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打造“三地五中心”建設生態宜居城

三門峽:打造“三地五中心”建設生態宜居城

相關閱讀

◆三門峽: “三次創業”正發力

◆三門峽:“紅色引擎”促發展

◆三門峽:脫貧攻堅奔小康

◆三門峽:全域旅遊結碩果

◆三門峽:文明創建春風化雨

◆三門峽:向現代特色農業強市邁進

◆三門峽:優化營商環境添活力

◆三門峽:多措並舉惠民生

◆三門峽:創新驅動促轉型

“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系列報道之十

打造“三地五中心”建設生態宜居城

文/記者 新格 俊華 王珊 全旺 圖/記者 杜傑

絢麗金秋,崤函大地五彩斑斕。在今年舉行的陝州區農民豐收節上,來自西張村鎮趙村的“中秋紅”蘋果以10元3個的價格被遊客一搶而空,陝州紅梨、陽光玫瑰葡萄也受到了遊客一致好評,忙碌的果農難掩喜悅。這只是我市建設“三地五中心”,傾力打造“五彩三門峽”的一個縮影。

三門峽是隨萬里黃河第一壩的建設而興起的新興城市,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全國最重要的黃金生產基地之一、最具前景的新型鋁材基地、最重要的銅箔生產基地、重要的煤化工基地、重要的蘋果生產基地和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最豐富的省轄市之一,閃耀著“黃白黑紅綠”五彩之光,轉型發展亮點頻頻。

三門峽地處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藉助近年來這裡區域合作成為國家戰略的東風,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設省際區域中心城市”要求,依據自身實際,繪就發力“三次創業”、加快轉型創新發展宏大藍圖,不斷加強協作發展,共築開放平臺,增強開放型經濟實效,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力日益增強,朝著建成先進製造業基地、物流基地、旅遊目的地等目標,著力打造成“黃河金三角”地區的“區域交通樞紐”“商貿物流中心”和“生態宜居城市”。

三门峡:打造“三地五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

3月20日,河南省首輛自主研發、具有自主品牌的純電動轎車在速達科技有限公司下線。這是三門峽市聚力轉型創新發展的標誌性成果,也是河南省汽車工業發展的重大里程碑。本報記者 杜傑 攝

目前,速達年產10萬輛純電動汽車項目順利通過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雙認證”,成為全國第11家、河南省首家獲得“雙認證”資質的新能源車企,實現了河南省本土品牌基本乘用轎車和純電動汽車“雙突破”。投資75億元的寶武鋁業年產60萬噸鋁精深加工項目加快推進,主攻高鐵、汽車、航空等高端專用鋁型材,目前已經實現進度過半,預計明年8月建成,年底前全面投產。同時,我市大力發展壓延銅箔、電解銅箔等新材料,形成了華鑫銅箔、金源朝暉銅業、寶鑫電子等行業領軍企業,銅箔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29%,已成為全國重要的動力電池用銅箔生產基地,“中國銅箔谷”正在崛起。此外,我市與錦江集團、中原物流、鐵路總公司等大企業大集團廣泛合作,實施了總投資80億元的中歐大宗商品物流園等11個物流項目,線上線下一體化加速推進,形成了中外聯手、“公鐵港”聯運的特色優勢,全國重要的大宗商品物流基地雛形初現。我市依託旅遊資源優勢,積極與國內大型旅遊集團合作,著力引爆天鵝湖、地坑院、三門峽大壩等核心景區,天鵝湖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5A級景區創建工作已邁出了實質性步伐,三門峽正在成為全國新興的旅遊目的地。

在“五中心”建設方面,依託優勢,我市不斷加強與國內外知名互聯網企業的深度合作,在全省率先啟動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目前已完成頂層設計和規劃佈局,相關應用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尤其是數據安全中心、全國有影響特色農產品及黃金行業數據中心、“放管服”改革運作中心、城市運營指揮中心已建成運營,發揮了積極作用;依託黃金資源和精煉金產能優勢,加快建設三門峽黃金珠寶交易中心、加工中心,打造特色黃金小鎮,建設中西部地區重要的黃金珠寶加工交易中心;依託三門峽獨特的礦溫泉資源及轄區內醫療資源,我市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休閒養老度假中心,建設新型醫養中心,努力打造黃河金三角地區醫療服務中心,全國知名的大健康中心蓄勢待發;我市積極推進運十高鐵、運三高速、垣澠高速等項目建設,加快形成高鐵、高速“雙高”交會格局,謀劃推進三門峽通用機場、通用航空產業園等項目,努力打造黃河金三角地區客運中心;同時,我市搶抓國家大力支持職業教育發展機遇,兩年前就在全省率先謀劃啟動建設了高等職教園區,佔地7500畝,目前已有4所大中專院校入駐,未來兩三年將形成5萬人的聚集能力,形成“一本三專”的高等職業教育格局,黃河金三角地區高等職業教育中心雛形初顯。

剛剛開通的浩吉鐵路營運中心落戶三門峽,境內“六縱六橫”交通網絡初步形成,正成為河南又一重要的“米”字形交通樞紐所在地。

厚植優勢、補齊短板、跨越趕超,高質量打造省際區域中心城市,提高城市區域影響力、輻射力和帶動力,三門峽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發揮比較優勢、突出地方特色,正在加快建成區域交通樞紐、商貿物流中心和生態宜居城市。

短評:

厚植優勢 補齊短板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崤函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產總值從1957年建市初期的1.0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528.12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由101元增加到6.7294萬元。下一步,我們仍要堅持厚植優勢,補齊短板。加力基礎建設、科技進步和營商環境優化,著力解決薄弱環節。制定具體的時間表、路線圖和科學的工作制度,統籌協調,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加快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努力成為國內外有一定吸引力、美譽度的城市,努力成為豫晉陝黃河金三角地區的省際區域中心城市,努力成為‘一帶一路’沿線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努力有更多指標進入全國地級市‘前100強’,努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貢獻強勁三門峽力量。”這“五個努力”,是省委對三門峽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全市人民多年來的奮鬥目標。

觀大勢,謀全局,幹大事,隨著建設省際區域中心城市的統籌推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三門峽必將為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新格)

策劃:焦森森 李海峰 責編:師寶華 徐偉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0398—2981057

法律顧問:河南宇萃(三門峽)律師事務所

趙雙良 胡 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