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洛寧上戈蘋果“工廠”引領產業“二次革命” 溝域發展富了鄉親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程慧娟 通訊員 王萬超/文 記者 張歡歡/圖

位於秦嶺餘脈崤山腹地的洛寧縣上戈鎮,有著“中原蘋果第一鄉”之稱,1.6萬上戈百姓以蘋果種植為生,4.6萬畝果園分佈在山坡溝坳裡。如今,矮砧密植技術的引進,讓上戈蘋果經歷著從傳統果園到蘋果“工廠”的“二次革命”,綿延18公里的豫西蘋果谷溝域經濟示範區建設吹響了這次“革命”的衝鋒號,也增強了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

洛寧上戈蘋果“工廠”引領產業“二次革命” 溝域發展富了鄉親

豫西蘋果谷溝域經濟示範區的建設,不僅引領著蘋果產業的革命,也增添了群眾脫貧攻堅的動力

1、全長18公里的溝域處處見果園

秋天的上戈鎮,是一年中最好看的時節。隨處可見的果園中,或青或紅或粉的蘋果壓彎了枝頭,漫山遍野盪漾著果香,一派豐收之景。

此時,洛寧海升現代果業高效示範園區(以下簡稱“海升果園”)裡,工人們正忙著採摘早熟品種嘎啦,黑紅透亮的果子有著“新西蘭紅玫瑰”之稱。站在果園的最高處,目光所及的山坡之上,成排成行的果樹遍佈,如數萬士兵列陣,蔚為壯觀。

2014年開建的海升果園,是豫西蘋果谷溝域經濟示範區的核心區域,果園面積5000畝,全部採用矮砧密植方式種植,果樹只有一人多高,分行種植,行間距3.5米,樹間距1米,果樹整齊排列在鐵絲和竹竿紮成的格架之中,一畝地能栽種近200棵果樹,豐產期時,畝產至少5噸。這種矮化自砧、寬行密植、格架栽培、自動控水控肥等先進技術,是一種全新的蘋果種植模式,可謂蘋果種植“工廠”。

海升果園所在的區域,是洛寧縣優質蘋果主產區上戈鎮白河澗溝域,全長18公里,面積17平方公里,名為豫西蘋果谷,2017年被列入洛陽市當年12條重點溝域經濟示範區,涉及杜河、廟窪、裡石頭、盤城4個行政村。依託優質蘋果產業及良好的溝域生態環境、民俗文化等,豫西蘋果谷計劃通過3年時間打造“現代農業之窗、城鄉統籌之區、生態觀光之谷”。

2、全新理念和技術引領蘋果產業“革命”

全新的種植理念和新技術,給當地果農帶來了巨大沖擊,這幾年,上戈蘋果產業正悄然發生著變化。

主抓蘋果產業的上戈鎮黨委副書記郭利博說,海升果園剛到上戈時,果農們聽過果樹當年種植第二年就能掛果,一畝地能栽200棵樹,都直搖頭。畢竟,傳統的果園都是大冠樹,新栽的果樹要6年才掛果,一畝最多種50棵。

洛寧上戈蘋果“工廠”引領產業“二次革命” 溝域發展富了鄉親

海升果園,是豫西蘋果谷溝域經濟示範區的核心區域

第二年,海升果園裡比兩根手指頭粗不了多少的果樹上,密密麻麻掛滿了拳頭大的果子,驚得果農們張大了嘴巴,紛紛開始瞭解他們的種植“秘訣”。

在海升果園打工4年的王金良,曾經種過20多年蘋果,雖然只種了七八畝,可他和妻子一年到頭都忙活不過來。如今,他參與了海升果園的果樹託管項目,和妻子兩人託管了60畝矮砧密植的果園,除草、施肥等工作全部機械化,除了疏花疏果、採摘時僱些工人幫忙,平時夫妻兩人足夠了,“這比傳統果園好管理多了。”

郭利博說,海升果園也帶來了品種的多樣化,過去上戈鎮以種植晚熟紅富士為主,海升推廣了早、中、晚熟不同的品種,從8月至11月,每個月都有可供採摘的品種。此外,新的管理理念也讓蘋果質量更加安全,通過物理方式防治病蟲害,減少了農藥的使用,隨便抽檢一個蘋果,都符合綠色食品標準。

