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骗1人,分饰29角色,这群一共才30人……

10月16日,深圳某区派出所的警察例行到写字楼走访,结果在坂田街道某写字楼里面,发现某电子商务公司只有4个人,却有上百部手机。而电脑屏幕还有各种行情图。

很明显,这家公司有猫腻,火速被公安机关端掉。

这家骗子公司的套路是,购买大量的电话,然后批量发荐股短信,将受害人引导到交流群,最后通过一些手段将受害人分别引导自专为受害人开设的小群。

所以也就发生了当民警联系到受害人许先生的时候,告诉许先生他参与的投资平台是假的,并且30人的群,实际上29个是托不说,这29个托还是一个人扮演的。

这种骗术,那是骗到神不知鬼不觉,若没有警察联系,估计许先生都不知道自己的40万并没有通过所谓平台进入股市,而是被骗子分了……


为骗1人,分饰29角色,这群一共才30人……


现在很多人因为经济条件改善了,出于对家庭财富的规划,所以开始学习各种理财知识,奈何并没有相关的基础,所以被骗的概率很高。

这些打着“理财”旗号的行骗,在金融业的各个分支业大行其道。当然骗的方式也有正规军和非正规军。

非正规军大部分都是上面案例这种情况。而正规军骗起人来,那可是一套一套的。

前段时间就爆了某银行,前两年全行推某个APP,用银行名义背书,让员工自己和客户使用一个理财APP,结果前段时间暴雷,银行瞬间变脸,说这个APP早就没有合作了,和银行无关。这个暴雷金额14亿。


为骗1人,分饰29角色,这群一共才30人……


当然,作为保险从业者,肯定要说一些保险业常用的骗术。

骗术一:早几年,某公司的分支机构领导层违规和外部理财公司开展业务,让保险业务员推非保险理财产品,后来理财公司暴雷,保险公司和业务员背锅。这几年监管严格了,基本上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推的非保险理财平台,基本都是保险公司自己拿了牌照后开展的。

为骗1人,分饰29角色,这群一共才30人……


骗术二:保险公司以及业务员通过将“理财型保险”进行包装后,将并不是保证收益的“演示利率”当成保证收益率推荐给投保人;有时候为了快速签单,甚至采用一些违规行为销售保险。例如,故意利用客户的信任,而将健康告知勾选为全“否”;为了销售高额的理财险,口头保证高收益等比比皆是。每年10月份到春节后是高发期……

骗术三:这个骗术常见于银行渠道,也就是银行代销的保险。有的银行会在客户办理存款是,通过有意无意的将存款客户引导为投保银行渠道转销的定期型或者终身型理财保险。而这种销售往往是建立在夸大收益、隐瞒保险的特征。例如:只给投保人说满期了有多少钱,而不会给投保人说,过了犹豫期退保有大额损失,并不是银行存款一样随存随取。又例如为了不要投保人家人知晓买了保险,会鼓励投保人不要告知家属(这种情况海哥朋友遇到过)。


为骗1人,分饰29角色,这群一共才30人……


最后

需要说明的是,中了理财平台骗术的,往往是什么都拿不回来。

而中了某些保险骗术的,往往就是投保阶段被骗,要么就是收益率金额没有那么高。但是总的来说,保险公司不会跑路,只不过投保人要等到保险期满才不会有损失。

这里并不是为保险开脱,只是为了说明,保险本身是一个合法的东西不会骗人,而是部分卖保险的人在骗人。保险业800多万从业人员,没有点儿老鼠屎反而不正常。

保险该买还是要买,至于保险是否能理赔,建议每天去保险公司营业部柜面看看理赔通知书,偏见只会害了自己。

我是海哥说险,关注我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