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王串场上一次上新闻,是2015年的“快艇哥”。
这块东至新阔路,西至真理道乃至快速路的地区,夹在天津河东区与河北区的中间,默默无闻。
其实天津核心六区都有这样“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和平的金街背后,南开的西湖道附近,河西的谦德庄,河东河北的王串场红星路,红桥的大部分,如果“误入”这些地区,就像穿越回了了1950年代到1990年代的天津。
相较于王串场X号路的段儿房,红星路的两侧,更是1950年代“小洋楼”林立。除了小楼,当然还有当年的平房藏在楼群中。
1952年,天津市开始规划建设七处工人新村住宅。王串场就是其中之一,当年的王串场工人新村位于老王串场村金钟路以南。七个工人新村用的是同一套图纸,所以房子都一个模样,放眼望去全是平房,一排一排的。
“段儿房”这个词儿,也就随着七处工人新村的建成,成为了天津话辞典里的新成员。
而这一带道路和小区不同于隔壁王串场X号路的约定俗成,以红星路为主轴,与它相交的有真理、正义、幸福、增产、革新、创新、增光、(富强)大小8条道,这种命名也体现了当年特有的审美情趣。
而这一代的小区,是以一首七绝命名的。
津开城垣焕玉容,
彩环盛宇萃华屏;
花芳景秀茵春艳,
泉清水明溪波莹。
津开、开城、城垣……直到波莹公寓。
突然就从很革命变得很文艺……
这8条路上,底商招牌还没有被完全统一,各色霓虹灯在入夜后向人们挥发着人间烟火气。要理发有小美容,要买东西有各色小店,要吃东西更是从清真到大肉,从烤串到海鲜,一应俱全,这里的中午可以看到穿睡衣的小哥来吃“早午餐”,或者晚上天津大哥们结伴儿喝羊汤。
想想那年,幸福道农贸市场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夏天和街坊小伙伴粘到的老鹤,王串场公园篮球场里洒下的臭汗,推着四轮小车走街串巷卖冰棍儿的大娘……还有王串场小医院、七十八中、增产道小学……讲不完,王串场的故事怎么讲也讲不完。如今这些事,早已成了天津城市历史文化中被忽略的存在,湮没于大开大合的城市建设发展中。
至于这一地区最“著名”的“看海”,也是因为最初的这一地区建楼时,没有考虑排水设施——因为丁字沽、中山门等地地势较高,工人新区对这方面考虑不足。
而且王串场地区地势低洼,水坑众多,当时看似乎排水并不是最大的问题。
结果一到雨季,这里的人们都要在家里预备红砖、泥土,好在下雨时把门缝都堵上,可就算这样,屋里还是得进水,一下雨锅盆碗灶都在屋里飘着。
不过,那时候人们知足长乐,一家一户能有一处干干净净的安身之所,便高兴得不得了。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平房要住四五口人,家具无非是连三抽屉柜、大立柜、床铺、桌椅板凳,80年代开始流行沙发和电视。夏天人们在屋檐下生煤球炉子做饭,冬天,狭小的房间就要被用于取暖的炉子和烟囱占去四分之一。冬天无论多冷也要去公共厕所,还得排队。
那时的邻里关系之融洽,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想象的。现在邻居间要是没产生纠纷谁也不会认识谁——而那时的邻居做饭炒菜没了油盐酱醋葱姜蒜可以直接到别人家厨房去拿;平时白天绝不锁门,双职工上班前把家门钥匙交给邻居不用上班的老人;串门的推门就进,自行车放在门口也不用上锁;到月底哪家没钱没粮票了,都找邻居们拆兑。
不过,最闹心的就是下雨后。据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逢下大雨,王串场的马路上就经常能捉到大鱼……
真理道附近还稍微好点,增产道就不行了,地势最低,同样的情况下积水能比真理道深30公分左右。
2018年“7·24”暴雨后王串场地区积水情况
▲王串场积水片排沥
不过听说2019年王串场5号路的地下排水管道已经扩容,今后“看海”的情形会减少了。
如果忽略看海这个尴尬,站在中医二附属增产道新楼上眺望,王串场红星路这个地区就像掉在北站与卫国道现代化高楼之间的城市碎片,凝固了老天津的一段时间。
老河北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热爱生活,享受柴、米、油、盐、酱、醋、茶里滋生出来的幸福。站在今天看,大环境下的他们生活有些乏味,但骨子透着一股从不放弃的倔强。正是从寻常百姓的生活中,才能看到人生百态。街上的叫卖声、孩子们的打闹声让生活显得祥和,更让生活充满了烟火的气息。
閱讀更多 津沽一頁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