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為何會認為賈家的人要害她們?

史湘云為何會認為賈家的人要害她們?

內心匱乏的人,即使有再多外在力量的加持,也活不出豐盈感。

本來是想寫寫薛寶琴的,可是在讀到史湘雲剛和薛寶琴見面時的話,我才發現我一直以來忽略了什麼。

原來我一直以為史湘雲的文字雖然沒有林黛玉和薛寶釵那樣精彩,但至少也是一個瀟灑大氣,磊磊落落的女漢子。我還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還給《紅樓夢》中的女子做了一個排名,史湘雲名列第三。

如今經過十年沉浮,再回過頭來看看當初的想法,除了邢岫煙,其他的都已被我自己推翻。

說到底,史湘雲在大觀園行走,尋找的不過是她一直以來缺失的安全感。

一個可憐又可嘆的女子!

史湘云為何會認為賈家的人要害她們?

史湘雲是四大家族中史家的大小姐,史家就是賈母的孃家。因為史湘雲是賈母的侄孫女,從小無父無母,所以經常被賈母接到賈家撫養。

賈家對於史湘雲來說雖不至於是救命之恩,但也算有養育之恩了吧,可是讓我奇怪的是薛寶琴到賈家後,史湘雲第一次和她說話,居然是一句詆譭甚至大不敬的話:

“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在園裡來,這兩處只管頑笑吃喝。到了太太屋裡,你別進去,那屋裡人多心壞,都是要害咱們的。”

一句沒頭沒腦的話,寶釵、寶琴、香菱、鶯兒聽完都笑了。為何呢,因為前面她們正在談論賈母給薛寶琴的兜靨裘,史湘雲這句話非常突兀。

我在寫薛寶釵的時候還不太明白這句話,史湘雲雖然心直口快,但情商智商也算高啊,為什麼會冒出這樣一句話呢?

如今我明白了,她說這句話有兩層意思:

第一,她想通過這種近乎於詆譭的方式拉近和薛寶釵的關係。

史湘云為何會認為賈家的人要害她們?


史湘雲不止一次表示過對薛寶釵的好感,甚至對賈寶玉和襲人說過:“我但凡有這麼一個親姐姐,就是沒了父母,也是沒妨礙的。”而薛寶琴又是薛寶釵的親妹妹,還是賈母眼中的紅人,既然史湘雲想快速拉近和她們的關係,必然是要付出點什麼。

這就好比職場上老員工想快速和新人建立關係,光憑一起吃飯怎麼夠,八卦、人際關係的託底才是建立感情最好的渠道。

薛寶釵背後站著的是薛家和王夫人,王夫人才是賈家的實際掌權人,在她眼裡,討好了薛寶釵就是討好了王夫人。

這是史湘雲的另一層人格——討好型人格。

這層人格不僅在她面對薛寶釵的時候能見到,在面對襲人的時候也能看到。

史湘云為何會認為賈家的人要害她們?


第三十二回,襲人麻煩史湘雲替她給賈寶玉做一雙鞋,本來史湘雲是不想做的,她在家裡就是天天做針線活做到三更天,到賈家原本是想歇歇的,可是襲人求到了她面前。

我可不認為史湘雲是不好意思拒絕,按照她一貫的行事作風來看,要是她真想拒絕襲人,肯定是張口就來,可是她不僅沒有拒絕,還合夥襲人編排了林黛玉一頓。

襲人是賈寶玉的丫鬟,賈寶玉是王夫人的兒子。

討好的人註定是贏不了別人的尊重的。

你看,薛寶釵和襲人轉身就說了史湘雲的是非:

“我看近來雲丫頭神情,再風裡言風裡語的聽起來,那雲丫頭在家裡敬一點做不得主。他們家嫌費用大,竟不用那些針線上的人,差不多的東西多事他們娘們動手。”“在家裡做活做到三更天,若是替別人做一點半點,她家的那些奶奶太太們還不受用呢。”

她們是真心疼惜史湘雲嗎?並不是,只是利用她的心直口快懟林黛玉罷了。每次史湘雲和林黛玉言語上起衝突的時候,都是薛寶釵在中間充當和事佬,久而久之,寶釵也就贏了一個賢良大度的名兒,而林黛玉呢,卻落得個小氣不讓人的名聲。就連史湘雲費盡心思送給薛寶釵的絳紋戒指都被她轉手送給了襲人。

史湘云為何會認為賈家的人要害她們?


