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简史》连载04--守得云开见月明

《中国企业家简史》连载04--守得云开见月明

1990年,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经他妙手,即成国内知名品牌“小霸王”;5年之后,自立门户、白手起家的他又一手缔造了更具活力的“步步高”;2001年底,互联网资产泡沫破裂,纳斯达克哀鸿遍野,他却通过强力抄底网易的股票,完成了从站在前台的实业家到隐身幕后的投资家的华丽转身——这是属于段永平的故事。

1977年冬天,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当年中国五百七十万考生走进了高考考场,16岁的段永平也是其中一员,不过这次考试,段永平的四门成绩总共只考了80分。他落榜了。

令人吃惊的是,半年之后,通过努力学习,段永平在1978年的夏天高考中,考出了平均单科80多分的好成绩。

实现了上大学的目标后,段永平却变得比较迷茫了,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大三。有一天,段永平突然问自己,为什么高考前自己过得那么快乐,那么充实,而现在却这样迷茫?

他想到高考前,自己每天学习有目标,安排有计划,也很享受学习的过程……他悟出一个道理:乐趣是在过程中,而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才能激发自己最大的潜力,才能享受过程。

《中国企业家简史》连载04--守得云开见月明

后来,他看到巴菲特说:“人生其实就是一个旅行,重要的是享受这个过程”,深感共鸣。从此,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做的事情中寻找快乐,贯穿了段永平的人生历程。

1982年,浙大毕业生段永平被分配到当时亚洲最大的电子管厂——北京电子管厂工作,当时半导体集成电路正在迅速取代电子管,段永平敏锐地意识到了行业的变化。显然继续待在一个没前景的行业里,不是他喜欢的事情。他选择继续进修,之后,考入了人民大学计量经济系研究生,直到1988年硕士毕业。

80年代末期,研究生是不折不扣的高学历人才,不论是进国家机关还是大型国企,都不是困难的事情。但名校研究生段永平却做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南下广东打拼。而这选择的背后,正是他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事。

不过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不容易,段永平先到了佛山一家工厂,但很快感觉并不好,之后,他又踏上了寻找工作之路。

从浙江大学无线电工程学系——北京电子管厂——人民大学计量经济系——广东佛山——继续寻梦,段永平孜孜以求地寻找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许是这段经历,让段永平对“做自己喜欢的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他后来说:“每个人应该首先花很大精力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更重要的是,人还要努力去喜欢自己在做的事情。因为找到喜欢的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而当我们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后,会慢慢找到很多乐趣,在努力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现自己喜欢什么。”

创造奇迹的“小霸王”

1989年3月,由于学历出众,段永平进入了怡华集团下属企业日华电子厂当厂长。当时这个厂还是一个烂摊子,不仅规模小,而且还亏损200多万。段永平接手后,开始为工厂寻找出路。

当时,日本游戏机公司任天堂生产的“红白机”以水货的形式,流入国内,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一夜之间,中国冒出了数百家生产游戏机的厂家。1990年,中国内地市场卖出了300万台游戏机,而市场预测的饱和容量是4000万台。本就是学电子专业的段永平,决定进军游戏机市场。

在最开始做游戏机时,段永平并没有推出自己的品牌,而是租了一个台湾品牌叫“创造者”。但后来这个品牌的厂商又把自己品牌的包装卖给其他人,这样一来整个市场就乱套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段永平推出了“小霸王”品牌。

在群雄逐鹿的游戏机市场中,段永平并不是第一个出发的,但他很快显示出了自己过人的经营才华。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体系、搭建售后服务网络以及电视广告宣传,小霸王很快横扫其他山寨厂商。

三年之后,这间小厂产值已达1亿元,并正式命名为中山市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在众多的游戏机品牌中,小霸王雄居游戏机市场第一位。

小霸王获得真正的腾飞是从1993年开始的。段永平花20万人民币购买了王永民教授的汉字输入法——“五笔字型”,然后,和他的技术人员增加一个计算机键盘和一个电脑学习卡,把这些东西与小霸王游戏机连接起来,通过电视机做显示屏,就组成了一套电脑学习系统,一种叫“学习机”的新产品横空出世。(极为重视技术人员的段永平给了他们很高的薪水,据说单年终奖就超过10万元,那时来说可是一笔巨款。)

