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譜發展曲 “兩資”促開絢麗花

同心共譜發展曲 “兩資”促開絢麗花

我市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活動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孫振宇 攝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也是省兩項資金(民族地區開發資金和支援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設立40週年,“兩項資金”是黨中央、國務院,省委、 省政府扶持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專項資金,其投向幾乎涵蓋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近年來,“兩項資金”中支援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在雅安市的持續投入,有力地促進了我市少數民族鄉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

為充分展示“兩項資金”設立40週年,支援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給雅安少數民族鄉村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變化,給少數民族群眾帶來的實惠,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的自豪感和認同感,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強大動力。雅安日報將推出“兩項資金髮展成就”系列報道,陸續對“兩項資金”支持不發達地區發展,助力脫貧攻堅,推動民生改善、社會進步、文化繁榮和民族團結進步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報道。

這是一片充滿生機活力的熱土,自然風光雄奇獨特、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風情獨樹一幟、生態環境清新靜雅、各民族群眾同氣連枝;這是一方團結進步發展的家園,民族團結、經濟繁榮、生態良好、社會和諧、百姓幸福……

同心共谱发展曲 “两资”促开绚丽花

漢源縣小堡藏族彝族鄉解放村彝族火把節活動現場

全市8萬少數民族群眾、 39個民族兄弟姊妹團結奮鬥、守望相助。

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雅安多民族交錯雜居,文化多元交融,經濟相互依存,情感興衰共榮的特有市情,也決定了民族發展進步,在雅安全局工作中的特殊地位。

山水之間,一條條新建的道路連接內外;一排排富有特色的新房,居住著萬千群眾;一所所現代化校園,書聲琅琅,孩童穿梭,相映成趣;一個個大棚內各類果蔬相繼成熟……這一幅幅美麗的畫卷,記錄著雅安各族群眾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軌跡。

長期以來,雅安市民族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民族宗教委、省民族地區經濟開發辦的大力支持下,以民族鄉村民生改善為重點, 持續投入民族工作專項發展資金,支援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成為民族地區惠民生的“源頭活水”,為雅安民族鄉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社會的進步和穩定,民族團結和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助推脫貧攻堅、新農村建設、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中起到了特殊作用,書寫了民生改善、民族團結的精彩篇章。

一條路串接村民心 民族鄉村發展有盼頭

深秋的古路村,群山巍巍,河水滔滔。

20日8點多,陽光才從後面的山巒裡亮起,地裡一尺多高的蔬菜,變得光亮起來。該村地處國家地質公園大渡河大峽谷懸崖上,四面千仞絕壁,山下是蜿蜒清碧的大渡河,風景很美,但是道路之難難於上青天,“百步九折縈巖巒,猿猱欲度愁攀援”,可謂是古路村的最好寫照。

這裡海拔1000多米高,有400多名村民居住,83歲的申國倫(彝族)坐在自家門前,看著兒孫們忙著修建新房。對於過去幾年村子的變化,一輩子都住在村裡的老人感受很深:“山還是這個山,但是村子卻不一樣,人就更不一樣了。我之前根本不敢相信,還能看到村子裡用上摩托車、三輪車。”

同心共谱发展曲 “两资”促开绚丽花

漢源縣片馬彝族鄉富銀村通村公路硬化

在山頂的索道口,53歲的古路村三組村民申紹華(彝族)正和親朋好友一起將自家建房所需的水泥磚,從貨運索道上搬到三輪車上。這些材料都將通過三輪車運到一公里外。“以前是人背、用馬馱,辛苦一天最多來回兩趟,現在用貨物索道運,到村裡再用三輪車運,一次就比一個人十幾天背得還多,方便得很。”村民申其友告訴記者。

