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禁毒这么久了,效果怎么样?

未来我来丨


2016年5月9日,来自地方的罗德里戈·杜特尔特,在竞选中战胜了长期以来控制着菲律宾政治的马尼拉家族,成功代表“庶民阶级”当选菲律宾总统。



自此,菲律宾也迎来了风格强硬的杜特尔特时代。

在成为总统之前,杜特尔特是达沃市的市长。在担任市长期间,就以强硬的惩治贪腐、打击犯罪的手段而被人们熟知。

原本充斥着犯罪的达沃市,在其治理下成为了以安全闻名的城市,杜特尔特的“硬汉”形象也走进了菲律宾人的心。

上任总统后,杜特尔特仍保持其一贯的铁腕风格。除了加大对贪污腐败的打击以外,还采用“杀无赦”的态度,对待菲律宾国内泛滥成灾的毒品问题。

所谓的“杀无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允许警察可以直接击毙反抗拘捕的毒贩;另一方面,还赋予公民直接击杀毒贩的权力。

这种“杀无赦”的政策,看似鲁莽,甚至还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但是这种政策其实有一定的经济学原理作为支撑,我们会在下文对这一政策的合理性进行讨论。


禁毒运动的后文:杜特尔特上任后,承诺要在3到6个月内彻底解决毒品问题,但是时至今日,菲律宾的毒品问题仍然没有被妥善地解决。

毕竟今年2月份的时候,《菲律宾商报》(菲律宾最早的华文新闻)上还刊载着总统呼吁进一步加强打击毒品力度的报道。

而10月27日的时候,菲律宾副总统却又发出声明,认为禁毒战是一个失败。

“尽管执法问题更为明显,但我们不能排出我们在减少需求方面所取得的成功。”

菲律宾危险药物委员会在副总统的声明中如此补充道,可见禁毒战的效果很明显,但是问题也很突出。

效果:杜特尔特鼓励人民动手击杀毒贩。还把自己竞选后剩余的资金,用于给击毙毒枭的人发奖金,逮捕或击毙一名毒枭,就可以得到300万比索(合人民币42万元左右)。


而击杀的难度肯定比逮捕要小很多,所以在杜特尔特上台的几个月内,就有850名毒枭死亡。而后这个数字不断地增加,但死亡的无辜人也在不断增加。

政府强硬的手段确实震慑到了很多人,贩毒者与吸毒者们害怕横死街头,纷纷选择了自首。仅2016年,就有超过60多万人选择自首,各地的监狱都人满为患。

问题:但是根据今年6月份的统计,自杜特尔特上台以来,已有2万余人丧生,而其中毒枭的人数却只有五千余名。

可见,其中趁乱杀人的人、混乱中被误杀的人,打着执法旗号违法犯罪的人都不计其数。

大水漫灌式的政策宏观上的数据或许会很好看(毕竟它确实有效地减少了菲律宾毒品交易量),但洪范式的政策往往会忽略细节,不仅触及到各个阶层的利益增大了实施阻力,更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与后遗症。

政策的初心是好的,但在缺少有效监察体系的情况下,政策也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沦为“名正言顺”犯罪的工具。

之前就有过个别菲律宾警察以缉毒为借口勒索群众的报道,虽然官方出面说是诬告,但毋庸置疑的是,产生这类问题的可能性是难以避免的。



除此之外,因为禁毒手段过于极端,杜特尔特还面临着国际方面的责难。各种人权组织找老杜的麻烦,冰岛还提交决议,呼吁联合国调查菲律宾的“暴力”行为。

而老杜的态度依然强硬,并在发言中指责冰岛侵犯了菲律宾的主权,甚至扬言要和冰岛断交。

“如果说冰岛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就是冰岛只有冰,这就是你们的问题,而且那里也没有明确的白天或黑夜之分。”他还说“因此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冰岛没有犯罪,也没有警察,他们都只能去吃冰。”

杜特尔特对于人权组织的态度也不友好。在2017年的时候,杜特尔特因为受不了人权组织频繁的施压,下令把警察的武装力量撤出禁毒战争。说要把毒品问题留给人权组织和缉毒署处理。也表态警察力量是否再次加入禁毒战争要看人权组织的表现。

两个月之后,老杜最终又用一纸便条恢复了警察力量在缉毒战中的主导地位。在今年7月11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要对菲律宾侵犯人权的事件展开调查。

经济学原理:虽然杜特尔特极端的禁毒运动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但他的做法并非就没有科学的依据。

一般来说没有政客敢无视经济学的规律,否则他们与他们的政党势必走向毁灭。经济学家罗伯特墨菲在他的书中提到过禁毒经济学的概念

这种学说指出,毒品虽然带来很多的危害。但让毒品交易伴随着腐败与暴力的却是禁毒政策。也就是说,毒品本身不会带来腐败与暴力,只有当政府把毒品销售置于非法的环境中,才会带来腐败与暴力问题。

