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他說的道跟老子的道,有什麼不同?

《論語·里仁》記載孔子跟學生們的對話:“朝聞道,夕死可矣”。又對曾子說“吾道一以貫之。”門人問曾子:“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簡單說,忠恕之道就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

孔子之“道”的含義並非那麼簡單

通常人們這樣解釋孔子這句話:早上聽說這個道理,晚上死也可以。顯然,這個解釋不足以說明孔子所說“道”的重要性,他可以為之而死的“道”,絕非那麼簡單一筆帶過的。如果是這樣的話,孔子一生到底聽說過多少類似的“道”無法統計,那就是說,孔子已經可以“死”了無數次了。這種死,死得其所嗎?

夏明翰臨刑前寫過一首正氣凜然的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夏明翰的意思明確無疑:他心懷共產主義堅定信念,工農革命運動正如火如荼,有“試看將來之環球,必是赤旗之世界”的豪邁。面對即將到來的勝利,死何足惜?所以,他可以笑對未來,視死如歸。

相比於一代聖人孔子,難道他真的為了聽到一個道理就可以興奮到可以死去嗎?肯定不會。那麼,孔子所說之“道”是什麼意思呢?

《禮記·中庸》中關於治學是這麼說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其中學、問、思、辨四個字,是對學習態度和方法的概括,但學習最終要落實在一個"行"字上,即去做,去實踐,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而孔子終其一生為之奮鬥的就是“克己復禮”。在孔子看來,當時的世道已“禮崩樂壞”,不聞世之有道久矣!他所能為之去死的應該就是這個“不聞世之有道久矣”之“道”!因此,孔子所言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應該理解為:早晨聽說世人明白了“道”,並能身體力行,按“忠恕仁義”去做,即使晚上為它而死也值得。"

孔子是“道”與老子之“道”

孔子所言“道”,是“忠恕仁義”之道,是人倫之道,這種人倫關係可以用儒家的“三綱五常”來概括,儒家認為三綱、五常是天理的展開,是"天理"在社會規範的產物,是協調社會關係永恆不變的天理妙藥,至此,朱熹的"理一分殊"論便成為社會生活秩序的規範了。

三綱中,"君為臣綱"為根本,與其對應的行為規範就是"忠"。所謂"忠"就是對君主盡心竭力,如果君禮臣,臣忠君,名正言順,天下就會太平安定。“忠”是下對上,“恕”'是上對下。恕在社會關係的保持中作用巨大,是維持良好秩序的態度。

老子所言“道”

,是“天”之道,它不限於人際關係,它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無所不包,無所不在,天地人萬物所由生,不含任何人為因素,是自然大道,是法於自然和上德不德的有德之道,是天地人萬事萬物順應自然法則而不造作的道,任何人為因素只能“損”之而不能“益”之,道完成一切不以有德自居。

這個自然之道首先是個過程。老子的道是對天地人萬事萬物的系統性及其發展過程的高度抽象概括,它的過程表現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然後是世界本原。道為天地之始萬物之母,無和有都是道的存在形式,是道的不同存在形式時的名稱。這個“道”及其“名字”是混然一體的。

同時,道是規律,是法則。人類所有禮義規章都是人為的,而道的規律和法則是天然的。道是萬物變化的唯一的和終極的原因。道是自然而普遍存在於宇宙空間的,“大道泛兮”,它存在實在的、虛空的所有事物之中,並貫穿於所有事物發展變化的始終,一切源於道而歸之於道。“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老子要人們尊道貴德,“從事於道者同於道”,要求人們遵循道的法則。“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只要把握了亙古就有的“道”,便可以駕馭當今的一切;只要理解了宇宙萬物的本始,就瞭解了“道”的根本。


道德經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他說的道跟老子的道,有什麼不同?

道德經

道家與儒家的“道”同根同源

孔子和老子是中國文化歷史上的兩位巨人,其思想有異,其根源同一。兩家思想,兩家之“道”同處出於《易》經,《易》有“三易”即《連山》、《歸藏》和《周易》。但是前兩易均已散佚,只剩下《周易》,司馬遷說“文王拘而演周易”,即周文王將伏羲氏八卦演為六十四卦,後人稱之為《周易》。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他說的道跟老子的道,有什麼不同?

易經

《易》之經,是中華文明的總源頭,是最高的智慧,是通曉天道的大學問,孔子曾數度拜訪老子,正史記載是“孔子問禮”,但老子對“禮”並不重視,起碼老子不輕談禮,這一點孔子是知道的。所以人們認為孔子問禮於老子的背後還有別的目的,那就是試圖通過老子,得以閱讀《周易》。

古代,《周易》是王室秘籍,不得外傳。孔子直到50歲也沒得以見《易》,所以孔子感慨: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所以才有後來如飢似渴“韋編三絕”的故事。

孔子思“易”之渴,因此“問禮”不絕,孔子最後一次問禮時已經51歲,這時的老子也已經 71歲了。老子稱他為東方賢才,先請他陳述自己的思想。孔子表示:“吾求之於度數,五年而未得也” “吾求之於陰陽,十有二年而未得也。”

孔子意思是說:我在天文術數方面探索了五年,計算日月交合,研究五星衝犯,仍未得道。”又說:“我又從陰陽學方面進行深度探索,至今也有十二年了,仍未得道。”這大概就是我處處碰壁的緣故吧?

老子跟他說,天地萬物,形狀各異,但卻有共性,那就是順道而行。道者自然,順自然而行,自然能無貴無賤,無榮無辱,我行我素,自得其樂。性不可易,時不可止,道不可壅(阻塞)。苟得於道 ,無自而不可;失焉者,無自而可。”

孔子回去,閉門陳思,三個月不出門。後來再訪老聃,告訴老子說:“我得道了。喜鵲孵卵,卵生雛鵲。魚用口腔孵卵,吐出泡沫,噴出小魚。泥蜂無卵可孵,咒化桑蟲,變成幼蜂。懷胎是個弟弟,哥哥夜哭抗議。哎,這麼多年,我拒絕接受命運的改變。我自己都不肯接受變化,怎麼去教化別人呢!”

老子曰:“可,丘得之矣!”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他說的道跟老子的道,有什麼不同?

孔子問道

所以,儒家與道家雖然主張有所不同,但都是從《易》經裡寄去了營養,創立了各自不同的道。

儒家的道,是講述人生安身立命的人道,講究遵禮而行,禮就是社會秩序;

道家的道,是講述天地萬物演化的天道,講究順道而行,道是自然直大道。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他說的道跟老子的道,有什麼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