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心日月,仁者壽山河"之釋義

"聖人心日月,仁者壽山河''語見《論語》: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 仁者壽。

聖人:指知行完備、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無限存在。總的來說,“才德全盡謂之聖人”。這個詞語最初出於儒家對“止於至善”的人格追求,所以聖人的原意,是專門指向儒家的。但後來的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種宗教、學派,也都有自己認定的聖人,但儒家認定的堯舜禹等聖人是受到諸子百家的公認。

其實將儒家和諸子百家對聖人的理解彙總起來,也就是聖人的真容了,因為並沒有矛盾,不過儒學強調的是整體,諸子百家強調的是某個特徵。

在《孔子家語·五儀》中,提到了孔子對“聖人”的描述,雖然此書真偽有辨,但這段話卻對“聖人”一詞的真實意涵做出了最詳盡,最貼切的解釋:

“所謂聖人,必須達到自身的品德與宇宙的法則融為一體,智慧變通而沒有固定的方式。對宇宙萬物的起源和終結已經徹底參透。與天下的一切生靈,世間萬象融洽無間,自然相處,把天道拓展入自己的性情,內心光明如日月,卻如神明般在冥冥之中化育眾生,凡夫俗子永遠不能明白他的品德有多麼崇高偉大,即使瞭解一點,也無法真正明白他精神的邊際到底在哪裡。達到這種境界的人才是聖人。”明黃道周《節寰袁公(袁可立)傳》:“智者不能謀,勇者不能斷,慈者不能衛,義者不能決,賴聖人特起而後天下晏然。”

仁者:是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論語.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又“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又《衛靈公》:“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莊子.在宥》:“親而不可不廣者,仁也。”清譚嗣同《仁學.界說》:“仁為天地萬物之源,故虛心,故虛識。” 仁者就是“仁”。

日月:相傳古代帝祭日於壇,祭月於坎。日壇稱為“王宮”,也稱“大明”,月壇稱為“夜明”。祭月在秋分之夕;祭日於東,祭月於西,這是日月的正祭。明初在南京建日月祭壇,遷都後在北京朝陽門外建日壇,在阜成門外建月壇;每逢天干為甲、丙、戊、庚、壬之年,皇帝親自祭日,餘則由文臣代祀。每逢地支為醜、辰、未、戌之年時,皇帝親自祭月,餘則由武臣代祀。

山河: 多指自然。《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美哉乎 山 河 之固,此 魏國之寶也。”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神思》:“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義在咫寸,而思隔山河。” 唐 杜甫《春望》詩:“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也指江山,國土。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過 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 新亭 ,藉卉飲宴。 周侯 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三十五卷:“看官有所不知。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清 洪昇《長生殿·定情》:“端冕中天,垂衣南面,山河一統皇 唐 。” 太平天囯 洪秀全《吟劍詩》:“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為家共飲和。”(傳媒利劍)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人民傳媒通訊社由陝西仁和萬國律師事務所餘偉安律師團隊提供法律服務,如有侵權行為,必將追究法律責任。信息創造價值,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人民傳媒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