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亡国祸根?诸葛亮犯下2大错误?错杀一位大将,错放一个小人

诸葛亮可以称得上三国的顶级谋士,年轻时候在司马徽那里求学时就已经得到了卧龙的称号,司马徽称他有平定天下的才能。后来刘备多次求见他,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心打动并出山辅佐,刘备也从一个跑路半生却一无所获的废材变成了坐拥荆州和益州的三分天下霸主。

蜀汉亡国祸根?诸葛亮犯下2大错误?错杀一位大将,错放一个小人

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蜀汉实际掌权人,他以个人能力弥补了蜀汉和曹魏的短板,多次北伐都占据战略主动权,曹魏为此苦恼不已。但尽管诸葛亮如此才华,但他还是犯下了这2个错误,放过了本该杀的人,却错杀了不该杀的将领后导致蜀汉亡国。他们是谁,又是怎么一回事?我们继续往下看。

蜀汉亡国祸根?诸葛亮犯下2大错误?错杀一位大将,错放一个小人

原来这个该杀的人叫做杨仪,他原本在荆州为官,当年曹操南征荆州时他跟随刘综一起投降了曹操。后来曹操经过赤壁战败后荆州被刘备所得,于是杨仪到了刘备手下做事。关羽镇守荆州时发现了他有点才华,在军事上和政务上都有自己的见解,毛病就是善于左右逢源是个小人,于是就是写信给刘备推荐了杨仪,希望为蜀汉培养栋梁的同时也可以改变他这个毛病。

蜀汉亡国祸根?诸葛亮犯下2大错误?错杀一位大将,错放一个小人

杨仪在刘备这里果然受到重用,很快就做到了尚书令这个官职。诸葛亮掌权以后杨仪不服诸葛亮的地位,认为刘备对他厚爱,辅政大臣的位置本该也有自己一份,于是多次向诸葛亮发难。诸葛亮明知道杨仪是个小人,但苦于朝中已经没有人才,不仅没有杀了他而且还继续启用它,并希望给他更高的权力来缓和两人之间的矛盾。北伐时期诸葛亮还带着杨仪参与,临终前还把军权交给杨仪和姜维。也正因为这个举动,蜀汉在严重的内耗下迅速衰弱。

错杀不该杀的将领就是魏延,他很早就加入荆州军队而且立下很多战功,但因为没有政治背景,在那个任人唯亲的时代他并不吃香,只能做一个小小的长沙守将,这样他很不甘心。后来刘备攻打长沙,魏延认为这是个机会,于是挟持长沙太守并开城投降。魏延这个举动成为刘备攻占长沙的首功,但此时诸葛亮却认为魏延人品有问题,现在可以献城投降那以后也可以,建议刘备杀了他。刘备知道魏延的不甘心,也知道他的能耐,不仅拒绝诸葛亮的建议而且还重用魏延,也就是这时候开始诸葛亮和魏延有了间隙。

蜀汉亡国祸根?诸葛亮犯下2大错误?错杀一位大将,错放一个小人

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延作为他的副手,在了魏国拉锯战的时候魏延提出奇袭长安的计划,但诸葛亮觉得过于冒险当场拒绝。魏延认为诸葛亮不懂兵法,错失蜀汉翻盘的大好机会,于是经常和下属诋毁诸葛亮的能力并认为军权应该由自己掌握。魏延说的这些下话自然传到了诸葛亮耳朵里,于是诸葛亮临终前留下遗命然魏延断后,目的就是让他送死。魏延不听从诸葛亮的安排提前带着部队撤回,杨仪和姜维掌军权后就把魏延斩首了,从此开始他们祸乱朝纲的时代。

蜀汉亡国祸根?诸葛亮犯下2大错误?错杀一位大将,错放一个小人

蜀汉对比曹魏和东吴而言,它最大的弱点就是后继无人,当老一批将领相去后就已经没有多少人能挑起大梁。特别诸葛亮还安排了杨仪这种小人接替他的职务,又处死了老将魏延,杨仪上位后大肆排除异己导致朝廷严重内乱,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