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航首位女机长王惠:37载飞行生涯安全落幕

民航资源网2019年10月28日消息:10月22日19:31分,山航SC1193烟台-济南航班的安全降落。本次航班是由山航首位女机长王惠亲自操纵着陆,这也是王惠机长最后一次亲自操纵飞机落地,至此,王惠机长37年的飞行生涯完整落幕!

人生就像是一架客机,每天都在执行不同的航段,在天空中穿梭飞往不同的城市,王惠就像是这架飞机上的旅客,如今她人生中的一段旅程即将到达终点,走出机舱回头望去,虽有不舍但前面还有下一段新的旅程在等待着她。王惠,这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空军第5批女飞,在部队及民航两个岗位上完美的飞完了37年的飞行生涯。24日,笔者来到王惠家中,听这位女机长讲述她的飞行故事。

山航首位女机长王惠:37载飞行生涯安全落幕

不服输的性格

练就过硬技术

“教员,您再飞一个吧!”10月22日,山航SC1193航班第一机长柳曦对第二机长王惠说。这个航班,是王惠飞行生涯的最后一班,最后一个降落王惠完成的很完美,就像她37年的飞行生涯一样,平安、圆满。

王惠是山东航空公司的一名女机长、飞行教员,也是山航第一位退休的女飞行员,聊起自己的飞行之路,王惠有太多的感慨。“现在就像做梦一样,一眨眼37年过去了,现在到了要离开的时候了,真的很舍不得飞行。”王惠说。

王惠最初与蓝天结缘是在1981年,那一年高中毕业的她参加了空军招飞,当时只有18岁的王惠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报名,作为一名土生土长济南姑娘,王惠很向往成为一名空军女兵。

经过面试、体检、政审等层层考验后,王惠最终脱颖而出,顺利考上了空军第一航空学校。“当时全国一共招50名女飞,咱们济南招了15人。”王惠说。

进入空军预备学校后,首先迎接她的是为期8个月的训练,“其实上学那会我体育一直不太好,在部队100米、1500米等体能测试我一直不合格。”王惠说。虽然刚进部队时她各方面都不算优秀,但她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奋起直追,体能不好就多练,别人练1次她要练10次,别人休息睡觉时她自己到操场上跑圈,滚轮、旋梯等空军特有的训练项目对王惠来说也是一大挑战。

当时王惠是班长,训练项目基本都是她先上。“开始的时候我真的挺害怕,在旋梯上有一次都哭了。”王惠说。那段时间她总是问自己:“为什么别人可以我不行?”“其实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要比别人更努力。”王惠说。为了克服对旋梯的恐惧,她让教员把她绑在旋梯上,直到完全克服恐惧为止。单杠成绩弱,王惠就利用业余时间加练,手上练出血泡,磨破了包扎一下继续练……到1984年毕业时,王惠的各项成绩均名列前茅。

王惠告诉笔者,今年国庆阅兵女兵方队的领队程晓健,当年她们是一批进入部队的女飞,“当时我们两个经常一起加练,我们俩都是那种不服输的性子。”王惠说。从一名体育成绩差的学生到一名优秀的空军女飞,王惠完成了自我蜕变。

中间有没有想过放弃?

王惠果断的回答:“没有,从来没有过!”

部队到民航全部“推倒重来”

闯过英语难关

保定、长春、哈尔滨、宜昌、当阳、武汉……王惠在部队先后待过很多地方,不管是最初的预备学校,还是后来的的飞行学院,再到毕业后分配的湖北省宜昌市空军第十三师,王惠在每个地方都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女飞跟男飞没有区别,男飞能做到的,我们女飞一样能做到,甚至要做的更好。”王惠说。

2000年对王惠来说是她人生中又一次重要的转折点,那一年她从部队转业来到山航。“当时我调回济空,正好山航再招一名女飞,当时部队也征求了我跟家人的意见,丈夫也支持我。”王惠说。就这样,她成为了山航第一位女飞行员。

从部队到民航,尽管都是飞行员,但两者之间的区别却很大。“当时在部队我开的是初教6、运—五、伊尔—14、安—26等苏式飞机,到了山航后开的是波音737飞机,这是两类完全不同的飞机,仪表盘都不一样。”王惠说。

不同意味着一切都要推到重来,当时在部队已经是机长、教员的王惠来到民航后要从一名学员学起。“技术上虽然不同,但毕竟在部队飞了多年,驾驶经验还是有用的,这一块学起来并不难,难就难在英语的学习上。”王惠回忆说。陆空对话等英语学习科目对当时已经37岁的她来说很难。“说真的,在部队再苦再累我没有后悔过,但是在民航学英语的时候我真的打过退堂鼓。”王惠说。但王惠还是决定要学好英语,那段时间她到临沂封闭式培训英语,一台复读机每天24小时不离身的伴随着王惠,吃饭听、睡觉前练,插空就抓紧背几个单词,最终王惠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通过了英语关。

应对突发,时刻准备着

尽管在部队时王惠已经是一名飞行教员,也获得过很多的荣誉,但她转到民航初期还是受到了不少质疑。很多人怀疑她到底“行不行”。面对质疑,王惠坦言她有所准备,她并没有争辩,而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证明。“我算不上聪明,但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王惠说。不管是模拟机学习还是跟教员飞行,王惠一直矜矜业业,尽管当时已经37岁的王惠常常要跟28岁的教员飞行,但她从没有拿自己在部队时的成绩说话,而是一直勤勤恳恳踏实学习。飞行学员、副驾驶、右座转左座、机长……王惠来到山航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最终她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民航机长。

机长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相对神秘的职业,前段时间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机长》算是让这个职业为大众所知,那么作为一名女飞行员,女机长跟男机长相比又有哪些不同呢?

