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毛選》談管理(15):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

“我們有一個光明的前途;我們必須戰勝日本帝國主義,必須建設新中國,也一定能夠達到這些目的。但是由現在到這個光明前途的中間,存在著一段艱難的路程。”

1938年,為總結抗戰以來的經驗教訓,統一思想認識,毛主席寫下《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明確抗戰進入新階段的形勢任務,使全黨同志能夠更好地認識到黨在抗戰中的領導地位和歷史使命,並從此能夠更好地肩負起這一歷史重任。

中國共產黨的任務,是“領導一個幾萬萬人口的大民族,進行空前的偉大的鬥爭”。

讀《毛選》談管理(15):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

【原文摘錄】《毛澤東選集》第二卷: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

(全文包括“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黨的幹部路線”、“加強學習和團結”三部分內容。前後兩部有鮮明的時代背景,這裡主要摘“幹部路線”方面的內容,裡面說的都是大白話,今天依然適用)

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因此,有計劃地培養大批的新幹部,就是我們的戰鬥任務。

必須善於識別幹部。不但要看幹部的一時一事,而且要看幹部的全部歷史和全部工作,這是識別幹部的主要方法。

領導者的責任,歸結起來,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幹部”兩件事。

一切計劃、決議、命令、指示等等,都屬於“出主意”一類;使這一切主意見之實行,必須團結幹部,推動他們去做,屬於“用幹部”一類。

須善於愛護幹部。愛護的辦法是:

第一,指導他們。這就是讓他們放手工作,使他們敢於負責;同時,又適時地給以指示,使他們能在黨的政治路線下發揮其創造性。

第二,提高他們。這就是給以學習的機會,教育他們,使他們在理論上在工作能力上提高一步。

第三,檢查他們的工作,幫助他們總結經驗,發揚成績,糾正錯誤。有委託而無檢查,及至犯了嚴重的錯誤,方才加以注意,不是愛護幹部的辦法。

第四,對於犯錯誤的幹部,一般地應採取說服的方法,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只有對犯了嚴重錯誤而又不接受指導的人們,才應當採取鬥爭的方法。

第五,照顧他們的困難。幹部有疾病、生活、家庭等項困難問題者,必須在可能限度內用心給以照顧。這些就是愛護幹部的方法。

【個人感悟】

1、“治天下惟以用人為本,其他皆枝葉事耳”。對組織發展而言,幹部、人才的重要性

,再強調也不為過。

2、古來用人多權謀。但管理實踐中,“培養人”、“關心人”這些樸實的價值觀走的得更遠。培養人——完成組織目標是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工作,但一個領導如果只盯著工作任務目標,能確保組織績效,但格局太小。如果你的下屬在跟你共事的日子裡,沒有得到有效的、同步的提升,這個領導者並不合格。打仗體現水平,帶兵也體現能力。關心人——曾經在體制內一大部門任職多年,拒絕過無數的吃請,但對單位內300多號人,他們家裡的大病、婚喪,再忙都抽時間過去。這不是一種姿態,是管理者應有的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