我知道这听起来有些荒唐,但或许事实本身就是荒唐的。

在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必须明确,政府与国家都是在衡量过两种结果之后,才做出了合理的决定。

禁毒必然是合乎历史发展潮流的,我接下来想要阐明的,更多的是为什么杜特尔特采取极端禁毒手段的理论依据。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学概念——供求关系定价论,说白了就是物以稀为贵。

要知道,最早在美国,毒品是作为一种麻醉药被医生广泛使用的。当时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毒品上瘾的严重性,反而对毒品的麻醉效果青睐有加,医生们都把毒品称之为“God's Own Medicine”(上帝自己的药)。



当时的毒品和现在普通的消炎药一样,都由市场进行调控。不仅价格很一般,更没有黑帮会为了那些药品大打出手。

值得一提的是,起初,美国政府对于自己本土的毒品问题一直都是视而不见。这源于19世纪美国医学的失误,当时美国的医生普遍认为,毒品上瘾和普通的疾病一样,只要是疾病就可以治愈。

所以美国社会对毒品问题一直抱着乐观的态度。直至19世纪末期,医学有了一定的发展,人们才意识到毒品上瘾的严重性。

美西战争发生之后,西班牙把菲律宾群岛割让给了美国。菲律宾群岛本土严重的毒品问题才让美国真正开始思考禁毒法案的制定。

第一个毒品治理法案是《哈里森毒品法》,这部法案本质上是一个税法。因为当时的联邦政府只具备征税的权力,治安管理权属于各个自治州,所以中央只能通过税法来表示自己的态度。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毒品最开始的时候并不贵,更不会给黑帮带来丰厚的利润。而当政府决定禁止毒品的合法流通、打压毒品的销售的时候,才带来了毒品的价格疯涨。

首先,政府想要降低毒品的流通数量,最有效率的方式是打击贩毒者而不是买毒品的人。一个吸毒的人能窝藏多少毒品呢?打击贩毒者,吸毒者自然也就买不到毒品了。


出于民众的角度,大部分人也都认为应当严惩贩毒者。因为很多吸毒的人是被迫或者被哄骗的受害人群,大众的道德天平往往会倾向这一方,这也使得国家对于吸毒者与贩毒者的惩罚力度有所偏差。

政府会选择严厉打击贩毒者,对于吸毒的人则是给予一定程度的惩罚,这就直接导致了供求关系的严重不平衡。

因为吸毒者没有被严惩,所以吸毒者的数量并没有太大的减少。而且吸毒者的对于毒品的需求属于刚性需求,很难下降,所以市场需求方的对毒品的需求仍然很大。

贩毒者的数量因政府的干预急剧下降。没有多少人敢于直接和政府对抗。而且贩毒者需要和各路人进行接触,这就意味着警方更容易抓到贩毒者。

综上所获,毒品供给方的数量继续减小,供需双方的差距越大,毒品的价格就越高。

换句话说,禁毒使得毒品制作与贩卖的难度变高,让毒品变成了难以获取的商品。吸毒者没办法不吸,他们花再多的钱也要买。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于是就有了高价贩毒的人。


这和囤积粮食不卖,坐等粮食价格猛涨的商人是类似的,他们都在利用市场规律,囤积居奇就是这个意思。

一旦毒品价格飙升,就会吸引一大批要钱不要命的亡命之徒涌入。除此之外也给腐败与行贿大开方便之门。这就是禁毒引起腐败的原因之一。毕竟人是不可靠的,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那么资本的确能使人腐败。

美国以前的上流社会认为酒和毒品都会让人堕落,除了禁毒以外,当年还实行过禁酒令。

实行禁酒令期间酒的价格飙升,当年的黑帮不光贩毒,还会酿造出售私酒,这些都是历史记载着的无比真实的栗子。

说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们回到对于老杜做法的讨论。墨菲认为,当一个政府对于毒品的惩罚力度足够严厉且可以执行的时候,毒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都会极度萎缩。

仅从经济学上说,供给双方形成不了差距,自然也就解决了禁毒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所以杜特尔特的铁腕禁毒政策是符合经济学规律的,只是未必符合人道主义精神。

老杜之所以这么痛恨毒品,是因为他认为毒品毒害了当代年轻人。老杜自家的俩儿子都不争气,只有个女儿还算可以,所以老杜是真的想要通过改变社会挽救像他儿子那样的年轻人们。

除此之外,老杜疯狂打击毒贩,也是因为上一任政府赤字太多严重。老杜剿灭毒枭获得的毒资也能拿来补贴政府。


史之策


“干掉10万人,然后再把他们的尸体扔进马尼拉喂鱼”,这是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上台之后对毒贩的态度!正是因为这样,菲律宾曾一天枪杀32名毒贩!<strong>

在菲律宾铁腕禁毒之后,由于规定可以直接枪杀毒贩,几个月就有几千名毒贩死于枪杀,在杜特尔特的杀鸡儆猴之后,菲律宾的毒贩真的感到害怕了,他们害怕自己被政府直接枪杀,令毒贩们闻风丧胆,一时之间,居然有数十万毒贩向菲律宾政府投降,这样数字太吓人,菲律宾的毒品这颗毒瘤太深!