王惠坦言,其实从工作内容跟性质来看,女机长跟男机长并没有任何区别,“男性有男性的优势,女性也有女性的特点。”王惠说。作为一名女机长,飞行时她考虑事情的角度可能与男机长有所不同,“因为各种客观因素,飞机有时不能按时起飞,这难免引起旅客的抱怨。”王惠认为,这时候需要将心比心,与旅客耐心沟通。

在王惠多年的飞行经历中,她并没有经历过太多“危急时刻”,但十几年前的一次飞行经历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当时是从深圳起飞的航班,飞机刚起飞半小时货舱就报火警了。”王惠说。货舱火警对安全影响很大,她当时立刻执行检查单,联系空管准备备降广州。“当时的流程、操作全都是一气呵成,没有时间给我过多的思考。”王惠说。当她准备飞五边备降时,她通过通话系统询问空管从外面看飞机有没有冒烟。“当时空管告诉我没有冒烟的时候我就送了一口气。”王惠说。最终她安全备降广州,后来得知那是一次“假火警”,可能是因为货舱里有活体动物造成的报警。“不管是真火警还是假火警,我们的第一目的是保证旅客安全,作为飞行员,我们随时为任何突发的特情准备着。”王惠说。每个飞行员每年都要经过2次复训,训练的科目就是在模拟机上联系各类突发情况的处置方式。

山航首位女机长王惠:37载飞行生涯安全落幕

“三飞”家庭日常

一周见一面是常态

说起飞机、飞行,王惠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我这一辈子就干了飞行这一件事,不管是部队还是民航都是我心爱的事业。”王惠说,她有很多的舍不得。“其实我也没有完全离开飞行,我现在还兼职模拟机教员,有时候也会去带飞。”王惠说。

王惠的丈夫尹伟、女婿袁龙都是山航的机长,女儿尹祎祎也在山航营销委工作。那么在“三飞”家庭生活到底是一种怎样体验?

王惠告诉笔者,她跟丈夫是在部队认识的,两人当年都是空军飞行员,说到这王惠坦言女儿小时很少得到他们的照顾。“有时候她在我姐姐那住,有时候也会去周围邻居家睡。”王惠说。女儿2岁时,他们经常一早去出早操把女儿自己留在家里。“后来有一次孩子自己洗澡,结果不小心摔倒磕破了水池把自己划伤,还是邻居帮忙包扎的。”王惠说。等她回家女儿哭着说自己把水池打坏了,王惠听到后当时就哭了:“孩子想的不是自己受伤而是打坏了水池,我的心里真的很内疚。”王惠说。他们夫妻俩对女儿的成长多多少少都有些愧疚,陪伴孩子童年的时光真的不多。

尽管如此,但女儿尹祎祎却很懂事,她很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如今自己也在航空公司工作,她更能理解父母、丈夫的工作,“他们飞行很辛苦,我能做的就是平时尽量在家里多做点,尽量自己带孩子。”尹祎祎说。

“三飞”家庭还有哪些特点?面对这一问题,王惠笑着说他们有时候会在饭桌上吃着饭就聊起飞行来,“我们两个比较飞行经历多,有时候会把自己的经验传递给女婿。”王惠说。但一家人凑齐在一桌吃饭的机会却很少。

因为工作的性质,一家人经常难以凑齐,王惠回忆说,以前在部队时,她跟丈夫经常是在天上通过通话系统来个“电波传情”。后来夫妻二人都先后专业来到山航,他们基本一星期才能见上一回,很多时候两口子都是在廊桥口打个“照面”。“这么多年我们也都习惯了,飞行这个工作就是这个特点,现在好在我退了,能够有时间在家等他们。”王惠说。

说起未来的生活,王惠说自己以后想上个老年大学。从小就多才多艺的她很喜欢音乐,小提琴、手风琴、钢琴她都很擅长;喜欢诗歌的她也曾在不少媒体上发表过自己的作品。“未来也喜欢有时间能多出去走走,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王惠说。如今家里又多了2个可爱的外孙女,王惠想象着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她说自己是个闲不住的人,即便退休了自己也会给自己找事情做。

今年是山航成立25周年,王惠作为在山航飞行多年的老一辈机长,她的脑海中清楚的记录着这些年来山航的变化。“我刚来公司那年只有4架飞机,如今已经124架了。”王惠告诉笔者,飞机上先进的HUD(平时显示仪)等新技术这些年来为山航安全、正点立下汗马功劳。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山航的发展都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公司的航线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正点率近几年一直名列前茅,鲁雁乘务组也越来越被广大旅客所知。”说起山航的发展,王惠言语中流露出了无比的自豪。“虽然我退休了,但是我仍然是山航人,未来希望山航发展的越来越好,有更多的年轻力量加入山航共同发展。”王惠说。

虽然飞行这段旅程结束了,但王惠即将踏上她人生中的下一段旅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