在申國倫心裡,以前的古路村需要通過木頭梯子和藤蔓才能和外界相連。後來村裡人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了一條小路,最窄處只有幾十釐米寬。這條路因為可以通行騾馬,也叫“騾馬道”。踏著這條騾馬道,村民們一直在這裡繁衍生息。村民給記者算了筆賬:“一塊空心磚在山下2.5元,運到山上需要開銷5元,建房成本至少翻一倍。”

這些純樸的彝家村民,在重複祖輩貧困、落後生活的同時,從內心深處迸發出擺脫貧困與落後的強烈心聲。

路,關係著古路村脫貧攻堅的成敗。

路,又是擺在古路村發展面前的攔路虎。

在古路村修路有“三高”:建設成本高、投資數額高、技術難度高。但在脫貧路上,與全國、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古路村不能“缺席”。

“十二五”期間,省民族宗教委、省民族地區經濟開發辦於2009年、2014年兩次向古路村投入支援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共45萬元,用於改善全村群眾的出行條件和安全飲水。

2009年,相關部門將20萬元支援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劃撥到古路村,用於該村4公里簡易棧道加寬整治硬化,這真是樂壞了全村寨老小,大到80歲高齡,小到10多歲青年,一齊上陣,只為修路而來。在村黨支部書記駱雲蓮的帶領下,大家風風火火地開幹。

拉防滑紋、切伸縮縫、灌瀝青……這些修路工程中專業的詞語,在山巒起伏的古路村,一下成了村民們的日常用語。

走在這條千仞絕壁,空氣清新的大道上,隨處可見村民鏟沙、打混凝土,偶爾在清幽的山間還能聽見悠揚的歌聲。村民甘紹方(彝族)天生一副好嗓音,大家都喜歡他,幹活累了,便有人喊:“老甘,來一個,整一段,大家樂呵樂呵……”

歡聲笑語中,4公里棧道加寬整治工程40余天如期完成。這條幸福小康路已然向期盼著它的鄉親們“走”來。

2014年,相關部門又安排了支援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用於該村水利工程,既可完善生活用水設施,又可解決產業用水的問題。“當時全村5個組村民居住分散,項目工程要從耕地、荒林、棧道中通過,不僅增加工程難度,而且增加工程建設費用。”駱雲蓮告訴記者,為了保證項目資金的長期效益和按時完成建設任務,村“兩委”集思廣益,因地制宜採取耕地裡、荒林中深埋,棧道中往巖裡鑿道後用水泥覆蓋不影響行人安全、不佔棧道路面、不影響美觀、便於保潔的方式實施。

穿越山巒通往山外的一條條道路,鋪設出民族群眾奔小康的金光大道;點綴在山間屋後的一個個蓄水池,讓民族同胞再次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而今,“古路村”的村民奔忙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村民蘭紹林(彝族)成了專業種植人,核桃給他帶來了可觀的收入;方正全(彝族)成了職業養蜂人,養蜂給他帶來了可觀的收入;李其學(彝族)發揮自己廚藝特長,辦起了特色農家樂……

奇特的地質景觀以及3000畝核桃、1000畝花椒,鬱鬱蔥蔥的綠色產業,古樸的民風,每年吸引5萬餘人次遊客觀光、遊覽,農副產品乘空中索道、日常用品村內購置,現代氣息悄悄融入百姓生活中。

在支援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和各項惠農政策的照耀下,在全民同心繪就中國夢的征途中,古路村正在變成人間仙境。

“捲起褲管、甩開膀子,現在古路村的老百姓正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和決心為美好的未來奮鬥,感恩奮進已經深深銘刻在每個人心裡。”駱雲蓮說。

要致富,先修路。石棉縣挖角彝族藏族鄉勤勞村利用民族專項資金修建了一條致富路。

“有了這條路,原本要花2個多小時的山路現在只需要20多分鐘。”2018年深秋一個清晨,在挖角彝族藏族鄉大渡河畔一條全新的通組公路上,不少村民相互打著招呼,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這條公路連接著挖角彝族藏族鄉挖角村4組與省道217線,蜿蜒曲折地盤在高山上。

