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 改進提升再出發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記者 溫濟聰

创业板 改进提升再出发

10年來,創業板集聚了一批頗具影響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公司,在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新舊動能轉換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接下來,創業板市場基礎性制度迫切需要進一步完善,以便能在更大範圍、更高水平上服務國家戰略——

10月30日是創業板10週年的日子。

10年來,創業板公司數量已從28家增加到773家,總市值達5.68萬億元,集聚了一批頗具影響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公司,在支持“雙創”企業群體、優化創業創新生態、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新舊動能轉換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成為新時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擎。

資金活水激發創新活力

創業板上市公司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翹楚,其多款產品比肩世界一流水平。以真空潔淨機器人為例,我國市場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該公司多年專注於相關研發與技術突破,成功研製出真空潔淨機器人並廣泛應用於半導體、LED、光伏、核電、顯示面板、集成電路等領域,實現進口替代。

這只是創業板上市公司的一個縮影。截至今年9月30日,創業板市場共有773家上市公司,佔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20.84%;總市值為5.68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10.23%,已成為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業板公司累計通過IPO募資達4040億元,再融資金額(含重組配套融資)3418億元,股權融資總額累計達7458億元,直接融資投向創新創業領域,進一步推動創新發展。

目前,創業板超過九成企業為高新技術企業,超過八成擁有自主研發核心能力,超過七成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公司創新特徵明顯,成為名副其實的“高新企業之家”。不同於A股產業結構,創業板已具備鮮明的板塊特色並形成示範效應。在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549家公司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為代表的產業的聚集效應明顯;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例,已有208家公司登陸創業板,佔創業板比重近三成。創新企業集聚,研發實力“硬核”。近10年,創業板公司平均研發強度超過5%,2018年更有91家公司的研發強度高於10%,研發投入持續高於A股平均水平,為發展提供了持續動力。

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創業板為我國創業型、高科技產業融資開闢了路徑,在引導資本市場推動產業升級層面具有前瞻性和重要指向意義。10年來,創業板堅持“成長”和“嚴格”並重。一方面,創業板將高新技術企業的成長週期納入考量,在上市要求、資本規模及業績層面要求相對寬鬆;另一方面,創業板又以相對嚴格的監管條件保護投資者,為投資者甄別真正的“成長性”企業,有效推進了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併購重組助力實體發展

10年來,創業板充分發揮資本市場主渠道作用,積極支持上市公司有效運用併購重組工具,一大批創業板公司藉助併購重組成功實現產業整合和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新臺階。

由於創業板不允許公司使用募集資金開展高風險投資,募集資金主要用於發展主業、支付併購對價、補充流動資金、償還債務等,切實發揮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

產業併購,借力資本市場做大做強。愛爾眼科上市後借力資本市場打破資金瓶頸,通過募集資金新建、體外培育後收購等方式,不斷將與公司經營匹配的眼科醫院納入上市公司體系,實現不同資源能力的醫院之間相互轉診、醫師資源相互流動,最大限度利用技術資源、滿足不同層次的眼科醫療需求。上市前,愛爾眼科在全國12個省市設立了19家連鎖眼科醫院,2008年門診量累計為63萬人次;經過10年發展,今年愛爾眼科已在全國30個省市區建立了300餘家專業眼科醫院,年門診量超過650萬人。與此同時,愛爾眼科經營業績增長迅速,2009年至2018年,其淨利潤從0.92億元增長至10.09億元,市值從69億元增長至1093億元,成為創業板市值第三大的上市公司。

10年來,創業板共有364家上市公司共計披露589單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涉及交易金額5729.25億元;有289家公司實施完成409單資產重組,涉及交易金額3783.36億元,累計配套融資金額超過1304.84億元,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

在從嚴監管理念引導下,創業板重組市場亂象得到了有效治理,市場逐步迴歸服務產業發展本源。從行業看,創業板公司重組標的集中於計算機和通信設備製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行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醫藥製造業、專業技術服務業等,這5類行業佔到了重組方案總量近50%。互聯網金融、遊戲、影視、VR等熱點領域盲目跟風跨界併購大幅減少。在業務規模方面,資產重組實施完成的289家創業板公司2018年平均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2.19億元、23.79%,非重組類公司2018年平均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5.24億元、18.20%,重組公司業績規模大、增長率高,外延併購對創業板公司的發展壯大正面作用明顯。

“經過10年發展,通過有效運用併購重組工具,創業板企業實現了產業整合與結構優化,拓展了科技創新型企業的融資渠道,推動了新興產業做大做強,為支持國民經濟建設、深化改革、推動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李銳表示。

改革的信號越來越清晰

創業板設立以來,市場穩步發展,運行總體平穩,制度體系行之有效,在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經濟轉型升級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但是,隨著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也對創業板提出了更高要求。

創業板的市場規模仍有發展空間,首發條件包容性有待提升,市場覆蓋面仍需擴大,板塊龍頭基石企業還需增加,再融資制度等仍有改進空間,創業板市場基礎性制度迫切需要進一步完善,以便能在更大範圍、更高水平上服務國家戰略。

創業板改革步伐不斷提速。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提出,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研究完善創業板發行上市、再融資和併購重組制度,創造條件推動註冊制改革。

10月18日,中國證監會發布的《關於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明確提出,允許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資產在創業板重組上市,其他資產不得在創業板實施重組上市交易。創業板改革信號愈來愈清晰。

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表示,加快創業板改革。聚焦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需求,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完善發行上市、併購重組、再融資等基礎制度,進一步增強對創新創業企業的制度包容性。

“深交所將按照證監會統一部署,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和創業創新的根本宗旨,深化市場改革,豐富產品供給,優化市場培育,健全完善適合創新型、成長型企業的制度安排,增強板塊包容性和覆蓋面,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上市支持力度,努力打造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相匹配的資本市場生態體系。”深圳證券交易所相關負責人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