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陵川黨蔘

陵川黨參

陵川自古便是盛產黨參之地,縣域東北一帶尤盛。辛勤聰慧的陵川農民,在長期的探求實踐中,還總結出一整套黨參人工栽培的成熟技術,使黨參由原來的野生採集走向土地連片種植,產量因此大提高,成為陵川中藥材的“龍頭老大”。清光緒《陵川縣誌》附錄有縣令李楨的《種參說》,詳盡記錄了陵川農民人工栽培黨參的生產活動:

“參產上黨。陵居上黨之脊,藥產有參,前志名而未詳。按參根入於土,苗生蘆頭,瓢長葉小,開花結子。舊時野生不蕃,近有種者。東北鄉民,于山坡南陰,開刨確田,雪前下種,雜麻採子。經冬雪復,來春參苗並茁,漸畏日燥,有麻菜產其間,枝葉掩護可免曝槁。其苗或缺,隨時補植。勤去草蔓,勿擾其生。瓢花經寒而萎,次年復生。每年增一蘆頭,二三年後,根長成參。先刨大本,留其樨者,陸續刨取,至十餘年者愈佳。本新出土,肥潤而白,土染變色。收運至家,向日攤曬,宵間眾手把握、使堅緻有紋,各束成捆,累萬累千,於外省藥肆會上鬻之,多獲倍利。土沃者其參倍大。但種參之坡,久後草木不生耳。”

從李楨的《種參說》中可以看出,黨參的命名與我國古代的行政劃分密切相關。黨參因產於上黨郡而得名。唐代,上黨郡改稱潞州,黨參又被稱為潞黨參。

晉城:陵川黨參

在陵川民間,有很多關於黨參的傳說。其中之一說的是,隋朝年間,陵川佛山腳下有一戶人家,每到夜晚都能聽到宅後有兒童嬉鬧歡笑之聲,但始終看不見人影。後來在房後不遠處的林地裡,發現了一株小片碎葉的蔓狀植物。向下挖掘數尺,挖出其根,見頂端有頭,長有四肢,形如人體,活像一個招人喜愛的胖娃娃。自從挖出這株植物後,再也沒聽到兒童的嬉鬧聲。這戶人家有一八旬老翁,將這株植物的根切片煮水喝,竟然鶴髮童顏,百病皆無,一直活到百歲以上。鄉民們都認為,這棵奇異植物是受日月精華、得天地靈氣長成的“仙草”,所以才有如此神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述了這個古老傳說。

黨參具有補中益氣、生津健脾的功能。“腎乃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 人們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常常導致脾運不健。尤其多雨多水潮溼的江南和東南亞島國的居民,更容易引起這類疾病,所以黨參就成為這些地方的必備之藥。一些健脾湯劑和中成藥,都以它為君藥。這使得黨參擁有了廣闊的市場。大約在清同治年間,陵川東北部各村農民,開始人工栽培黨參,黨參種植成為好多農民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想翻身,種黨參”,成為在全縣流傳的俚語民謠,也成為陵川農民進行土地種植、經營革新的一種無形的倡導,全縣好多農民加入到黨參種植行列中來。

黨參的生長特性,怕暴曬,怕高溫,喜陰適涼。上黨地處太行,群峰高聳,“與天為黨”, 氣候涼爽。尤其陵川,地處太行屋脊,人稱“無夏之地”,因此成為黨參的故鄉。同時,陵川山大坡廣,植被豐茂,最適宜黨參喜陰怕曬的特性。此外,陵川山坡林地土壤中,飽含適宜於黨參生長的腐植質與多種礦物質,土壤疏鬆肥沃,富含營養。由於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加之陵川農民在長期種植黨參中,積累起施肥、整地、下種、育苗、栽種、防曬、澆水、採收、加工、保管等方面的豐富經驗,所以陵川黨參一向以量多質優馳名華夏,盛名恆久。尤其黃松背村一帶所產的“五花芯”黨參,肥大粗壯,肉質柔潤,斷面紋路像盛開的五瓣花朵,色澤鮮亮,沁芳怡人,以油性高、粉性足、無渣滓、含糖多、藥性大而著稱,有“一棵五花芯,強如十斤參”之說,成為黨參中的極品。陵川黨參的這些特點,使得唐、宋、元各代,都是進獻於皇家的貢品,也一直牢牢佔據著河南百泉、河北安國、安徽亳州黨參市場的很大份額。南方沿海各省,以及湖北、湖南等多雨潮溼省份,每年都有藥商前來採購。黨參甚至遠銷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日本、老撾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陵川同時還盛產連翹、柴胡、黃芩、桔梗等藥材,自古就是藥材大縣。陵川產出的各種中藥材,也是晉商貨通南北的重要貨物之一。改革開放以來,走向市場化的陵川農民,更以空前的積極性種植中藥材,發展綠色產業,建設“中藥材大縣”,主導產品的黨參一度與北京同仁堂等結成聯盟,實現產銷一體化,無論規模與經濟效益,都創了歷史之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