該項目實施地點為省道217線至挖角村4組農戶聚居地,全長1.6公里,寬3.5米,混凝土路面。總投資39萬元,其中支援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25萬元。項目於2011年10月動工,2012年2月完工。

道路通,百業興。項目實施後,消除了因交通不便而造成的致富瓶頸問題,公路沿線發展了260多畝枇杷和40多畝黃果柑,產業管理更加輕鬆和便利,農副產品源源不斷地銷到外地,勤勞村環線道路的建成促進了該村產業發展,各族群眾的收入大幅增加。

“以前下雨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現在好多了。”太平村4組村民毛連富說,從去年修建勤勞村產業環線以來,通村道路得到硬化,出行狀況改善,每當夜幕降臨,村民們走出家門,一睹產業環線上美麗夜色。

今年清明節,勤勞村村民李文芳忙得不亦樂乎,因為她家有7畝黃果柑。過去,大櫻桃、蘋果等水果上市的夏秋季節,才是她家最忙的時候,但今年春季,也是李文芳家的豐收季。

“勤勞村產業環線修到了家門口,發展旅遊的機遇來了。”李文芳說,去年年初,她和家人將自家民房改造成了農家樂,走上了農旅融合發展路。

“冬天曬太陽、春天賞花、夏天避暑、秋天摘果,一年四季為遊客提供不同體驗。”李文芳的農家樂,觀景位置好,鄉間景色盡收眼底,遊人送走一批,又迎來一批,這極大堅定了全家人吃“旅遊飯”的信心。

同心共谱发展曲 “两资”促开绚丽花

漢源縣古路村村民齊心硬化騾馬道

“兩項資金”撬動產業發展 石窩窩種出“金果果”

4年前,一筆支援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改變了一個省級貧困村的落後面貌,由此引發的“蝴蝶效應”催生了一個村年產值達二十萬元的乾果產業。這個村就是漢源縣片馬彝族鄉然莫村。

今年盛夏,記者走進漢源縣片馬彝族鄉然莫村,滿眼都是綠色,處處散發著綠色發展的氣息。

遠眺然莫村,綠樹成蔭;近看,果實累累,微風輕扶,綠葉抖動。這裡溝壑山嶺被一片濃綠覆蓋,一片片核桃林起伏連綿,果實累累的核桃林下,不時可聽到村民的談笑聲,為這生機盎然的喜人景象增添了生動的喜樂氛圍。

記者踩著高低不平的山路,迎著呼呼作響的山風,眼前呈現著一山又一山的核桃樹,樹葉間,如同乒乓球大小的核桃果,隨著樹葉在風中起舞,兩三個一簇、四五個一枝。

記者見到該村黨支部書記李成剛時,他正在招呼村裡的核桃種植戶到鄉政府聽講座:“趕緊走,今天晚上的講座7點就開始了,縣上的專家給我們講核桃落葉落果的防治,遲了小心沒有座位。”

同心共谱发展曲 “两资”促开绚丽花

漢源縣片馬彝族鄉然莫村村民何德發積極發展產業

“這樣的培訓去年也開展過,聽說核桃樹長得太繁會影響掛果,去年年底村上便請來了‘土專家’幫忙剪枝。”種植戶李國松告訴記者,過去他也不懂技術,通過不斷學習加上農技人員的上門服務,他家的核桃掛果情況較往年逐步好轉。

培訓當晚,記者看到李國松在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技術要領,重點地方還畫了不少圈圈。“重點是防蟲害和剪枝,通過學習和實踐,我現在掌握了不少核桃的田間管理技術。”李國松說。

李國松在然莫村種植核桃較早,5年前,他以每畝每年100元的價格流轉了本村200畝核桃園50年經營權,由於當初不懂技術,管理粗放,核桃收益不高。自從掌握了嫁接、改造和病蟲害防治等實用技術後,一些營養不良的核桃樹重新煥發生機。