<strong>

虽然如此,但是菲律宾还是非常乱,治安不好,而且毒贩们为了报复杜特尔特动了他们的利益,菲律宾一些地方领袖被枪杀。菲律宾枪支泛滥成灾,有60万枪支在民间,菲律宾政府压根就没有办法管控枪支,所以只要毒贩们不满政府的行为,就过袭击当地政府或者是暗杀当地政府的首脑!

所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禁毒成果,但还是没能彻底根除不让毒贩们进行多交易,由于死伤人数太多,又受到来自联合国的谴责,现在杜特尔特的禁毒政策已经相对温和,不那么激进,见到毒贩就直接枪杀!

<strong>

由于杜特尔特让毒贩们尝到了自己种下的恶果,看到一个个毒贩倒下,他们现在已经学乖了很多,甚至有不少人觉得毒贩们都是自作孽,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很多人都不愿意再去碰毒品!


老鳄鱼观天下


菲律宾是国际毒枭在亚洲“金三角”重要的中转地区。

(杜特尔特)

菲律宾临水众岛而成国,靠海而生,所以水路交通非常发达,这也给毒贩提供了非常大的便捷,使毒品能够随时随地交易,再个海上搜查难度高,逃路简单快速,而且菲律宾毒品交易错综复杂,根深蒂固,菲律宾1亿人口中,就差不多有400万涉毒,吸毒,全球70%大麻来自菲律宾。菲律宾在打击毒品路上还有长久的路要走,


(杜特尔特强硬打击毒品)

16年铁腕总统杜特尔特上仼以来,对毒品交易就是“杀无赦”。全面向毒贩“宣战”,并允许警方在查毒途中,对贩毒交易人员进行射击,可以就地处决毒犯,当场射杀。在这种情况下这使得菲律毒贩自首人数就超过十万人,监狱根本住不下。截止到18年年底,在扫毒战中有5000多毒犯在扫毒过程中被击毙。16万多名毒犯被逮捕。当然还有600多个公务员贩毒被抓获,包官员,军警人员等。

(缴获毒品)

(缉毒警察)

虽然杜特尔特的铁腕整治毒品手段受到西方的指责,但是也受到邻国的支持,包括给菲律宾专业缉毒人员培训,赠送专业缉毒检查设备,菲律宾的缉毒工作成果丰硕,由于菲律宾涉毒人员之广,之深,缉毒工作永远在路上。


(警察正在缉毒工作)


牛头马面两鬼


越禁止 越猖狂

靠禁止是不可能可以灭绝的

越挣扎 越兴奋

因为当它被禁止的时候,就有一种神秘感

比如喜马拉雅山被禁止攀登的话,那就会引发更多的人去试图挑战这个禁令【最近清理喜馬拉雅山的垃圾竟然清理出近兩百具尸體】

比如禁书一样

因为禁止,所以它的难度就会提高,所以它的吸引力也就会随之增强,犯罪的利润也会由此而提升甚至会有生命危险【鋌而走險的人也會更多】

压制越厉害,反弹也就越凶

比如反贪一样。

你以为禁止了就没有人贪污了吗?那是不可能的。人性就是这么贪婪的。香港就有一對夫妻退休金非常高,可是他們依然鋌而走險犯罪,最後連退休金都被剝奪了

【越禁止越吸引,越掙扎越興奮】

[據說,鴉片戰爭的時候禁毒英雄林則徐後來又上書朝廷說,賣鴉片利潤那麼高,不如我們自己來種鴉片賣吧?後來朝廷還真同意了他的意見。其實,香煙可樂高度白酒大麻都是屬於毒品範疇,只是程度相比之下更輕一點而已]【加拿大就認為大麻是好東西,你是不是會食用大麻產品,那是你自己決定的事[在加拿大你一不小心就會誤食大麻食品],前幾年美國也有一個州放開了大麻的禁令】也就是說,禁不禁,禁什麼,都是你說了算的[也有國家發佈過禁酒令],中國大陸禁黃,還有流行禁言,拉黑,深圳禁摩,公眾場合禁煙,公眾場合禁狗,遛狗必須牽繩,還有一個地方甚至開始禁止光膀子,禁止鳴放鞭炮,禁止燃燒秸稈,禁止隨地吐痰大小便,地鐵上禁止飲食喝水,中國大陸禁槍[玩具槍也不行]有一個人的通下水道的槍托也被定性為武器配件判刑三年

[這個東西有點像彈簧,壓的越緊,反彈得越高]


太素老道


没这么硬的手段,肯定不会有效!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想面面俱到有奌难,这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赞老杜!


