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總是想得到別人的認可,卻很痛苦?

汪宗凱


得到別人認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現在比較流行的馬斯洛人類需求金字塔理論,把人的需求分成五個層次:

一是生理需求。即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求,

二是安全需求。

三是社交需求。人是群居動物,有社會屬性,需要與人交往。

四是尊重需求。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肯定,才會有自信心,才有創造力和上進心。

五是自我實現需求。實現自己理想,實現自身價值的需要。

這五個層次,就像金字塔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越往上越難走,很多人只停留在1-3層就爬不上去了。

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已屬於第四層次的了,人在這個世界上,首先應該得到父母的認可,兄弟姐妹的認可,朋友的認可,這些東西並不太難,只要你做人做事靠譜一點,就可以。要得到社會的認可就相對難一些。比如在單位上,江湖中,除非你在一一領域有兩刷子,有點過人之處才能脫穎而出,別人才會認可你,尊重你。所以,每個人在社會上混,還得有點真才實學,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江湖中才能站穩腳跟,有一點點光芒。


飛飛貓說話


因為很在意別人的看法,總是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其實這樣的人比較有強迫症,就是強迫自己做什麼一定要做到。在這樣的人內心會覺得,得到別人的認可,自己就已經達到目標了。希望通過別人的認同,讓自己更快樂。

以前我總是小心翼翼的對待所有人,希望給所有人一個好印象,然而我感覺我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圈子,好像被每一個圈子都排斥在外。越是這樣我越覺得做人做事要慎重,生怕給別人留下壞印象。

這樣的生活真的挺累,需要想的事情太多,而越是這樣越沒有人拿你當回事。

後來因為生活雜事太多,我這種態度在不自覺中被改變,我只是在做自己。高興的時候就和他們一起快樂,不高興的時候我誰也不理。我以為我會被這個世界拋棄,但這種狀態反而讓我有了自己的圈子,身邊多了幾個真正的朋友。

想得到別人的認同沒錯,但這個過程不應該是失去自己,做真正的自己,交真正的朋友,只有他們的認同,才能讓你更快樂。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溝通心理學


“眾生諸行皆是苦”。你想把自已裝進

那鮮花簇簇,掌聲陣陣的喝彩聲中,

你的榮譽欲太強了!當沒被人認可,就

痛苦不堪,不可終日。

這都是你妄心亂動造成的。要想得到認

可,就要腳踏實地,切切實實做出成績

來給大家看看,要真正有所作為才行。

你慾望少一份,痛苦也隨減。

少欲知足吧,踏踏實實過日子才是硬道

理。


廣法居士


這個是由於你過去的成長過程建立起來的是“他尊”,而不是真正的自尊。是否有自我足夠的肯定,自我足夠的尊重,尊重自己的每一個決定等等,你可以練習覺知力,不要鑽牛角尖,接納自己的所有,努力活在當下。

在生活當中停下來,回到自己內心,關注自己的呼吸,這是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操練的。每天大概就是抽15分鐘的時間就夠了,坐在那裡陪伴著自己,觀察自己內在的對話,看看究竟裡面在說些什麼。

培養一種能力,看看自己平常有沒有在做下面這三件事,這三件事如果你做的越成功,你就會越失敗。那就是你要覺察到自己有沒有在試著討好外界,有沒有試著索取別人的表揚,或是攻擊別人來顯示自己比較優越。

這是羅輯思維羅振宇老師說的三件事情,他說這三件事情,我們做的越成功,你自己就會越失敗。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自我覺察的點,因為當我自己的覺察功夫增強了以後,我在日常生活中跟朋友聊天對話的時候,真的看出來好多人說話,要麼就是討好外界,順著別人說一些話,當然這沒有什麼不好,只要你是誠心誠意的,而且並沒有要求任何的表揚回報,這都是可以的。

另一點就是對於我們覺察到的東西要去接納,但是在接納之前,我們得先分辨出來這些是什麼,如果你在攻擊別人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有自我覺知的能力,停下來說:嗯,其實別人有別人的難處,如果我們處在他相同的情境之下,可能不一定會像他做得這麼好,也許會做得比他更惡劣,所以也沒有什麼好說別人的。如果是想要攻擊別人來墊高自己,也許是一個比較不明智的行為,因為明眼人一看就看出來了,會讓你看起來像一個小丑,而無法達到你想要的目的。

討好外界和索取表揚,當我們自己在這麼做的時候,我們立刻就能夠警覺到說,原來我又在做這三件做得越成功就會越失敗的事情,那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警惕,可以讓我們把能量收回來,不去做這三件事。

當然,這就是一個歸於自我中心的好方法,平常是需要靜坐,而在日常生活當中也要能夠操練迴歸自己。這樣的話,你的自我覺察功夫就會越來越高,結果就是你會發現,你越來越受到朋友們的歡迎,不會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不會再去索取別人的肯定來填補內心的缺乏,你做人、做事都會越來越順利和愉悅。





Momfree


自悲!強大的自悲!(話直別介意)

太需要讚美了。

可能會想哪怕點一個頭,一句認可,也會有一絲安慰和存在感。

其實要想到,百千萬億民眾如無數沙塵,又如無名小草,這是一種常態!

