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郎平器重张常宁更甚李盈莹问

按:本篇原为悟空一问作答,下笔比较随意,亦有诸多偏颇之处,只因写的有点多,不忍埋没,故另辟一径发表,问答下,同好回复评论也有不少中肯之言,也一并在随后转发。以下正文。

器重,是一个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郎平也是一个重感情的人,那我们就先抛开技术层面的因素,谈感情上为什么郎平更加器重张常宁。

首先,张常宁的出身。张常宁是排二代,父亲是和郎平同一时代的男排国手,都参加过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张常宁的准公婆也同样是男女排的国手,可以说在当今中国排坛的关系盘根错节,张常宁是上一代排球人晚辈中是难得的佼佼者,必然在郎导的心目中获得极大的感情加分。

那光有排二代的光环就行了吗?当然不行。

所以再次,我们要来谈谈在郎平13年执教中国女排以来的几个重要关键节点,张常宁的表现对郎平的执教生涯和对中国女排所起到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一个关键节点,15年世界杯,此时的郎平执教中国队已经两年,期间虽然也已经收获了朱婷和袁心玥,初步构建起中国女排的未来核心,也取得了14年世锦赛亚军的成绩,但如果15年世界杯和16年奥运会上一冠难求的话,那郎平球员生涯的光辉是不足以续写她的伟大和神话的。出征15年世界杯的前夕,正是郎平最艰难的时刻,队内接连的伤病,让她几乎看不到希望,以至于在听到袁伟民一句“所谓强者,就是要面对各种困难”为她鼓气时,忍不住潸然泪下。临危受命的其实有三人,张常宁,颜妮和丁霞。张常宁顶替惠若琪,颜妮顶替徐云丽,丁霞是她们俩在14年亚运会的搭档的二传。但正是这届世界杯,以哀兵出征的中国女排以十胜一负的成绩再次拿下世界冠军,完成了郎平执教生涯冠军0的突破,也完成了中国女排冠军阵容的最后拼图。张常宁,颜妮,丁霞三人在郎平心中的份量已经不再是那三个亚运会表现较好的二队队员,而是仅次于从小带在身边训练的朱袁了,郎平给了她们三人机会,她们三人也不辱使命,而张常宁也因表现出色成为天作之合的“朱袁张”的一员,一个强大的大一统王朝开国皇帝的名字,冥冥中预示着中国女排一个新的王朝要开启了!

第二个节点,里约奥运会。如果只得到一个世界杯冠军,中国女排就算是重回世界巅峰的话,那这个冠军的成色还是不够的,但有一个冠军打底,郎平再带领球队冲击里约奥运会金牌的时候,心里无疑要比什么都没有要沉着淡定了许多,目标也不用定那么高了。但里约奥运会没有按所有人设想的普通剧本走,平平淡淡拿个前四,或者夺个奖牌就完成任务了。它的过程就像偏偏要成就一段传奇一样,跌宕起伏,让人回想起来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惨的不能再惨的小组赛,仿佛就是要激起中国女排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血性,让后面的比赛中他们可以实力劣势下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里约四分之一决赛中巴之战,在世界女排历史上都可以算得上一场经典之战,仔细复盘比赛的话,这场战役的转折点,就在第二局张常宁以接应出战在二号位的连续暴扣得分打成11平之时,这次平局之后中国女排的士气就提振到顶点,打破了从此战未开打前到第一局就大比分落败就一直笼罩在每个人心头巴西队不可战胜的压抑感,胜利的希望露出了一丝曙光,场上的形势渐渐开始压制想赢怕输的巴西队,至于后来的刘晓彤奇兵救主,都是后话,郎平作为场上的指挥者对此洞若观火,心存感激都不为过。中巴之战是郎平能够带领中国女排由比较强大继续走向更加强大的关键之役,此役若输,中国女排四强不入,郎平执教中国女排的生涯,也就以一个世界杯冠军一个世锦赛亚军画上句号了,绝不可能达到今天的高度,中国女排的第九冠和第十冠也许还要再等好多年。

半决赛赛点,张常宁发球后,紧接着救起对方一个高质量的一攻,惠若琪打手出界成功拿下赛点。决赛赛点,同样顶着巨大压力再次被换上发球,成功导致对方送探头,惠若琪打中终结比赛,拿下冠军。这两个球都是在仅领先一分的情况下拿下赛点的,如若不成,比赛的结果都很难预料。

可以说,在郎平的心目中,自然是每一个球,每一分都很关键,在场上的每一个球员都会有让郎平深深感到欣慰和感激的表现,但这几个球的在记忆上的深刻性,就连我们球迷都比其他球记得更加清晰,就像朱婷后三打下中巴之战最后一攻的那个球一样,心里都是怀着感激和深深的后怕,如果打不下,一切都将改变,所以哪怕惠若琪整个里约的表现是如此的不堪,但这两个赛点的球,她打死了,不仅可以说是将功赎罪,甚至最后一球都有永载史册的可能,每当回放里约夺冠的那一刻,人们听到的就是那句“张常宁发球,球发的不错,对方失误了,惠若琪探头打中,中国队获得了冠军”。多么值得回忆的激动时刻啊,郎平和她们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刻的情感。那是一种结伴死里逃生,最终战胜对手才能结下的生死情谊!