“今年核桃產量已經突破2000公斤,產值4萬元左右。”李國松說,他還要擴大規模,不斷把核桃產業做大,帶動更多農戶走上致富路。

這只是然莫村“兩資”項目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兩資”項目的實施改變了村民的人居環境,提升了村寨的產業生產水平,拓寬了群眾致富增收的渠道。

昔日然莫村耕地全是砂地,主要種植玉米、洋芋、苦蕎等傳統農作物。冬天耕地全裸,大風不斷,沙塵滿天;外出全靠一條羊腸小道;生產生活必需品全靠人背馬馱,是典型的廣種薄收、靠天吃飯的村寨。

鄉黨委政府結合全鄉栽種核桃的經驗和然莫村起步晚、群眾苦盼增收、期望見效快等情況,在產業大會戰中,作出了全縣率先從外地購買大樹試栽的大膽決定。

購買水泥、鋼管、核桃樹等建設物資的資金從何而來?沒有資金,一切都是空談。

按照脫貧規劃和民生需求,市、縣民宗局通過調查、論證,決定把“兩項資金”用在刀刃上,發揮“四兩撥千斤”作用。有了資金,然莫村村“兩委”發動村民自帶乾糧,投工投勞,用了不到兩個月時間,在荒山上建起一個設施較為完善的標準化核桃園。

通過建設核桃園,為村民提供了核桃種植技術培訓。村民從不想種到主動種,從不會種到成為種植核桃的行家裡手……觀念一變天地寬,昔日禿嶺荒坡變成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

如今,村美、民富、產業旺正是該村實施“兩資”項目助力脫貧攻堅的真實寫照。

一個支柱產業僅靠民族資金的投入是不夠的。如何發揮民族專項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撬動整合其它資金的投入是關鍵。

近年來,我市民宗部門先後兩次投入專項資金50萬元,改善全村基礎設施條件。資金下達後,時任村“兩委”成員以為民辦實事、為全村謀發展的初心和勇氣,自掏腰包墊起燃油費,通過熟人租到低價費用的機具,帶領村民投工投勞,完成新建、維修通村公路5公里,硬化通組公路1.1公里。民族專項資金項目的實施,撬動整合交通建設資金,為該村硬化通村公路、過境公路共20餘公里。

國慶節前夕,7組村民何德發和年近八旬的母親劉秀英在灶臺前忙著準備招待親友的食物。灶爐裡柴火正旺,廚房裡卻沒有一絲煙霧。“這是節能灶,煙霧都通過排氣口吸到煙囪裡排出去了。”何德發說。

“2013年到2015年,然莫村修通20公里的機耕道,2016年又硬化了3.5公里的通組公路。”然莫村第一書記常學強說,“路通了,產業才好發展。後來,我市民宗等部門又先後投入120萬元專項資金,硬化了全村通組公路1.2公里,建彝族特色村寨大門1座,完善飲水設施,同時發展核桃、花椒等種植項目。

何德發說,以前靠自己背肥去地裡,來回一趟要跑半個多小時,現在三輪摩托車可以直接開到地裡。

路通了,以前賣不出去的土豆,因為生態種植、口感好,成了外面商販的搶手貨。去年,何德發家一畝地裡的土豆,就淨收入3000多元。

通過一系列項目的實施,荒山變果林,如今的然莫村,碧綠的青菜、白菜、蘿蔔、豌豆、玉米、四季豆等原生態蔬菜、核桃樹、花椒樹、果林遍佈鄉間,交通條件得到了徹底改善,與對岸萬坪村核桃產業、相鄰茶林村的山林資源和高山農業、片馬村的彝家風情渾然一體,繪就了一幅全縣鄉村觀光農業產業的絕美畫卷。

而今,然莫村從“精準脫貧”轉入“鄉村振興奔小康”。

成效的取得與嚴格科學的管理分不開,多年來,我市民宗部門高度重視“兩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嚴格按照“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競爭助力、效益優先,專款專戶、縣鄉配套,公示公開、審計監管,嚴格標準、狠抓質量”的原則,規範項目實施,規範資金管理使用。

