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愛閱讀”的孩子,父母都是怎麼做的?

《朗讀者》中,有一期嘉賓是著名作家、編劇麥家。

在接受採訪時,麥家坦言:

在這之前,他對董卿的印象,不過是一個好看的花瓶,空有其表而缺少智慧。

但節目結束之後,他誇讚到:

“她在現場應變能力很強,經常會引用經典句子和其他人的觀點,是知識儲備給她的那種智慧。”

的確,不論是在《朗讀者》中,董卿張口就來的經典名句,還是在《中華詩詞大會》中脫口而出的美妙詩詞,都讓人們在驚訝於她美貌的同時,更深深被她的智慧所折服。

那些“愛閱讀”的孩子,父母都是怎麼做的?

對此,董卿說:

“我始終相信,我讀過的所有書,都不會白讀,它總會在未來日子的某一個場合,幫助我表現得更出色。”

董卿從小就是一個喜愛讀書的人,在中學的寒暑假,母親會開列名著書單,董卿就照著書單一本一本去讀。

即使成年之後,她依然保持著閱讀的習慣,這不僅使她積累了大量知識,更讓她擁有了非凡的氣質,掌控了超強的臨場應變能力。

這才有了她在央視主持過程中一次又一次的高光時刻。把讀書刻在骨子裡的她,無論走在哪裡,都自帶光芒。

那些“愛閱讀”的孩子,父母都是怎麼做的?

讀書,對於一個人來說,尤為重要。

龍應臺對兒子說: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

“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然而,對於很多父母來說,雖然希望孩子養成閱讀習慣。但是,卻常常不得其法。

甚至有很多媽媽說,孩子就喜歡看電視、玩遊戲,根本不喜歡閱讀。

今天給大家分享三條建議,希望幫助孩子們早點養成閱讀的習慣。

01不要談有沒有用,先讓孩子愛上閱讀

很多父母經常會對孩子這樣說:這本書有什麼用,考試考嗎?不考還看!

在父母眼裡,讀書就是為了考試,讀和考試無關的書就是在浪費時間。這其實會極大打擊孩子的閱讀興趣。

誰願意像一個牽線木偶一樣,永遠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呢?

那些“愛閱讀”的孩子,父母都是怎麼做的?

我們千萬不能因為“無用”而打擊孩子讀書的積極性。不要總是談閱讀有什麼用,先開心地讀起來才是重要的。

當孩子開心地打開了閱讀這扇門,我們才能去談給孩子讀什麼書,才能讓孩子耳濡目染地去學到新的東西,明白一些道理

02和孩子一起讀書

孩子是看著父母的一舉一動成長起來的。

如果父母都不熱愛閱讀,那麼孩子就很難愛上閱讀。我們在責怪孩子不愛閱讀之前,應該先反省反省自己。

如果父母愛好閱讀,家庭必然會有一個很好的閱讀氛圍,這是引導孩子愛上閱讀最好的方法。

所以,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閱讀。

每天抽出半小時到一小時固定的閱讀時間,和孩子一起,享受閱讀的美好時光。

03給孩子自由閱讀的權利

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父母要給孩子自由閱讀的權利。

不管孩子讀什麼書,怎麼讀,讀得快或者讀得慢,都要尊重孩子的閱讀。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愛上閱讀,體會到閱讀的美好。

當孩子表現地沒那麼喜歡閱讀時,父母也不要將“不愛閱讀”的標籤貼到自己孩子身上。

而是要耐心地去尋找方法,積極地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找到樂趣和方法。

不管如何,都請擁抱閱讀,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