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房價什麼時候降下來?

崑崙巍巍1


簡單來說,只要沒有人大量買房的時候,房價自然就下降甚至大跌。從本質上來說,這是市場供求關係決定的房價趨勢。但事實上,房價上漲或者下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對於我國的樓市來說,除了市場因素以外,主要還得看調控政策、貨幣政策等。



過去的10多年,房價上漲過快,誰也不能否認這是炒作的結果。而參加炒房團的有專業的炒房客,有自住推動投資的廣大購房者,也有中介平等,但最主要的是開發商。因為開發商是想通過各種手段把房價漲起來,最終成為最大利益獲得者。

不管怎麼說,過去多年炒房客的炒房,居民高槓杆率的加持等等因素已經造成了很多的社會問題。一方面大量地解決了老百姓極度缺房的住房需求,另一方面備受詬病的負面影響就是嚴重擠壓了其他消費水平。


幸運的是,管理層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同時也從房地產市場的融資渠道不斷打壓,實施對樓市的定向貨幣緊縮政策。這些政策,一方面起到了調控目標的落實,也客觀上抑制了房價上漲過快。但是,有些政策出臺的結果,往往又推動了房價的上漲。比如說,央行宣佈將於9月降準,甚至不排除接下來的降息可能,這也會導致資金流向房地產,從而影響房價及物價的上漲。

但整體來看,在“房住不炒”的形勢下,房價持續上漲的勢頭已經得到了遏制。在落實穩地價、穩房價和穩預期的目標,以及長效管理機制之下,大家在買房的時點上開始謹慎起來,有些人擔心如果繼續上漲,就越來越買不起;有些人則擔心房價下跌後,今天買房明天就淪為負資產。因此,到底是今年買還是先把錢存入一家銀行呢?陷入糾結中。另外,再加上房企遭遇流動性困難,如果不能降價促銷就無法實現資金的快速回籠,造成資金鍊斷裂而破產。


因此,未來房價是否下降?我認為關鍵取決於市場需求的增長與否,尤其是穩定的需求很重要。如果金融監管部門繼續對樓市採取長期的融資“隔離”,房企面臨著較大流動性壓力而難以突破,最終降價成為趨勢。但大家也不要以為是大跌,用統計局總結今年上半年房價的話來說,就是“穩中有降”。畢竟房價普漲的時代結束了,今後一定會是以解決住的好,住的舒服為服務宗旨,也就是高品質競爭時代!


東震木


這麼多年了,我這小地方,91年我買房時300一平方,房開叫我買二套說房價會漲,我還笑房開房沒人要騙我多買。誰知,接下去就讓我傻眼了,房價一路上漲就沒跌過,中間停頓了幾次,直到現在好地段2萬5一平方,差點的1萬出頭一平方。現在我不再相信房價會跌,行情不好時會往下調個1、2千,然後又騰往上竄5千。要買房的人,在行情停頓微微下調時就馬上要出手了,不然有你後悔的。


2890667


房價什麼時候都掉不下來,我等了上半身,到處租房子,四處流浪。以為下半身房價降了,可以買房子了。可是下半身也過了好幾年了,房子還是沒有降,反而比以前更高了。所以房價是調不下來了,最好的結局就是,下半身玩完了,終於不在為房價的事情操心了。


落葉蜂飛


房價升降都會有一個週期,現在是“穩字當先”的調控時代,整體房價都會是穩定的狀態。區域性的漲跌肯定會有,但很難出現大幅的波動。



先來看看政策方面

從今年調控的措施來看,維穩是政策的主基調。上半年,漲跌幅度過大的城市,兩者皆有。有心的人可以發現,今年的樓市政策是雙向發展的:一二線控制漲幅,三四線控制跌幅是當今調控的主要方向,蘇州、恩施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房住不炒”和“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調控精神下,房價既要控制漲幅,也要控制跌幅,從政府調控的決心證明,這種調控手段還將有很長時間的執行期。