人生处处皆战场


想想80年代的严打,毒贩该杀


佛雨观心



若要说这个世界上哪个国家对毒品容忍度最低,那么肯定就是中国,而若要说世界上哪个国家对毒贩的处罚力度最大,那我们就不得不说到菲律宾了,自从菲律宾的总统杜特尔特上位后,让大家称道不已的,就是杜特尔特对于毒品的控制,他的铁血手段让毒贩闻风丧胆,但是让普通民众却是大呼痛快。

杜特尔特在竞选时曾向选民保证将严打犯罪,尤其对铲除菲律宾泛滥的毒品,他曾放言“干掉10万人,尸体丢进马尼拉湾喂鱼”。杜特尔特在就职典礼上宣布将对犯罪分子“杀无赦”后,菲律宾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规模终结毒品交易的“反毒品战争”。毒品犯罪与腐败、贫困并称是菲律宾的三大痼疾。菲律宾许多乡镇存在毒品犯罪问题,毒品犯罪覆盖首都马尼拉绝大部分区域。

71岁的杜特尔特对毒品深恶痛绝,他在曾担任菲南部最大城市达沃市市长22年,期间就以“铁血”闻名。在他的其任期内,这座高犯罪率的南部城市已变为菲律宾最安全的地区之一。2015年,达沃市荣获“世界第九大安全城市”称号。《菲律宾星报》7月21日报道称,菲国家警察局的记录显示,在7月中上旬,已有207名涉嫌贩毒和吸毒人员丧生。自首者更是多达十几万。为警告涉毒嫌犯,菲警方已经搜查61806家住户。1个多月来,常见有街头被击毙者身上挂着牌子,上面写着“我是毒贩,别效仿我,不然这将是你们的下场。”菲律宾警方高层直言:“有许多当选的社区负责人是用毒金作为竞选资金。如果这种趋势不被阻止的话,毒金将会用于政治。菲律宾正在毒品政治的边缘,毒品交易量在过去6年里不断上升。”据菲新社报道,菲首席检察官乔斯卡里达透露,菲毒品交易规模可分5个层级,交易最多的一级,毒贩能在每笔交易中卖出100公斤或更多的毒品。菲国家警察局局长德拉罗萨表示:“如果我们不这么做,我们将成为涉毒政客和涉毒恐怖分子的喽啰。我们到现在才有一位这样有种——请原谅我这么说总统阁下。他是如此强悍,正对毒品发动零容忍的战争。”据报道,7月5日,杜特尔特在空军庆典中揭发了5名警方高层,这些警官因涉嫌为毒枭提供保护伞而接受调查,其中3人被当场宣布革职。

杜特尔特政府对于毒品的打击,也促使多名高官自首。2016年8月2日,菲律宾阿尔布埃拉市的市长罗兰多 埃斯皮诺萨(Rolando Espinosa)因涉嫌参与毒品交易,向国家警察局长自首。次日,菲律宾警方对埃斯皮诺萨的住宅进行搜捕行动,过程中击毙了至少6名该市长的支持者。

随着被击毙的毒贩人数不断上升,一些民众开始对反毒行动产生质疑,人权团体呼吁总统杜特尔特着手调查此事。菲律宾人民律师联盟秘书长艾德瑞表示:“虽然我们都痛恨毒品,也希望毒品消失,但不该对街头吸毒者及贩毒者展开轻率且牵强的处决,这种大开杀戒的情况必须停止。”多名国会议员也提出议案,呼吁调查“法外杀人”事件。按照《华尔街日报》的观点,菲律宾在这场“血腥的”禁毒战争中面临一个问题:菲当局无法满足众多瘾君子突然呼吁政府帮助他们戒毒的要求。一直强力执行要么被抓起来,反抗就现场击毙!比较强势,也比较得民心!


土布衣


老杜真明白且有魄力的人,长痛不如短痛,做的对!不吃美国那套伪善,控个枪都做不到…


在路上173613662


给了菲律宾警察不经过审判就能主管生杀的大权,但是又没有提前对警队进行整肃,小毒贩是杀了一些,但倒霉的普通老百姓也有可能。团伙性的大毒枭必然有警方甚至军方的保护伞,这些人还在,毒根就断不了。


玉少临风


发动群众,实施奖励,严惩毒贩,正风树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