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一部讓人淚流滿面的作品,卻隱藏了三個鮮為人知的哲理

讀過《小王子》的朋友,都會記得那個滿頭金髮、裹著圍脖的小人兒。

小時候,讀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的《小王子》,覺得他很幸福,因為他能去其它星球閒逛,不像自己,每天對著課業發愁。

成年後,再讀《小王子》,發現它深藏了許多的道理在其中。

《小王子》是給成人看的童話,也是給孩子看的童話。它其實是在講關於選擇、關於責任、關於成長的故事。

法國作者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於1942年,創作了這部短篇小說。故事的起因,源自一場飛機故障。故事的敘述者“我”,是一個飛行員。

“我”在荒無人煙的撒哈拉沙漠,被迫降落,孤零零一個人在面對生與死的問題時,一頭金黃色頭髮、容易臉紅的小王子出現了。

《小王子》一部讓人淚流滿面的作品,卻隱藏了三個鮮為人知的哲理

1. 關於故事

從小到大,“我”都沒有什麼朋友。並不是因為“我”矯情,而是因為大人們總是太功利、太實際。

“我”曾興高采烈地拿著“蟒蛇吞象”的新畫作,給大人們看,卻被潑了一盆冷水。他們看不懂我的畫,並建議我多花時間在學習上。

6年前,“我”的飛機發生故障,被迫降落在撒哈拉沙漠上。第二天,“我”結識了小王子。他就像跌落在凡間的天使,輕輕地問我要一隻“小羊”。

“我”畫了一個盒子給他,告訴他羊在裡面。小王子很滿意,隨即打開了話匣子,告訴“我”他的故事。

人生這場旅途中,你總會遇到一些讓你慢下來的人。小王子的出現,讓“我”看到了他的純粹,懷念起了曾經的自己。

小王子居住的B612星球,小到比一間房子大不了多少。他每天一個人孤零零地打掃、剷除猴麵包樹苗,唯一的娛樂項目就是看日落。

原本就是一個人,談不上快樂、也說不上難過。直到有天,他的生命中,出現了一顆玫瑰。

在小王子的澆水、修剪、照看下,玫瑰種子很快開出了花朵。它是那麼的嬌豔美麗、又是那麼的驕傲自負。一個驕傲自負、一個不懂愛,於是小王子選擇了離開。

小王子來到325星球,遇到了一位想要統治一切的國王。他的命令高於一切,不容忤逆,但卻不能滿足小王子想要馬上看到日落的願望。

《小王子》一部讓人淚流滿面的作品,卻隱藏了三個鮮為人知的哲理

小王子很失落,他又遇到了一個戴著奇怪帽子的男人。他希望得到小王子的稱讚,誇他是“最美的人,服飾最好的人,最富有的人,最聰明的人。”他愛慕虛榮,並不關心讚美的真實性,只希望活在讚美中。

小王子覺得他們很奇怪,於是他又遇到一個愛喝酒,卻又羞愧自己喝酒的酒鬼;又看到一個整天忙忙碌碌,算計著一顆又一顆星星,無暇休息的實業家。

小王子覺得很迷茫、也覺得很無聊,這時出現了一個地理學家。他指引小王子去地球看看,於是小王子降落在荒無人煙的撒哈拉沙漠。來到地球后,小王子最先遇到了一條蛇,蛇承諾小王子能幫他回到B612。

然後,小王子又遇到了一隻狐狸,狐狸教會了他“馴養”,也就是如何製造牽絆。於是,小王子馴養了狐狸,心裡卻念起了玫瑰花。那支被小王子馴服過的玫瑰花,此刻也許正在B612上等著他回家。

小王子明白了自己要對玫瑰花負責,於是回到了降落的地方,那條蛇在小王子的腳踝閃過一道黃光,小王子隨即倒了下去。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很難過小王子的離開。“我”在小王子身上看到了最純粹的東西,“我”在小王子的故事裡,看到了關於選擇、關於責任、關於成長的重要。