飲水工程暖人心 民族群眾感恩黨

20日中午,滎經縣民建彝族鄉大坪村。彝族村民李木支哈擰開水龍頭,用自來水做飯。

“以前家裡吃的水,衛生不敢保證,每次燒水,水垢都特別多。”滎經縣民建彝族鄉大坪村彝族村民李木支哈說,“安裝自來水後,家裡也買了洗衣機,再也不需要揹著衣服到小溝裡去洗了。”

“沒通自來水前,一到旱季就得上山找泉眼,找到後就一擔擔挑水吃。”李木支哈說。

同心共谱发展曲 “两资”促开绚丽花

滎經縣民建彝族鄉大坪村新貌

每年降雨量雖不少,但地下水流失嚴重,難以蓄水,“缺水”成為制約當地老百姓生產發展和改善生活的一大瓶頸。

為破解“有水難存”“無水可蓄”的難題,當地相關部門找準“病根”,對症下藥,靶向治療,以水興農,以水興村。

得益於支援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等民族工作專項資金的投入,大坪山飲水工程項目於2014年7月動工,2015年3月底完工。工程驗收當天,年邁的老阿婆穿著節日的盛裝、手捧著清亮的山泉水,眼含激動的淚花連聲說著“感恩共產黨”“感謝人民政府”。

“我們還爭取到了修公路的資金,現在,每家基本都有摩托車,普通麵包車我們村子裡也有30來輛。”村民王福舉說。

“這條路修好後,村民都很高興!” 說起這條路,王福舉非常開心。

如今,走進大坪村,已經充分感受到了這個新村,所帶給大家的一種“民族團結、開放融合、感恩向上、和諧穩定”的社會新風尚。

富含民族特色的紅頂米黃色牆身的磚瓦房,在藍天白雲下熠熠生輝。

整潔、乾淨的水泥路上,迎面走來的彝族村民,身著豔麗彝族服飾,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寬敞、明亮的民俗文化壩子上,極具民族特色的彝族歌謠唱出了幸福、喜悅和對新生活的美好向往……

而這個充滿幸福感的彝族新村,和“兩項資金”項目的實施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兩項資金”拾遺補缺 助推民族鄉村經濟發展

一滴水可以映射太陽的光芒。

近年來,在省支援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的支持、各族幹部群眾的矢志奮鬥下,我市民族鄉村不斷提升速度、縮短“差距”、補齊“短板”。 市民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兩資項目”,一方面聚焦其他建設資金暫時不能顧及的民生項目,另一方面注重統籌整合,精準發力,有效助推,努力做到“四兩撥千斤”,最大化發揮“兩項資金”的積極作用。

這是一張張充滿幸福的笑臉——

寶興縣磽磧藏族鄉。依託旅遊業,全鄉通路、通水、通電、通廣播電視、通電話,冰箱、電視機、洗衣機成了許多家庭的“標配”。撫今追昔,村民們很是感慨:“即使是過去這裡最富有的人,也沒有現在的一般村民幸福。”

那是一句句發自肺腑的讚揚——

同心共谱发展曲 “两资”促开绚丽花

建成後的石棉縣安順彝族鄉麂子坪村一二組硬化道路

石棉縣蟹螺藏族鄉。“90年代,村裡還不通電,不通自來水,村裡的土路,騾馬一過塵土飛揚。現如今政策越來越好,村裡的變化越來越大!家家戶戶通了電,通了水,柏油馬路直接修到了田邊上。”村民王志全說。

民族工作專項資金項目還在實施,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畫卷正在呈現……

手足相親,團結和睦,是雅安各族父老鄉親恪守傳承的民族情緣。

風雨同舟,守望相助,是雅安各族兄弟姐妹齊聲高唱的團結樂章。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石雨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