海升果園也從不吝嗇將種植技術傳授給當地果農,專門成立了洛寧海升金果扶貧就業培訓中心,不定期舉行網上視頻教學、教室上課、田間實訓等活動,全鎮的果農都可以免費參加。

“7月份公司邀請了法國和意大利的專家來授課,周邊果農來了三四百人。”海升果園負責生產工作的副總經理雷東鋒對當時的場景記憶猶新,除了不定期的培訓,平時技術員每天都在田間指導工人們學習管理技術。

上戈鎮鎮長孟海江介紹,近幾年,上戈鎮在逐漸引導果農由傳統種植方式向矮砧密植轉型,並在全鎮推廣矮砧密植技術,發展了1.8萬畝矮砧密植果園,“有龍頭企業的引領,推廣起來也比較容易。”

3、探索“產業+旅遊”的農旅發展新模式

隨著蘋果產業的不斷髮展壯大,貯存問題日漸突出。因此,海升果園開建了一個佔地面積78畝的冷鏈物流園,園區包括2萬噸的氣調庫和一條每小時10噸的分選線。

2萬噸儲存量的氣調庫採用超低氧儲藏,讓蘋果得到最好的儲藏效果。從新西蘭引進的分選線,如今已投入運行。鮮果上到分選線上,通過光電自動分選線,可根據顏色、重量、果形、糖度及內部病蟲害等指標進行自動分選、精準分級。雷東鋒說,項目全部建成後,不僅能為海升果園所用,還能解決果農的蘋果儲存問題,延長果品的貨架期。

洛寧上戈蘋果“工廠”引領產業“二次革命” 溝域發展富了鄉親

眾森蘋果莊園將打造成為高品質度假休閒體驗基地

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的,還有眾森蘋果莊園,該項目正處在豫西蘋果谷溝域經濟示範區的入口處。眾森蘋果莊園內栽種有2400餘畝矮砧密植果樹,果園中還建起了錯落有致的木屋別墅、荷蘭風情風車、魚塘等,讓遊客入園不僅能採摘,更能夠休閒觀光。目前還正在建設集餐飲、住宿、參觀為一體的遊客接待中心,未來將打造成為高品質度假休閒體驗基地。

豫西蘋果谷也一直在探索“產業+旅遊”的農旅發展新模式,依託海升果園,以廟窪村為核心的區域正在建設金果小鎮,將集蘋果產業、鄉村觀光、農事體驗、休閒度假、文化科普於一體。未來的豫西蘋果谷,將融匯“生態、田園、科普、宜居”和“高效農業、觀光農業”等諸多元素。

洛寧上戈蘋果“工廠”引領產業“二次革命” 溝域發展富了鄉親

全長18公里的溝域處處見果園

4、

未來洛寧各鎮都將打造溝域經濟帶

豫西蘋果谷溝域經濟示範區的建設,不僅引領著蘋果產業的革命,也增添了群眾脫貧攻堅的動力。

家住上戈鎮莊子坪村的賈愛苗,以前家裡主要收入靠六七畝旱地和丈夫打工,現在她在海升果園打工每月也能賺一兩千元,還不耽誤接送孩子、照顧老人。曲曉樂家是上戈鎮廟窪村的貧困戶,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這兩年和妻子一起到海升果園幹活,因為工作積極、責任心強,他被公司錄取為正式員工,每個月至少有3500元的收入。

孟海江介紹,通過技術幫扶產業脫貧、委託管理代管脫貧、創造崗位就業脫貧、土地流轉等幫扶模式,豫西蘋果谷共帶動農戶236戶,其中貧困戶146戶,每戶每年至少增收2萬元,貧困戶每年增收1.8萬元。

蘋果產業的發展,也不斷吸引著一些人返鄉創業。家住上戈鎮廟窪村的張海軍,多年來一直在外幹建築工程,眼看著家鄉的蘋果產業越來越紅火,2016年時他回家承包了20畝地,種上了矮砧密植果樹,經常到海升果園去“取經”,對於未來的發展,他信心十足。

除了豫西蘋果谷溝域經濟示範區,洛寧縣春山溪谷也被列入洛陽市23條重點溝域經濟示範區,但洛寧縣並不滿足於此。洛寧縣農業局局長王校鋒說,未來,洛寧縣將在15個鄉鎮各打造一條獨具特色的溝域經濟帶,依託各鄉鎮的地域特色、產業基礎,一溝一特色。尤其是要利用農業高端服務公司的先進理念和管理技術,把溝域內各個農業生產環節串聯起來,形成緊密的產業聯合體,通過示範帶動,促進區域內經濟發展、基礎設施改善,助推鄉村振興。

洛寧上戈蘋果“工廠”引領產業“二次革命” 溝域發展富了鄉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