时间节点三,18年世锦赛,半决赛对阵意大利,如果拿下这场胜利,再进入决赛获得冠军的话,郎平球员教练生涯大满贯,朱袁张们球员大满贯达成,多么辉煌的成就啊,可惜,18年的张常宁,人们忘记了她里约的功勋,她是那个满带伤痛,有心无力,身上沾满球迷口水的张一分,失败的口水全部向她涌来,也许只有郎平才会在心里想,宝宝要是健康的该有多好,一个健康的张常宁有多重要。三四名决赛已经变得像鸡肋一样无关紧要了,让她休息吧,带着有伤的张常宁来就是为了冠军的,因为她心中觉得朱婷就是她的王牌,而宝宝就是她的福将,这次她真的顶不住了,没能像里约那样在关键时刻给她带来惊喜,她不怪她。

后面的三四名的决赛上,就要说到本问题的另一个主角了,首发的李盈莹似乎嗅到了什么味道,看到了上位的希望,无比积极的拿出了一张漂亮的数据,可在三大赛MVP大满贯郎平的心里,季军,食之无味罢了,甚至也许还有点暗暗的鄙夷她的急不可耐的表现。

郎平在这次世锦赛中对意大利的比赛中是给过李盈莹像里约张常宁,刘晓彤,龚翔宇那样的机会的,不要去列举她比赛中是不是有华丽的数据,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她就没有能完成郎平的任务,哪怕她在一些场次中比张常宁的表现好,在郎平心里,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她不是要她上场和张常宁比赛数据表现的,而是让她上场帮助球队击败对手的,她没有做到。而张常宁,丁霞,颜妮,刘晓彤,龚翔宇他们都在过去的关键比赛里做到了。这就是在郎平心里她的感情分还比不上七仙女的原因。郎平给过她机会,其实这样的机会真的不多,18年世锦赛一次,19年世界杯对巴西和荷兰甚至都不能算,顶多算是给她锻炼,至于其他比赛,当大言不惭说着自己上场的时候都是球队困难的时候,好像是球队救世主的时候,在郎平听起来就像一个笑话,郎平在世界赛场上见过的世面,什么样的比赛才可以算是救主?李盈莹目前其实只获得过一次,如果那一场她上场赢下了意大利,在郎平心中,她就可以获得七仙女那样的感情待遇。

什么样的感情待遇?什么样的器重?那是一起血与火里出生入死才能体会到的战友情谊,而七仙女就是那群和郎平一起,从弱小战斗到强大,郎平和她们是相互成就的,郎平带领她们登上世界之巅,她们也赢下了一场场注定会输的比赛报答了郎平的知遇之恩,成就了郎平的伟大。她们之间的感情是牢不可破的。仔细回看郎平13年到现在所执教的国际重大赛事,七仙女每个人都有着在郎平心目中,在中国女排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功勋,正是这份功勋才撑起她们在郎平心中的地位。

这种地位不是在国内联赛拿一两个得分王,在普通赛事上一两次高光表现就能获得的,也不是靠球迷舆论绑架郎平就能获得的。立功的机会不多,希望李盈莹在将来的世界大赛上能把握住,也千万别做出些皮毛贡献就觉自己是球队的救世主,就是为队友填坑的,就要踩着队友的往上爬,上场是去为球队争胜的,而不是去争功,争什么主力位置的,但凡抱着这种思想临场都是打不好比赛的,就如这次世界杯的表现一样,看到她替换张常宁上场,如果下球得分,脸上表现的不是那种张常宁她们得分时那种充满杀气的兴奋,而是洋溢着一种,看,还是我比你厉害吧的沾沾自喜,而一失误,连续不下球又患得患失到连比赛都不会打了的失魂落魄,明显的,她又心魔作祟了。像这样的表现又怎么能让郎平器重呢?

上面讨论了感情上,郎平更器重张常宁的原因,其实在技术和球队体系上,原本张常宁就是国家队以朱婷为核心的建队体系的重要拼图板块,而李盈莹原本所在的天津队体系就是和国家队迥然不同的,郎平是不可能为了李盈莹而把国家队已经成熟的体系推倒重建的,李盈莹进入国家队,并非是看重她那两个在郎平眼中价值不大的mvp,而是要在稳健的国家队体系之内,丰富不确定战况下的战术需求选项,这就是李盈莹在朱袁张时代最大的价值,至于更远的未来,也祝福她能够成为下个时代的旗帜,我相信即使实力再不济,郎平也应有可能把她培养成朱袁张退役后的女排的重要过渡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