当时一台电脑的价格上万元,而一台学习机只卖二三百元,一时间汇款单从全国各地雪花般地打到公司账户上,“小霸王”立即成为这个行业引领风骚的真正“霸王”,市场份额逼近80%。

就此,“小霸王”走上了一条超常规发展的道路:1992年,小霸王用200万元人民币广告费实现1个亿人民币的产值,纯利润超过800万元;1993年产值达到2亿,1994年产值4个亿,1995年产值达8亿元人民币……在多如牛毛的游戏机厂家中,“小霸王”果然称王称霸,一骑绝尘。从此,各式各样的“王”字,各种各样的“霸”,开始充斥了各种商品。

从亏损200万到产值上亿,段永平只用了3年时间;1994年,小霸王产值达10亿。

创立“步步高”:享受生活是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目的

1994年,段永平向集团公司提出对小霸王进行股份制改造,但没被通过。他选择在巅峰时期离开。意料之中的,“小霸王”在依靠惯性快速发展了一年之后,业绩快速下滑,回天乏力。

1995年9月18日,段永平成立了步步高电子有限公司,个人投资持股70%。创立之初,步步高代理商绝大多数是当初段永平委任的小霸王代理商,他们跟着段永平一是“报恩”,而是认准了可以“赚大钱”。

凭着“无绳电话”,步步高杀入市场,先后成为复读机、电话机、VCD、学习机的中国市场第一。那时候,段永平是声名远扬的央视“标王”。

当时,步步高涉足的领域基本是大品牌不屑于做的“鸡肋”,段永平却把鸡肋做成了一道商业美味。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2017年第一季度,OPPO和vivo全球出货量同比分别增长93%和82%,达到2550万台和2270万台,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五强与全球智能手机五强中都强势占领了两个席位。

而这时候,段永平早已处于“退休”状态,尽管挂着步步高董事长的头衔,并在OPPO、vivo也均持有较大比例的股份,但他实际只负责制定大的战略和方向,不过问具体细节。他每年只回国参加两、三次董事会,是最悠闲的“甩手掌柜”。

“中国睡得好觉的企业不多,我们是其中之一。”有人说他胸无大志,但他则有自己的说法:“最重要的是活下来”,并且至今还活得不错。

段永平有次回国时参加一档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问他对年轻人有何忠告,“如果一定要说,那就是享受生活,”老段说,“这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目的.”

“中国巴菲特”与慈善之路

尽管段永平本人并不认可“中国巴菲特”的称号,还是在2006年以62.01万美元标价,获得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并于2008年再次与好友赵丹阳共同拍下了211万美元的“天价午餐”。这是因为他认可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价值,也为了“Just for fun”,他们聊投资、人生和“慈善”,也聊高尔夫、桥牌和女朋友。

刚到美国的那段时间,“退休”的段永平一下子失去了方向感。他坐在家里想,“我来这里干什么?我也不能整天在家里呆着。”这时候,他在书中读到了巴菲特的理论,“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就等于在买这家公司,买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他在投资上的知名事迹很多,包括在2001年动用200万美元以1美元左右“吃”进网易股,这些股票在之后为他带来了一亿美元的巨额收益;08年经济危机花上亿美元买进大跌的GE股票……这些投资为他带来的巨额收益比实业还要多得多。

他赚的这些钱很多都拿去做慈善了:“投资是我的爱好,慈善才是我的工作。”在他落地美国几年后,忽然意识到,“眼看着钱越来越多,怎么想怎么都觉得是一个祸害,一个麻烦。”为此,他和妻子刘昕于2005年成立了家庭慈善基金Enlight Foundation,基金的主要慈善方向是教育领域。2008年9月,段永平夫妻二人又在中国民政部门注册成立了心平公益基金,主要用于教育捐赠。同时,段永平也是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的首位,累计向浙江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捐赠4.47亿。

在他眼里:“做慈善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就是想解决自己的问题,要说什么伟大的贡献、榜样,纯属胡扯,我从来没想过要给谁做榜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