2015年,《小王子》被拍成了電影。電影聚焦了當下最關心的話題,“望子成龍”。電影中的母親為了讓女兒考上沃斯學院,不惜花重金,買到寸土寸金的學區房,設計出將時間精算到秒的“人生計劃”。

成年人的眼裡,看重的永遠是身份、名譽、地位、財富。為了實現所謂的“成功”,他們活成了別人眼裡的樣子,也希望下一代同樣能早日“成功”。

所以,他們不喜孩子的天真、幼稚,他們只想讓孩子趕快長大,成為複製品,成為成人眼裡該有的樣子。

《小王子》一部讓人淚流滿面的作品,卻隱藏了三個鮮為人知的哲理

2. 關於創作背景

小時候讀《小王子》,就是把它當成個童話故事;長大後,再讀《小王子》,我也開始思考這本2萬多字的作品,究竟想傳達給我們什麼?我甚至好奇,究竟什麼樣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作品。

1900年,作者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出生在法國一個貴族家庭。4歲時,雖然父親因腦溢血去世了,但是在家族的幫助下,幼年失怙的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依然有美好的童年。

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的母親出身音樂世家,所以她很重視對孩子人文方面的教育。也正是在母親的啟蒙下,安託萬從小熱愛寫作,6歲時就能寫詩。儘管在外人看來,安託萬握著一把好牌,但是他也有不足外人道的苦悶。

1909年,安託萬在祖父的安排下,和弟弟入讀當地的聖母學校。教會學校的古板、腐朽,讓安託萬十分抗拒學習;後來,又在祖父的安排下,投考海軍學院,但卻得了個不及格的分數。

童年的經歷,讓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煩透了大人的安排,但是他又無力反抗,只得“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其實,他只不過是想按照自己的意願活著,不想走別人安排好的道路罷了。

祖父去世後,再也沒有人能安排安託萬的人生了。他加入空軍,學會開飛機,成為一名飛行員。至此,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12歲時的飛機夢,終於實現了。若不是生活一直被幹涉,或許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早就勇敢選擇自己的夢想了。

1930年,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對康蘇艾蘿一見傾心,這位典型的南美女人,擁有曼妙的身材和迷人的眼睛,成功地俘虜了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的心。

為了她,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不惜放棄了貴族的聯姻。康蘇艾蘿是安託萬的繆斯女神,他花費很多心血創作的長篇小說《夜航》,只為向康蘇艾蘿證明自己的出色。

康蘇艾蘿也傾盡所有地愛著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但越是深愛,就越受不了離別。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常常在夜間執行飛行任務,又喜歡四處留情。

《小王子》一部讓人淚流滿面的作品,卻隱藏了三個鮮為人知的哲理

康蘇艾蘿在等待中,過得既煎熬又痛苦,她開始從別人身上尋求慰藉、也學著用酒精麻痺自己。婚後3年,兩個人的婚姻亮起了紅燈,而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也選擇了離開。

玫瑰花的原型就是康蘇艾蘿。作者重返法國空軍,隨軍隊流亡到加拿大和美國期間,望著夜空中狡黠的月亮,既懷念正在被戰爭蹂躪的祖國;又牽掛遠方的家人。也正是這個時候,作者寫下了《小王子》。

《小王子》的每一個場景、每一個人物,都有明顯的指向性。小王子居住的B612星球上有三座火山,就代表了康蘇艾蘿的故鄉,號稱“火山之國”的薩爾瓦多;敘事者“我”的飛機被迫降落在撒哈拉沙漠,就是指的1935年年底的那次飛機事故;

小王子遇到的國王、戴帽子的男人、酒鬼、實業家等等,都和他童年時生活被安排、不被大人理解的經歷,以及社會的腐朽、人們的刻板息息相關。

俄國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藝術的第一作用,一切藝術作品毫無例外的一個作用,就是再現自然和生活。”

我們常說藝術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在《小王子》的故事裡,不僅藏著作者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的故事,也埋著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對於人生的深刻思考。即我們為了追逐所謂的成功,忘記的“純粹”。