再來看看市場方面

早期的房地產市場過於火熱,是因為大部分購房者都屬於盲目跟風、隨大流的購房態度。但隨著認知度的提高和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於購房越來越理性,買房也變得更謹慎。

另一方面,這些年房地產的大肆開發,早已讓房子的數量和居民總數接近飽和。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商品房的人均面積已達到35㎡每人。供大於求,房地產市場的熱度下來了,房價也相當於失去了高速發展的引擎。

隨著人口遷徙的變化,人群向高端城市遷移已經發展成一種趨勢。人口流向改變,最直接帶動了就是房地產的發展,有人的地方才有經濟,經濟發展起來了才會形成房價的託舉,反之亦然。這也是目前房價雙向發展的原因。



那麼,未來房價將如何發展?

大師認為,房價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的穩定期,政策干預市場的措施不改變,房價不會出現大起大落。在“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指導方向下,不同區域、城市的房價會呈現不同的趨勢發展,“穩”字的基調不會改變。

因為通脹效應的影響,房價可能會出現“表面增長”,但未來房地產的泡沫會逐漸消失,房子會慢慢迴歸其居住屬性。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大師侃房,一個專注於地產營銷、置業答疑的迷糊大叔,偶爾智商掉線,但專業從不疲軟。很榮幸讓我於千萬人之間,在千萬年時間的無垠荒野裡,遇見了你,恰逢其時。希望我的文字能夠給予您借鑑,帶給您溫暖。

大師侃房


房價房價下跌會從空置率高的小縣城,三四線和新一二線郊區和小鎮開始,2019基本開始了,不過這些地方一般不是熱門地區,沒有人去在意,也沒有人去統計,還有一般城市只告訴你平均房價,所以你不知道了。

第一,房價下跌你不會知道,一般也沒有人告訴你,這個是是房地產裡面的秘密,不從事房地產的大多數人也不會去統計,誰閒著沒事幹,去統計他幹嘛,要炒房和開盤時候,房地產開發商和炒房客宣傳這裡要大漲了。賣不掉要法跌了,他又不是有病,宣傳這裡大跌了哦,快來買啊,我都要虧的褲子穿不起,虧的破產了,你看看那家開發商破產前大量宣傳自己要破產了,哈哈哈。大家快來啊,自己大虧本賣給你,公司要死了哈哈哈,這可能嗎?

第二,現在房子數量和總值太高,跌的話短時間看不出來的,同一個城市就算新區,郊區和小鎮已經鶴崗化了,10萬一套。市區房子很多都是買來住的,人家不賣,難不成你去刀子架在他脖子上,你房子下跌賣給我1塊錢/平方。現在就算郊區小鎮只值10/平方的,給他宣傳和別買一套10萬/平方,平均一下5萬/平方,沒有跌啊,你看得出來他跌嗎?現在空置率20%,也就是空置的就算跌到了一文不值,和買來住不賣的數據虛高一下平均一下,就沒有跌,這個遊戲很好玩的,你來不來,你要跌和漲我都可以給你做出來。


劉貴剛mark


房價什麼時候降下來?這幾乎是一個人人都關心的問題。不管你是有房的還是無房的,是剛需還是不打算買房的。有房的考慮的是房子的價值是否縮水,無房的等著房價降下來買房子,現在不打算買房的不等於降價了也不買房子。房子關係到千家萬戶,關注房價漲跌也是理所當然。

但具體到什麼時候能降下來,我們只能通過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政策,結合我國未來城市發展的方向和目標,作一個大致的判斷。

一,未來我國城市的發展規劃

1,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加快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設,對於二線城市中的省會城市大都志在必得。中心城市的建立,必然會影響和帶動周邊城市的發展。同時,國家確立的19個城市群的規模會進一步擴大,對於房地產市場也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2,大經濟圈的規劃建設。從粵港澳大灣區到長三角大經濟區再到京津冀一體化,人口會更加集中,無論是經濟發展速度還是城市建設速度都在加快,也為房地產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二,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城市戶藉制度的改革,會出現大量人口的流動和轉移。一是城鎮化建設,我國計劃利用10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到2030年左右,城鎮化率由現在的58%增加到70%以上,到時會有大量的人口由農村向城市轉移。二是城市人口落戶制度的放寬和全面放開,二線城市以下的人口,特別是三四線城市人口會向一二線城市集中。突出的問題就是對住房的需求,所以說大城市的住房問題在一段時間內不會很快緩解,房價很難說是下跌。

