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物联网入口策略(一)

单纯靠硬件赚钱的生意模式,越来越难以带来可持续的盈利。对硬件/物联网行业的人来说,一直都非常渴望能从数据、运营和服务端去收费。很多人都想这么做,但是能成功的公司其实不多。强如小米,也没有跳出这个圈。

要摆脱单纯靠硬件的收入模式,大家想到的都是以硬件/端作为物联网的入口,依靠云平台,打通云管端,端这个点带来的数据价值,以及运营及增值服务产生可持续收入。这个概念对大家来说已经不陌生,包括智能家居、车联网、智慧酒店、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新零售、VR/AR、可穿戴等。

「分析」物联网入口策略(一)

硬件设备的物联网化,本身赋予了设备新的功能,对用户来说是新的体验。同时,原有互联网红利正在消失,由原有互联网产生的数据价值也挖掘的差不多了,新的物联网入口带来新的维度的数据价值,这种价值更多是基于物联网入口周边及众多设备协同产生的价值,与原有纯线上互联网的维度有很大的不同,带来新鲜血液,会产生新的商业机会。

成功者案例不多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1)在端这块资产太重,投入产出比来说前期太大,而从端的收入又无法有效的cover到开支,而数据价值、运营及增值服务短期内又无法变现;2)端的资产过轻,或者稀缺性不够,无法撬动物联网的整条产业链;3)数据的价值其实没有想象中大,无法给整个行业带来积极的变化;4)客户的买单意愿或者能力,没有想象中那么高;5)产业链条比较太长,对公司内部及外部合作组织整合的能力要求跟不上;6)没有考虑好各个点的价值,包括硬件价值、软件价值、数据价值、运营及服务价值,如何有策略的变现,哪些需要合作方一起推进,哪些需要自己去啃;7)涉及到行业间的融合,需要硬件供应链思维,软件思维,服务思维,垂直领域的行业知识,以及与不同领域合作伙伴合作的能力,团队的思维无法跟上;8)同行业间的恶性竞争。。。

本文的目的是想从一些商业案例的角度,来学习一些东西。

小米生态链企业商米,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商用硬件领域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从2016年到2019年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商米先后推出手持、金融、台式、自助、无线等众多智能商用产品,畅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100多万户商家。以强大的实力受到了众多O2O互联网平台软件开发商、中小型商户的青睐。

「分析」物联网入口策略(一)

商业时机:2014、2015年支付宝、微信开始推广线下支付,带动了移动支付的消费习惯,为商业手持设备带来新的机会。

硬件+软件+应用市场:裁剪了原生Android系统中于商业无用的模块,如浏览器、地图、GooglePlay等,把宝贵的空间留给更符合商业用途的系统应用,如应用市场、系统升级、使用指南、用户反馈、硬件管家等;优化界面,内置“商米桌面”,选择了3x2的六宫格设计,让各个图标所占面积变大,同时采用了偏灰的底色,低调内敛,烘托业务软件的icon,让商用用户可以轻松找到想要的业务软件;开发应用市场,到目前为止,商米已经有后台注册的开发者超过8000个,上传的商业的应用已经超过5000个,覆盖了近100个细分的行业,应用的下载超过了1500万次。涵盖团购、外卖、订座、排队、支付、收银、iBeacon营销、会员管理、进销存管理、微商、酒店预订、停车等数个领域,基本做到了商用场景的全覆盖。

业务定位及边界:只专注做硬件及服务,绝不做业务应用,所以与众多企业合作,带来生态效应。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