《小王子》一部讓人淚流滿面的作品,卻隱藏了三個鮮為人知的哲理

3. 關於人生哲理

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認為,童年是盼望奇蹟、追求溫情、充滿夢想的時代,對比之下,大人死氣沉沉、權欲心重、虛榮膚淺。“大人應該以孩子為榜樣”。

所以,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以孩子般的視角,給成人講了一個關於“純粹”的故事,讓成人明白了關於責任、關於選擇、關於成長的重要。

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擅於寫“小說的詩”,《小王子》這部小說的句子多采用短小精悍、深入淺出的語言,優美的詩句,更讓人在閱讀後,引發對人生的思考,並冷靜地看待生命。

《小王子》的敘述方式,也與以往的童話故事不同。飛行員以敘述者的身份,與小王子相識,開場白竟是讓“我”給他畫一隻羊。擺脫了“很久很久以前......”這種俗套的開頭,引發了讀者興趣。

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別具匠心地安排了小王子的出場方式,以敘述者的口吻,介紹了小王子的遊歷過程。

《小王子》的故事情節環環相扣,故事中的人物出現又離開,看似毫無痕跡,實際上卻暗藏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小王子》一部讓人淚流滿面的作品,卻隱藏了三個鮮為人知的哲理

·關於選擇

我們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群沒有靈魂的蒼蠅,喧鬧著,躁動著,聽不到靈魂深處的聲音。時光流逝,童年遠去,我們漸漸長大,歲月帶走了許許多多的回憶,也消蝕了心底曾今擁有的那份童稚的純真,我們不顧心靈桎梏,沉溺於人世浮華,專注於利益法則,我們把自己弄丟了。

小王子覺得實業家很奇怪。一個人不停地數星星,只是為了擁有更多地星星。對他來說,或許擁有更多的星星,可以讓自己有安全感。

電影版的《小王子》也還原了這一點,那些忙忙碌碌敲打鍵盤的低頭族、那些行色匆匆目光呆滯的行人,就像是一幅幅軀殼,將複製奉為圭臬,用生命書寫枯燥。

為什麼我們越長大就越不敢休息?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自我實現是人類最高層次的需求。因為人們總是想要證明自己的價值。成家之前,拼工作;成家之後,拼對象;成為父母之後,拼孩子......人們生怕自己被落下,常常活在焦慮中。

心理學上說,人之所以會這樣,大多是源於內心的“控制感”。有關專家曾指出,控制意味著確定和安全感。當一個人覺得環境與自身都在掌控之中時,他便會感覺到未來對自己而言是可以預知的,從而獲得一種安全感。

所以,大部分人寧願選擇忙碌、寧願隨波逐流,也不願意停下來想想自己真正需要什麼?

電影《小王子》開頭提出了一個問題,引人思考:“長大後,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也是作者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想要問大家的。從小被家族安排的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真真切切地想選擇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正如電影中的小女孩問媽媽,“媽媽,你真的覺得我適合上沃斯學院嗎?”

我們或許在孩童時代,就背上了父母的期待,成為了一個不敢想、不敢問的“執行者”,在落於俗套中漸漸迷失自己。

但是,人生只有一次,為什麼不能像小王子一樣,用最純粹的心,勇敢地選擇一次呢?

·關於責任

一旦你馴服了什麼,就要對她負責,永遠負責。

狐狸說,馴服就是建立牽絆。既然產生了牽絆,就要對對方負責。小王子每天給玫瑰花澆水、剔除掉枝幹上的毛毛蟲,一起看日出、日落,他們之間產生了牽絆。

所以,小王子無論去哪都無法忘記他的玫瑰花。即使他來到了擁有五千朵玫瑰的花園,內心也沒有升起一絲波瀾。

小王子為什麼沒辦法忘記玫瑰花?他明明就遇到了更多的玫瑰花,也遇到了新朋友狐狸。

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用“沉沒成本”解釋了這一心理現象。

沉沒成本是指由於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

用一個例子可以幫助你理解,為什麼人們很難放棄“沉沒成本”。假如你體重260斤,想要穿進M號的魚尾收腰晚禮服,是不是需要減肥?

