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越低的的人,越是有所偏见

层次越低的的人,越是有所偏见

若你带着偏见看世界,世界就会带着偏见来看你。

前几天,看了一部丹麦的的影片《狩猎》,让人揪心不已。

层次越低的的人,越是有所偏见

主角就职于一家托儿所,心地善良个性温和,深受孩子的喜爱。却因为好友女儿故意的谎言,背上了侵害女童的罪名。

层次越低的的人,越是有所偏见

虽然警察调查后认为证据不足,将其释放。却依旧受到整个小镇的打压。好友不信任,前妻鄙夷,就连爱犬也被人残杀。居民们呼之欲出的恶意,让他随时走在崩溃的边缘。

那一刻,他被贴上了“流氓人渣”的标签。哪怕他被证明是清白的,也无人相信。

当然,村民们并不是丧心病狂,他们只是被偏见蒙蔽了眼睛。

村民们都认为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但这种判断大多是基于片面信息和主观意识。真相对于他们并不重要,反而“墙倒众人推”更符合其心理。

越是有理性,有判断的“偏见”,越被人们信奉为真。当大家都自诩“正义”时,反对者就不得不冠以“邪恶”之名。

正如从古至今,人们最爱做的两件事便是:以白诋青,党同伐异

层次越低的的人,越是有所偏见

层次越低的的人,越是有所偏见

几年前,柴静的《穹顶之下》大火,她又一次被无数人谩骂。

说她抽烟,说她私生活混乱,说她在美国生女,她就是卖国贼等等。

哪怕柴静选择沉默以对,甚至退出大家的视野。但“砍柴”运动依旧进行着,甚至变成了纯粹的发泄,让更多的人对她产生偏见。

无论是捏造的故事,还是捕风捉影,只要涉及到柴静人品如何如何,都会引来许多人称赞。

层次越低的的人,越是有所偏见

其实,大家根本不在乎事情背后的真相,他们关心的只有其他人与自己的认同是否一致。

《乌合之众》里所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人们总是将自己的思维束缚在固有框架中,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人,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力鉴别,而是更愿意以此为乐。

正如许知远在《偏见》中讲:“大多数人束缚在自己的视角里,宁可接受偏见掩盖真相,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偏见。”

《列子·说符》便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怀疑是他邻居偷的。于是看那人走路,像偷斧子的;脸色,像偷斧子的;说话,像偷斧子的;无论干什么都像偷斧子的。

不久后,他却在别的地方找到了丢失的斧子。就觉得邻居的行径不像小偷了。

然而有的网友却认为,这只是美好的愿望。真实情况应该是以后斧子丢了,他仍会觉得是邻居偷的。

其实网友们这也是偏见。人就是这样,一旦有了偏见,认定事情是什么样,就会顺着这个思路继续下去。哪怕事实并非如此,也会通过臆想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每一个偏见主义者,心里都藏着一个贼,偷走了真实,留下了偏颇。

层次越低的的人,越是有所偏见

层次越低的的人,越是有所偏见

也许你不是偏见的主谋,但可能你是偏见的共犯。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故事:

“刚开酒店的时候招保洁阿姨,对其中一个特别满意,人实在又勤快,决定就是她的时候。阿姨怯生生的小声跟我说:姑娘,我跟你撂个底,我是河南人,你还要我吗?”

阿姨不知被偏见伤害过多少次,连自己都不知是对是错。

仿佛世间有一堵透明的墙将她和好人隔离来,独自一人,孤立无援。

法国作家马·埃梅说道:

“社会偏见屡见不鲜,它长得如此硕壮,即使它的受害者也很快就把它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