根據我國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大體可以判斷,在未來十年房價雖然不會大幅上漲,更不可能大幅下跌,只能在現在的基礎上保持長期平穩。那麼也就會有許多偏遠的小城市,逐步遠離大城市的發展,人口數量越來越少,經濟發展越來越慢,房子也就越來越不值錢。

以上回答純屬個人見解,請朋友們批評指正。


平淡如水5343


房市早就開始分化了:1,黃金地段的、學區房及高檔別墅因是稀缺資源,供需緊張,一房難求,想買的人多,價就高,所以很難降下來!;2,相反,有大量市郊房,價格則不高,卻不願買,等發展了,房價又漲了。如武漢市離光谷廣場(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都在此,屬市中心地段)的左嶺、葛店(開車也就二三十分鐘的時間)房價在每平方5000∽10000萬不等(大多數人嫌沒有市中心方便,不願買),而光谷廣場附近房價則達每平方三萬,很多人又嫌太高;3,大多數人即想要市中心房,又想要郊區房的價格,很難有這樣的好事。低的時候又觀望怕跌不敢買。4,其實,2016年光谷廣場附近的房價每平方也就一萬多點,許多人觀望,想等跌了再買。2008年光谷廣場附近房價更低每平方四千左右,當時左嶺、葛店房價每平方才一千左右。社會在發展,很多東西在漲!特別是當時有能力買房的人,在一次次觀望中,錯過了買房時機,有些事錯過了就錯過了,世上沒後悔藥;5,暴跌有可能,有案例可參考,就是美國一個汽車之城破產了,別墅一美元一樓,卻沒人要,因為這時大家考慮的是逃離這個地方,沒有工作沒有生活來源,吃飯也成了問題……



吳楚文化


房價已經開始掉了,不掉也不可能不現實的,空閒下來的房子太多了,這也是房價泡沫太大造成的原因,現在這些賣房子的都是敲鑼打鼓的洗腦,還在上下浮動著,但是真正買房子的人,房子已經掉了好多,就跟那個有些人說通過關係自己家又是市裡的人,然後又通過關係買了3000多塊錢一平方的經濟房,是一般人都買不到,但是反過來想一下,有關係的找人的,人家傻嗎?3000多塊錢一平方,把房子賣給你,真正瞭解房子的人應該知道這一塊吧!已經出現了有快兩年了吧這種現象,指的是小城市,同一個城市裡面,而且房價還在,七八千左右呢,像城市的邊上,剛開發地方還是,四五千呢,為什麼能買到3000多一平方的呀?人家傻呀,同樣的小區裡面,過一段時間哇塞,就沒有3000多一平方的同樣的小區裡面,那就叫作生意場上要的人氣,好多房子開盤的時候,人山人海的,最後多少年沒把這裡的房子給賣掉,那又是怎麼回事呢?就和現在的汽車一樣,汽車買到手裡事多,其實呢,現在汽車買不買都無所謂了,都能買得起,哈哈哈


用戶1480056272379


我認為房子都會慢慢穩步上漲,不可能降了,除非房地產跟日本當年一樣崩盤,國家經濟遭遇致命打擊。

1、土地太貴

如果土地入市不受控制,其價值也就無從體現。極端的例子,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沒有規劃管制,誰想在哪裡修房子都可以,終的結果就是出現了大量的貧民窟,土地毫無價值,房屋出售只能賣出建築本身的價格。房屋的價格說到底就是“建築成本+地價+稅費+利潤”。一線城市和二線三線城市,建築成本沒有太大區別。而且因為一線房價動輒數萬,所以2000--3000/平的建築成本幾乎可以忽略。與房價正相關的,就是土地本身價值。

