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国际书展:《道德经》的解读者与翻译家的“智慧”分享

法兰克福国际书展:《道德经》的解读者与翻译家的“智慧”分享

——中国作家雪漠对话德国汉学家、翻译家顾彬

2019年10月18日,德国当地时间中午12点,中国作家雪漠与德国汉学家、翻译家顾彬对谈“《道德经》对当今世界的意义”活动,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中国展区举行。此活动由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主办。

一、每四个德国家庭中就有一个收藏《道德经》

据知,2016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最新统计数据,世界文化名著总销量最高的传世经典不再是《圣经》,而是老子的《道德经》。另外,《道德经》也是世界上外文译本总数最多的经典名著。在德国,老子的《道德经》已经先后被104人译成德文,是德语世界译本数量最多的中国典籍。而孔子的《论语》只有十几个译本,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老子在德国比孔子有名,影响也更大。德国电视台做过一次调查,发现每四个德国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收藏了《道德经》。直到今天,老子思想在德国的影响力仍然很大,许多书店里都有老子的著作和名言集,有些父母将《道德经》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孩子,希望孩子将来以这本书中的智慧作为人生指南。

2011年,顾彬先生翻译并出版了《老子·原文》,这是首部由德国学者翻译的简本《老子》。在顾彬先生看来,《道德经》承载了救世之道。对于德国人来说,老子的《道德经》是神圣的,是第二本《圣经》。顾彬先生对《道德经》的钟爱,也得到了雪漠先生的赞赏,对谈中,雪漠先生说:“顾彬老师对《道德经》的熟悉,比很多中国人更熟悉。他的认真程度超过很多中国人,显示出一个德国优秀学者的品质。”

二、用生命的温度解读“老子的心事”

近年来,雪漠先生一直致力于对中国儒释道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诠释,其中《老子的心事—雪煮》系列丛书,就是解读老子《道德经》的文化专著,力图在东方哲学的框架内解决现代人的困惑,并在注解中着力强调经典的学以致用,满足当代不同读者的需要。

谈及解读《道德经》的独特性,雪漠先生表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每个人的生命都承载着这种真理,在智慧的层面,东方智慧和西方智慧可以通过《道德经》得到最完美的融合。所以,我解读《道德经》主要就是将古老的智慧和当下结合起来,也想将东方和西方结合起来。这是我独有的跟过去的学者不一样的解读,我用自己的智慧去感悟老子的那颗心,找到能够适合当代人的一种智慧,我相信找到了它。因为只要是人类,不管他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拥有这种智慧。我的关注点是如何解除人类的烦恼、愚昧、分歧,所以这是一个拥有爱心和大爱的作家独有的解读。它既符合当代人的心灵,又体现了《道德经》的智慧。”

同时,雪漠先生又说:“文化只有变成生活方式之后才有价值。老子《道德经》中的智慧正好可以融入每个人的生命,成为我们的生命程序。人类已经遗忘自己的心太久了,老是把欲望的目光转向外部世界,而忘了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丰富的世界。”

三、翻译是沟通中西的桥梁,也是文化交流的智慧

关于目前各国的经典翻译情况,顾彬先生说:“在德语国家,特别是德国,翻译理论可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翻译跟哲学有关系,你搞翻译的时候,你要变身为哲学家。雪漠不光是一个作家,同时也是一个哲学家,为什么呢?因为写作需要思考。”

顾彬先生阐释自己的翻译观:“我的翻译原则是什么?首先考虑到读者。《道德经》有好多非常深刻的思想,我们理解它有困难,包括我在内。我最喜欢的《道德经》观点是很难翻译成合适的英文和德文的。比方说,中国美学很特别,我非常喜欢中国画和唐诗。那么,中国美学的基础可以翻译为‘虚无’,但并不是什么都没有。首先,我们每个人,包括作家、画家在内,应该找到我们自己。但是,我们自己是谁呢?如果我们从《道德经》来看,我们应该把我们的心虚无化,这样就能够像雪漠老师提到的那样,和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因此我们其实不是在绘画,是自然山水通过我们的帮助画成它自己,不是我们在画山水,而是山水自己在画,只是需要我们的手。”

对谈活动过后,台下读者朋友纷纷与两位嘉宾展开互动,他们表示,两位老师对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思想都很有研究和见地,这场对谈无论是从文化的角度、哲学的角度,还是中西思想碰撞的角度,都非常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