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士喪禮》有感:以神話思維與文化內涵的視角來解析儒家生死觀

喪葬禮儀是中國傳統文化

中極其重要的一環 ,其中帶著濃厚的“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儒家思想。然而,喪葬禮儀中的鬼神巫蠱之論又是與儒家思想大相徑庭。這相互矛盾的兩者卻在喪禮之中統一起來。本文以《士喪禮》為例,從神話思維及其文化內涵兩個角分析儒家生死觀。

讀《士喪禮》有感:以神話思維與文化內涵的視角來解析儒家生死觀

一.神話思維

(一)招魂復魄

《左傳昭·公七年 》雲 :

“人生始化曰魄 ,既生魄, 陽生魂。”人的一生是由“魄”開始的,而後又出現了魂。魂魄一陰一陽,陰陽相合於是人就誕生了。

人死之時“骨肉歸復於土, 命也 。若魂氣則無不之也。”陽氣所聚的魂離開體魄,歸於天上,進入鬼神的世界,魄則埋入地下。人之將死也,魄降於地,身體僵硬,繼而氣絕,魂升於天。魂魄一去,身體便沒有力量再去維持自己的生命。初死之時,以屍就地“冀魄之依之而還也”“使人持衣而復,欲魂之識之而返也”以此祈求逝者能夠起死回生,重歸人世。

《士喪禮》“招魂復魄”

之儀為開篇,正是象徵生死間的鴻溝已無法跨越,最後的努力業已失敗。從這一步之後,便是真正的事死之禮。

讀《士喪禮》有感:以神話思維與文化內涵的視角來解析儒家生死觀

(二)亡者歸處

《士喪禮》雲:“復者一人……北面, 招以衣, 曰:‘皋某復’。”鄭玄注曰:“北面招, 求諸幽之義也。”亡者去處乃北,所以要向北而招魂。

隨後諸多禮儀,如卜筮選擇墓地朝哭之後, 親人要在墓地的南邊面朝北而立,筮者亦面北詢問死者是否滿意,歸來後仍是面北大哭

北乃日隱之地,金烏自東方湯谷扶桑神木而起,落於西方昧谷,由東經南而至西,獨不往北,是謂北為日隱之地。《山海經》《海內經》“北海之內,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且伏羲先天卦位,坤在北,坤象地,為陰。又有後土為幽都之主。是以北方為亡靈歸所。后土為女,所以北方又帶上了女性含義。

生命皆源於母體,輪迴之意雖然此時還未出現,但也隱隱間蘊含在其中,由生到死,由死及生。

讀《士喪禮》有感:以神話思維與文化內涵的視角來解析儒家生死觀

二.文化內涵

(一)君臨臣喪

先秦時期,有君臨臣喪之禮。但君主到臣下停屍的正室前,必然會令巫祝侍從行

驅邪之儀,鄭玄注云:“為有兇邪之氣在側。”乃用祓殯,意在驅除死者鬼氣。

君臨臣喪是代表著強烈的尊卑等級觀念的文化符號。然而,既然儒家對於君臣之間尊卑關係和君臣之間情義如此重視 ,強調宗法倫理的溫情脈脈,為何君臨臣喪還舉行巫術性的驅邪避鬼儀式。這正是上下尊卑的體現。《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記載:

“楚人使公親禭 , 公患之。穆叔曰:‘祓殯而禭,則布幣也。’乃使巫以桃茢先祓殯。楚人弗禁,既而悔之。”

楚人迫使魯襄公楚康王行燧衣禮,魯襄公卻以桃茢祓殯行君臨臣喪之禮,楚人後來知曉後深感蒙羞,由此可知其在

尊卑觀念中的重要性。

讀《士喪禮》有感:以神話思維與文化內涵的視角來解析儒家生死觀

(二)至孝之道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中庸》。

儒家禮教中,最為重視的莫過於生死。儒家向來有輕生重死的傳統思想,這是由於儒家認為

“生,人之始也; 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因此厚生薄死是輕慢於死者無知,是小人行徑而非君子所為。

所以,儒家在喪禮中極力將死者的生前所受的待遇都還原出來。荀子認為:所謂喪禮 ,本就是用死者生前的樣子來裝點他死後的儀容,讓他如活著一樣被送走。像侍奉生者一樣來侍奉死者,對於生死存亡都能按照禮的規定來做。這便是為了表達出生者對於死者的尊敬,也符合了儒家觀念中的仁孝

讀《士喪禮》有感:以神話思維與文化內涵的視角來解析儒家生死觀

“祝盛米於敦,奠於貝北……乃笄。設明衣裳。”為死者清洗身體,穿戴整齊,正是將死者如生前一樣侍奉,不敢有一絲怠慢。

“主人左扱米,實於右,三實一貝,左、中亦如之。又實米,唯盈。”,將米或貝放入死者口中,這項儀式稱之為“飯含”。漢代大儒何修曾解釋說:“孝子所以實親口也,緣生以事死,不忍虛其口。”子女不忍心父母空著嘴離開人世,親人離世的悲痛與不捨便在這其中表達出來。

儒家喪禮繁瑣的背後卻處處體現著對於死者的尊敬與孝順,將儒家事死如生的思想表達的淋漓盡致。

讀《士喪禮》有感:以神話思維與文化內涵的視角來解析儒家生死觀

(三)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從原始自然崇拜後所興起的新的信仰體系。帝王與偉人死後,其因道德與功績而被人們祭祀,並被加與自然的威力,使抽象的自然崇拜有了具體的形象,也完成了由人到神的轉變。

宗法制變為主流以後,祖先也同樣通過祭祀成為了家族的守護者。喪禮也成了一個由人化神的過程。在長時間的延續中,個體崇拜也逐漸轉變為宗族信仰,父祖神靈接受子孫奉祀,並保佑子孫,子孫也繼承遺澤,光宗耀祖

讀《士喪禮》有感:以神話思維與文化內涵的視角來解析儒家生死觀

《尚書·盤庚》中便說道:

“古我先後,既勞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汝有戮則在乃心,我先後綏乃祖乃父; 乃祖乃父,乃斷棄汝,不救乃死. 茲予有亂政同位,具乃貝玉。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高後曰:‘作丕刑于朕孫。’迪高後丕乃崇降弗祥。”

先祖可以保佑子孫,但子孫言行有失也能降下懲罰,先祖與子孫互有感應、禍福共依,正是體現出了祖先與子孫的一體性。儒家的生死觀也不再以個人生死為重,而是以延續為主要理念,由此可見一斑。

綜上所述,儒家生死觀的核心是“延續”,不是生命上的延續,而是精神上的延續與傳承。死亡不過是個體生命的結束,而不是最終的歸宿,自身的精神依舊會在子孫後輩中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趙璠.從神話傳說看儒家生死觀[J].教育教學論壇,2017(42):50-51.

定瑞雨.淺析傳統喪禮中的神話思維及其文化內涵——以《儀禮·士喪禮》為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8(11):24-26.

鄭傳斌.論禮對巫術的改造——以《儀禮》士喪禮中的巫術因素為中心[J].孔子研究,2006(05):82-89.

張壽安.儒家喪禮“飾死者”析義[J].學海,2016(02):210-2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