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演员请就位》,看明白人生重要的3个阶段,懂得以后就成长了

当市面上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被资本裹挟,遭流量代替,作品粗制滥造令人难以下咽时,综艺《演员请就位》的出现,再一次满足了观众对“演技”的渴望。

《演员请就位》是继《我就是演员》这类综艺节目后再一次认真探讨演员的业务能力,也是从导演的角度,带领观众接触“表演”内涵,看清演员存在的价值,抖落抖落杂草丛生的娱乐圈,看看谁是沧海遗珠,谁又是滥竽充数。

在节目中,我们不乏能见到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新人,更能看到一些戏龄15年,甚至从业更久,拿过奖项,国民度相当高的“老人”,比如明道、郭月、钟欣潼。

有人可能会问,这些演员究竟出于什么目的才来到这个舞台,学习?锻炼?证明?还是竞争?或许这些目的都存在,但是在这些“演”与“争”之间,能透过他们看到些许关于人生的启示:强者不常胜,败者未必弱,态度很关键

一 小人物也有出彩的机会

长久以来,大众普遍还是比较喜欢以“经验论”来判定一个人的专业,似乎经验越多,专业度就越强。

在一些行业,经验确实重要,但在演员这个行业,绝非是作品越多,演的越多,演技就越好,相反那些似乎没什么代表作,但是扎实努力的人更容易令人眼前一亮。

《演员请就位》的第三期其实蛮有意思的,毛晓慧、祝绪丹版《仙剑奇侠传》差评满满,被郭敬明严肃批评“这是录到现在以来最差的一个组”,要说她们的作品也不少,祝绪丹也有热播剧,演技却差强人意,可见业务能力与作品多少没有直接关系。

看《演员请就位》,看明白人生重要的3个阶段,懂得以后就成长了

与之相对,那些不出名的小演员,如果专注演技,反而能得到好评。

比如第二期参演《海洋天堂》的牛骏峰,以及这期出演陈凯歌原创剧本《红尘》的赵文浩。

上次在荧幕里见到牛骏峰,他还在《微微一笑很倾城》中演没多少戏份的小配角,他与杨洋饰演的肖奈是舍友,也是肖奈的小跟班。

就是这样无关痛痒的小角色,没有爆发力,也缺少戏剧冲突,可能感情最丰沛的一场戏,就是他对肖奈说,以后要好好跟着他干,肖奈去哪儿他就去哪儿,除此之外,难有印象。

这次在《演员请就位》的舞台上,牛骏峰尝试了《海洋天堂》中的孤独症患者,大福。

看《演员请就位》,看明白人生重要的3个阶段,懂得以后就成长了

这个角色没有台词,只有空洞且呆滞的眼神体现病症,从压抑到癫狂再到懂得人情世故的克制,牛骏峰微表情控制的极好,无论是临近爆发的无奈,还是无能言语的“哼咽”。

通常讨论演技时,无论是导师还是导演都在强调一个演员是不是具有“信念感”,是不是相信这个人物,有没有将自己交给角色,“信念感”是衡量演员职业操守的基本准则,更是衡量演员是否“敬业”标准之一。

否则,就会出现像祝绪丹演的林月如一般,未婚夫都快死了,自己还在跟情敌聊天的笑话。

看《演员请就位》,看明白人生重要的3个阶段,懂得以后就成长了

其实,对于事业的这份“信念感”不只演员需要,更应该贯穿在每个人身上:对待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要拼尽全力,不能得过且过

认真对待事业人是值得尊重的,就像沈梦辰这次扮演的“结婚狂”也颇受好评一样,她说:“我不是天才那就当地才,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

在成功之前,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一些磨难,认真的态度是最重要的,因为就算不会立刻收获成功,起码不会遭受差评。

