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房子時結算面積容易起糾紛!最容易出矛盾兩個地方,看完您就懂

蓋房子時結算面積容易起糾紛!最容易出矛盾兩個地方,看完您就懂

我們農村蓋房子時,多采用包工不包料的方法,就是料是主家備好的,然後這個工程包給了建築隊,建築隊需要什麼料主家就去買,然後最後按房子的總平方結算施工費用。但是在很多時候,主家會和建築隊在結算面積上起糾紛,主家認為施工隊不應該要錢,而施工隊認為要得理所應當。

這其中,數陽臺和屋頂水溝最容易起糾紛,今天咱們來說一下這兩個地方是如何結算的。但在說之前咱們要說明一下,這個是有地方侷限性的,我們這邊是這樣結算的。

蓋房子時結算面積容易起糾紛!最容易出矛盾兩個地方,看完您就懂

一、施工隊如何算面積

在農村自建房中,不管我們的陽臺還是水溝,施工隊都是算在他們建築面積內的,甚至這個水溝還可能另外加價。比如說這個陽臺是打現澆頂的人支的模板,然後也是他們綁的鋼筋,打灰也是這幫人。主家打這個陽臺付過錢了,但到了建築隊結賬時,他們還是會算成是他們的建築面積,他們還要收一次錢。

很多人覺得不合理,因為這個起糾紛的最多。因為主家覺得冤枉,你們建築隊在這個陽臺上啥也沒有幹,都是人家打現澆頂的人乾的,然後我也付給人家錢了,你們建築隊現在又要錢,我一個陽臺出兩份錢。

但建築隊不說這個,他們收的是投影面積而不是佔地面積,就是說,你屋子所有垂直投影下來的,都算在他們的施工面積內,比如你屋子上面出的簷子,你的陽臺一類的,他們最後都會量在施工面積內。

上面的水溝更是這樣了,而且還會再另外加點錢,比如除了面積,再另外按米加錢。有的地方是這個水溝按半價算錢,而有的地方則是會另外加錢,但這個水溝是可以前面搞價的。那麼,我們就會疑惑,施工隊這樣做合理嗎?

蓋房子時結算面積容易起糾紛!最容易出矛盾兩個地方,看完您就懂

二、這樣合理嗎

我個人認為是不合理的,當初黑嫂自己家蓋房子,也是因為這個問題跟他們鬧得不愉快,因為我感覺這完全沒有理由,你們施工的面積我給錢,沒有施工憑什麼要錢?

拿這個陽臺來說,支模是打現澆頂的,打灰的也是他們,我把錢付給了他們,你施工隊又量一次面積算怎麼回事?等於我付給了第三方錢,但你施工隊卻又要了一次。

但是後來打聽了一下,都是這樣算的,最後也給了他們。

可是,這並不能說明他們就是對的,也並不能說這就是全部的規矩,因為這個應該有地方性習慣和分別,我們這邊是這樣收錢的,不知道別的地方是如何收錢。就這個投影面積來說,應該都是按投影面積來算的,不同的是有的地方可能會不出現這個第三方,不存在主家向第三方也就是打混凝土的人付錢的情況,所以,我們這裡的說法只是一個參考,應該按照自己當地的結算方法去結算,希望大家能夠分清楚。

蓋房子時結算面積容易起糾紛!最容易出矛盾兩個地方,看完您就懂

寫在最後:在這裡最後有一個建議,還是希望各位在自己蓋房之前跟建築隊商量一下,比如說這個陽臺,問一下他們最後收錢不收,假如了們說收這個陽臺錢,那麼就讓他們支模板和綁鋼筋打混凝土,要把這個第三方的錢給剔除出去,也就是自己不能因為這個陽臺出兩份錢。並不是這樣的尖酸刻薄,而是這樣可以省去給打混凝土那幫人的錢。可是,這樣又無法跟上面的頂同時打混凝土,那建築隊自然會做出讓步,或者是不要這個陽臺錢,或者是少要一些,比如百分之五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