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修框架结构的自建房,打桩挖到持力层后做框架柱而不做地圈梁,可以吗?

忽而今秋


农村自建房的框架结构,采用桩基础直接做框架不想做地圈梁,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个脑洞大开的想法。只是这样到底可行不可行?我认为肯定是不可以的,至于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就等我慢慢给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抛开地圈梁本身的作用,先来说说地梁对一楼砖墙的承载作用。

虽然说是框架结构的农村自建房,但是如果没有地梁,我们一楼的砖墙应该怎么做?浇筑好地面混凝土之后,直接在水泥地板上砌墙?或者是像以前老房子那样,挖条槽做个大脚然后再砌墙上去?

这样的做法,万一哪天地面被水泡了那可咋整啊?再说挖了井桩之后,地面全部成了松土,再也不是以前的的原土层了,这样的做法会不会是因小失大呢?


地梁本身的作用,不单单是可以把农村自建房的基础连结成一个整体,起到基础加固的作用,而且还能防止或者缓解基础不均匀沉降。

曾经回答过太多农村自建房这方面的相关问答,在这里咱们不说大道理,只用最简单的比方来说明问题。对于地梁的连结作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经常使用的人字梯中间那条拉杆,还有我们装模时用到的顶木拉杆。

尤其是我们农村自建房装模用到的顶木拉杆,有拉杆和没有拉杆,顶木能够承受压力的大小,咱们做这一行的应该是印象深刻吧?中间没有拉杆的时候,就是单独一条顶木,人踩上去都会弯曲,但是把所有顶木用拉杆连结成整体呢?几十吨的混凝土都没有丝毫影响。


通过这样最浅显的比方,大家应该明白我们农村自建房的地梁到底能不能不做了吧?只有很清楚的知道了地梁的确切功能,我们才能知道地梁到底有多大的重要性。如果叫我来选择的话,我绝对不会弃这种小成本大作用的地梁而不顾。(图片来自网络)


农民也优雅


在农村修框架结构的自建房,打桩挖到持力层后,做框架柱而不做地圈梁,可以吗?

我的回答是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

地圈梁的作用。

一,是把各个独立的框架柱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如有一个框架柱下沉,因为有圈梁连接,不会有太大影响。

二,是一楼墙体的承重。如果不做地圈梁,一楼的墙体只砌在地板上,虽然有混泥土垫层,依然承受不起墙体的重力。因此不但要做地圈梁,为了安全,要求地圈做到宽30厘米,高50厘米,地圈梁的钢筋和框架的一样,甚至要粗一点。

农村建房是大事,该用的用,该省的省,不要房子建成,岀了问题,后悔迟了。





繁华规定


首先,在农村建房,可能是老百姓一辈子的大事,盖房子是千万马虎不得啊!


现在农村建房,已经不同于早时候了,在七八十年代建房,那时的房屋整体质量轻,用青砖垒地基半米高,然后就用土坯建起墙体,再用木头檩条架起屋顶,上黄泥踩实就算盖好房子了。而现在盖房整体沉重,都是砖混结构的,这时如果地基不打好,以后很难预测要发生什么事情的。

就如题主所说,挖到持力层,就是用农村老办法打夯,来夯实地基,由于地基土质不同,承受力也不同,有地方以经雨水浸泡,可能就变软塌陷,这样就会造成墙体开裂,严重的会造成房屋一角坍塌,真发生这种事情就后悔莫及啦!
在我们这里建房,要在地面开槽一米多深,然后用黏土和(huo)上白灰石灰,这里称之为(混蛋灰),往开的槽里面撒一层夯实一层。夯实有半米后,再用砖垒三七墙到地面,在地面水平处就浇筑混凝土圈梁了,然后再打框架续墙体建房了。

只所以啰嗦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建房打地基的重要性。如果在持力层打立柱,现在的屋顶都是做钢筋网格,混凝土浇筑,立柱要承受多大压力,就是用楼板也是不轻的。如前面所说,有的土质发软,要是有一个立柱变形,可能是一辈子的积蓄打了水漂。
所以,现在的房屋整体结构质量沉重,还是打上地圈梁的好,毕竟房子都盖起来了,做一道圈梁也不差这点钱,等房屋建好搬进去住着心里也踏实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