二 “高起点”并不一定总是赢

在刚刚播出的一期,看到了于小彤与赵文浩的角色之争,觉得很有意思,值得一说。

于小彤是具备“高起点”的,他自己也明白,他很幸运的出演了新版红楼梦,演了人人艳羡的贾宝玉。

看《演员请就位》,看明白人生重要的3个阶段,懂得以后就成长了

只可惜,这样的高低点,反而让他有点摸不清自己的定位。

于作品来说,他的作品不多,有这个机会应该好好抓住锻炼自己,而不是一味地纠结输赢,纠结戏份大小。

赵文浩、于小彤、黄尧拿到的是陈凯歌的原创剧本《红尘》,排练一开始,于小彤就抱怨自己的戏份少,台词少,不能出戏,还说自己的台词只有“七八句”。

看《演员请就位》,看明白人生重要的3个阶段,懂得以后就成长了

看过之后才觉得于小彤有些挑剔了,他的台词跟赵文浩的差不多,而且戏份也不少,中间很大一部分就是他在与黄尧对手戏,赵文浩在一旁当背景。

就这样的情况下,于小彤三番四次表现不满,认为这是个比赛,要赢,只有戏份多,才能赢。实际上,如果真的让他拿赵文浩的角色,他肯定演不出最后的“霸王劲儿”。

看《演员请就位》,看明白人生重要的3个阶段,懂得以后就成长了

看《演员请就位》,看明白人生重要的3个阶段,懂得以后就成长了

都说人要有自知之明,就是说人要先正视自己的能耐,再去挑剔环境。

于小彤的起点高是不假,但为何发展越来越差,私以为是与他还沉浸在高起点无法正视自己有关系,他总觉得问题出在别人身上。

比如他一开始选导演,明明与李少红导演有交情,他却不选,理由是这样:“李少红导演很严厉,肯定对我更严,这样就会优先选择淘汰我”。

这次演《红尘》也是一样,他不看自己合不合适角色,能力达没达到,先开口埋怨陈凯歌:“我不知道他这是帮我还是害我”。

看《演员请就位》,看明白人生重要的3个阶段,懂得以后就成长了

退一百步说,李少红跟陈凯歌跟他哪儿来的愁怨,一个要故意淘汰他,一个要害他?

就如同陈凯歌说的那样:“人不要怕批评,批评你说明你还有救,都是好话未必是好事”,如果导演真看他不惯,怎么还会一字一句的指点他台词处理?

只会跟仙剑组一样撒手不管,让他们自由发挥。

“于小彤式”错误错在哪儿,恰恰就是人不能总将问题归结为别人,尤其在上升阶段,个人的谦虚和努力更重要,输赢反而没什么意义。

当自己还不够强时,先做好自己最重要,起落都捏在别人手里呢,何必冥顽不灵呢。

看《演员请就位》,看明白人生重要的3个阶段,懂得以后就成长了

三 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作为这个舞台上的演员,秀的是态度、技术,只要这两者没问题,很大程度就不会招黑,那么我们再来讲讲高高在上的导演们。

四个导演各有千秋,赵薇善意却疏离,评价有态度却不敢直接戳;李少红温和却坚定,往往针锋相对;都说郭敬明很“鸡贼”,习惯用诡辩上升到高度,却不免俗的在及格线挣扎。

那么,最受欢迎,最让人觉得厉害,最具见地的人是谁,是陈凯歌。

看《演员请就位》,看明白人生重要的3个阶段,懂得以后就成长了

陈凯歌的言行举止,更像是“拂去身后名”的深山老者,温和的看着世间嘈杂事,双眼全是通透,不傲慢,不踩低任何人。

无论对饱受争议的郭敬明,还是对演技极差的演员,他都是用最善意的语言给予帮助,该夸的时候夸,该指点的指点。

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郭敬明作为四个人之中导演能力最弱,最饱受非议的一个人,陈凯歌没有疏远他,他不戴有色眼镜对待他,以至于郭敬明得他一句夸奖立刻哽咽,

他见过太多的人了,在低谷的时候有人踩,高高在上时有人捧,也见过太多的批评,我想他在一瞬间是有些同情郭敬明,就像他同情毛晓慧一样:拍了四五部作品还没有播出,所以我选她

看《演员请就位》,看明白人生重要的3个阶段,懂得以后就成长了

他愿意给在低谷的人一丝温情。

另一个细节就是关于于小彤,于小彤因为角色分配问题觉得自己戏少,擅自改了脸谱,在化妆时化妆师问他:“你这样做导演会不会生气”,他满不在乎:“不管他生不生气。”

末了陈凯歌没生气,还夸奖他这样乱七八糟的脸谱正好符合这个人物的情景,说他做得好。

虽然陈凯歌不怪他,但却难掩这样一个事实,既演员与导演之间缺乏信任感,没有沟通擅做更改的不尊重。

如果是郭敬明遇到这类问题,他会怎么做?他会直接指出来,如同他问彭小苒,猫妖吼叫后的台词情绪我们已经处理过了,你为何要改,为什么我们之间缺乏信任。

但是陈凯歌不会说,他会从侧面找到支持你的点,理解你的初衷。

他愿意给“自我”的人留一些宽容。

他不争吵,不掰扯对错,他就这样心无旁骛的去看,去感受作品,去发现新人,这就是他的目的。

聪明人,永远都是少争执的那一方,随着年龄越大,从而立到不惑再到知天命,其实就是心态越来越豁达,越来越能理解人存在的价值,也是一个更加专注自我的过程。

看《演员请就位》,看明白人生重要的3个阶段,懂得以后就成长了

人生有许多阶段,是成是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态度如何。

这份态度体现在对自我的认知,对事业的专注,以及对人情世故的处理上。要知道,世上诸多人汲汲营营想论个输赢,最后胜利的可能就是那个置身事外,专注技能的人。

一位演员一生或许要扮演无数角色,一个不成还有下个等待,普通人却不一样,一辈子只有一个角色可演,只有认真对待,才能无怨无悔,你说对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