真正的認可是來自默默的堅持和自我的信心。外界的認可是人家發自內心的,強求不得,否則就是虛假面子。

其實被公眾和周圍認可不是一件好事!一時的存在感和虛榮的獲得是很痛苦的事。象一個枷鎖,始終活在別人的希望中,久而久之很容易丟失自己!

本人與你正相反,一直被讚美,上學,工作,家庭,處事……

就連穿衣服都得聽同事朋友指揮。一次沒穿西服,穿牛仔上班了,一進早會廳,這傢伙,大家象看賊一樣,會後幾個發小就展開批鬥,什麼不符合氣質了,什麼不帥了,什麼大家不自在了……哎!愁死了。

在居住區也是,叔叔阿姨常常當他們孩子面說“跟你哥學學,看人咋對父母的……”。

我根本不是我。這是我當年得瑟,要強,要面子,要認可的結果。想退也退不下來。有許多時侯也想罵兩句人,吵幾句嘴,可不敢,這樣板太累了!

終於讓大家大跌眼鏡,我飄了,可我出軌了。平常人也沒啥,可我不行啊。我是“名人”呀。

結果“她”自殺。我這眼現大了。我也自殺未遂。雖然我犯了錯,與法律無關,與別人無關,可我因此落入“凡間”。

除了懺悔那不該失去生命的,年輕的“她”,我的,被認可的,被追捧的人生也宣告結束!

我用血的代價恢復了自由。

朋友!別企盼被認可。

認不認可,天還是天,地還是地。

俗人挺好!


上官恨水


你渴望被尊重、渴望被認可。那什麼樣的人才渴望被尊重、渴望被認可呢?那不就是不認可自己、不尊重別人的人嗎。所以說你內心的渴求,其實反而證明了你就是一個匱乏的人。那你越是匱乏就自然越是渴求,越是渴求就自然越是匱乏,

放下自己渴望別人認可的想法,回到自己的平靜裡,接納自己,肯定自己,欣賞自己,你我皆凡人,誰都有缺點,如果都那麼完美,那有奼紫嫣紅,人生百態,讓你痛苦,不幸福是你的想法,你的渴望。覺察到放下,就會有別樣的人生,也不再那麼的痛苦,會有一種清風朗月的感覺。

       





愛鑄就無悔


想得到認可讚美,本質是慾望,對名利的慾望。

痛苦的根源就是慾望,

慾望越大,痛苦就越大。

老子說“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若長能遣其欲,又何來那麼多痛苦?



用戶ws雲淡風輕


其實每一個人都想要得到他人的認可,從而獲得價值感以及尊重。

但是如果你想要得到認可,達到了讓你痛苦的地步。這說明你想要通過控制他人來達到你想要的認可和尊重以及尊嚴。

你的這種痛苦不是現在的,而是你在童年時期因為沒有得到父母親的愛和認可,你內心憤怒,痛苦。但是在你小時候這種憤怒痛苦沒有得到很好的釋放。在成年之後就會被顯現出來。

你要明白你真正想要的是父母的認可,而不是你現在身邊人的認可。只是你把你期望從父母哪裡得到的認可,轉移到了他人身上。

你只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並把對他人的不合理期待收回來。收回到你父母這裡。

你才能走出痛苦,重塑自我。

如果你始終無法從父母哪裡得到你想要認可,你還可以自己做自己的父母。自我認可比什麼都重要。

以前發生過什麼你改變不了,至少以後能發生什麼,能改變什麼是你可以操控的。

放下抱怨痛苦,努力療愈自己才是一個成年人對自負責的最佳態度。


心理療養吧


對自我的不認可,無法發現自身的價值,就需要藉助外力來肯定自己,需要別人的肯定來支撐自己。

這種不斷藉助外力來支持自己行為是需要耗費大量的意志力的,當你的意志力都用於蒐集周圍的肯定的時候,你這個人就是在被動的活著了,被動總是不那麼情願的。,痛苦也就是早晚的事兒了。


胖虎妞001


這是由於自我價值感低導致的,也就是自卑,人是有價值感的需要的,也就是人人都希望自己是好的,優秀的,受人喜歡的,有能力的,有價值的,而不希望自己不好,這種價值感需要是從小就要被父母滿足的,即通過父母的接納、認可、肯定、讚美來使這種評價內化為個體的自我評價體系,這樣自我的價值感就逐漸建立起來了,如果從小自己是不被接納的,不被喜愛的,被忽略的、否定的,那麼這也會內化為個體的自我評價,當然這個是負面的自我評價,就會自卑,但是想得到肯定是人的本能需要,由於自己不能肯定自己,所以就開始不斷想從別人那裡得到肯定,我會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看法。

根本的解決之道是心理成長,重建自我價值感,把過去負面的評價清除,重新建構自我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