受害者本应该是弱势群体,可如今他们都觉得自己罪有应得,不敢说,也不敢问。

这便是偏见的可怕之处,它就像一个漩涡,搅碎着人们的判断,扭曲着一切是非。

《盲点》一书中有这么一个案例。

华裔美国核科学家李文曾在1999年,以泄露美国核武器机密的罪名而被逮捕,并在监狱度过了9月的时间。

事情最后,李文和案件真相浮出水面,导致李文和蒙冤的因素有《纽约时报》的记者,还有联邦调查局特工罗伯特•梅斯梅尔提供的虚假证词。

2006年,联邦法庭给予李文和160万美元的赔偿金,之前拒绝李文和保释要求的法官也表示了歉意。

在西方人眼中,李文和这个华裔本身就是不稳定因素。他们觉得李文和来美国研究核武器就是另有目的。

正如人们所说:“如果他还是姓李,只不过他成为一个欧洲裔科学家,名叫罗伯特·E·李的话,或许结果就大相径庭。”

人们总是基于自己认为的判断,却忘记了事实的真相。仿佛认定是他,一切都是他。

记得电影《第一诫》中有这么一句台词:

“以前有个人去森林打猎,他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黑熊与白熊,最后却被灰熊给吃掉了。”

人们总想着带着偏见再燃一次,却不想烧到了别人,也点燃了自己。

层次越低的的人,越是有所偏见

层次越低的的人,越是有所偏见

前几天去外地旅游,当地导游问我是哪里人。我说山西,他说煤老板啊。

仿佛煤老板已成了山西的名片一样。

其实,网上人们对各地都有偏见:

你是湘西的吗?是啊,你会赶尸吗?

你是大理的吗?是啊,你会六脉神剑吗?

你是山东的吗?是啊,你会开挖掘机吗?

你是新疆的吗?是啊,你会烤羊肉串吗……

生活中,人们会认为这些是偏见吗?不,人们会认为这些理所应当。你否定的话,还会觉得你不诚实。

当然,除了地域,还有性别偏见,比如女司机驾驶水平都不行。年龄偏见,人老了思维逻辑就会很慢等等。

这些偏见一直存在我们的世界中,并且已在我们思维中根深蒂固。

网易云曾今对“偏见”这个话题有过一个问答:

一个女孩有纹身说明什么?性格开朗还是有故事?

说明你有偏见。

问这个问题的人,认为这是普遍大众关心的问题,可实际上,这也是他对普遍大众的偏见。

我们总是目不见睫,对他人的偏见心存鄙夷,反而对自身的偏见漫不经心。

心理学家们把这一现象叫做“偏见盲点”。

有这么一个实验,我们将硬币连续抛10次,都是正面,人们是否会认为第11次反面的机会会比较大。

这便是基于自身认知的固有偏见。实际上,第11次的结果和前面10次没有任何关系。而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赌徒谬误”。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亦是如此。你对他族偏见,觉得他族有异心,难道本族就没有吗?

“祸起萧墙”便是对它最好的反驳。

层次越低的的人,越是有所偏见

层次越低的的人,越是有所偏见

正所谓偏见起时,惊涛骇浪;偏见熄时,遍体鳞伤。

若你带着偏见看世界,世界就会带着偏见来看你。

你认为别人离弦走板,可能别人眼中你也是背道而驰;你认为别人怪异,可能别人眼中你也是反常;你理解的“理应如此”,可能也是别人眼中的“信口开河”。

因为偏见,因为以己度人,往往会产生误会和伤害到他人。

所以,为了避免生命中的遗憾,为了因偏见而消失的善良,为了理性和公平。

请摈弃执迷不悟,摈弃似是而非,让偏见先飞一会,让结果露出真容。

那时,当我们经历过成熟和稳重,穿越过理智和耐心。回首偏见时,便不会发现自己错过了真相,错过了绿洲。

很喜欢《狩猎》的一句台词:

“世界上存在着太多恶意,但如果我们互相支持,一切恶意都会消失的。”

世界会因偏见而黑暗,却也会因你我而洒满阳光。

层次越低的的人,越是有所偏见

​作者简介:琳琳柒十二,富小书的人,富书专栏作者;一个行走在文字上的修行者。愿凭一支笔,经历八十一难,练就七十二变。本文首发富小书(ID:fxsfrc),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