞭尸,以昭其罪,以平民愤,亦属正确。但其子孙无辜,其他后人更无辜。朱元璋让其后代"世世为奴,代代为娼",好象有点"矫枉过正"了。

欢迎点评。:


夕阳晚霞


朱元璋招谁惹谁了?今天吃个西瓜杀了瓜农,明天喝碗汤杀了一位宫女。难道华夏民族都忘记了老朱驱除外族的功劳?

题主的问题是张冠李戴,而最后帽子跑到了“朱麻子”的头上。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先介绍一下主角蒲寿庚这个人。

蒲寿庚是中亚人,阿拉伯名字叫Abu,祖上是中亚的商人,后来定居中国。因Abu发音与蒲相似,为了入乡随俗,所以取名蒲寿庚。

蒲寿庚不是中国人,他跟中国的蒲姓关系不大,这点需要记住,和后面的故事发展关系很大。

蒲寿庚经过几代的发展,在贸易上赚取了巨额财富,逐渐成为了泉州的豪门。

南宋末年,因协助官府击退倭寇,蒲寿庚被授予福建安抚使兼沿海都置制使的官职,从而掌管了福建的海防。

南宋小朝廷南逃时,宋端宗就希望借助蒲寿庚的势力继续抗元,这个想法确实很好,蒲家海上力量强大,而且还有家奴数千,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而此时元军也想拉拢蒲家,蒲寿庚犹豫不决,但还是先拒绝了庇护小朝廷的要求。南宋将领张世杰一怒之下,直接抢了蒲家的舰船,并抄了蒲寿庚的家产。

张世杰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没有船,没有钱,那就只要等待元军屠杀了。

蒲寿庚本来就跟元朝有勾搭,如今张世杰这么一闹,他就直接降元,并屠杀了2000多宋室子弟和官兵。

蒲寿庚降元并立此大功,就颇受忽必烈的重用,一路高升至福建行省中书左丞。

至于几十年后蒲寿庚被掘墓鞭尸,蒲氏家族几乎惨遭灭门之祸,完全是蒲家与元朝庭争利益闹翻了结果。

侥幸逃脱的蒲姓后人,为躲避元朝追杀,就改姓黄或苗,从此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

这就是整件事情的过程,和朱元璋完全不搭边,而且朱元璋不屑也没必要恨姓蒲的。

首先蒲寿庚本来就不是中国人,他拒绝帮助宋室不存在“汉奸”或民族大义问题,至于他屠杀宋室子弟,这只能看做两股势力之间的斗争。

其次,蒲寿庚跟中国姓蒲的没有关系,朱元璋怎么可能为了一个阿拉伯人改姓蒲而恨自己的子民呢?这完全毫无道理。

朱元璋总的来说还是个好皇帝,为中华民族做出过不朽的贡献,满清黑他也就算了,我们后世还盲目跟从,岂不是是非不分、泾渭不明?


花木童说史


蒲姓并不只是朱元璋最痛狠的,而是全天下汉人最痛狠的,当年元灭南宋的时候,赵宋皇室撤退到哪里的,蒲寿庚不但不救援还禁止入城,并大肆杀戮汉人和皇室宗亲,南宋不是因为对老百姓不好被老百姓推翻的,他是被敌国灭国的,蒲寿庚本身就是南宋的官员,不是所谓有钱有势的普通人,他世受赵宋皇室的恩典和栽培,在国家危难之时却卖主求荣,背叛国家,致使宋军遭受重大损失,造成了南宋的灭亡,是汉人深受异族欺凌,造成了崖山之后无中国的中国悲剧,这才是朱元璋要灭蒲氏一族的原因,你要是个小老百姓,投降也就投降了,也没见朱元璋用灭族追究的


雨56104246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诛杀了许多功臣,这让后人广为诟病,也是朱元璋一生抹之不去的污点。


然而,朱元璋还做了一件更为惊世骇俗的事情,人都死了几十年了,还被他拖出来鞭尸,还罚其后代男人世世代代为奴,女人世世代代为娼。但这件事,却被后人交口称赞,拍手叫好,直夸老朱同志做的好,干的漂亮!

这是咋回事呢?

被鞭尸的这位叫作蒲寿庚。严格来说,蒲寿庚不能算作中国人,因为他高鼻梁,蓝眼睛,卷头发,他是阿拉伯人的后裔,而且他信奉穆斯林。

因为是个“外国人”,所以蒲寿庚对中国的认同感并不强。“仁义礼智信”这些儒家传统思想,对于蒲寿庚来说,那纯粹就是“鬼话”。


蒲寿庚信奉的只有利益,没有永远的国家,只有永远的利益。

蒲寿庚既是官员,又是商人。泉州“舶司提举”官职虽不大,但却给他的生意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舶司提举就相当于地方海关,负责管理来往船只以及征收商税等等。

很快,蒲寿庚就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成为泉州乃至广州数一数二的大富豪,光手底下的船只就有上千艘。


1276年,蒙元攻破杭州城,俘虏了小皇帝宋恭帝。南宋少保张世杰率着十万残军,以及新任娃娃皇帝端宗,准备以泉州为根据地,继续与蒙元做斗争。

谁知道,张世杰一行到了泉州城下的时候,只见城门紧闭,张世杰派人与蒲寿庚交涉,但蒲寿庚以只承认恭帝为借口,死活不愿打开城门。

张世杰向他借用军备物资,蒲寿庚也是不许。张世杰气急败坏,带着军士抢走了蒲寿庚的四百多艘商船以及货物,然后一路南逃。

蒲寿庚眼见财产被劫走,气的七窍生烟,为了报复南宋,他把居住泉州本地的赵宋宗室屠杀殆尽,据说杀了三千多人,直杀的血流成河,尸横遍地。



至此,蒲寿庚已经沦为了蒙元的刽子手,这个穆斯林虽然在中国长大,但他对中国皇权没有一丁点的敬畏,对于他来说,个人利益远远大于国家利益。

后来在崖山,蒙元和南宋进行了最后一次大决战,南宋全军覆没,南宋忠臣陆秀夫背着幼主跳海自杀,许多忠臣和百姓也纷纷跳崖自杀,有人认为“崖山之后再无中华。”

令人气愤的是,蒙元所用的战船,绝大多数都是蒲寿庚无偿捐助的。


几十年后,元朝被朱元璋所灭。朱元璋早就听闻了蒲寿庚卖主求荣的可耻行径,于是掘开了蒲寿庚的坟墓,鞭尸三百并暴尸荒野。如此,朱元璋还不解气,下令蒲氏家族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世世为娼。

蒲氏家族为了躲避灾祸,纷纷背井离乡,隐姓埋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