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好聲音”

2019年“讀懂中國”廣州國際會議於10月26日在廣州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會議致賀信。習近平指出,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繼續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增添動力,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讓經濟全球化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讀懂中國”國際會議迄已成功舉辦三屆。可以說,它的舉辦本身就是中國向世界發出的“好聲音”。一個國家願意敞開胸懷讓別的國家來讀懂,願意將發展的機會與別國分享,足以凸顯開放的誠意,這樣的一種做法自然值得敬佩。

更何況,這還是心繫經濟全球化,心繫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的“好聲音”。作為負責任大國,就要為經濟全球化作出更大貢獻,中國說到做到。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中國擴大與東歐、中亞、西亞、南亞及東南亞國家貿易往來,助推這些地區經濟發展。中國堅持走開放道路,呼籲其他國家開展互利合作。多少務實行動不僅讓世界看得到,更讓不少國家從實實在在的獲益中感受得到。

“當前,經濟全球化遇到一些曲折困難,但經濟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轉,各國利益日益交融、命運更加休慼與共是大勢所趨,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期待。”這樣的精準判斷,源自深邃的思考,體現大國領導人心懷世界的深遠眼光和博大情懷,也詮釋著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責任與擔當。

為了不斷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增添動力,讓經濟全球化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中國努力著、奔跑著。“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雨大”更是通過一場場峰會、一個個論壇、一次次對接更加照進現實,首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2019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全球智能化商業峰會……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中國更多更大的貢獻,這樣的意義早已超出峰會本身。

經濟全球化,特別是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需要“讀懂中國”這樣的“好聲音”。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只有更多的國家拿出主動讓別國讀懂自己的誠意,願意分享發展機會,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才能行穩致遠、走深走實。當然,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也只有盡顯誠意,拿出實際行動,作出更多更大貢獻,才能成為經濟全球化的更大獲益者。那種只求獲益不談貢獻的短期行為,註定要被經濟全球化邊緣化,註定要被淘汰出局。

打造多個平臺,提供多種交流合作機會,只為讓他國“真的讀懂中國”,寫滿誠意的“好聲音”值得世界聆聽。(金羊網 文/李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