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 蘆花飛


秋風起 蘆花飛


每到秋季,團團蘆花便浪漫的開放,花絮沸沸揚揚如飛雪,伴隨清爽的秋風,悄悄向天邊的彩雲飛去。

蘆花,是蘆葦在秋天裡開出的花絮,她似花非花,似霧非霧,似白淡白,古人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領略到了蘆花的風采了。寫蘆花最早、也最著名的莫過於詩經裡的那首《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中的“蒹葭”指的就是蘆花。這首詩以蘆花、水、霜、露等意象營造了一種朦朦朧朧的意境,寥寥數語,卻讓人浮想聯翩。


秋風起 蘆花飛


《江村即事》唐-司空曙

釣罷歸來不繫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垂釣歸來,卻懶得把纜繩繫上,任漁船隨風飄蕩;而此時殘月已經西沉,正好安然入睡。即使夜裡起風,小船被風吹走,大不了也只是停擱在蘆花灘畔,淺水岸邊罷了。


秋風起 蘆花飛


《蘆花》唐-雍裕之

夾岸復連沙,枝枝搖浪花。

月明渾似雪,無處認漁家。這是一首絕妙的詩,夾岸沙地上蘆葦密佈,那葦花一支支的如浪花翻滾,此起彼伏,在朗月之下,如一片片白雪似的.詩中寫的是蘆花飛舞的景象。沒有“蘆花”二字,卻句句是描寫蘆花的白。此時,其他草木逐漸凋零,獨有蘆花似雪,隨風翻動,可謂奇觀。


秋風起 蘆花飛


《江村晚眺》宋-戴復古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閣岸斜。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這首詩在“靜”與“動”的描寫安排上十分巧妙,色彩運用也恰到好處:黃色的沙灘,斑駁的漁船,深褐色的堤岸,碧綠的江水,青青的蘆蕩,白色的蘆花,潔白的水鳥,在血紅的殘陽映照下,更顯得色彩濃郁,陸離絢麗,耀人眼目。

秋風起 蘆花飛


《蘆花》宋-鄭克已

眇眇臨窗思美人,荻花楓葉帶雞聲。

夜深吹笛移船去,三十六灣秋月明。

秋風起 蘆花飛


《蘆花》宋-王汝舟

琵琶亭前夜泊舟,荻花瑟瑟風颼颼。

潯陽夜靜月如晝,琵琶寂寞江空流。

秋風起 蘆花飛


清平樂--蘆花

明-尤侗

秋風澤畔。小草霜華染。

比似楊花吹不斷。卻被雁銜天半。

月明野渡蒼茫。伴他楓葉吳江。

堪笑白頭老子,夜寒尚倚紅妝。

秋風起 蘆花飛


蘆花

宋-錢易

深溪高岸罩秋煙,颯颯江風向暮天。

凝潔月華臨靜夜,一叢叢蓋釣魚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