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洛陽洛寧蘋果產業

再論洛寧蘋果產業

二十多年前,我曾到洛陽洛寧縣採訪多次,一是扶貧;二是關注蘋果產業。種植蘋果的幾個鄉鎮我基本都去過。

蘋果很脆甜,且發展最好的當然是“上戈鄉”啦,哪裡有“蘋果中專學校”,培養了很多蘋果技術員,他們分擔著種植、剪枝等技術的指導,鄉里給他們有“補貼”。在這裡我也認識了一位好乾部,一位貼心為大家服務的副鄉長。

當縣裡主要領導向我炫耀:幾年以後,洛陽蘋果可供全國人民每人一斤…好大的產量啊…

領導很得意,我卻不賣賬:“落果”怎麼辦?(因為我看過朝鮮電影);蘋果豐收後,銷售問題怎麼解決?有沒有冷庫?有沒有“果汁”加工廠?

一個壓根兒不懂“蘋果”的記者,竟然向縣領導提出了這麼多問題…當場讓人家難堪了。

幾年以後,我的擔心來了,洛陽大街上,我看到了拉架子車、開手扶拖拉機的果農,憑感覺他們是洛寧縣的,再聽那個與洛陽人非常不同的話音,我好心酸,我想到但卻不想看到的現象,來了,蘋果價格低的可憐,他們拉到洛陽也不過一塊錢一市斤。果農說:在地裡收購也就5-6毛錢。他們說:低於5毛,幹賠。

今日瀏覽洛陽新聞,獲知洛寧來了蘋果專業公司,辦了工廠,流轉了幾千畝果園,種植了“矮化”品種……這不是我期盼的效果嗎?

蘋果大面積種植,必然會降低果價,不賺錢與種糧食有啥區別?辦公司,建冷庫儲存,加工果汁、果脯等正是二十多年前我的想法,難道真的要實現了嗎?

洛寧與靈寶接壤,有的地方就是一座山分兩縣,都有“甜蜜的事業”。我期待著洛寧的蘋果能走出大山,走出洛陽,走向世界…可單單依靠果農,能實現吧?

科技的力量已經在洛寧發展,揚名還需“領導”琢磨、深思,提升需要啥呢?豐產也豐收?果農兜裡有錢了,不再讓我們城裡人去扶貧,才是未來的發展前景和方向…

圖片來自洛陽日報

再論洛陽洛寧蘋果產業
再論洛陽洛寧蘋果產業
再論洛陽洛寧蘋果產業
再論洛陽洛寧蘋果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