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圩節大埔縣大麻站|赴圩節裡感受大麻鄉村振興

赴圩節大埔縣大麻站|赴圩節裡感受大麻鄉村振興

赴圩節活動現場 (圖片均為林翔攝)

上午九時許,圩市的熱鬧已漸入佳境,人聲鼎沸間,從村口挑著雞鴨鵝的擔子的商販身上,到鋪口擺著特產、藥材的攤位上,依然能感受到圩市的“古味”。而筍粄老店裡飄出的清香,也讓人恍然間步入了古圩的歷史時空之中。

27日,梅州日報社和大埔縣大麻鎮人民政府主辦的“客都梅州2019赴圩節”走進千年古邑--大麻鎮。有著500多年興衰歷史的大麻圩,在今朝重煥生機。

赴圩节大埔县大麻站|赴圩节里感受大麻乡村振兴

活動現場人頭攢動

赴圩节大埔县大麻站|赴圩节里感受大麻乡村振兴

各種本地特色產品琳琅滿目

齊齊赴圩人聲沸 煙火滋味古街傳

隨著人流在圩市裡慢慢行走,聚集物美價廉、品類豐富的商品、伴隨著叫賣聲、談笑聲……一幅幅充滿市井煙火味的生活場景,都像在對人們訴說:大麻圩,依舊熱鬧。

穿梭於“赴圩節”現場,叫賣聲、還價聲此起彼伏,細雨濛濛,20米麻新路卻是摩肩擦踵之景,其中有個攤位前排起了長隊,走近豉香濃郁,令人垂涎欲滴。

炎記食府老闆娘葉育琴早上6點多就開始佈置攤位,正忙著將烏黑的豆豉裝罐套袋,她拿起賬單告訴記者:“今天上午短短一個小時,大麻特色豆豉就賣出去200多斤,直接收入近千元,現在忙不過來要加大人手了!”

“我今天買了豆豉、筍粄和發粄,都是大麻當地的特色,帶回去給孫子吃”。手裡提著大包小包的鄧裕興是此次讀者團成員之一,已是第二次參加赴圩節,他11月3日還會去下一站平遠八尺鎮體驗風土人情。“‘赴圩節’去的地方都是梅州各個鄉鎮,能夠親身體驗各縣區的鄉土人情,感受鄉鎮變化,接下來只要沒去過的地方我都會參加。”他興高采烈地說道。

“我要5盒豆粄!”“排好隊,一個一個來!”記者發現,筍粄、豆粄等小吃產品非常受青睞。以豬肉、竹筍、蝦米、香菇為餡,用粄皮裹住肉餡,捏穩封口成半月形……一大早,冠寶筍粄店老闆娘謝寶霞就開始吆喝不停,為了加快買賣速度,她特地印了支付二維碼掛在脖子上。

她告訴記者,自己家從爺爺輩起就開始在圩市開鋪子做筍粄、豆粄,因此見證過圩日最熱鬧的時期,“以前下街堵得水洩不通,鄉下赴圩的群眾靠肩挑手提,都會把當地出產的柴炭竹木、農副產品或採得的山貨,順路拿到這裡的圩場交易,自然形成一個土產市場,非常熱鬧。”謝寶霞說。

“‘赴圩節’帶來的熱鬧就有當年的感覺了!”在圩市上,原大麻中學校長,今年86歲高齡的郭益懷正在探身挑選本地腐竹,他回憶道:“每逢四、九圩期,周邊地區的許多商販就會雲集此地做買賣,謀求生計。隨著水運的興盛,公司駁船應運而生。在河唇街經營的駁船生意特別紅火,凡是公司輪船、‘企嶺船’、‘五肚船’等噸位較大的船隻,都靠駁船、駁客、駁貨帶來收入。水上運輸業的發展,促進了大麻圩市的繁榮。”

說起大麻圩,有文字記載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據《明嘉靖·大埔縣誌(鋪舍篇)》載:“大麻鋪在縣西六十里自三河至此,從大江而下”。可知早在明代,大麻鋪已具集市和驛站的雛形。清時,大麻圩的商業旺地,主要集中在河唇街、上街、下街、社倉街等四處,河唇街口朝向韓江,有大小店鋪百間,地處東部的北埔、南坑等7個鄉村的百姓都會乘船到大麻趕集。三河、英那、銀江甚至福建、潮梅等地的富戶、商賈也有不少在這裡建店經商。

如今,時過境遷,大麻古圩熱鬧不再,新市場逐步形成規模,城區內先後新建成工農路、新馬路、文化路、麻新路、麻英路等5條大街,新建店鋪500多間,大麻圩市的街道長度也增加了1000多米。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推動下,有著500多年興衰歷史的大麻古圩,正逐漸被全新面貌的大麻新圩鎮所取代。

赴圩节大埔县大麻站|赴圩节里感受大麻乡村振兴

金融知識宣傳

赴圩节大埔县大麻站|赴圩节里感受大麻乡村振兴

大麻鎮中心小學表演舞蹈《紅旗飄飄》

鄉村古剎梳新妝 最美大麻迎客來

走進小留村和順花園別墅群,統一風格的兩層半別墅讓讀者團恍如身處城市中的豪華商住小區。沿著旁邊的鄉賢路前行200多米,兩排獨具客家建築風格的別墅映入眼簾,別墅前綠樹紅花相映成趣。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一座座別墅,都是村裡鄉賢出資,拆除原來的老舊房子重建的,新建的樓房不佔用一分水田,由村民抓鬮或相互協商分配,產權歸村民自己所有。”小留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郭閩義說。