2、銀行不會讓開發商降價

例如,銀行貸10億給房企建房,其實只需要5億的成本,另外的5億是利潤,但是建的這些房子已經抵押給銀行了,需要10億以上才能賺錢,如果一降價,銀行就會虧老本,銀行當然就不會願意降價了。

3、投資方式匱乏

股票讓很多的人談之色變。如今,股市難以駕馭,而房子投資,只要買下來就行,即使賣不出去,可以租,還可自己住,是一種相對穩定的投資。

4、物價通貨膨脹

90年代的時候一毛錢可以買1個鉛筆還有幾顆糖,如果有幾十塊錢的話,在學生裡面都算是大款了,現在什麼都在漲價,房子當然也跌不下來了。

5、人口增長的推動

農村裡面的很多中老年人都出來務工,不再單一的種莊稼,數以萬計的人奔向城市,人口多了,房子就有人住了。以及剛剛讀完書的學生,建築工地的農民工等各種各樣的人都需要房子居住,自然房價就不會暴跌了。不得不說那些背井離鄉的叔叔阿姨,真的是很偉大的長輩,為了而自己的孩子上學,還有以後能夠給孩子結婚買新房,辛苦的在城市裡面討生活,省吃省用只為了多存一點錢。感恩!!

6、傳統觀念

家的觀念對於中國人而言根深蒂固的。家就是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而現實,沒有房子就很難娶到媳婦,也有網友調侃稱,現在的房價就是丈母孃推上去的。不過現實確實如此,一個男人如果沒有房子是真的很難娶到老婆。

7、成本增加

如今人工成本比之前大幅度提高,各種材料等都水漲船高,房子建造成本增加。

如今,在這個“沒有房子就沒有感情的年代”,房子真的很重要!結婚都要買婚房,大部分人還是堅持無房不婚的理念。

看完了以上分析,我覺得房價不可能降。


房產人王營


對購房者來說,房價不降,購房者會買房。房價一旦下降,哪怕是漲的慢一點,都會導致購房者不再購房,成觀望姿態。更別說降了,一旦房價降,很多人都不會買房,原本打算買房的也不會買了。國家調控並非要房價下降,而是要擠出泡沫,讓房子歸回原本的價值,所以對於房價並不會一刀切,而是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裡,抑制漲的過快,防止漲崩。

人們之所以買房,就是因為相信房價不會降。

未來總體趨勢會降:

1、從70年的長週期來看,中國的人口已經站在拐點,下一步就是老齡化和人口負增長,從這個角度說房價一定會降。但是由於中國經濟轉型,人口規模效應已經不再是主流推動力,未來的中國個人收入會增加,房價會受中國經濟發展帶動,下降的速度會有所放緩。所以未來的房價一定是緩慢下降。

2、從國家2025戰略來說,投資型住房會因為錢荒、資金口收窄而受到較大影響,購房會進一步需求下降,而政府供給側也會收緊,總的來說樓市會逐漸擠出泡沫,樓市軟著陸,房價會整體下降,但是由於房價還是處於一個相對低位,上漲空間依然存在,買房可以是投資,也可以是消費,消費型買房不但不會增加泡沫,反而還會成為城市經濟增長的助力,所以剛需依然能支撐房價上漲,所以會有部分城市會逆流而上,非但不降,漲勢還會很兇猛。

3、短期來說,房價會漲。因為人們都相信房價是不會跌的,在信念推動下,房價不可能下降,調控從16年開始,要發揮作用至少要持續3年,也就是調控真正的作用應該在2020年左右開始見效。但是這種信念不會持續太久,畢竟買房是理性消費。調控一直不放鬆,就會有作用,只要房價沒有漲到人們的預期一段時間,人們就會逐漸明白房價不會一直漲,從而退出樓市。調控並非不起作用,而是調控都會有滯後性,讓子彈飛一會,效果一旦產生,就是多米諾系統,逐步壓垮房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