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食用菌行情怎麼樣?

掌上糧倉興業


2005年中國食用菌的總產量達1200萬噸,居世界第一,食用菌產業已成為中國種植業中的一項重要產業。全國最大食用菌生產基地是古田縣,該縣食用菌生產量大,出口量為全國之冠,是中國食用菌之都。尤其是銀耳(白木耳)產量佔全國的90%。中國雖然是食用菌產量最大的國家,但年人均消費量不足0.5公斤,美國年人均為1.5公斤,日本年人均為3公斤,全國年人均消費量與世界一些國家相比,差距較大。據海關提供的數據,2001年、2002年、2003年食用菌出口量分別為47.6萬噸、38萬噸、43萬噸,換匯分別為6億美元、4.6億美元、6.2億美元,出口量和總量相比才接近二十分之一,國外食用菌人均消費量每年正以百分之十三的速度遞增,有大的國外市場空間可供開拓。中國內地食用菌人均消費量還不到香港的十分之一,

因此國內市場潛力巨大。有調查表明;北京每年的食用菌產量為15萬噸,按固定人口1500萬人計算,每人每年只能吃到10公斤左右的食用菌,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受此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所以對國內市場更要加大宣傳力度及產業整合,擴大消費群體,提高消費總量,以拉動生產;對國際市場關鍵是提高產品各層面質量,以求增加國際市場佔有份額。中國大農業的發展是三色農業,即綠色農業,蘭色農業和白色農業.白色農業就是微生物農業,即食(藥)用菌產業.這個小生物,大農業有著廣闊的前景,它不僅能解決人們生活所需要的蛋白質,而且還能用於醫藥上,解決與人們生命相關的重大疾病問題.從整個發展趨勢看,將來的菌業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產業.從大農業的角度來看,將來要分為植物類,動物類和菌類.從食用菌價值上來看,食用菌將成為第三世界主要蛋白質的來源.如風尾菇和牛肉,豬肉含的各種成份基本相似.從銷售情況看,食用菌的銷售量大幅度增加,如日本近20年消費量增加了223倍.因此而言,食用菌前景廣闊,發展空間很大.加之地方各級政府重視,栽培原料豐富,技術容易掌握,未來的食用菌產業將成為一個獨立的產業,成為廣大農民朋友脫貧致富的好項目.

根據食用菌的發展情況,未來的食用菌將會出現以下幾種可能情況.

工廠化杏鮑菇栽培

1,由單一品種向多品種發展.為了保證菇農的穩定收入,菇農要適應市場要求,一種品種價格銷量不好,另外的品種可以補充.

2,從生產方式上由人工向機械化發展.因為人工的代價會越來越高,加之難以保證質量,所以必須向機械化發展.

3,小規模向大規模發展.小的規模難以適應市場需要,就是群眾經常所說的"生意要成樁\

贛南寶哥


2019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再次聚焦“三農”,這是21世紀以來第16個指導“三農”工作的文件。文件中指出,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三農”領域有不少必須完成的硬任務。

發展縣域特色作物 食用菌在列

文件第四部分“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內容中明確提出,加快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因地制宜發展多樣性特色農業,倡導“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積極發展果菜茶、食用菌、雜糧雜豆、薯類、中藥材、特色養殖、林特花卉苗木等產業。

食用菌作為我國農業特色產業,再一次被1號文件提及。

發展生態循環農業 綜合利用秸稈等農業廢棄物

文件提出,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進畜禽糞汙、秸稈、農膜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下大力氣治理白色汙染。擴大輪作休耕制度試點。

農業發展要注重合理利用資源、注重保護生態環境、注重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歷史新階段,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意義重大、勢在必行。我國是農業大國,各種作物秸稈資源來源廣泛、數量巨大,是一項寶貴的資源,利用是否合理直接關係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在食用菌行業,就有一個菌業新秀大球蓋菇,是一種“不吃腐木吃秸稈”的草腐菌,它是生物化解農作物下腳料的能手,抗雜菌能力強,能有效解決環境汙染問題,栽培後的廢料可直接還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能夠實現生態循環農業。

聚力精準施策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中央一號文件開門見山地強調:決勝決勝脫貧攻堅,提出了特色產業扶貧的解決途徑。

農業興,則天下安;農業衰,則社稷危。這是被人類歷史反覆證明的重要發展規律。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業的功能逐漸拓展,完成讓全國農民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的中心任務,以及滿足緩解生態壓力的迫切需要,都離不開農業這個壓艙石、穩定器。

食用菌作為“短、平、快”的特色產業,理所應當的成為了全國各地脫貧攻堅的首選農業品種。林下經濟作為脫貧攻堅的主題和特色,在助推綠色化轉型發展,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生態建設、推動綠色發展等方面顯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

大球蓋菇擁有成熟的林下栽培技術,林下的枯枝落葉非常適合大球蓋菇菌絲分解轉化利用,菌床表面採用林下肥沃的營養土作為覆土層,更加有利地提高栽培產量。而林下栽培大球蓋菇後廢棄的菌糠、菌渣是優質的有機肥,可改良土壤理化性能,提高土壤肥力,更好地促進林木生長。同時,林下栽培大球蓋菇顯著降低了苗木管理成本,其灌溉成本、施肥成本和病蟲害防治成本均降低了,樹勢增強,抗病蟲害能力提高,木材生長量增加。我國林下經濟發展資源豐富,潛力巨大,因此,發展食用菌林下經濟,有利於實現林菌生態建設的可持續性,達到生態、社會、經濟效益的和諧統一發展。

推動農產品深加工

在農產品加工業方面,文件指出要推動農產品在農村的初級和深加工發展。

大球蓋菇營養豐富,主要功能成分包括多糖、黃酮、酚類、甾醇,以及少量的凝集素等,這些物質具有顯著的保健功能,經常食用大球蓋菇,可以增強人體機能、抑制疾病的發生。目前,大球蓋菇各類乾製品、真空清水軟包裝加工、速凍加工、鹽漬品在國內外市場均有銷售,提取多糖生產保健品或藥品等深加工即將成為可能。

大球蓋菇作為食用菌界一顆冉冉升起的璀璨新秀,是生態農業的主力軍,在發展林下經濟,助力脫貧攻堅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下,將會有越來越廣闊的市場空間。


了不起的晉城


食用菌發展前景:總體來說比較廣闊。但不同品種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例如:現在能進入規模化;工廠化生產的品種。如:平菇;金針菇等。在沒有龐大資金;...


上思農人小合


食用菌發展前景:總體來說比較廣闊。但不同品種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例如:現在能進入規模化;工廠化生產的品種。如:平菇;金針菇等。在沒有龐大資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