於是你開始制定節食計劃、開始瘋狂健身,每天累得像一坨淤泥,癱倒在沙發上,2秒即睡。但是1個月後,體重只下來了40斤,距離M號的魚尾收腰晚禮服還差得遠了。

如果你放棄的話,之前付出的努力就全部打水漂了,就都成了沉沒成本。或許你不必非得穿下這件衣服,但是你卻不甘心自己曾經的付出。

小王子也是一樣,為了玫瑰花,他付出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所以即使遇到再好的玫瑰花和再棒的新朋友,他也還是不能忘了自己的玫瑰花。

同時,玫瑰花也會一直等著小王子,因為小王子要對它負責。所以電影版《小王子》的最後,安排小王子回到了B612,但玫瑰花卻早已枯萎。

“語言是誤會的源泉”,我們常常以為愛的人一直在那裡,卻沒想到終有一天,誰都會離去,誤會從此讓我們一別兩寬。

哪些人會和我們建立牽絆?譬如夫妻、譬如父母、譬如朋友,對待妻子(丈夫),我們有責任與他們相扶到老;對待父母,我們有責任照看;對待朋友,我們有責任保持起碼的尊重和信任。

人與人之間,因為有了牽絆才會親密,人與人之間,一旦建立了牽絆就要負責到底。因為這才是最純粹的情感。

《小王子》一部讓人淚流滿面的作品,卻隱藏了三個鮮為人知的哲理

·關於成長

如果不去遍歷世界,我們就不知道什麼是我們精神和情感的寄託,但我們一旦遍歷了世界,卻發現我們再也無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當我們開始尋求,我們就已經失去,而我們不開始尋求,我們根本無法知道自己身邊的一切是如此可貴。

年少輕狂時,我們總覺得自己是困在籠子裡的鳥,總是想要飛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從來不覺得自己擁有的一切是多麼的可貴。

跋山涉水,歷經滄桑後的驀然回首,方知身邊的人、事、物才是最珍貴的。但命運無常、歲月不在,多的是“物是人非、人去樓空”。我們誰也無法逃避成長,誰也不能阻止離別。

小王子與飛行員短暫的相遇,讓飛行員捨不得與小王子分別;狐狸被小王子馴服後,又不得不接受他的離開,狐狸無法改變,只能流下眼淚;玫瑰花愛著小王子,卻因為驕傲和自負,不得不面對與小王子的分別。

人生本就是遇見和離別的反反覆覆,沒有誰能倖免。

電影版《小王子》裡,女孩是孤獨的,她像打了雞血般,走媽媽規劃的路線。直到遇到隔壁的飛行員爺爺,女孩才有了朋友。

但是,女孩也不得不面對爺爺的離去,因為這是誰都無法逆轉的自然規律。成長就要面對離別,我們既然無法左右分離,就要學會珍惜,用最純粹的心,珍惜身邊的一切。

《小王子》一部讓人淚流滿面的作品,卻隱藏了三個鮮為人知的哲理

​4. THE END

狐狸說,“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實質性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小王子》就是讓我們永葆那顆純粹的心,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很多時候,大部分的人會弄丟自己,忘記了曾經的那份純粹,活成了別人的複製品。即使是小王子本人,也會變成“王子”。

就像電影版《小王子》的編排的那樣,小王子長大了,忘記了猴麵包樹、忘記了玫瑰、忘記了飛行員,甚至忘記了自己是誰。看到這,難免令人唏噓,我們又何嘗不是在成年後,忘記了最初的那份純粹呢?

自己也曾思考為什麼不能活的純粹些?

但是,生活的壓力、周圍的聲音,就像狂風暴雨般,每天都會以相同的形式,不斷咆哮、嘶吼。於是你累了,你妥協了,你開始疲於追趕、開始喜歡熱鬧、開始藏起心底深處的聲音。

你說這就是命,就是生活本該有的樣子。但是,“生活才不是生命荒唐的編號,生活的意義在於生活本身”。生活的意義在於勇於追求、生活的意義在於勇敢承擔、生活的意義在於學會珍惜。

《小王子》一部讓人淚流滿面的作品,卻隱藏了三個鮮為人知的哲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