不少團員們第一次欣賞如此農村新景,紛紛拿起手機拍照留念。“以前村裡人羨慕城市生活,現在城裡人反過來羨慕鄉村生活,這個轉變其實就是因為很多像大留、小留村這樣宜居新農村的出現,鄉村環境的提升不僅有利於群眾的生活,還將留下鄉愁,凝聚鄉賢,進一步促進團結。”來自梅城的教師古俊英說。

除了參觀農村新面貌,讀者團一行還來到位於陰那山麓的萬福寺,萬福寺始建於唐憲宗元和十四年,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背靠五指高峰,面臨韓江。在這裡,讀者團們感受著千年古剎的清淨肅穆,身處雲峰秀嶺之中,盡皆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目前,大麻鎮重點以麻英路口至萬福景區旅遊線路為主軸,依託陰那山國家森林公園、萬福景區和坑尾長壽村旅遊資源,以小留“宜居村莊示範點”和大留“全國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示範點”為中心,串珠成鏈,整合小留、大留、那口、下村、中村、坑尾6個村的美麗鄉村自然風光優勢,進行“五峰靈秀·六村康壽”共同締造連片示範建設。

“雄偉是山的夢,寬闊是海的夢,蔚藍是天的夢,幸福是百姓夢……”充實的半日遊後,晚上7時許,大麻中學操場燈火通明,歌聲繚繞,非遺惠民文藝晚會正式開場,除了經典歌舞演出,廣東漢樂《平山樂》《懷古》、漢劇《扈家莊》《盤夫》選段等非遺藝術精彩上演,戲曲人物的你來我往,在虛實結合、自然流動的舞臺時空中交替上演,讓現場群眾樂享視聽盛宴。

攜手建圩同繁榮

合作共贏好評多

“去八尺多少錢?什麼時候去?”記者在客鄉情旅行社攤位看到,一大批熱情的顧客圍著工作人員詢問下一站赴圩節事項,現場工作人員忙得不可開交。

“截止到上午10點,已經有40多人報名下一次赴圩節八尺站。”梅州市客鄉情旅行社總經理陳雄偉說道,參加赴圩節既提高了旅行社的經濟效益,又提高了知名度,不少群眾留下聯繫方式並表達了對其他旅遊線路的關注。

歷經幾場,如今“赴圩節”這個平臺已有效聚起了人氣,讓合作單位、企業的政策、產品更加順暢有效地覆蓋到鄉鎮,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

來自梅州曉記家電有限公司萬象分店店長廖豔虹告訴記者,“赴圩節”人氣越來越高,人流量的增加促進電器的銷量有所提升,此次活動賣出商品較上一場多。

“10月26日,梅州市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制度實施20週年主題宣傳日活動在萬達廣場舉行,今天藉助‘赴圩節’平臺,我們能夠延續熱度送政策下鄉,與群眾親密接觸,深化宣傳‘共建綠色生態,共享綠色福祉’的主旨。”市林業局生態保護修復科相關負責人胡蓉花告訴記者,今天上午藉助“赴圩節”人流,共派發生態保護相關宣傳資料1萬份,推廣效果顯著。

“今日,依託活動人流密集、社會影響力大、宣傳覆蓋面廣的優勢,我局組織稅務幹部走進‘赴圩節’,為前來參加活動的納稅人、繳費人積極宣傳稅務部門新出臺的各項便民舉措、減稅降費系列政策以及稅務系統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等內容。並向群眾發放減稅降費監督卡,主動接受群眾監督,積極收集納稅人、繳費人對稅務部門落實減稅降費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大埔縣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李品良表示。

大麻鎮鎮長朱益山認為,“赴圩節”是一次弘揚客家民俗、講述客家故事的盛會,更是一次帶動鄉村振興、服務“三農”發展的盛會。通過一起體驗歡樂祥和的傳統赴圩活動,一齊品味大麻特色美食,一同領略淳樸自然的鄉村風情,讓更多朋友體驗感受大麻傳統文化魅力,發現和追求農村的美好生活,活動將有力推廣大麻特色農產品和農旅品牌,增加群眾收入,推動大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花絮

依舊繁忙的大麻碼頭

“開船了喂!”隨著船工熟練的操作,隨著馬達轟鳴,渡船開始向對岸駛去,江上泛起一片漣漪……韓江將大麻圩鎮分為河東、河西兩個片區,長期以來,大麻碼頭承擔著韓江東西兩岸9個村、1個社區共25000多人的渡運任務。圩日當天,不少對岸村民還往來購置商品,臨近中午碼頭逐漸繁忙起來,很難想象在現代交通發達的今天,船渡在當地仍舊發揮著巨大作用。

來自湖寮的羅英一家特地在圩日來到大麻碼頭體驗船渡,僅需1元船票,不到5分鐘時間就能到達對岸蓮塘村。“乘坐輪渡很有以前的感覺,看著青山綠水河岸慢慢靠近,好像能體會到小時候赴圩的興奮”。

但在不久後,這個情況將得以改變,溝通兩岸的重要通道--蓮塘大橋已開工建設,屆時將大大縮短兩岸居民的出行時間,方便兩岸商貿聯繫。

●本報記者 劉潤濤 廖 鍵 丘 瓊

特約記者 劉招迎 羅文燕

通 訊 員 陳淑明 喻思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