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相亲鄙视链:“女生找爸爸,男生爱姐姐”

90后一方面看上去越来越不想结婚,一方面又不断地迈入相亲大军,不过不管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相亲场上都有一套“潜规则”。

有人说既然选择了相亲,就要遵守这时代下的规则。所以,在变幻莫测的90后相亲江湖上,到底出现了哪些新规则和新故事。

今天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

01

男生爱姐姐

女生找爸爸

现在很多90后相亲女孩都偏向于找年纪大一点,性格成熟稳重的“爸爸”,希望对方能在你生活上照顾自己,也能在事业上指引自己,既要有钱,又能带她玩带她飞。

而90后男生则是想要找个“姐姐”类型的另一半,10个中5个,能接受比自己大3-5岁的女孩,而且会直白地卸载征友资料中。

当然,如果是年纪偏大又一直没有结婚的男生,比如30-35岁的,他们则会更喜欢年轻一点的女孩。

02

“明码标价”的条件

相亲和恋爱不一样,如果期望相亲和自由恋爱一样不讲究对方条件,一定会浪费很多时间。

有没有去过传说中的相亲角?那可是一排又一排白纸黑字的“明文要求”,符合条件的才能有近一步啊。

90后相亲鄙视链:“女生找爸爸,男生爱姐姐”


不要以为这样就很夸张!还有更夸张的。

一个来自房山的妈妈,要求女儿的相亲对象给出房子的明确信息,不仅要知道有几套,还要知道几平米、甚至具体到房间是什么朝向。

还有一个妈妈更是把自己女儿还是处女都写进相亲资料里,感觉相一回亲,就是要把整个人和家底都调查得一清二楚。

另外,作为男生,除了有房有车还不够,还要有年薪,如果男生的年薪太低,相亲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男生好年轻,女生好财产”这一铁律依然存在。

03

原生家庭成为热门词

前面的“明码标价”除了是找人的标准以外,更多的家庭其实是想“门当户对”。

毕竟,在我们国家,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之前一篇刷屏朋友圈的文章《我们的目标是:不输给亲家》其中就阐述了这样的一个片段:

比如同样是受过高等教育、有着不错的工作、收入水平相当、家境相差无几的两家人,生活品质和习惯却可能有天壤之别。看起来是门户相当,但骨子里却是大相径庭。

所以相亲除了家庭条件以外,还要考虑对方家庭的一些“软实力”啊。为人处世的态度,家庭成员的经历,去过哪里旅游,喜欢看什么书.......

用文章中的一句话来说:看韩剧长大的岳母和看宫斗剧长大的岳母,气质上就很不同。

所以相亲还真的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回事啊!看看这份中国式相亲价目表,就知道了。


90后相亲鄙视链:“女生找爸爸,男生爱姐姐”



04

有时候太优秀会被“嫌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相亲的潜规则变成了“要求低”。

山西太原,曾经一位相亲介绍人被采访,爆出的相亲内幕在社交圈疯传。

被问到什么样的相亲最容易成功,介绍人说:自身条件高,要求低,这样的成功率最高。

在“相亲界”,自身条件太优秀,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

像学历,宁要本科不要硕士。

像收入,年薪四十万的不好找。

比如有一位月薪2万的男士,自贬身价把工资改到了1.2万。

90后相亲鄙视链:“女生找爸爸,男生爱姐姐”

当地收入4000至6000元的人,最容易找到对象。

很多学历是硕士的女生,把学历改成本科。

“这都是为了给自己创造条件好找对象。”介绍人这样解释。


05

你是什么样的人

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其实从数据来看,大多数人最后找到的对象往往是与自己条件差不多的人,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怎样的人。

前段时间我在微博上看过一份《中国95后婚恋观报告》。

在“最看重伴侣什么条件”这一项调查中,95后给出了这样的选择▼

90后相亲鄙视链:“女生找爸爸,男生爱姐姐”


很多人都非常的讶异,因为在很多人心中,新一代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是看颜值看条件的,可是让人意外的是:三观一致战胜了性格、外表、经济、学历成为了第一。

由此可见,“三观一致”不管在哪个年代,都是选择伴侣最重要的参考标准。

三观不合真的很可怕。

你喜欢吃西餐,我喜欢吃大排档,这不是三观不合,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然而,你喜欢吃西餐,我喜欢吃大排档,你却硬要说我吃西餐是装逼、乱花钱;你坚持去健身房,他说跑步在小区楼下就可以,真是浪费钱;你喜欢买鲜花放在家里,他说开不了几天就败了,还那么贵,买假花多好;你思想传统,我观念开放,你却硬要向我灌输:“女人就应该在家带孩子、伺候男人。”


在你看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他眼里就成了匪夷所思。你很难改变他的认知,他也不会理解你的想法,你们永远都不在一个频率上。

这才是真正的三观不合,跟三观不合的人相处,比不眠不休地连续工作24小时还要累人。

年轻人嘴上的“不想结婚”,其实不是真的不想结婚,而是想等到一个对的人,去拥有一段真正值得的婚姻。

06

爱情不是赶时间

时代在变化,观念同时也在更新。

现在不婚主义者多的是,丁克一族也不少。

结婚生子不再是所有人一生的轨迹,每个人的活法不一定非得一样。

父母认为我们应该:

“成家立业”女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一个好归宿啊”“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什么年龄就要完成什么任务”

他们认为人一生的走向必然是结婚生子,延续后代。

现在很多年轻人更独立、更个性,他们坚持自己的婚姻自己选择,社会的观念、父母的监督并不能限制他们对自身婚恋观的坚持。

我想那些至今单身的年轻人,不是讨厌谈恋爱,也不是排斥婚姻,只是不想让自己的余生,因为满足父母催婚的期望,随随便便找个人结婚,潦草过一辈子。

90后相亲鄙视链:“女生找爸爸,男生爱姐姐”


▲电影《剩者为王》剧照


记得《剩者为王》里,那位父亲说:

她不应该为了父母去结婚,不应该被风言风语洗脑后去结婚,应该为自己结婚,为了好自己喜欢的人白头偕老去结婚。昂首挺胸的,特别硬气的,属于赢家的表情。


爱情不是赶时间,所有的婚姻,应该是因爱而结合,不敷衍,不苟且。

给自己多一点时间,不要急,慢慢来,哪天找到了就带回家跟父母说:“爸妈,我找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