史湘雲討好薛寶釵和襲人還有另一層意義。

在一定程度上,薛寶釵、襲人代表的是一種入世的生活狀態,她們在大觀園中如魚得水,史湘雲的靠近甚至討好,其實是想自己被大觀園所接納、認可。

史湘雲的身世非常可憐,她的判詞上說“富貴又如何,襁褓之間父母違”,可以看到從小喪父喪母的她即使身處富貴之中也沒有享受過家庭的溫暖。在史家,她是寄居在叔叔嬸嬸家,在賈家,她又是客居身份,歸屬感的匱乏讓她急需被接納、被認可的感覺。

誰說她不敏感,她甚至比林妹妹還沒有安全感。

安全感匱乏——這也是她能在第一次見薛寶琴的時候說出有人要害她們的話的第二層原因。

一直以來,史湘雲都是以大大咧咧、心直口快的形象,甚至還愛打扮成小子,就連賈母都有認錯的時候。其實,看似不拘小節是她對叔叔嬸嬸的反抗。從薛寶釵的嘴裡得知,史湘雲在家裡一點做不得主,跟下人一樣,大夏天,史湘雲去賈家走親戚,她嬸嬸卻給她穿了很多衣服以充門面,絲毫不考慮她能不能承受得了。

史湘云為何會認為賈家的人要害她們?


史湘雲的成長環境充滿了不確定感,也讓她很少得到別人的真心關愛,她必須學會如何看人的臉色才能生活的更好。所以她來到賈家之後,生活的環境稍微好一點之後,她之前在史家被壓縮的生活空間就會出現反彈,而反彈的表現就是放縱,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而這一切所倚仗的不過是賈母給她的疼愛。有了安全感才能釋放壓抑。

史湘雲到賈家做客,帶了四枚絳紋戒指送給平兒、鴛鴦、襲人、金釧兒,林黛玉見了之後有一問:前些天史湘雲派人給她們送戒指的時候,為何不一起帶過來?史湘雲的回答很耐人尋味:

“你才糊塗呢!我把這理說出來,大家評一評誰糊塗。給你們送東西,就是使來的不用說話,拿進來一看,自然就知是送姑娘們的了,若是帶她們的東西,這得我先告訴來人,這是哪一個丫頭的,那是哪一個丫頭的,那使來的人明白還好,再糊塗些,丫頭的名字他也不記得,混鬧胡說的,反連你們的東西都攪糊塗了。若是打發個女人素日知道的還罷了,偏生前兒又打發小子來,可怎麼說丫頭們的名字呢?橫豎我來給他們帶來,豈不清白。”

史湘云為何會認為賈家的人要害她們?


一句話引出來史湘雲這麼多話,像不像是欲蓋彌彰?其實這一句話暴露了兩個問題,一是史湘雲在家裡做不得主,二是她和她嬸嬸的關係並不怎麼好,甚至都不敢給嬸嬸添麻煩。

書中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情節,史湘雲在賈府住了一段時間,她嬸嬸打發人到賈家來接她,她表現的就好像去刑場一樣。

“那史湘雲只是眼淚汪汪,見有她家人在跟前,又不敢十分委屈。少時薛寶釵趕來,愈覺繾綣難捨,還是寶釵心內明白,她家人若回去告訴了她嬸孃,待她家去又恐受氣,因此倒催著她走了。”

還囑咐寶玉,時常在老太太面前提醒著她儘早去接她。

你看,史湘雲在史家多沒有安全感啊。

她的內心對於安全感是匱乏的,這種匱乏讓她一面討好,一面又拼命反抗。她渴求正常的,溫暖的關係,卻求而不得,兜兜轉轉,最終和一直被她攻擊的林黛玉做了朋友。

史湘云為何會認為賈家的人要害她們?


很多人身上都有史湘雲的影子,她們不敢拒絕別人,害怕被排擠而拼命的想加入一個小團體,為此不惜踩踏自己的底線,而事情的結果卻是和自己的希望背道而馳。只有正視了自己,接納了自己,才能得到最溫暖的友誼。

討好是得不到真正的友情的,也得不到別人的尊重。你看在王熙鳳查抄大觀園之時,薛寶釵連夜搬走,史湘雲就像物品一樣被她丟給了李紈。

書中史湘雲的結局並不好,這是她身處的社會環境造成的,不過她卻有了一個真正的朋友——林黛玉。

也許多年之後,流落異鄉的史湘雲不會想起出了事就把她拋棄的寶姐姐,也不會想起總是麻煩自己,讓自己給她做鞋、做扇套的襲人姐姐,她一定會想起在中秋月圓之夜,陪自己在凹晶館聯詩的女孩子。

“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一定會陪著她渡過人生的艱難時刻。

史湘云為何會認為賈家的人要害她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